第254章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1 / 1)

第254章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然而,平民百姓的意誌並不能左右家國大事,檀淵之盟這件事已經發生,雖然天下百姓心中憤怒不已,但又能如何呢?

畢竟大宋的兵峰弱於遼國,這是事實。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此時的大宋是在看遼國的眼色生存。若是遼國心中不悅,也有可能發兵攻打大宋,隻需要大宋讓遼國滿意,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心。

此情此情,讓大宋之人開始心中懷念起了神鳥,若是神鳥庇佑大宋,大宋豈能被遼國任意欺辱?

但是他們也知道,神鳥並不願意庇佑大宋,在當初,神鳥已經說得非常的清楚了,神鳥希望大宋能夠自己強盛起來,而並不是依靠神鳥。

而當時的大宋之人也是如此想的,心中非常自信,但是還沒有過去百年,大宋便如此的懦弱,被北方蠻夷任意欺辱。

“若是神鳥在此,恐怕北方蠻夷不敢如此對待大宋!”

“我中原之地乃天朝上國,在大唐之時,四海皆服,疆域萬裡,稍有不敬之心動輒滅國,當真是豪情萬千!”

“大唐之時有神鳥庇佑,而此時的大宋沒有神鳥庇佑,自然無法強盛起來。”

“神鳥曾經說過,在合適的時期自然會出世,就是不知道這個合適的時期是什麼時候?”

大宋再無征戰,給了天下百姓一個安穩的生活環境。

於是,朝中有名叫王安石的官員推行變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時局,並且增強了大宋的實力,使政治清明。

看著前方的景象,白止又快速向前方的那座高山飛去,片刻的功夫,他便來到了山腳下。

那個喜好茶的人終究也離去了,隻留下了他曾經存在的痕跡。

歲月流逝,光陰流轉,時間似乎就像手中之沙,快速地從指縫之中流淌,最終消失不見。

一些有識之士自然期待著變法的推進與完成,但是世事難料,變法卻不可避免的失敗了,朝中大量的官員被罷免、被驅逐。

而變法所推行的一些政令,被迅速的取消,曾經變法所帶來的成果,也迅速煙消雲散,似乎一切都沒有發生,再次恢複了原來的模樣。

“看來此世的有緣之人已經出現了,就是不知身在何方……”

但是泰山在古代曆史之中的地位並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古人更是認為泰山之上能夠連通天地兩界。

原來茶之道是神鳥創造的,最古老的一株茶樹也生長在驪山之上,乃是神鳥所栽種。隨著時間的流逝,製作古老的茶樹也被賦予了美麗的傳說,被一代又一代人所追求、幻想。

泰山,在華夏的古代曆史中占擁有著非常獨特的地位,傳說三皇五帝皆都在泰山封禪,秦皇漢武,在華夏諸多皇帝中,文治武功都排在前列的皇帝都在泰山封禪!

隨著《茶經被後世之人所,他們也終於知道了茶之道的來曆。

民間百姓的想法自然無法左右朝政,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朝中官員的決策,大宋皇帝也是勵精圖治之人,此時大宋被遼國打壓,任意欺辱,激起了大宋的反抗之情。

故而白止也不著急,他收回目光,看向了神鳥殿之前。雖然這次自己隻不過沉睡了幾十年,但是神鳥殿之前仍然恢複了雜草叢生的模樣。

沒錯,他能感覺到下一個有緣之人已經出現,至於具體的身份,或許隻有走下驪山之後才會遇到。

剛剛蘇醒的白止看向驪山之上,一切如舊,仿佛時間在這一刻都停止了,直到自己蘇醒的這一刻。

“隻希望朝廷能夠勵精圖治,整兵備戰,儘力恢複大唐之時的遼闊疆域!”

因為神鳥沉睡於神鳥殿的原因,守護神鳥店的士卒們並沒有讓人進入神鳥殿灑掃,當然,也沒有人能夠進入神鳥殿。

“……”

他看向遠方,看向驪山伸出的一個小溪旁邊,小型旁邊的庭院之中,曾經的那個人也已經消失了。

雖然朝局動蕩,但是對於經濟的發展卻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檀淵之盟的緣故,大宋需要給予遼國大量的財貨物資,於是,也進一步刺激了經濟的發展,大宋更加繁榮了起來。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將不會返回神鳥殿了,爾等不必如此警惕!”

