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永安公主薨!(1 / 1)

第246章 永安公主薨!

心中發出這樣的疑問,李歆霓已經走出了皇城。永安公主府的車架靜靜的停在宮門之前,逐漸趕到皇城的文武大臣、達官顯貴無不恭敬的繞行。

而當他們看到從皇城之中返回的永安公主李歆霓之後,臉上的恭敬之色更重,隨即上前恭敬的行禮。

或許是因為想通了,米其林此刻的心中隻有平和,對於生前達官顯貴的行禮,皆都面帶微笑的一一點頭回應。

在眾人的注視之下,李歆霓登上了馬車,然後向永安公主府的方向走去,直至消失在了所有人的目光之中。

……

似乎是因為唐玄宗李隆基在死前心有悔意,後悔自己在之前的幾年殆於朝政,差點引發了武將叛亂,故留下遺詔,讓此時的皇帝不必為自己的後世大操大辦,一切從簡。

雖然此時的皇帝李亨心中對唐玄宗李隆基非常的尊敬,且有孝心,但是對於太上皇的遺詔也不敢不遵從。

太上皇的喪事結束,也不過是三天的時間。

回到府中的李歆霓再次坐在了自己的座椅之上,白止看著神情有些不一樣的李歆霓,然後不禁安慰道:

“不必悲傷,生老病死,不過天地輪回之理!”

“我自然知曉!”

白止不禁問道。

“不必了!”

……

永安公主府中的杏花全部盛開,潔白如雪的花朵點綴在枝頭之上,陣陣馨香傳入鼻尖,沁人心脾。

察覺到一旁李歆霓的目光,白止並沒有直接回答,“女宮和君子樓如何,已經不需要外人去如何評價,想必你的心中也已經有了答案。”

李歆霓也變成了一個滿臉皺紋的老嫗,身體佝僂,氣息微弱。

白止看向一旁連說話都要微微喘息的李歆霓,然後輕聲的問道。

如此看來,女宮和君子樓在李歆霓的心目中的地位更加的重要。

沉默了一會兒,李歆霓繼續說道。

“那在最後的一刻,你可有什麼心願未了?”

時間流逝,皇帝李亨雖沒有雄才大略,但是也是守成之君,在他的治理,大唐依舊強盛。

聽到神鳥的回答,李歆霓神色微微一愣,然後露出了釋然的微笑。

“並沒有……”

“即使是在百年、千年之後,女攻和君子樓這兩個字,依舊會停留在人的心中!”

聽到神鳥毫不猶豫的答應自己的請求,李歆霓臉上露出了微笑,配上其鬢角的白發以及臉上的皺紋,顯得格外的和藹可親。

而永安公主卻再也沒有在人們面前露過面,二十年的時間緩緩流逝,二十年的時間,這個世界也發生了態度的變化。

並沒有在一起生活過,自然沒有更多的感情存在,對於一些大唐宗室來說,自己也不過是一個陌生人。

李歆霓搖頭,然後說道:“對於死亡,我的心中早就沒有了恐懼,隻不過是在想自己死亡之後,這個世界會發生的一些變化……”

庭院之中,躺在床榻之上的永安公主李歆霓面容蒼老,一頭銀發猶如白雪,曾經美麗光滑的臉上已經布滿了皺紋,老態龍鐘。

“我也希望,當我也死去之後,希望神鳥能夠適時幫助一下女工和君子樓!”

如果旁人看去,還以為她已經逝去。

就在白止心中沉默的時候,李歆霓卻緩緩睜開了渾濁的雙眼,目光看向了一旁的神鳥,然後輕聲說道:

“神鳥你應該能夠知曉我的生命為時不多……”

並且她也知道,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身為永安公主的自己,已經是一個古人了。

聽到李歆霓的話,白止微微點頭。

……

“是啊,女宮和君子樓如何,隻有後人才有資格評價,也隻需要留在後人評價便行了!”

公元776年,又是一年的春日。

畢竟剛才李歆霓詢問大唐如何時,並沒有直接請自己以後能夠幫助大唐,而此時李歆霓詢問女宮和君子樓如何時,卻直接請求自己以後能夠出手相助。

越過永安公主府的院牆,傳到外面街道之上行人的鼻子中,讓人流連忘返。

白止在一旁靜靜的聽著,陪伴在李歆霓身旁這麼多年,白止也已經知道了她的性格,不爭不搶,心境平和。

李歆霓搖頭,隨機從白止的身上收回了目光,緩緩的看向了身前,杏花掛滿枝頭,美麗的蝴蝶與蜜蜂在叢花之中穿行,蜜蜂嗡嗡的聲音猶如大自然最美妙的樂音,讓人心神寧靜,沉浸在如此和諧的環境之中。

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也不想給他人增添麻煩。

對於她來說,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見到誰都沒有任何的區彆,也不能給他人帶來更多的留戀,留下的隻有無儘的悲傷。

而在床榻的一旁,翎羽赤紅的神鳥靜靜的站立,白止的目光看向一旁的李歆霓,他能夠感覺到身旁李歆霓的生命之火即將熄滅

李歆霓看向一旁的白止,似乎是想要神鳥給出相應的答案。

“或許我如此平靜的離去,便是最好的結局……”

甚至能通過高牆,看到一隻潔白的杏花,從高牆之上伸過枝頭,展現出杏花之美。

“難道你不想見皇帝最後一面嗎?”

“自然!”

對於杏花如此淩亂的生長李歆霓並沒有命人去修剪,而是任其生長,如此也可以讓其他人能欣賞到杏花的美麗。

“……比如,大唐的君子樓和女宮又如何?”

所以,還不如不見。

聽到李歆霓的話,白止也不禁沉默了片刻。

最近也不再多說了,靜靜的陪伴在李歆霓的身旁,注視著身前的美麗的杏花。

陣陣微風拂過枝頭,摘下了一朵朵美麗的鮮花,猶如杏花雨一般吹落。李歆霓看著眼前如此美麗的畫面,目光突然浮現出淡淡的追憶。

“還曾記得,當初我第一次見到神鳥你的時候,也正是如此時節,也是杏花盛開的季節。你站在潔白的杏花枝頭,赤紅色翎羽格外的耀眼……”

緩緩的訴說著,李歆霓的聲音逐漸的淡了下去,直至最後到低不可聞。

過了片刻,隻見枝頭上的一朵杏花突然在微風的浮動下微微的顫動,然後一片杏花瓣隨風飄落,在微風的帶動下,那片杏花瓣落在了床榻上,墜落在了李歆霓的衣衫上,最後又滑落到了李歆霓那枯瘦的雙手中。

