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大宋皇帝趙匡胤,拜見神鳥!(1 / 1)

第252章 大宋皇帝趙匡胤,拜見神鳥!

“官家為什麼要前往驪山神鳥殿,去拜見神鳥?”

“神鳥畢竟自先秦之時就存在,且擁有經天緯地之能,其實是身為皇帝,也應當去拜見神鳥吧!”

“神鳥長生永久存在,誰又不想親眼見一見神鳥呢?”

“畢竟得神鳥青睞者,便可以長生!”

“或許是如今的官家也會如此想,想要得到神鳥的青睞,並且能夠長生不老。”

“就是不知道如今神鳥還在不在驪山神鳥殿之中……”

“神鳥應該在神鳥殿之中,畢竟離山神鳥殿不是平常人可以上去的……”

“……”

長安城之中,百姓們議論紛紛。大宋皇帝欲要前往神鳥殿拜見神鳥的消息,他們自然最為感興趣。

皇帝趙匡胤的聲音從車架之中傳出,傳入下方大臣的耳中,頓感威嚴。

夏日炎熱,炎炎烈日在天空之上炙烤著大地,村落之前高大的樹木投下了大片的陰涼,微風習習,卻也感到一絲涼意。

趙匡胤端坐在高大的車架之上,身著皇帝冠冕,經過長途跋涉,臉上露出了淡淡的疲憊之色,不過當看到前方的巨大長安城之時,臉上也露出了向往之色。

……

而在戰亂之中,長安城雖然得到了一定的保護,但是多多少少也經曆了兵災之禍,甚至連長安城中的皇城都受到了一定的摧毀。

皇帝車駕緩緩的向前移動,道路兩旁的百姓們夾道歡迎,或許他們心中也有真心實意,畢竟此時的大宋的確將他們從征戰之中解救出來,不再受征伐之苦。

一切都顯得如此的平淡。

“是!”

畢竟此時的皇帝是軍伍之人,似乎每一位開國皇帝都威嚴無比,擁有著後世皇帝無法擁有的權威。

看到跪拜在前方的村落村民,皇帝趙匡胤的聲音從車駕之中傳出,隨著村民緩緩的站了起來,他再次說道:“諸位散了吧!”

“臣參見陛下,陛下一路前來舟車勞頓,還請陛下行宮休憩。”

長安城作為二朝古都,當今的皇帝應該會非常重視此時的長安城並且派兵保護。

不過驪山之下的村落卻越來越大,大部分都是為了躲避戰亂而搬到此處的。當然,隨著大宋的建立,天下逐漸安穩,征戰也少了起來,搬到此處的人也逐漸的搬離了。

“是!”

遠遠的,他們終於看到遠方的官道之上出現了大量的人,與此同時還有特殊的儀駕,場面宏大。

“終於來了……”

他心中不禁想到了那已經逝去的強盛大唐,昔日的大唐風采似乎依舊讓他曆曆在目,不過一切又都煙消雲散,此時的長安城已經沒有了昔日大唐之時的繁榮。

透過微風拂過的帷幔,可以看到坐在車駕之中的一個威嚴中年男子。

“不必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皇帝趙匡胤也終於來到了驪山之下,對於長安城以及驪山之下村落之人的迎接,他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耐煩,但是也沒有過多的停留。

趙匡胤面容威嚴,容貌有著些許的普通,但是身上卻也帶著軍伍之氣,顯示出了他的軍伍出身。

“隨行兵馬駐紮在山下,隻需十人跟隨朕,一同登上驪山,拜見神鳥!”

驪山。

不過他又似乎想到了什麼,隨即安排跟隨在自己旁邊的一名武將,“去村落之中尋來一位長者,朕要詢問關於驪山的事情。”

聽到皇帝的安排,車駕之外的兵馬直接調頭向驪山的方向而去,而站在長安城城門之前迎接皇帝車駕的人頓時愣住了,反應過來之後,也連忙跟隨在皇帝車駕之後。

去見皇帝趙匡胤從車駕之中走了下來,然後大量的兵馬隨機駐紮在了山下,跟隨的大量宮女侍者也沒有繼續跟隨,隨著士卒紮營,他們也跟著忙碌了起來。

“……”

“諸位免禮!”

他們第一反應便是皇帝的車駕。

“皇帝來了!”

隻聽到皇帝趙匡胤的聲音再次傳來,“直接前往驪山!”

