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死亡(1 / 1)

第245章 死亡

河東節度使安祿山造反,但是卻在一夜之間被朝廷大軍覆滅的消息幾乎是瞬間便傳遍了整個長安城。

隨即又以極快的速度傳向天下各地,引起了更多的人震驚!

“一夜之間,二十萬大軍就能被朝廷消滅殆儘?”

一些人心中疑惑,簡直不敢相信,不敢相信朝廷大軍竟然會如此厲害。

不過,昨夜天空之上的異象長安城之中的百姓也是看到的,也知道了神鳥並沒有離開大唐,沒有棄大唐於不顧。

所以,真相隻有一個——

是神鳥出手,將安祿山的二十萬大軍覆滅的!

也正因為如此,天下之人也終於知道神鳥並沒有離開大唐,神鳥依舊在大唐!

與此同時,關於神鳥是如何降服安祿山以及二十萬大軍的,也迅速傳入了長安城。

當時親眼目睹全過程的人,將事情的經過全部描述了出來,其他人聽到神鳥降服安祿山的全部過程,頓時更加震驚。

“當時神鳥飛向高空之上,紅色的光芒照耀天地,二十萬大軍,所有人都照耀在神鳥的光芒之下!”

文書之上所記載的內容和神鳥所說的幾乎一模一樣,自從安祿山被神鳥以雷霆手段快速覆滅之後,大唐各地的一些門閥世家迅速將手中的勢力收攏了起來,從原本的猛虎一般頓時蜷縮成了溫順的小白兔。

看到這裡,唐玄宗李隆基心中頓時湧現出無儘的憤怒,在他剛登記的那幾年之中,以及之後的幾十年,自然也時刻警惕著大唐各地的門閥世家。

將手中的文書全部看完之後,唐玄宗李隆基臉上露出驚歎之色,心中對於神鳥的敬佩更是達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將手中的文書放在一旁,唐玄宗李隆基臉上露出了凝重之色。其蒼老的面孔之上儘是鄭重,已經灰白的頭發顯示出他的年老,看了一會兒的文書,已經讓他有些疲憊。

金碧輝煌的宮殿連綿起伏,翹角飛簷,雕梁畫棟。崢嶸軒峻的瓊樓玉宇展現出大國氣度,身著威武甲胄的士卒矗立,昂首挺胸!

未央宮之中,一座殿宇之內,唐玄宗李隆基正在看著從下方呈上來的文書。

雖然他們有一些過線的地方,但是也不是不可以寬容。但是自從自己對於朝政之事稍微懈怠之後,他們的野心就瘋狂的蔓延、滋長。

也很顯然,這次的安祿山造反的背後,肯定也有門閥世家的推動。

對於大唐,恐怕他們心中並沒有多少敬畏之心。

從側面可以看出,一些門閥世家因為神鳥而不得不老實下來,也更能看出他們真正懼怕的還是神鳥。

“當時神鳥並沒有像史書之上所描述的那般動手,我們從史書上亦或是口口相傳的傳說之中能夠了解到,神鳥的每一次出手都會出現毀天滅地般的毀滅景象。”

曆史之上發生的事情太過久遠,沒有此時此刻,不久之前發生的事情,讓他們感到更加的真實,雖然同樣是聽他人所說,但可以從更多的口中進行相互印證,確定真偽。

旁邊的人聽著知情之人將詳情描述出來,聽得如癡如醉,仿佛身臨其境,親眼目睹神鳥大發神威的場景。

此時此刻全都彙集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手中。

“……”

而文書上所寫的內容正是關於天下門閥世家動向的。

以至於甚至將手伸向了朝廷當地的府衙之內。

“然而這一次卻沒有,神鳥隻是飛上天空,散發出來的神秘光芒就已經將所有人所降服!”

“而在神鳥飛向高空之時,早就已經將安祿山抓到,正所謂擒賊先擒王,安祿山被降服之後,二十萬大軍沒有了主帥也就不足為懼了!”