白止回過神來,目光再次落在了李歆霓的身上,然而此時的李歆霓已經沒有了呼吸,蒼老的面孔上帶著微笑,就如此的陷入了永寂。

整個世界似乎都安靜了,唯有溫暖的春風依舊在拂動,裹挾著杏花如雨。

在這一瞬間,滿樹的杏花全部凋落,唯有綠色的嫩葉點綴在枝頭之上……

白止看著床榻上的李歆霓,她臉上的微笑似乎仍舊想從前那般親切,昔日的一顰一笑仍在眼前……

……

……

永安公主薨逝的消息瞬間傳遍了整個長安城,一時間整個城池似乎發生了翻天地覆的震動,甚至比之前皇帝駕崩還要猛烈。

幾乎每家每戶之中皆都傳出悲戚的哭聲,每家百姓皆自發的走上街頭,面向永安公主府的方向,閉目哀悼。

頭上也已經生出白發的皇帝李亨親自來到了永安公主府,他的臉上帶著悲傷之色,在永安公主府待了整整一天,隨即在朝中大臣的勸解下才返回了皇宮。

緊接著皇城之中掛上了白綾,長安城的每一戶百姓家中也同樣的掛上了白綾,而一些百姓家中供奉的永安公主牌位之前也插滿了香燭。

僅僅一天的時間,永安公主薨逝的消息從長安城向四面八方傳去,直至讓大唐的每一個人都知曉。

最為悲傷的,莫過於女宮和君子樓。

從女宮和君子樓走出的人披麻戴孝,以子嗣之禮,親自送彆永安公主。

對此,沒有一個人心生怨言,他們心甘情願甚至即使如此做。還感到並不能表達出他們心中對永安公主的敬意。

大唐建立一百多年,而女宮和君子樓同樣建立了一百多年,從女宮和君子樓中走出的男子女子又有多少?

而這些女子和男子成家立業,結婚生子,繁衍生息,又有多少的後人誕生?

他們聽這長輩訴說關於永安公主的事情,同樣的對永安公主心懷敬意,再加上女宮和君子樓一直存在,潛移默化的對他們進行影響,甚至大多數人都曾進入女工和君子樓進行學習。

永安公主的突然逝去,讓他們一時無法接受。

“永安公主不是得到神鳥的青睞,能夠長生不老嗎?為何還會逝去?”

“在二十多年前永安公主周遊天下返回長安城時,便能看到他也同樣的老去了……”

“所以,對於永安公主也薨逝的事情,也是在情理之中!”

聽到他人的解釋,發出疑惑的人豈能不知道?

他不過是心中無法接受永安公主會死去。

永安公主如何?

建立女宮和君子樓,一心為天下之人,不參與朝堂之事,也不喜好黃白之物,更不善於爭權奪勢,似乎對永安公主來說,她唯一感興趣的也隻有女宮和君子樓了。

或許也正因為如此,永安公主在天下之人心中的地位也提升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畢竟曾經身是孤兒的人,若是沒有女宮和君子樓,恐怕早就已經死去了,也不會有如今的成就與地位。

兩相對比之下,心中如何不感激與尊敬永安公主?

……

看著天下之人對永安公主逝去的反應,白止心中也微微有些觸動,不過也隻是僅此而已罷了。

在他看來,永安公主李歆霓也不過是他漫長生命中的一個過客,即使也在他的記憶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痕跡,但也並不是唯一。

雖然不重要,但也無法忘卻。

看著一片

縞素的永安公主府,包括大唐皇帝李亨,長安城中的達官顯貴,皆都親自來到府中調吊唁。

因為永安公主並沒有後人,隨著永安公主的逝去,這個永安公主府也將會空置下來。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永安公主府不會消失。

站立在高空之中,耳邊聽著下方傳上來的哭嚎聲,白止微微轉身,瞬間消失在了空中。

當他再次出現時,卻已經出現在了驪山神鳥殿之中。

看著被打掃乾淨的神鳥殿中的一切,白止沉默的片刻,然後才落在了絲綢編織的巢穴之中。

不過他並沒有沉睡,而是思考著事情。

“永安公主代表著仁,在仁的初期,覺醒的神通是‘死而複生’,而此時永安公主壽終正寢,如果再次誰睡的話,將會覺醒第二個神通,就是不知道這第二個神通會是什麼……”

心中懷著期待,白止依舊沒有沉睡。

因為他在等待一個人,等待著皇城之中的皇帝李亨,永安公主薨逝,作為皇帝的李亨必然會親自拜訪自己這個神鳥。

畢竟神鳥所青睞的永安公主已經離世,大唐將沒有同神鳥聯係的橋梁,雖然安史之亂並沒有真正的發生,但也多多少少的對大唐產生了影響。

即使此時的大唐依舊強盛,但是這是在大唐擁有神鳥的前提下。

如果大唐再次傳出失去了神鳥的青睞後,天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不過白止也沒有等太長的時間,三天之後,永安公主的喪事也完成了,永安公主被埋葬在了獻陵。

這是唐太祖李淵的墓,是唐太宗李淵和其妻子的合葬墓。而永安公主李歆霓作為唐太祖李淵的女兒,自然要埋葬於自己父母的身旁。

“李亨見過神鳥!”

就在白止沉思的時候,神鳥殿的外面傳來了皇帝李賀的聲音,白止回過身來,卻見神鳥殿的殿門自動打開。

外面的皇帝李亨臉上閃過詫異之色,隨即便抬步走了進來。

走進神鳥殿之中,皇帝李亨大致五十歲的模樣,鬢角已經長出了白發,臉上也有了皺紋。

之前他恭敬的對著白止行禮,態度恭謹。

“你是為了永安公主之事而來,還是為了大唐未來之事而來?”

白止並沒有讓李亨首先開口,還是親自詢問道。

隻見皇帝李亨沉默片刻,然後才恭敬的說道:“兩者皆有。”

白止思忖,道:“永安公主之事,並沒有什麼可說的,生老病死,天地輪回之理。雖然永安公主得到了短暫的長生,但是她卻親自將這份長生所拒絕,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至於大唐……”

緩緩的訴說著,李歆霓的聲音逐漸的淡了下去,直至最後到低不可聞。

過了片刻,隻見枝頭上的一朵杏花突然在微風的浮動下微微的顫動,然後一片杏花瓣隨風飄落,在微風的帶動下,那片杏花瓣落在了床榻上,墜落在了李歆霓的衣衫上,最後又滑落到了李歆霓那枯瘦的雙手中。

白止回過神來,目光再次落在了李歆霓的身上,然而此時的李歆霓已經沒有了呼吸,蒼老的面孔上帶著微笑,就如此的陷入了永寂。

整個世界似乎都安靜了,唯有溫暖的春風依舊在拂動,裹挾著杏花如雨。

在這一瞬間,滿樹的杏花全部凋落,唯有綠色的嫩葉點綴在枝頭之上……

白止看著床榻上的李歆霓,她臉上的微笑似乎仍舊想從前那般親切,昔日的一顰一笑仍在眼前……

……

……

永安公主薨逝的消息瞬間傳遍了整個長安城,一時間整個城池似乎發生了翻天地覆的震動,甚至比之前皇帝駕崩還要猛烈。

幾乎每家每戶之中皆都傳出悲戚的哭聲,每家百姓皆自發的走上街頭,面向永安公主府的方向,閉目哀悼。

頭上也已經生出白發的皇帝李亨親自來到了永安公主府,他的臉上帶著悲傷之色,在永安公主府待了整整一天,隨即在朝中大臣的勸解下才返回了皇宮。

緊接著皇城之中掛上了白綾,長安城的每一戶百姓家中也同樣的掛上了白綾,而一些百姓家中供奉的永安公主牌位之前也插滿了香燭。

僅僅一天的時間,永安公主薨逝的消息從長安城向四面八方傳去,直至讓大唐的每一個人都知曉。

最為悲傷的,莫過於女宮和君子樓。

從女宮和君子樓走出的人披麻戴孝,以子嗣之禮,親自送彆永安公主。

對此,沒有一個人心生怨言,他們心甘情願甚至即使如此做。還感到並不能表達出他們心中對永安公主的敬意。

大唐建立一百多年,而女宮和君子樓同樣建立了一百多年,從女宮和君子樓中走出的男子女子又有多少?