他們身為守護神鳥殿的士卒,對於關於神鳥的故事了解的更多,雖然也心中向往親眼目睹神鳥,而更多的也是恭敬。

當白止的身影再次出現之時,周圍的景象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白止沉睡了一段時間,此次蘇醒,蓋因他能感覺到一種神秘的力量似乎正在呼喚著自己,這種力量又是如此的熟悉,讓他瞬間便想到了這股力量的來源。

對這些士卒說這些,也是想讓他們輕鬆一些,不必將自己所有的生命都奉獻給神鳥殿以及神鳥,能夠讓他們擁有自己的生活。

驪山神鳥殿之上,白止從神鳥殿之中飛出,朦朧的雙眼看向天上的太陽,春日溫和的陽光灑落在潔白的翎

羽上,讓其聖潔的身軀散發著更加明亮的光芒。

白止落在山腳下的一棵樹木上,然後抬頭看向高聳入雲的山峰,同時不禁感歎道。

白止現身於神鳥殿之前,並沒有刻意隱藏身形,而守護神鳥殿的士卒們頓時看到了突然出現的神鳥,驚歎的同時,然後連忙恭敬的行禮。

白雲如煙,籠罩大地,蒼茫大地皆沉浮在自己的腳下,使人心胸開闊,囊括萬物。

公元1084年。

在士卒們恭敬的目光之中,白止的身影瞬間消失在了驪山之上。

陸羽完成了自己的著作——《茶經,並且將其刊印發行天下,使天下所有愛茶之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著作,也使茶之道更加的完善。

雖然在這個時代,世上多了一隻神鳥,能夠讓人長生不老,青春永駐,實現另類的成仙。

白止在泰山之下停留了一些時間,在這段時間中,白止也曾飛到泰山之頂,欣賞泰山之上的景色。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是!”

雖然在這個世界上尋找一個人猶如大海撈針,但冥冥之中也有指引的力量,指引著他尋找到那個有緣人。

此時的白止身在高空,藍天白雲,陽光照耀著大地,大地之上一片平坦,隻有一座高山起伏,在平坦的大地之上顯得格外的突兀。

看到下方士卒恭敬的行禮,白止當即也緩緩的飛了下去,隨後對他們說道:

聽到神鳥對他們說話,他們臉上浮現出感動之色,然後當其恭敬的應道。

隨後白止又飛到了泰山之下的村落中,感受著在當地的人文景觀。

“傳說如今的神鳥,便是在先秦之時從泰山之上突然出現的,這是因為泰山之上連通者天地兩界,不故而神鳥乃是天界之物!”

“隨後神鳥便出現在了秦國所在的關中地區,被當時的秦國所擁有!”

“齊魯大地,平坦一片,唯有這泰山挺拔於大地之上,東臨大海,聯通天地!”

“東海之中有三大仙山,而三大仙山之中的仙人往往會直接出現在泰山之頂,隨後才能去往九州之地!”

“正是神鳥乃是天界神禽,才能擁有長生不老等諸多神威!”

“……”

在泰山之下停留了許久,感受到了同關中地區不一樣的人文景觀,也聽到了不一樣的傳說,包括這些傳說都和自己有關。

而聽到這些傳說之後,白止也隻是微微一笑,並沒有放在心上。

停留在一地久了,便產生了離去的想法,白止展翅高飛,再次在這片齊魯大地之上飛舞。

豐富的物質文明滋養了豐富的精神文明,繁榮的大宋貿易聯通諸國,包括北方的遼國、西夏,甚至是西域的回鶻等國,都出現了大宋商人的身影。

而大宋之內的百姓們開始享受美好的生活,同時又情不自禁地與繁榮大唐相互對比,從大唐之時的詩詞歌賦之中尋找大唐風光,美學習詩詞歌賦,突破與詩詞歌賦,形成了獨屬於大宋風格的詩詞。

大唐之時詩的文化盛行,而在此時的大宋,更喜歡寫詞,同時再吟唱出來,沉浸在那優美的韻律之中。

大宋之人詠梅:

