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是一位有抱負的年輕後生!(1 / 1)

第231章 是一位有抱負的年輕後生!

“不必了!”

李歆霓搖頭說道。她並不想太過麻煩於他人,畢竟是周遊天下,沒有明確的目的地,自己獨自行走,也會讓心中更加的愜意。

聽到李歆霓的拒絕,李白目光之中流露出一絲失望,不過也尊重李歆霓的想法,“既然如此,是我冒昧了!”

李歆霓微微搖頭,不再說話。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雖然此時的小船並沒有船帆,但是在劃船老指的劃動之下,卻也非常快速。

片刻的功夫,便渡過了河流,飛機李歆霓牽著踏雪走下小船,同時從懷中取出了幾錢銅錢,遞給了一旁的劃船老者。

而船上的李白也從船上走上岸邊,目光靜靜的注視著踏雪從船上走下。河邊青草如茵,鮮花芬芳,河流旁邊的青草顯得格外的芳香,並有未知的、五顏六色的野花盛開,給這炎熱的夏日增添了幾分春日的慵懶。

待李歆霓和踏雪都走下小船之後,李白才問道:“不知姑娘打算去往何處,或許接下的一段路,我們可一路同行。”

“往前去吧……”

李歆霓搖頭,並沒有明確的目的地,走到哪裡是哪裡。

看到李歆霓搖頭,李白也並沒有多說,隻是走在她的身後,不時同李歆霓講述著蜀地的一些風俗。

“前方便是錦城……”

隨著一路前行,前方終於遇到了寬敞的官道,不再是被野草掩蓋的小道。官道之上,車輛絡繹不絕,更有行人行走,背負行囊。

當然,也有像李歆霓這樣的遊客,遊走四方,客居他鄉。

一匹白馬,一把寶劍,觀賞天下美景,體悟他鄉人生。

身旁的李白額頭之上帶著些許薄汗,夏日燥熱,而蜀地雖然天氣並不太炎熱,但是特有的濕熱、嫩熱天氣,也讓人有些遭受不住。

李白一邊為一旁的李歆霓介紹著前方的城池,一邊擦著額頭的汗,同時也在觀察著李歆霓的反應。

讓他驚訝的是,身旁於是竟然沒有像自己這般,感到勞累與炎熱,似乎這天氣對女子沒有任何的影響。

這讓李白心中有些不解,不過也隻因為李歆霓體質特殊罷了。

“聽聞公子你要出蜀,想必在此之前,也曾來過這錦城吧?”

“來過!”

聽到李歆霓的話,李白臉上露出回憶之色,不過同時也讚歎了,“錦城之景致,與其他城池迥然相異,若是去描述,卻也無從下筆,隻能自己親自前往,才能感受其中一二。”

“公子如此說,看來也隻有親自前往才能知曉了!”

李歆霓聽到李白的話,當即笑了笑,然後望著前方的錦城池,繼續前行。

隨著逐漸靠近,錦城的模樣呈現在了李歆霓的面前,而在城門前,卻也呈現了不一樣的繁華。

各種車輛在其中穿行,馬車、牛車,以及簪纓車架,也顯現出不同的人家。

而在蜀州城中,蜀獨步天下,甚至在許久之前,李歆霓在長安城之中也曾見過蜀州城的蜀錦。

更不必說如今,蜀錦已經成了皇宮特定的貢品,依靠蜀錦而生活的百姓不可勝數。

一路走來,李歆霓見過了許多蜀地的城池,像錦城這般繁華的城市還從未見過,所以短時間之內,必然不可能窺其全貌。

“姑娘打算去往何處?”

進城之後,李白覺得應當發揮自己東道主的責任,忽然覺得應當帶李歆霓去往錦城最為優美的景致之處。

然而李歆霓卻微微搖頭,“先找一家客棧住下,錦城如此大,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去欣賞。”

“說的也是!”

聽到李歆霓的話,李白認同的點頭,也覺得自己太過著急了。

於是接下來,李白陪同李歆霓尋找了一處客棧,待一切安頓下來之後,李歆霓才一臉感激的看著一旁的李白,感謝道:“多謝公子一路陪同,也省去了我許多麻煩,為表感謝,便請公子吃飯吧!”

這也是李歆霓能夠拿得出手的感謝了,若是有屬於自己的庭院,李歆霓竟然親自下廚,為李白做上一頓午飯,以示感謝。

而此時,李白聽到李歆霓說要請自己吃飯以做感謝,自然也心中高興,稍微客氣道:“那恭敬就不如從命了!”