而這些女子和男子成家立業,結婚生子,繁衍生息,又有多少的後人誕生?

他們聽這長輩訴說關於永安公主的事情,同樣的對永安公主心懷敬意,再加上女宮和君

子樓一直存在,潛移默化的對他們進行影響,甚至大多數人都曾進入女工和君子樓進行學習。

永安公主的突然逝去,讓他們一時無法接受。

“永安公主不是得到神鳥的青睞,能夠長生不老嗎?為何還會逝去?”

“在二十多年前永安公主周遊天下返回長安城時,便能看到他也同樣的老去了……”

“所以,對於永安公主也薨逝的事情,也是在情理之中!”

聽到他人的解釋,發出疑惑的人豈能不知道?

他不過是心中無法接受永安公主會死去。

永安公主如何?

建立女宮和君子樓,一心為天下之人,不參與朝堂之事,也不喜好黃白之物,更不善於爭權奪勢,似乎對永安公主來說,她唯一感興趣的也隻有女宮和君子樓了。

或許也正因為如此,永安公主在天下之人心中的地位也提升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畢竟曾經身是孤兒的人,若是沒有女宮和君子樓,恐怕早就已經死去了,也不會有如今的成就與地位。

兩相對比之下,心中如何不感激與尊敬永安公主?

……

看著天下之人對永安公主逝去的反應,白止心中也微微有些觸動,不過也隻是僅此而已罷了。

在他看來,永安公主李歆霓也不過是他漫長生命中的一個過客,即使也在他的記憶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痕跡,但也並不是唯一。

雖然不重要,但也無法忘卻。

看著一片縞素的永安公主府,包括大唐皇帝李亨,長安城中的達官顯貴,皆都親自來到府中調吊唁。

因為永安公主並沒有後人,隨著永安公主的逝去,這個永安公主府也將會空置下來。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永安公主府不會消失。

站立在高空之中,耳邊聽著下方傳上來的哭嚎聲,白止微微轉身,瞬間消失在了空中。

當他再次出現時,卻已經出現在了驪山神鳥殿之中。

看著被打掃乾淨的神鳥殿中的一切,白止沉默的片刻,然後才落在了絲綢編織的巢穴之中。

不過他並沒有沉睡,而是思考著事情。

“永安公主代表著仁,在仁的初期,覺醒的神通是‘死而複生’,而此時永安公主壽終正寢,如果再次誰睡的話,將會覺醒第二個神通,就是不知道這第二個神通會是什麼……”

心中懷著期待,白止依舊沒有沉睡。

因為他在等待一個人,等待著皇城之中的皇帝李亨,永安公主薨逝,作為皇帝的李亨必然會親自拜訪自己這個神鳥。

畢竟神鳥所青睞的永安公主已經離世,大唐將沒有同神鳥聯係的橋梁,雖然安史之亂並沒有真正的發生,但也多多少少的對大唐產生了影響。

即使此時的大唐依舊強盛,但是這是在大唐擁有神鳥的前提下。

如果大唐再次傳出失去了神鳥的青睞後,天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不過白止也沒有等太長的時間,三天之後,永安公主的喪事也完成了,永安公主被埋葬在了獻陵。

這是唐太祖李淵的墓,是唐太宗李淵和其妻子的合葬墓。而永安公主李歆霓作為唐太祖李淵的女兒,自然要埋葬於自己父母的身旁。

“李亨見過神鳥!”

就在白止沉思的時候,神鳥殿的外面傳來了皇帝李賀的聲音,白止回過身來,卻見神鳥殿的殿門自動打開。

外面的皇帝李亨臉上閃過詫異之色,隨即便抬步走了進來。

走進神鳥殿之中,皇帝李亨大致五十歲的模樣,鬢角已經長出了白發,臉上也有了皺紋。

之前他恭敬的對著白止行禮,態度恭謹。

“你是為了永安公主之事而來,還是為了大唐未來之事而來?”

白止並沒有讓李亨首先開口,還是親自詢問道。

隻見皇帝李亨沉默片刻,然後才恭敬的說道:“兩者皆有。”

白止思忖,道:“永安公主之事,並沒有什麼可說的,生老病死,天地輪回之理。雖然永安公主得到了短暫的長生,但是她卻親自將這份長生所拒絕,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至於大唐……”

緩緩的訴說著,李歆霓的聲音逐漸的淡了下去,直至最後到低不可聞。

過了片刻,隻見枝頭上的一朵杏花突然在微風的浮動下微微的顫動,然後一片杏花瓣隨風飄落,在微風的帶動下,那片杏花瓣落在了床榻上,墜落在了李歆霓的衣衫上,最後又滑落到了李歆霓那枯瘦的雙手中。

白止回過神來,目光再次落在了李歆霓的身上,然而此時的李歆霓已經沒有了呼吸,蒼老的面孔上帶著微笑,就如此的陷入了永寂。

整個世界似乎都安靜了,唯有溫暖的春風依舊在拂動,裹挾著杏花如雨。

在這一瞬間,滿樹的杏花全部凋落,唯有綠色的嫩葉點綴在枝頭之上……

白止看著床榻上的李歆霓,她臉上的

微笑似乎仍舊想從前那般親切,昔日的一顰一笑仍在眼前……

……

……

永安公主薨逝的消息瞬間傳遍了整個長安城,一時間整個城池似乎發生了翻天地覆的震動,甚至比之前皇帝駕崩還要猛烈。

幾乎每家每戶之中皆都傳出悲戚的哭聲,每家百姓皆自發的走上街頭,面向永安公主府的方向,閉目哀悼。

頭上也已經生出白發的皇帝李亨親自來到了永安公主府,他的臉上帶著悲傷之色,在永安公主府待了整整一天,隨即在朝中大臣的勸解下才返回了皇宮。

緊接著皇城之中掛上了白綾,長安城的每一戶百姓家中也同樣的掛上了白綾,而一些百姓家中供奉的永安公主牌位之前也插滿了香燭。

僅僅一天的時間,永安公主薨逝的消息從長安城向四面八方傳去,直至讓大唐的每一個人都知曉。

最為悲傷的,莫過於女宮和君子樓。

從女宮和君子樓走出的人披麻戴孝,以子嗣之禮,親自送彆永安公主。

對此,沒有一個人心生怨言,他們心甘情願甚至即使如此做。還感到並不能表達出他們心中對永安公主的敬意。

大唐建立一百多年,而女宮和君子樓同樣建立了一百多年,從女宮和君子樓中走出的男子女子又有多少?

而這些女子和男子成家立業,結婚生子,繁衍生息,又有多少的後人誕生?

他們聽這長輩訴說關於永安公主的事情,同樣的對永安公主心懷敬意,再加上女宮和君子樓一直存在,潛移默化的對他們進行影響,甚至大多數人都曾進入女工和君子樓進行學習。

永安公主的突然逝去,讓他們一時無法接受。

“永安公主不是得到神鳥的青睞,能夠長生不老嗎?為何還會逝去?”