當然,長安城之中的永安公主府、女宮和君子樓依舊無人敢撒野。

雖然如今的大宋皇帝,並沒有將國都建立在長安城,但是如果要登驪山拜見神鳥,必然會來這長安城之中。

由於西夏盤踞在西北之地,導致了西域諸國的商隊無法來到此時的長安城,所以此時的長城自然沒有了昔日的繁華。

寬敞的街道之上還殘留著盛唐的威嚴,而在前方一座巨大的城池猶如蠻荒巨獸一般盤踞在大地之上,巨大的城門洞開,猶如洪荒巨獸的血盆大口等待著前方之人的自投羅網。

依舊如故。

而在前方長安城的城門之前,已經有長安城的官員站在城門之前遠遠的等待,並且擺出了迎接皇帝到來的儀駕,恭敬非常。

若是當今的皇帝真的能夠見到神

鳥的話,為了保證驪山神鳥殿的安全,當今皇帝豈能不會派兵駐紮在長安城?

或許當今皇帝會立刻決定遷都於此!

各種可能都會有。

皇帝儀駕威嚴肅穆,儀態萬千,身著甲胄的威武士卒矗立在道路兩旁,隻見正中央有宮女侍者環繞,一座巨大的車攆在馬匹的拉動下緩緩的移動。

皇帝趙光胤抬頭看向前方的驪山,目光之中浮現回憶之色,他在回憶著自己從古籍之中讀到的關於驪山以及神鳥的傳說。

而村落中的人也早就聽聞了大宋皇帝即將前來的消息,也早早的站在村落之前迎接皇帝儀駕。

那名武將領命而去,片刻之後,便帶著一名老者走了過來。或許是因為皇帝召喚的緣故,那名老者顯得有些局促不安。

趙匡胤見此,當即安慰了幾句,“長者不必憂懼,朕隻是詢問一些關於神鳥殿的事情,並無他意。”

“還請陛下垂詢。”

“在這幾十年之中,驪山神鳥殿可否有他人進入?”

皇帝趙匡胤隨即詢問道。

卻見老者沉默了片刻,然後才回答道:“在這幾十年中,登上驪山的人也屈指可數,至於進入神鳥殿。草民未曾登上驪山,自然也不知道有人是否進入過神鳥殿……”

皇帝趙匡胤也反映了過來,自己詢問的過於籠統了,當即改變了一種行為方式,“那登上驪山的人又有多少呢?”

“除卻駐守在驪山之上的守山人,在這幾十年中,也隻有那三四個人可以自由出入驪山。”

“哦,是誰?!”

老者口中的那三四個人頓時引起了皇帝趙匡胤的興趣,於是連忙追問道。

“草民隻記得那人叫做陸羽,在很久之前就登上了驪山,傳聞是驪山之上的神鳥親自將他帶上去的!”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那陸羽一直待在驪山之上,甚至還在驪山之上娶妻生子,隻有下山采買物資之時才能看到他們!”

“陸羽?”

聽到這個名字,皇帝趙匡胤自然一臉疑惑,顯然對於這個人他一臉陌生。

“那這個叫做陸羽的人可否有特殊之處?”

“……隻知道那陸羽喜好茶!”

“喜好茶?”

很顯然,這個叫做陸羽的人隻是喜好茶,讓皇帝趙匡胤非常的疑惑,難不成神鳥也非常的喜好茶?

對於茶的來曆,皇帝趙匡胤也是有些了解的,畢竟在最初,他們此時喝的茶是就是傳自神鳥之手,隻不過後人又經過多次改善而來的。

皇帝趙匡胤又詢問了一些其他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之後,他才緩緩的登上驪山。

驪山至少,曲徑通幽,高大的樹木掩映著一條狹小的山道,平整的台階可以看出當初工匠的用心,甚至一個個台階至少還雕刻著繁複的紋,可以看出前朝在修建這條山道的時候,懷著恭敬之心。

沒有走多久,皇帝一打光陰,便看到了山道兩旁處理的威武宮殿,最先看到的便是富有盛唐氣勢的宮殿,它們矗立在山林之中,威嚴又不失典雅,而一些宮殿卻仍然整潔如新,可以看出,在此期間有人經常灑掃。

隨著趙匡胤的繼續爬山,他又看到了漢時的建築,威嚴肅穆,充滿了大漢的風采,似乎能夠從這些建築之中,一窺先人的風貌。

對於山道兩旁的宮殿,皇帝趙匡胤的目光也不過是略微停留,不到片刻,便來到了驪山神鳥殿之下。

“閣下是如今的大宋皇帝?”