……

“日照錦城頭,朝光散花樓。

金窗夾繡戶,珠箔懸銀鉤。

飛梯綠雲中,極目散我憂。

暮雨向三峽,春江繞雙流。

今來一登望,如上九天遊。”

“好詩!”

錦城之中,著名酒樓散花樓之上,李歆霓同李白坐在一處靠窗之位置,或許似乎因為景至心中,有感而發,李白當即飲酒地賦詩,引得李歆霓讚歎。

李歆霓曾在長安城中讀了許久的詩篇,自然能夠聽出李白這首詩的對仗工整之處,故而不禁出聲讚歎道。

聽到李歆

霓的讚歎,李白心中喜悅,不過臉上卻並沒有表現出來,“拙作一首,難登大雅之堂!”

李歆霓聽到李白的話,不禁搖頭。

李歆霓從李白的詩中自然也聽出了李白的誌向,“綠雲中”、“九天遊”,皆體現出李白青年人的追求。

對於積極向上的後生,李歆霓一向是樂於鼓勵的。

“如此好詩,豈能為拙作?”

李歆霓搖頭,道:“我觀公子之氣度風采,想必也是精通詩書之才人,此次出蜀去往長安,定然能夠一展心胸抱負,為民造福。”

“托姑娘吉言。”

聽到美人讚歎,李白心中高興,臉上也露出喜悅之色。

不過李歆霓又道:“既然公子有才能,為何未曾參加科舉考試,如此,也是最快捷方便為官之徒?”

聽到李歆霓的話,李白並沒有表現出不樂之色,解釋道:“非是我自負,我對我之才能有信心,詩書也可展現才能。去往長安之後,有識之士自然會重用我,若有機遇,或可直達天聽,被陛下所知,如此,獻計於陛下,更善於為官,徒被官氣所侵擾。”

“如此……”

對於李白的話,李歆霓也隻認同一半。正所謂有得必有失,想要得到什麼,必然要付出的。

這也是李歆霓在最近十幾年才明白的一個道理。

爭取自己曾經,為了天下孩童皆有所養,女宮,繼而又有君子樓,可是最後才發現,無論自己如何努力,終究還是有課件孩童早夭。

此乃無可避免之事。

天下為政者,也隻能主管大方向,控製大戰略,觀察入微之事,還需要地方乾吏。

而為政者,隻需要支持地方乾吏,給予幫助即可。

一旁的李白看到李歆霓露出思考之色,以為李歆霓被自己的誌向感動,於是訴說起了自己的誌向。

譬如富貴者體恤窮苦者,天下為官之人應感悟民情,事事為民。

而在李歆霓看來,李白的誌向卻又有些過於理想。

“這卻也有些和曾經的我有些相像……”

李歆霓不禁心中感歎道。

最後,卻聽到一旁的李白話音一轉,道:“對於此,大唐之永安公主乃是我之敬仰之人,為孩童,建立女宮和君子樓,一心為民,乃是後世之人應所崇拜之人!”

李歆霓莞爾一笑,沒想到眼前的李白崇敬之人竟然是自己。

想到此處,她心中卻也有些期待,期待李白去往長安之後,又會有怎樣的人生,又會有怎樣的成就。

李歆霓突然有一種後繼有人的感覺。

對於這樣的後生,李歆霓自然是樂於幫助的,想到此處,他看向一臉慷慨的李白,心中想著該如何給予李白一定的幫助,又不至於影響李白的尊嚴與進取之心。

李歆霓問道:“你何時啟程去往長安?”

“不急。”

李白卻再次坐了下來,自己給自己斟了一杯酒,然後微微呷了一口,道:“比去長安之路,也很漫長,或早或晚,並沒有太大的區彆。”

“說起來,我與李姑娘你也頗有類似之處。”

李歆霓做出洗耳恭聽之狀。

李白繼續說道:“寄情於山水,五湖四海,美酒為伴,卻也是一種樂趣。”

李歆霓啞然一笑,對於李白的話,並沒有太大的認同,她寄情於山水,是因為經曆的多了,便想換一換生活方式。

而眼前的李白呢?

或許是非常單純的喜歡山水風光吧。

李歆霓又想到了李白的誌向,或許真像李白所說,他的才能在於為帝王出謀劃策,從之前的交談來,李白出生於寒門,對於平民百姓了解的更多,或許能夠提供不同的建議。

既然如此,李歆霓也不介意幫李白一把。

於是她看向一旁的李白,緩緩的說道:“雖然我祖籍也同樣在隴西,但是大多數的時間都居住於長安,若是伱想要前往長安,或許我可以提供一些幫助。”

“哦,李姑娘竟然從長安而來?”