因為他又得到神鳥的指點,時刻注意著天下一些門閥世家的變化。

就在天下百姓驚歎神鳥之威的時候,唐玄宗李隆基卻在時刻注意著天下的動向。

伸手揉揉自己的太陽穴,唐玄宗李隆基的心中不禁長歎一口氣。

“朕也終究是老了……”

他伸出手掌,放在自己的面前仔細的凝視,枯瘦的手掌猶如冬日的樹皮,乾燥而猙獰。

此時此刻,他的心中湧現出了無限的疲憊,對於神鳥的安排,他也知道自己無法完成了。

當然,他的心中應該有準備,神鳥的安排短時間內是無法完成的,需要漫長的時間去慢慢的改變,慢慢的施行。

將手中的文書放到一旁,然後起身緩緩的走出了宮殿,站在屋簷之下,看著遠方已經漸漸落去的夕陽,他心中回憶起自己的一生。

他經曆過女帝十年,也經曆過神鳥共和十年,直至登基為帝,在位幾十年,締造出了開元盛世,他心中明白,自己與曆任先帝比起來,雄才大略方面都有不足,治國守土方面則多有長處。

直到此時此刻,幸虧有永安公主與神鳥的提醒,才能避免武將的叛亂,仍舊能保證大大的安穩。

心中慶幸的同時,也

感到格外的後悔與愧疚。後悔的是自己沒有一直秦政勤勉,反而怠慢朝政,沉迷於享樂。

愧疚的是,自然是愧對曆代先帝。

他站在宮殿的台階之上,扶著身前雕刻有猙獰異獸的欄杆,注視著夕陽緩緩的淡去,直至消失不見,化為一片漆黑。

同時,他的心中也已經有了答案……

……

公元756年,在位四十四年的唐玄宗李隆基宣布退位,將皇帝之位禪讓於太子李亨,但是李亨登基為帝,尊唐玄宗李隆基為太上皇。

唐玄宗李隆基的退位並沒有引起天下之人的猜測,畢竟在此之前,也有皇帝提前退位,將皇位禪讓於太子的先例。

對於平民百姓來說,皇宮之中的皇帝換做誰,對於他們並沒有太大的影響。而對於永安公主府中的永安公主李歆霓來說,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對於朝堂之事,李歆霓並不太關注,能夠讓她關注的也唯有女宮和君子樓的事情。

然而這兩個地方,天下沒有人敢在其中放肆。

甚至天下之人皆有一個共識,即使有一天改天換地了,能夠進皇城之中肆意一番,也不能在女宮和君子樓中隨意撒野。

這不僅僅是心中的敬畏,更多的而是心中的尊敬。

隨著時間的流逝,永安公主李歆霓也老去了許多,曾經的美麗容顏也漸漸的消失,天下哪有什麼歲月不敗美人,再美麗的事物在歲月的侵蝕之下也會漸漸的消亡。

李歆霓也變成了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婦人模樣,身上的服飾也變換了樣式,變成了更符合她這個年齡的服裝。

臉上的皺紋也多了起來,鬢角也多了白發。

而她的性格也變得更為平和起來,整日在府中讀書消磨時光,亦或是在府中的花圃之中靜靜的觀賞著鮮花。

也正是在這幾年中,永安公主府中多了許多的杏樹,每當春日的二三月之時,一簇簇的梨花掛滿了枝頭,濃鬱的花香彌漫,似乎是一片花的國度!

除了女宮和君子樓真的出現了什麼重大的問題,需要她親自處理,不然她也不會隨意走出永安公主府的。

坐在庭院之中,春日的陽光照射在身上,讓人感到格外的溫暖,再加上面前杏花盛開,花香沁人心脾,讓人感到非常的舒適與愜意。

在她的一旁,白止也靜靜的站立桌案之上,如果忽略一身吃紅色的翎羽,以及神異的外形,就像一隻普通的鳥雀,老老實實的趴在桌子上。

沉默良久,李歆霓才輕聲說道:“如果有一天我也離去了,你還會不會同樣的庇護這個大唐?”

“會,也不會。”

一旁的白止沉默片刻,然後回答道:

“隻會在一些事情上予以幫助,而在另一些事情上,我並不會出手幫助。”

李歆霓臉上露出疑惑之色,“什麼是能夠幫助的事情,什麼又是不能幫助的事情呢?”

“並沒有特定的標準……”

什麼事情需要自己的幫助,什麼事情又不需要自己的幫助,隻有在真正的面臨相應的問題的時候,才會有真正的標準。

聽到白止的回答,李歆霓也知道神鳥也一時無法說出固定的標準,於是變換另一種方式詢問道:

“如果大唐到了無法拯救的地步,神鳥你會出手幫助嗎?”