“在二十多年前永安公主周遊天下返回長安城時,便能看到他也同樣的老去了……”

“所以,對於永安公主也薨逝的事情,也是在情理之中!”

聽到他人的解釋,發出疑惑的人豈能不知道?

他不過是心中無法接受永安公主會死去。

永安公主如何?

建立女宮和君子樓,一心為天下之人,不參與朝堂之事,也不喜好黃白之物,更不善於爭權奪勢,似乎對永安公主來說,她唯一感興趣的也隻有女宮和君子樓了。

或許也正因為如此,永安公主在天下之人心中的地位也提升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畢竟曾經身是孤兒的人,若是沒有女宮和君子樓,恐怕早就已經死去了,也不會有如今的成就與地位。

兩相對比之下,心中如何不感激與尊敬永安公主?

……

看著天下之人對永安公主逝去的反應,白止心中也微微有些觸動,不過也隻是僅此而已罷了。

在他看來,永安公主李歆霓也不過是他漫長生命中的一個過客,即使也在他的記憶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痕跡,但也並不是唯一。

雖然不重要,但也無法忘卻。

看著一片縞素的永安公主府,包括大唐皇帝李亨,長安城中的達官顯貴,皆都親自來到府中調吊唁。

因為永安公主並沒有後人,隨著永安公主的逝去,這個永安公主府也將會空置下來。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永安公主府不會消失。

站立在高空之中,耳邊聽著下方傳上來的哭嚎聲,白止微微轉身,瞬間消失在了空中。

當他再次出現時,卻已經出現在了驪山神鳥殿之中。

看著被打掃乾淨的神鳥殿中的一切,白止沉默的片刻,然後才落在了絲綢編織的巢穴之中。

不過他並沒有沉睡,而是思考著事情。

“永安公主代表著仁,在仁的初期,覺醒的神通是‘死而複生’,而此時永安公主壽終正寢,如果再次誰睡的話,將會覺醒第二個神通,就是不知道這第二個神通會是什麼……”

心中懷著期待,白止依舊沒有沉睡。

因為他在等待一個人,等待著皇城之中的皇帝李亨,永安公主薨逝,作為皇帝的李亨必然會親自拜訪自己這個神鳥。

畢竟神鳥所青睞的永安公主已經離世,大唐將沒有同神鳥聯係的橋梁,雖然安史之亂並沒有真正的發生,但也多多少少的對大唐產生了影響。

即使此時的大唐依舊強盛,但是這是在大唐擁有神鳥的前提下。

如果大唐再次傳出失去了神鳥的青睞後,天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不過白止也沒有等太長的時間,三天之後,永安公主的喪事也完成了,永安公主被埋葬在了獻陵。

這是唐太祖李淵的墓,是唐太宗李淵和其妻子的合葬墓。而永安公主李歆霓作為唐太祖李淵的女兒,自然要埋葬於自己父母的身旁。

“李亨見過神鳥!”

就在白止沉思的時候,神鳥殿的外面傳來了皇帝李賀的聲音,白止回過身來,卻見神鳥殿的殿門自動打開。

外面的皇帝李亨臉上閃過詫異之色,隨即便抬步走了進來。

走進神鳥殿之中,皇帝李亨大致五十歲的模樣,鬢角已經長出了白發,臉上也有了皺紋。

之前他恭敬的對著白止行禮,態度恭謹。

“你是為了永安公主之事而來,還是為了大唐未來之事而來?”

白止並沒有讓李亨首先開口,還是親自詢問道。

隻見皇帝李亨沉默片刻,然後才恭敬的說道:“兩者皆有。”

白止思忖,道:“永安公主之事,並沒有什麼可說的,生老病死,天地輪回之理。雖然永安公主得到了短暫的長生,但是她卻親自將這份長生所拒絕,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至於大唐……”

緩緩的訴說著,李歆霓的聲音逐漸的淡了下去,直至最後到低不可聞。

過了片刻,隻見枝頭上的一朵杏花突然在微風的浮動下微微的顫動,然後一片杏花瓣隨風飄落,在微風的帶動下,那片杏花瓣落在了床榻上,墜落在了李歆霓的衣衫上,最後又滑落到了李歆霓那枯瘦的雙手中。

白止回過神來,目光再次落在了李歆霓的身上,然而此時的李歆霓已經沒有了呼吸,蒼老的面孔上帶著微笑,就如此的陷入了永寂。

整個世界似乎都安靜了,唯有溫暖的春風依舊在拂動,裹挾著杏花如雨。

在這一瞬間,滿樹的杏花全部凋落,唯有綠色的嫩葉點綴在枝頭之上……

白止看著床榻上的李歆霓,她臉上的微笑似乎仍舊想從前那般親切,昔日的一顰一笑仍在眼前……

……

……

永安公主薨逝的消息瞬間傳遍了整個長安城,一時間整個城池似乎發生了翻天地覆的震動,甚至比之前皇帝駕崩還要猛烈。

幾乎每家每戶之中皆都傳出悲戚的哭聲,每家百姓皆自發的走上街頭,面向永安公主府的方向,閉目哀悼。

頭上也已經生出白發的皇帝李亨親自來到了永安公主府,他的臉上帶著悲傷之色,在永安公主府待了整整一天,隨即在朝中大臣的勸解下才返回了皇宮。

緊接著皇城之中掛上了白綾,長安城的每一戶百姓家中也同樣的掛上了白綾,而一些百姓家中供奉的永安公主牌位之前也插滿了香燭。

僅僅一天的時間,永安公主薨逝的消息從長安城向四面八方傳去,直至讓大唐的每一個人都知曉。

最為悲傷的,莫過於女宮和君子樓。

從女宮和君子樓走出的人披麻戴孝,以子嗣之禮,親自送彆永安公主。

對此,沒有一個人心生怨言,他們心甘情願甚至即使如此做。還感到並不能表達出他們心中對永安公主的敬意。

大唐建立一百多年,而女宮和君子樓同樣建立了一百多年,從女宮和君子樓中走出的男子女子又有多少?

而這些女子和男子成家立業,結婚生子,繁衍生息,又有多少的後人誕生?

他們聽這長輩訴說關於永安公主的事情,同樣的對永安公主心懷敬意,再加上女宮和君子樓一直存在,潛移默化的對他們進行影響,甚至大多數人都曾進入女工和君子樓進行學習。

永安公主的突然逝去,讓他們一時無法接受。

“永安公主不是得到神鳥的青睞,能夠長生不老嗎?為何還會逝去?”

“在二十多年前永安公主周遊天下返回長安城時,便能看到他也同樣的老去了……”

“所以,對於永安公主也薨逝的事情,也是在情理之中!”

聽到他人的解釋,發出疑惑的人豈能不知道?

他不過是心中無法接受永安公主會死去。

永安公主如何?

建立女宮和君子樓,一心為天下之人,不參與朝堂之事,也不喜好黃白之物,更不善於爭權奪勢,似乎對永安公主來說,她唯一感興趣的也隻有女宮和君子樓了。

或許也正因為如此,永安公主在天下之人心中的地位也提升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畢竟曾經身是孤兒的人,若是沒有女宮和君子樓,恐怕早就已經死去了,也不會有如今的成就與地位。

兩相對比之下,心中如何不感激與尊敬永安公主?