在神鳥殿之下,卻見有許多身著威嚴甲胄的士卒矗立,他們皆都是在驪山之上守護神鳥殿的士卒,甚至他們的身上還穿著大唐的甲胄,手中的兵刃也都有大唐的標記。

與趙匡胤身旁站立的宋兵有著明顯的不同。

看到前方矗立的大量士卒,跟隨在皇帝趙匡胤身旁的十名士卒也頓時緊張了起來,拔出腰間的佩劍,將皇帝趙匡胤保護在了正中央。

但是皇帝趙匡胤的目光卻微微變動,因為他已經猜測出了前方士卒的身份。

想到這裡,趙匡胤拍了拍身前保護自己士卒的肩膀,然後向前走了幾步,看向前方的大量士卒,“朕正是大宋的皇帝!”

“你們皆都是在驪山之上守護神鳥殿之人?”

“正是!”

聽到皇帝趙光胤承認了自己的身份,前方守護神鳥殿的士卒之中也走出一人,同皇帝趙匡胤對話。

“朕知曉爾等的職責,自然也不會為難爾等,甚至於,也會像前朝那般,讓爾等繼續堅持自己的職責!”

“……是!”

聽到皇帝趙匡胤的話,擋在山道之上的士卒連忙展開了道路,他們的職責是守護驪山神鳥殿,既然此時的皇帝並沒有想摧毀神鳥殿,他們也不會阻止皇帝上山。

然而就在皇帝趙匡胤剛想繼續向前走的時候,突然一旁神鳥殿側殿旁邊走出了一個頭發灰白的老者,老者在看到皇帝趙匡胤的同時,神色也不禁愣了一下。

原來在神鳥殿側殿的旁邊,有一條通向山林深處的小道,那名老者正是從小道之中走來的。

皇帝趙匡胤看向那位老者,臉上露出了思索之色,隨即恍然大悟道:“閣下是否是陸羽?”

“正是!”

頭發灰白的老者點頭,自從陸羽登上驪山,已經過去了幾十年,歲月的侵蝕之下,他自然也變老了。

至於驪山之下變天的消息,陸羽自然也知道,而大宋皇帝將要登上驪山拜見神鳥的消息,陸羽也聽說了。

“陸羽見過皇帝!”

陸羽微微作揖,然後行禮道。

作為山間隱士,陸羽對於皇帝也沒有多少恭敬之心,不過該有的禮儀還是要有的。

行禮過後,看到皇帝趙匡胤將要開口詢問什麼,陸羽連忙說道:“陛下若是有事詢問於我,自然來日方長,陛下不是來拜見神鳥的嗎,還請先拜見神鳥再說!”

“善!”

經過陸羽的提醒,皇帝趙匡胤也反應了過來,畢竟神鳥為尊,還是先拜見神鳥為好,也能表現出自己這個皇帝對神鳥的恭敬。

於是皇帝趙匡胤再次變成了面容恭謹,然後向前方的神鳥殿看去,走了幾步之後,才再次停了下來,然後高聲說道:

“大宋皇帝趙匡胤,拜見神鳥!”

說完之後,皇帝趙匡胤當即恭敬一禮,然後靜靜的等待。

一時間,整個神鳥殿之前寂靜一片,落葉可聞。不僅守護驪山神鳥殿的士卒保持了安靜,即使是跟隨皇帝趙匡胤而來的士卒也不敢發出任何的聲音。

不知過去了多久,驪山神鳥殿之上才傳來了動靜。

“大宋皇帝趙匡胤?”

神鳥的聲音傳出,猶如天宮之音從九天之上傳來,在山林之中回蕩,久久不絕,振奮人心。

聽到了神鳥的回應,皇帝趙匡胤心中頓時鬆了一口氣,畢竟他成為皇帝以來,這次是第一次前來拜見神鳥,心中也多有忐忑,生怕神鳥並不願意見自己這個皇帝,而得不到神鳥的認可。

而此時看來,神鳥能夠回應自己,就表明出神鳥願意同自己對話,從而認可自己這個皇帝,認可自己建立的大宋!

所以,聽到神鳥的聲音之後,皇帝趙匡胤臉上的表情變得更加的恭敬了。

而跟隨皇帝趙匡胤而來的士卒們,臉上也浮現了震驚之色,他們的目光不禁四處觀望,是在尋找神鳥的身影,想要一睹神鳥的風采神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