李歆霓的話讓李白非常的驚訝,也是,之前李歆霓並沒有說自己從長安而來,隻是說了自己祖籍在隴西。

此時李白陡然知道,在所難免會感到驚訝。

“若是如此,姑娘又能提供什麼幫助呢?”

在李白看來,雖然眼前的李姑娘似乎有些不一樣,但也僅止於此了,對於自己的誌向又有什麼幫助呢?

李歆霓似乎看出了李白心中所想,也不介意,“在長安居住甚久,雖然家中長輩已不在世,但是卻也有一些朋友對我頗為照顧,既然公子心懷天下,為國為民,我豈有不幫助之理?”

“這……”

看到李歆霓說的如此認真,李白也察覺出李歆霓不是在開玩笑,臉上也浮現出凝重之色。

“姑娘之意,白感激不儘,然而此處距離長安千裡之遙,恐怕姑娘也鞭長莫及。”

很顯然,李白意動

了,雖然李白為人正直,而這種找他人幫助的事情本來就沒有什麼置喙的,這也是世間常態。

既然有更快的渠道能夠施展心中抱負,那又為何不利用呢?

反而那種不願意同流合汙,能夠皆敵之勢做己之事之人,顯得有些過於油鹽不進。

“這我自然有辦法!”

聽到李歆霓的話,李白露出疑惑之色,他非常好奇李歆霓究竟有什麼辦法,能夠身在千裡之外,而在長安城中幫到自己。

畢竟在他看來,長安城作為大唐的都城,五湖四海,萬國皆都向往的中心,想必也居住了許多人,更有朝堂之上的達官顯貴,擁有權勢之人。

李歆霓不過是一個弱女子,你有多大的能量呢?

在李白疑惑的目光中,李歆霓隨即從腰間取下一枚玉佩,然後遞給了一旁的李白。

李歆霓目光卻也落在了自己手中那枚玉佩的上面,記憶突然飄向了遠方,想到了曾經的那個人。

在當初,自己也像此時這般遊曆天下,如果一個村寨之時,遇到了一個面容清麗的姑娘,那個姑娘對當時的大唐充滿了向往。

然而,也不過是在晚年的最後一刻,才真正的到了一次大唐。

也不過停留了幾天,便又急著返回故土。

李歆霓當初出言挽留,卻也被那個姑娘所拒絕,幾十年過去,那個姑娘也沒有了曾經的那般美麗動人,變成了一個老態龍鐘面容醜陋的老嫗。

在李歆霓的全說中,他執意要落葉歸根,但是最終,沒有到達自己的家鄉便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是……”

看到李歆霓遞過來的玉佩,李白臉上露出疑惑之色。

李歆霓也回過神來,重複著曾經的那句話,“當你到達長安城之後,若是報國無門,可持此預備去往永安公主府,亦或是女宮和君子樓,就會得到迎接之人的重視。”

“哦?”

聽到李歆霓的話,李白臉上露出訝然之色,雖然對於李歆霓的話感到非常的驚奇,又非常疑惑李歆霓手中的玉佩是否有如此大的作用。

在李歆霓的注視中,李白終於還是接過了玉佩,觀察著玉佩上面的花紋,玉佩溫潤青翠,顯然被玉佩的主人把玩了許久。

李白不忍拒絕李歆霓的好意,其中也沒有將玉佩當真,於是直接收進了懷中。

感謝道:“姑娘好意,白在此先行感謝了。”

看到李白將玉佩收下,李歆霓心中卻在想著,自己應當比計劃中提前回到長安,如此也能在李白到達長安之時,為他提供幫助。

不過剛剛想到這裡,李歆霓心中又有搖頭。

自己在這兒蜀地應當會停留許久,而李白不久之後便會啟程去往長安,顯然在短期間內不會再次相遇。

不過李歆霓也記得了這個有誌向、有抱負的年輕後生,或許未來某一天,會再次相遇。

不知道在那個時候,李白會不會有所成就呢?

李歆霓心中懷著期待,端起桌案上的酒杯,放在紅唇下輕輕抿了一口,目光不禁投向窗外,遠方的青山儘受眼底……

限免了,也好長時間沒求過支持了。

求各位看官月票、推薦票、打賞支持,感謝!

擺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