……

看著天下之人對永安公主逝去的反應,白止心中也微微有些觸動,不過也隻是僅此而已罷了。

在他看來,永安公主李歆霓也不過是他漫長生命中的一個過客,即使也在他的記憶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痕跡,但也並不是唯一。

雖然不重要,但也無法忘卻。

看著一片縞素的永安公主府,包括大唐皇帝李亨,長安城中的達官顯貴,皆都親自來到府中調吊唁。

因為永安公主並沒有後人,隨著永安公主的逝去,這個永安公主府也將會空置下來。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永安公主府不會消失。

站立在高空之中,耳邊聽著下方傳上來的哭嚎聲,白止微微

轉身,瞬間消失在了空中。

當他再次出現時,卻已經出現在了驪山神鳥殿之中。

看著被打掃乾淨的神鳥殿中的一切,白止沉默的片刻,然後才落在了絲綢編織的巢穴之中。

不過他並沒有沉睡,而是思考著事情。

“永安公主代表著仁,在仁的初期,覺醒的神通是‘死而複生’,而此時永安公主壽終正寢,如果再次誰睡的話,將會覺醒第二個神通,就是不知道這第二個神通會是什麼……”

心中懷著期待,白止依舊沒有沉睡。

因為他在等待一個人,等待著皇城之中的皇帝李亨,永安公主薨逝,作為皇帝的李亨必然會親自拜訪自己這個神鳥。

畢竟神鳥所青睞的永安公主已經離世,大唐將沒有同神鳥聯係的橋梁,雖然安史之亂並沒有真正的發生,但也多多少少的對大唐產生了影響。

即使此時的大唐依舊強盛,但是這是在大唐擁有神鳥的前提下。

如果大唐再次傳出失去了神鳥的青睞後,天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不過白止也沒有等太長的時間,三天之後,永安公主的喪事也完成了,永安公主被埋葬在了獻陵。

這是唐太祖李淵的墓,是唐太宗李淵和其妻子的合葬墓。而永安公主李歆霓作為唐太祖李淵的女兒,自然要埋葬於自己父母的身旁。

“李亨見過神鳥!”

就在白止沉思的時候,神鳥殿的外面傳來了皇帝李賀的聲音,白止回過身來,卻見神鳥殿的殿門自動打開。

外面的皇帝李亨臉上閃過詫異之色,隨即便抬步走了進來。

走進神鳥殿之中,皇帝李亨大致五十歲的模樣,鬢角已經長出了白發,臉上也有了皺紋。

之前他恭敬的對著白止行禮,態度恭謹。

“你是為了永安公主之事而來,還是為了大唐未來之事而來?”

白止並沒有讓李亨首先開口,還是親自詢問道。

隻見皇帝李亨沉默片刻,然後才恭敬的說道:“兩者皆有。”

白止思忖,道:“永安公主之事,並沒有什麼可說的,生老病死,天地輪回之理。雖然永安公主得到了短暫的長生,但是她卻親自將這份長生所拒絕,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至於大唐……”

緩緩的訴說著,李歆霓的聲音逐漸的淡了下去,直至最後到低不可聞。

過了片刻,隻見枝頭上的一朵杏花突然在微風的浮動下微微的顫動,然後一片杏花瓣隨風飄落,在微風的帶動下,那片杏花瓣落在了床榻上,墜落在了李歆霓的衣衫上,最後又滑落到了李歆霓那枯瘦的雙手中。

白止回過神來,目光再次落在了李歆霓的身上,然而此時的李歆霓已經沒有了呼吸,蒼老的面孔上帶著微笑,就如此的陷入了永寂。

整個世界似乎都安靜了,唯有溫暖的春風依舊在拂動,裹挾著杏花如雨。

在這一瞬間,滿樹的杏花全部凋落,唯有綠色的嫩葉點綴在枝頭之上……

白止看著床榻上的李歆霓,她臉上的微笑似乎仍舊想從前那般親切,昔日的一顰一笑仍在眼前……

……

……

永安公主薨逝的消息瞬間傳遍了整個長安城,一時間整個城池似乎發生了翻天地覆的震動,甚至比之前皇帝駕崩還要猛烈。

幾乎每家每戶之中皆都傳出悲戚的哭聲,每家百姓皆自發的走上街頭,面向永安公主府的方向,閉目哀悼。

頭上也已經生出白發的皇帝李亨親自來到了永安公主府,他的臉上帶著悲傷之色,在永安公主府待了整整一天,隨即在朝中大臣的勸解下才返回了皇宮。

緊接著皇城之中掛上了白綾,長安城的每一戶百姓家中也同樣的掛上了白綾,而一些百姓家中供奉的永安公主牌位之前也插滿了香燭。

僅僅一天的時間,永安公主薨逝的消息從長安城向四面八方傳去,直至讓大唐的每一個人都知曉。

最為悲傷的,莫過於女宮和君子樓。

從女宮和君子樓走出的人披麻戴孝,以子嗣之禮,親自送彆永安公主。

對此,沒有一個人心生怨言,他們心甘情願甚至即使如此做。還感到並不能表達出他們心中對永安公主的敬意。

大唐建立一百多年,而女宮和君子樓同樣建立了一百多年,從女宮和君子樓中走出的男子女子又有多少?

而這些女子和男子成家立業,結婚生子,繁衍生息,又有多少的後人誕生?

他們聽這長輩訴說關於永安公主的事情,同樣的對永安公主心懷敬意,再加上女宮和君子樓一直存在,潛移默化的對他們進行影響,甚至大多數人都曾進入女工和君子樓進行學習。

永安公主的突然逝去,讓他們一時無法接受。

“永安公主不是得到神鳥的青睞,能夠長生不老嗎?為何還會逝去?”

“在二十多年前永安公主周遊天下返回長安城時,便能看到他也同樣

的老去了……”

“所以,對於永安公主也薨逝的事情,也是在情理之中!”

聽到他人的解釋,發出疑惑的人豈能不知道?

他不過是心中無法接受永安公主會死去。

永安公主如何?

建立女宮和君子樓,一心為天下之人,不參與朝堂之事,也不喜好黃白之物,更不善於爭權奪勢,似乎對永安公主來說,她唯一感興趣的也隻有女宮和君子樓了。

或許也正因為如此,永安公主在天下之人心中的地位也提升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畢竟曾經身是孤兒的人,若是沒有女宮和君子樓,恐怕早就已經死去了,也不會有如今的成就與地位。

兩相對比之下,心中如何不感激與尊敬永安公主?