馬趁香微路遠,沙籠月淡煙斜。渡波清徹映妍華。倒綠枝寒鳳掛。

掛鳳寒枝綠倒,華妍映徹清波。渡斜煙淡月籠沙。遠路微香趁馬。

大宋之人詠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彆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大宋之人談情: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詞句之中都是雄渾壯闊,我是溫婉優雅,亦或是纏綿悱惻,造就了屬於大宋的文風。

公元1000年,夏。

白止降落在了齊魯大地的一座城池之中,盛夏的炎熱炙烤著大地,使城池之中的百姓們躲在陰涼之中,不該隨意出行。

夏日午後的慵懶彌漫在整座城池之中,隻見城池之中一座門樓崢嶸軒峻的府邸之中,卻有著大大的庭院。

而在庭院之中,卻有著一座不小的湖泊,而在湖泊之中,長滿了碧綠的荷葉。粉紅嬌嫩的荷葉點綴在於綠葉之中,清新淡雅,單單是這景致,似乎便能在這夏日之中給人帶來一絲涼意。

時間流逝,天上的太陽微微西墜,刺眼的陽光變成了溫和的夕陽,大地上雖然滯留著午時的炎熱,但也有傍晚之時的習習涼風。

“嗤嗤嗤——”

然而就在這時,荷塘之中卻驚起了一灘鷗鷺,它們驚叫著飛上了天空,離開了清爽的荷塘,似乎是有什麼將它們驚起,旋即停留在了荷塘邊,側目注視著荷塘之中的聲響。

“嘩啦啦……”

河水流淌,傳來清脆的叮咚聲,如鳴佩環,清脆悅耳,還有荷葉莖乾相互摩擦之時發出來的青清脆咯吱聲。

白止低頭看去,原本茂密的荷葉突然四處散開,原來是在荷葉之中,有一條隱蔽的水道,水島之上有一條小船正在緩緩的返回。

與此同時,白止還聽到了清脆悅耳的女子聲音從荷葉之中傳出,伴隨著悅耳的吟唱聲: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儘晚回舟”

“誤入藕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歌聲中帶著少女時期才有的美好期待,伴隨著夕陽在偌大的荷塘之中飄蕩,微風習習,巨大的荷葉微微晃動,嬌嫩的荷靜靜的盛開,似乎是在為這歌聲伴舞。

白止目光看去,隻見一位少女慵懶的躺在船艙之中,在其身前的小小桌案上,還擺放著酒盅,甚至白止已經嗅到了淡淡的酒香。

少女心身著淡青色的長裙,長發披肩,烏黑油亮,簡單的發簪束縛成一個美麗的發髻,美麗的面孔上還殘留著醉酒之時的紅暈,顯得少女格外的嬌嫩美麗。

而在湖泊的旁邊,一座水榭靜靜的矗立,而在水泄之中卻出現了兩道丫鬟的身影,兩個丫鬟一臉焦急的在荷塘之中尋找,同時還在口中呼喊著,“姑娘!姑娘該回來了!”

“小心老爺、夫人責罵!”

躺在小舟之上的女子也不禁看向不遠處的水榭中,看到是自己身旁的兩名丫鬟,卻沒有任何的焦急之色。

拿起桌案之上的酒盅,將其中酒皆倒進了杯中,然後放在唇邊細細品嘗,隨著一杯淡酒被飲儘,其臉頰身上的紅暈似乎變得更濃了幾分。

也讓其顯得格外的美麗,甚至還有幾分少女的嬌憨。

“姑娘!姑娘!”

也就在這時,水榭之中的兩個丫鬟也發現了小舟之中的少女,當即一臉驚喜的呼喚道:“姑娘為何不應答!”

“姑娘快快靠岸吧,天色已晚,該回家了!”

聽到兩名丫鬟的催促,少女這才微微坐起了身子,口中依舊吟唱著,目光在身後荷塘之中留戀: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一群鷗鷺當即飛上了天空,矯健的身影沐浴著夕陽,然後逐漸遠去,整片荷塘皆被夕陽染成了紅色,這幅美麗的畫卷,是少女的美好回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