“你也說了,已經到了無法拯救的地步,即使我出手幫助又能如何?”

聽到白止的話,李歆霓若有所思,隨即似乎又想到了什麼看向一旁的白止,“就像之前的大漢,即使神鳥一直存在,也會眼睜睜的看著大唐,被取而代之?”

“因為那時候的大漢,已經到了不得不改朝換代的地步。一個王朝的腐朽,隻能通過徹底的暴力粉碎的方式,才能進行一定上程度上的進步、浴火重生!”

聽到這裡,李歆霓如何還不明白。

神鳥的意思也非常的明顯,若是大唐也到了無法拯救的地步,隻有通過暴力的方式去摧毀,恐怕神鳥也不會出手幫助大唐。

聽到睡覺的回答,李歆霓心中並沒有任何的埋怨抱怨,反而隻有平淡。

她也是從大漢走過來的,自然明白那個時期所面臨的一切,或許隻有真正的將其摧毀,才能在廢墟上誕生出一個全新的王朝,實現浴火重生!

公元756年,秋。

花圃之中的鮮花早已凋零,甚至院落之中的杏樹也已經枯黃一片,沒有了樹葉,但是突然出現在了李歆霓的旁邊,然後低聲說道:

“太上皇駕崩了!”

白止的聲音非常的平淡。

然而李歆霓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目光之中突然浮現出濃濃的黯然,臉上也浮現出落寞之色。

過了片刻之後,才從椅子上緩緩起身,轉身走向了房間之中。

等待片刻,卻見李歆霓已經換上了一身的宮裝,然後對一旁的宮女侍者命令道:“準備車架,進宮!”

“是!”

太上皇駕崩的消息第一

時間從皇宮之中傳出,長安城中的達官顯貴門紛紛走出了府邸,無論是真心實意,還是虛情假意,他們的臉上皆都帶著悲傷之色,然後走向皇城之中。

太上皇的駕崩,需要百官的吊唁,畢竟也是曾經的皇帝,即使是此時的皇帝,也需要披麻戴孝。

當李歆霓來到皇城之中時,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上,早就已經掛上了道道白綾,甚至宮女侍者士卒的身上也披上了喪布,臉上露出悲戚之色。

“見過永安公主!”

看到李歆霓來到宮中,一名侍者當即恭敬的上前,似乎是因為早就接到了皇帝的命令,恭敬的說道:

“公主請隨小人來,陛下已經交代,若是永安公主進宮,可直接前往太上皇所居住的宮殿!”

看到身前恭敬的侍者,李歆霓微微點頭示意明白。

當李欣怡來到唐玄宗李隆基居住的宮殿之時,卻發現宮殿外面站滿了人。有宮廷中的禦醫,也有一些朝中老臣,更多的則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子嗣。

當然,此時能留在長安城的子嗣,也都是一些年幼的少年,為達到分封出去的年齡,依舊養在宮中。

李歆霓抬頭看去,卻見此時的皇帝李亨卻匆忙的從宮殿中走出,然後連忙來到李歆霓的面前,恭敬地行禮,“李亨,見過老祖宗!”

“嗯!”

李歆霓微微點頭,目光也不禁仔細打量了幾眼此時的皇帝,然後才輕聲說道:“太上皇如何?”

“回老祖宗,太上皇已經駕崩,且已經收斂遺容,老祖宗是否進入一觀?”

“可!”

李歆霓微微點頭,然後邁步向宮殿之中走去,身後的皇帝李亨亦步亦趨地跟著。

而在宮殿外面靜靜等待的皇子以及朝中大臣,悄悄注視著進入宮殿中的永安公主的背影,臉上帶著恭敬之色。

片刻過後,李歆霓才從宮殿中走出,臉上還帶著悲傷之色。

隨即她拒絕了皇帝李亨親自相送,然後獨自一人再次出了皇宮。

一路上沉默著,似乎太上皇李隆基的駕崩給了她非常大的打擊。隻有她自己心中明白,此時此刻在她的眼中,似乎死亡也是一種不錯的歸宿。

雖然充斥著淡淡的悲傷,但卻也讓心中感受到非常濃重的平靜,似乎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比死亡更加重要,畢竟每一個人都會面臨死亡的。

“我又會什麼時候會迎接死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