……

看著天下之人對永安公主逝去的反應,白止心中也微微有些觸動,不過也隻是僅此而已罷了。

在他看來,永安公主李歆霓也不過是他漫長生命中的一個過客,即使也在他的記憶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痕跡,但也並不是唯一。

雖然不重要,但也無法忘卻。

看著一片縞素的永安公主府,包括大唐皇帝李亨,長安城中的達官顯貴,皆都親自來到府中調吊唁。

因為永安公主並沒有後人,隨著永安公主的逝去,這個永安公主府也將會空置下來。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永安公主府不會消失。

站立在高空之中,耳邊聽著下方傳上來的哭嚎聲,白止微微轉身,瞬間消失在了空中。

當他再次出現時,卻已經出現在了驪山神鳥殿之中。

看著被打掃乾淨的神鳥殿中的一切,白止沉默的片刻,然後才落在了絲綢編織的巢穴之中。

不過他並沒有沉睡,而是思考著事情。

“永安公主代表著仁,在仁的初期,覺醒的神通是‘死而複生’,而此時永安公主壽終正寢,如果再次誰睡的話,將會覺醒第二個神通,就是不知道這第二個神通會是什麼……”

心中懷著期待,白止依舊沒有沉睡。

因為他在等待一個人,等待著皇城之中的皇帝李亨,永安公主薨逝,作為皇帝的李亨必然會親自拜訪自己這個神鳥。

畢竟神鳥所青睞的永安公主已經離世,大唐將沒有同神鳥聯係的橋梁,雖然安史之亂並沒有真正的發生,但也多多少少的對大唐產生了影響。

即使此時的大唐依舊強盛,但是這是在大唐擁有神鳥的前提下。

如果大唐再次傳出失去了神鳥的青睞後,天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不過白止也沒有等太長的時間,三天之後,永安公主的喪事也完成了,永安公主被埋葬在了獻陵。

這是唐太祖李淵的墓,是唐太宗李淵和其妻子的合葬墓。而永安公主李歆霓作為唐太祖李淵的女兒,自然要埋葬於自己父母的身旁。

“李亨見過神鳥!”

就在白止沉思的時候,神鳥殿的外面傳來了皇帝李賀的聲音,白止回過身來,卻見神鳥殿的殿門自動打開。

外面的皇帝李亨臉上閃過詫異之色,隨即便抬步走了進來。

走進神鳥殿之中,皇帝李亨大致五十歲的模樣,鬢角已經長出了白發,臉上也有了皺紋。

之前他恭敬的對著白止行禮,態度恭謹。

“你是為了永安公主之事而來,還是為了大唐未來之事而來?”

白止並沒有讓李亨首先開口,還是親自詢問道。

隻見皇帝李亨沉默片刻,然後才恭敬的說道:“兩者皆有。”

白止思忖,道:“永安公主之事,並沒有什麼可說的,生老病死,天地輪回之理。雖然永安公主得到了短暫的長生,但是她卻親自將這份長生所拒絕,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至於大唐……”

緩緩的訴說著,李歆霓的聲音逐漸的淡了下去,直至最後到低不可聞。

過了片刻,隻見枝頭上的一朵杏花突然在微風的浮動下微微的顫動,然後一片杏花瓣隨風飄落,在微風的帶動下,那片杏花瓣落在了床榻上,墜落在了李歆霓的衣衫上,最後又滑落到了李歆霓那枯瘦的雙手中。

白止回過神來,目光再次落在了李歆霓的身上,然而此時的李歆霓已經沒有了呼吸,蒼老的面孔上帶著微笑,就如此的陷入了永寂。

整個世界似乎都安靜了,唯有溫暖的春風依舊在拂動,裹挾著杏花如雨。

在這一瞬間,滿樹的杏花全部凋落,唯有綠色的嫩葉點綴在枝頭之上……

白止看著床榻上的李歆霓,她臉上的微笑似乎仍舊想從前那般親切,昔日的一顰一笑仍在眼前……

……

……

永安公主薨逝的消息瞬間傳遍了整個長安城,一時間整個城池似乎發生了翻天地覆的震動,甚至比之前皇帝駕崩還要猛烈。

幾乎每家每戶之中皆都傳出悲戚的哭聲,每家百姓皆自發的走上街

頭,面向永安公主府的方向,閉目哀悼。

頭上也已經生出白發的皇帝李亨親自來到了永安公主府,他的臉上帶著悲傷之色,在永安公主府待了整整一天,隨即在朝中大臣的勸解下才返回了皇宮。

緊接著皇城之中掛上了白綾,長安城的每一戶百姓家中也同樣的掛上了白綾,而一些百姓家中供奉的永安公主牌位之前也插滿了香燭。

僅僅一天的時間,永安公主薨逝的消息從長安城向四面八方傳去,直至讓大唐的每一個人都知曉。

最為悲傷的,莫過於女宮和君子樓。

從女宮和君子樓走出的人披麻戴孝,以子嗣之禮,親自送彆永安公主。

對此,沒有一個人心生怨言,他們心甘情願甚至即使如此做。還感到並不能表達出他們心中對永安公主的敬意。

大唐建立一百多年,而女宮和君子樓同樣建立了一百多年,從女宮和君子樓中走出的男子女子又有多少?

而這些女子和男子成家立業,結婚生子,繁衍生息,又有多少的後人誕生?

他們聽這長輩訴說關於永安公主的事情,同樣的對永安公主心懷敬意,再加上女宮和君子樓一直存在,潛移默化的對他們進行影響,甚至大多數人都曾進入女工和君子樓進行學習。

永安公主的突然逝去,讓他們一時無法接受。

“永安公主不是得到神鳥的青睞,能夠長生不老嗎?為何還會逝去?”

“在二十多年前永安公主周遊天下返回長安城時,便能看到他也同樣的老去了……”

“所以,對於永安公主也薨逝的事情,也是在情理之中!”

聽到他人的解釋,發出疑惑的人豈能不知道?

他不過是心中無法接受永安公主會死去。

永安公主如何?

建立女宮和君子樓,一心為天下之人,不參與朝堂之事,也不喜好黃白之物,更不善於爭權奪勢,似乎對永安公主來說,她唯一感興趣的也隻有女宮和君子樓了。

或許也正因為如此,永安公主在天下之人心中的地位也提升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畢竟曾經身是孤兒的人,若是沒有女宮和君子樓,恐怕早就已經死去了,也不會有如今的成就與地位。

兩相對比之下,心中如何不感激與尊敬永安公主?

……

看著天下之人對永安公主逝去的反應,白止心中也微微有些觸動,不過也隻是僅此而已罷了。

在他看來,永安公主李歆霓也不過是他漫長生命中的一個過客,即使也在他的記憶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痕跡,但也並不是唯一。

雖然不重要,但也無法忘卻。

看著一片縞素的永安公主府,包括大唐皇帝李亨,長安城中的達官顯貴,皆都親自來到府中調吊唁。

因為永安公主並沒有後人,隨著永安公主的逝去,這個永安公主府也將會空置下來。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永安公主府不會消失。

站立在高空之中,耳邊聽著下方傳上來的哭嚎聲,白止微微轉身,瞬間消失在了空中。

當他再次出現時,卻已經出現在了驪山神鳥殿之中。

看著被打掃乾淨的神鳥殿中的一切,白止沉默的片刻,然後才落在了絲綢編織的巢穴之中。

不過他並沒有沉睡,而是思考著事情。

“永安公主代表著仁,在仁的初期,覺醒的神通是‘死而複生’,而此時永安公主壽終正寢,如果再次誰睡的話,將會覺醒第二個神通,就是不知道這第二個神通會是什麼……”

心中懷著期待,白止依舊沒有沉睡。

因為他在等待一個人,等待著皇城之中的皇帝李亨,永安公主薨逝,作為皇帝的李亨必然會親自拜訪自己這個神鳥。

畢竟神鳥所青睞的永安公主已經離世,大唐將沒有同神鳥聯係的橋梁,雖然安史之亂並沒有真正的發生,但也多多少少的對大唐產生了影響。

即使此時的大唐依舊強盛,但是這是在大唐擁有神鳥的前提下。

如果大唐再次傳出失去了神鳥的青睞後,天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不過白止也沒有等太長的時間,三天之後,永安公主的喪事也完成了,永安公主被埋葬在了獻陵。

這是唐太祖李淵的墓,是唐太宗李淵和其妻子的合葬墓。而永安公主李歆霓作為唐太祖李淵的女兒,自然要埋葬於自己父母的身旁。

“李亨見過神鳥!”

就在白止沉思的時候,神鳥殿的外面傳來了皇帝李賀的聲音,白止回過身來,卻見神鳥殿的殿門自動打開。

外面的皇帝李亨臉上閃過詫異之色,隨即便抬步走了進來。

走進神鳥殿之中,皇帝李亨大致五十歲的模樣,鬢角已經長出了白發,臉上也有了皺紋。

之前他恭敬的對著白止行禮,態度恭謹。

“你是為了永安公主之事而來,還是為了大唐未來之事而來?”

白止並沒有讓李亨首先開口,還是親自詢問道。

隻見皇帝李亨沉默片刻,然後才恭敬的說道:“兩者皆有。”

白止思忖,道:“永安公主之事,並沒有什麼可說的,生老病死,天地輪回之理。雖然永安公主得到了短暫的長生,但是她卻親自將這份長生所拒絕,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至於大唐……”

緩緩的訴說著,李歆霓的聲音逐漸的淡了下去,直至最後到低不可聞。

過了片刻,隻見枝頭上的一朵杏花突然在微風的浮動下微微的顫動,然後一片杏花瓣隨風飄落,在微風的帶動下,那片杏花瓣落在了床榻上,墜落在了李歆霓的衣衫上,最後又滑落到了李歆霓那枯瘦的雙手中。

白止回過神來,目光再次落在了李歆霓的身上,然而此時的李歆霓已經沒有了呼吸,蒼老的面孔上帶著微笑,就如此的陷入了永寂。

整個世界似乎都安靜了,唯有溫暖的春風依舊在拂動,裹挾著杏花如雨。

在這一瞬間,滿樹的杏花全部凋落,唯有綠色的嫩葉點綴在枝頭之上……

白止看著床榻上的李歆霓,她臉上的微笑似乎仍舊想從前那般親切,昔日的一顰一笑仍在眼前……

……

……

永安公主薨逝的消息瞬間傳遍了整個長安城,一時間整個城池似乎發生了翻天地覆的震動,甚至比之前皇帝駕崩還要猛烈。

幾乎每家每戶之中皆都傳出悲戚的哭聲,每家百姓皆自發的走上街頭,面向永安公主府的方向,閉目哀悼。

頭上也已經生出白發的皇帝李亨親自來到了永安公主府,他的臉上帶著悲傷之色,在永安公主府待了整整一天,隨即在朝中大臣的勸解下才返回了皇宮。

緊接著皇城之中掛上了白綾,長安城的每一戶百姓家中也同樣的掛上了白綾,而一些百姓家中供奉的永安公主牌位之前也插滿了香燭。

僅僅一天的時間,永安公主薨逝的消息從長安城向四面八方傳去,直至讓大唐的每一個人都知曉。

最為悲傷的,莫過於女宮和君子樓。

從女宮和君子樓走出的人披麻戴孝,以子嗣之禮,親自送彆永安公主。

對此,沒有一個人心生怨言,他們心甘情願甚至即使如此做。還感到並不能表達出他們心中對永安公主的敬意。

大唐建立一百多年,而女宮和君子樓同樣建立了一百多年,從女宮和君子樓中走出的男子女子又有多少?

而這些女子和男子成家立業,結婚生子,繁衍生息,又有多少的後人誕生?

他們聽這長輩訴說關於永安公主的事情,同樣的對永安公主心懷敬意,再加上女宮和君子樓一直存在,潛移默化的對他們進行影響,甚至大多數人都曾進入女工和君子樓進行學習。

永安公主的突然逝去,讓他們一時無法接受。

“永安公主不是得到神鳥的青睞,能夠長生不老嗎?為何還會逝去?”

“在二十多年前永安公主周遊天下返回長安城時,便能看到他也同樣的老去了……”

“所以,對於永安公主也薨逝的事情,也是在情理之中!”

聽到他人的解釋,發出疑惑的人豈能不知道?

他不過是心中無法接受永安公主會死去。

永安公主如何?

建立女宮和君子樓,一心為天下之人,不參與朝堂之事,也不喜好黃白之物,更不善於爭權奪勢,似乎對永安公主來說,她唯一感興趣的也隻有女宮和君子樓了。

或許也正因為如此,永安公主在天下之人心中的地位也提升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畢竟曾經身是孤兒的人,若是沒有女宮和君子樓,恐怕早就已經死去了,也不會有如今的成就與地位。

兩相對比之下,心中如何不感激與尊敬永安公主?

……

看著天下之人對永安公主逝去的反應,白止心中也微微有些觸動,不過也隻是僅此而已罷了。

在他看來,永安公主李歆霓也不過是他漫長生命中的一個過客,即使也在他的記憶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痕跡,但也並不是唯一。

雖然不重要,但也無法忘卻。

看著一片縞素的永安公主府,包括大唐皇帝李亨,長安城中的達官顯貴,皆都親自來到府中調吊唁。

因為永安公主並沒有後人,隨著永安公主的逝去,這個永安公主府也將會空置下來。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永安公主府不會消失。

站立在高空之中,耳邊聽著下方傳上來的哭嚎聲,白止微微轉身,瞬間消失在了空中。

當他再次出現時,卻已經出現在了驪山神鳥殿之中。

看著被打掃乾淨的神鳥殿中的一切,白止沉默的片刻,然後才落在了絲綢編織的巢穴之中。

不過他並沒有沉睡,而是思考著事情。

“永安公主代表著仁,在仁的初期,覺醒的神通是

‘死而複生’,而此時永安公主壽終正寢,如果再次誰睡的話,將會覺醒第二個神通,就是不知道這第二個神通會是什麼……”

心中懷著期待,白止依舊沒有沉睡。

因為他在等待一個人,等待著皇城之中的皇帝李亨,永安公主薨逝,作為皇帝的李亨必然會親自拜訪自己這個神鳥。

畢竟神鳥所青睞的永安公主已經離世,大唐將沒有同神鳥聯係的橋梁,雖然安史之亂並沒有真正的發生,但也多多少少的對大唐產生了影響。

即使此時的大唐依舊強盛,但是這是在大唐擁有神鳥的前提下。

如果大唐再次傳出失去了神鳥的青睞後,天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不過白止也沒有等太長的時間,三天之後,永安公主的喪事也完成了,永安公主被埋葬在了獻陵。

這是唐太祖李淵的墓,是唐太宗李淵和其妻子的合葬墓。而永安公主李歆霓作為唐太祖李淵的女兒,自然要埋葬於自己父母的身旁。

“李亨見過神鳥!”

就在白止沉思的時候,神鳥殿的外面傳來了皇帝李賀的聲音,白止回過身來,卻見神鳥殿的殿門自動打開。

外面的皇帝李亨臉上閃過詫異之色,隨即便抬步走了進來。

走進神鳥殿之中,皇帝李亨大致五十歲的模樣,鬢角已經長出了白發,臉上也有了皺紋。

之前他恭敬的對著白止行禮,態度恭謹。

“你是為了永安公主之事而來,還是為了大唐未來之事而來?”

白止並沒有讓李亨首先開口,還是親自詢問道。

隻見皇帝李亨沉默片刻,然後才恭敬的說道:“兩者皆有。”

白止思忖,道:“永安公主之事,並沒有什麼可說的,生老病死,天地輪回之理。雖然永安公主得到了短暫的長生,但是她卻親自將這份長生所拒絕,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至於大唐……”

緩緩的訴說著,李歆霓的聲音逐漸的淡了下去,直至最後到低不可聞。

過了片刻,隻見枝頭上的一朵杏花突然在微風的浮動下微微的顫動,然後一片杏花瓣隨風飄落,在微風的帶動下,那片杏花瓣落在了床榻上,墜落在了李歆霓的衣衫上,最後又滑落到了李歆霓那枯瘦的雙手中。

白止回過神來,目光再次落在了李歆霓的身上,然而此時的李歆霓已經沒有了呼吸,蒼老的面孔上帶著微笑,就如此的陷入了永寂。

整個世界似乎都安靜了,唯有溫暖的春風依舊在拂動,裹挾著杏花如雨。

在這一瞬間,滿樹的杏花全部凋落,唯有綠色的嫩葉點綴在枝頭之上……

白止看著床榻上的李歆霓,她臉上的微笑似乎仍舊想從前那般親切,昔日的一顰一笑仍在眼前……

……

……

永安公主薨逝的消息瞬間傳遍了整個長安城,一時間整個城池似乎發生了翻天地覆的震動,甚至比之前皇帝駕崩還要猛烈。

幾乎每家每戶之中皆都傳出悲戚的哭聲,每家百姓皆自發的走上街頭,面向永安公主府的方向,閉目哀悼。

頭上也已經生出白發的皇帝李亨親自來到了永安公主府,他的臉上帶著悲傷之色,在永安公主府待了整整一天,隨即在朝中大臣的勸解下才返回了皇宮。

緊接著皇城之中掛上了白綾,長安城的每一戶百姓家中也同樣的掛上了白綾,而一些百姓家中供奉的永安公主牌位之前也插滿了香燭。

僅僅一天的時間,永安公主薨逝的消息從長安城向四面八方傳去,直至讓大唐的每一個人都知曉。

最為悲傷的,莫過於女宮和君子樓。

從女宮和君子樓走出的人披麻戴孝,以子嗣之禮,親自送彆永安公主。

對此,沒有一個人心生怨言,他們心甘情願甚至即使如此做。還感到並不能表達出他們心中對永安公主的敬意。

大唐建立一百多年,而女宮和君子樓同樣建立了一百多年,從女宮和君子樓中走出的男子女子又有多少?

而這些女子和男子成家立業,結婚生子,繁衍生息,又有多少的後人誕生?

他們聽這長輩訴說關於永安公主的事情,同樣的對永安公主心懷敬意,再加上女宮和君子樓一直存在,潛移默化的對他們進行影響,甚至大多數人都曾進入女工和君子樓進行學習。

永安公主的突然逝去,讓他們一時無法接受。

“永安公主不是得到神鳥的青睞,能夠長生不老嗎?為何還會逝去?”

“在二十多年前永安公主周遊天下返回長安城時,便能看到他也同樣的老去了……”

“所以,對於永安公主也薨逝的事情,也是在情理之中!”

聽到他人的解釋,發出疑惑的人豈能不知道?

他不過是心中無法接受永安公主會死去。

永安公主如何?

建立女宮和君子樓,一心為天下之人,不參與朝堂之事,也不喜

好黃白之物,更不善於爭權奪勢,似乎對永安公主來說,她唯一感興趣的也隻有女宮和君子樓了。

或許也正因為如此,永安公主在天下之人心中的地位也提升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畢竟曾經身是孤兒的人,若是沒有女宮和君子樓,恐怕早就已經死去了,也不會有如今的成就與地位。

兩相對比之下,心中如何不感激與尊敬永安公主?

……

看著天下之人對永安公主逝去的反應,白止心中也微微有些觸動,不過也隻是僅此而已罷了。

在他看來,永安公主李歆霓也不過是他漫長生命中的一個過客,即使也在他的記憶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痕跡,但也並不是唯一。

雖然不重要,但也無法忘卻。

看著一片縞素的永安公主府,包括大唐皇帝李亨,長安城中的達官顯貴,皆都親自來到府中調吊唁。

因為永安公主並沒有後人,隨著永安公主的逝去,這個永安公主府也將會空置下來。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永安公主府不會消失。

站立在高空之中,耳邊聽著下方傳上來的哭嚎聲,白止微微轉身,瞬間消失在了空中。

當他再次出現時,卻已經出現在了驪山神鳥殿之中。

看著被打掃乾淨的神鳥殿中的一切,白止沉默的片刻,然後才落在了絲綢編織的巢穴之中。

不過他並沒有沉睡,而是思考著事情。

“永安公主代表著仁,在仁的初期,覺醒的神通是‘死而複生’,而此時永安公主壽終正寢,如果再次誰睡的話,將會覺醒第二個神通,就是不知道這第二個神通會是什麼……”

心中懷著期待,白止依舊沒有沉睡。

因為他在等待一個人,等待著皇城之中的皇帝李亨,永安公主薨逝,作為皇帝的李亨必然會親自拜訪自己這個神鳥。

畢竟神鳥所青睞的永安公主已經離世,大唐將沒有同神鳥聯係的橋梁,雖然安史之亂並沒有真正的發生,但也多多少少的對大唐產生了影響。

即使此時的大唐依舊強盛,但是這是在大唐擁有神鳥的前提下。

如果大唐再次傳出失去了神鳥的青睞後,天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不過白止也沒有等太長的時間,三天之後,永安公主的喪事也完成了,永安公主被埋葬在了獻陵。

這是唐太祖李淵的墓,是唐太宗李淵和其妻子的合葬墓。而永安公主李歆霓作為唐太祖李淵的女兒,自然要埋葬於自己父母的身旁。

“李亨見過神鳥!”

就在白止沉思的時候,神鳥殿的外面傳來了皇帝李賀的聲音,白止回過身來,卻見神鳥殿的殿門自動打開。

外面的皇帝李亨臉上閃過詫異之色,隨即便抬步走了進來。

走進神鳥殿之中,皇帝李亨大致五十歲的模樣,鬢角已經長出了白發,臉上也有了皺紋。

之前他恭敬的對著白止行禮,態度恭謹。

“你是為了永安公主之事而來,還是為了大唐未來之事而來?”

白止並沒有讓李亨首先開口,還是親自詢問道。

隻見皇帝李亨沉默片刻,然後才恭敬的說道:“兩者皆有。”

白止思忖,道:“永安公主之事,並沒有什麼可說的,生老病死,天地輪回之理。雖然永安公主得到了短暫的長生,但是她卻親自將這份長生所拒絕,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至於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