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漢滅!(1 / 1)

長劍劃過,猶如彗星襲月。

同時,伴隨著水流噴濺之聲,為首的家奴瞬間雙目圓瞪,捂著脖子倒在了地上。

在他的指縫之中,殷紅的血液猶如溪流一般汩汩而流,整個人倒在地上抽搐不已。

同時,下身傳來騷臭之味。

突如其來的一幕,瞬間讓周圍的所有人呆滯在原地,他們目瞪口呆的望著倒在地上、鮮血橫流的人。

良久,剩下的幾名家奴瞬間被嚇得連連後退,有的一不小心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地上尖銳的石頭又讓他瞬間跳起。

整個畫面滑稽又可笑。

但是,對於李歆霓的恐懼卻皆一樣。

至於周圍看熱鬨的流民,更是被嚇得躲得遠遠的,生怕連累到了自己。

當然,有人看到倒在地上的家奴,眼中也閃過一起暢快之色。

“你,你,你……”

剩下的家奴站定,指著李歆霓吞吞吐吐,一時間竟然無法說出。

“你竟然敢當街行凶?!!”

“是又如何?”

此時的李歆霓已經不是當初的嬌弱少女了,這兩年下來,不知遇到了多少類似的事情,雖然沒有今日的嚴重,但是也讓她殺伐果斷。

看著倒在地上的家奴,已經沒有了氣息,鮮血流了一地,甚至能夠嗅到濃濃的血腥味。

這讓李歆霓微微皺眉,不過,也僅限如此。

手中長劍微微一顫,劍刃之上的血水猶如露水一般被濺飛,劍刃再次恢複了冷冽的寒光,不占血汙。

“鏗鏘!”

長劍回鞘,李歆霓面若寒霜,看著剩下的幾名家奴,嗬斥道:“汝等仗勢欺人,欺男霸女,恐怕以前沒少做這等惡事,今日,我也算是替天行道,為長安百姓除了一個禍害。”

“至於你們,便暫且饒了你們,希望你能能夠長個教訓,不要再如此!”

李歆霓自然知道敞亮話是一定要說出的,不然天知道不知情的人會將事情傳成什麼樣子。

至少,自己可以占據大義。

果然,李歆霓話音剛落,遠處看熱鬨的人頓時忍不住拍手叫好,敬佩李歆霓一個女子竟然有如此勇氣。

而一些流民也小聲叫好。

見此,剩下的幾名家奴頓時沒了氣勢,猶如喪家之犬,倉惶而逃。

但是,當他們遠離了一定的距離之後,卻又立刻恢複了趾高氣昂,對著李歆霓嗬斥道:“你這小娘子小心了,竟然敢殺丞相府的人,我們一定讓你……,你等著!”

似乎是自己的詞彙儲備量不足,說了半天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最後留了一句話便走了。

見此,李歆霓也回應道:“那你們可記住,我們是女宮之人!”

因為這件事,李歆霓也不好在這裡久留,挑選了幾名六七歲的女童,便快速離去。

看著李歆霓遠去的背影,隻見遠處看熱鬨的人頓時感歎道:“當真是巾幗不讓須眉!”

“是啊!”

一旁的同伴也感歎道:“剛才那女子說的最後一句話,卻也是為了這些可憐的流民。”

“最後一句話?”

同伴也反應過來,不禁恍然大悟,“留下自己的來曆,也可讓那丞相府的惡奴去找她,否則,恐怕會遷怒這些流民……”

“……”

……

丞相府。

奢華富貴的裝飾,配上翹角飛簷、雕欄畫棟,崢嶸軒峻的宮宇,呈現出一個帝國權勢大臣的財富、富貴。

而在一處富麗堂皇的廳堂之中,一名身著華麗漢服,容貌俊朗的男子端坐,在廳堂之中,跪著幾名家奴。

如今的丞相卻不是百年世家張家,而是另有其人。

當丞相府中家奴口中的少爺聽了這件事後,當即怒不可遏,旋即詢問那女宮在何處。

家奴自然如實相告,“回少爺,在驪山之上!”

“什麼?驪山?!”

所謂的少爺也不是不知世事之人,自然知道那驪山是哪裡!

那裡可是神鳥殿所在之地,而神鳥,更是在兩年之前,現過身!

連當今皇帝都無法再次登上驪山,更何況他們?!

但是,這女宮之人竟然能夠在驪山之上來去自如,如何不讓他震驚!

臉上的憤怒頓時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凝重之色,思慮片刻,當即道:“不行,須得告訴父親一聲!”

……

……

驪山。

女宮之中,當一眾姑娘們看到李歆霓三人返回,但是卻面容不對,頓時也察覺到了可能發生了不好的事情。

皆立刻關心地問道。

“無妨,不過是一個小麻煩罷了!”

李歆霓卻不在意,語氣輕鬆,道:“我們在驪山,居住在神鳥殿之下,他們自然知道驪山的特殊,兩年前連皇帝都不可上山,更何況他們?!”

“故而,即使他們有心找麻煩,恐怕也找不到我們!”

“所以,他們應當會知難而退。”

安慰好一眾姑娘們,然後又將幾名新買來的女孩交給其他人照顧,隨即李歆霓便登上了神鳥殿。

白止聽完李歆霓訴說了山下發生的事情,隻是微微點頭,道:“剩下的事情你自己看著辦就好,不必擔憂,隻需要念頭通達,符合自己的本心即可。”

白止安慰了一句,“至於找麻煩……”

“……他們想辦法能上的了驪山再說!”

聽到白止平淡但霸氣的話語,李歆霓心中頓時信心倍增,對於殺人之後的恐懼,也淡去了許多。

“不知道這亂世將何時才能結束……”

說完這些,李歆霓一臉感歎的坐在台階之上,望著遠方的夕陽,染紅了她俏麗的面孔。

卻也能看出,她目光之中的迷茫。

“亂世……”

白止沉默。

若是按照原本的曆史,唐朝建立也就在兩年後,至於真正的天下平定,也不過是三四年的時間。

李歆霓的父親李淵應當是為了舉大事準備了良久,而李歆霓的三姐也開始在長安城周邊招兵買馬。

至於皇宮之中,之前的皇帝無緣無故的崩了,當今丞相又扶持了一個皇帝,不過卻也隻是一個十歲孩童。

而新皇帝的政令出不了長安城,丞相扶持一個傀儡,也不過是短暫的滿足自己權傾朝野的野心。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漢朝已經滅亡!

至於真正的滅亡,不過是缺少了一個引子,亦或是外敵的入侵。

但是,這和小小的少女李歆霓有什麼關係呢?

她不過是為了女宮之中的一眾姑娘們而忙碌罷了。

……

長安城外。

山林之中,卻有一片軍營。

軍營隱蔽,顯然,平日裡極少會有人來此。

而軍營之中,人數眾多,營帳起伏,綿延整個山穀。

而在一處議事大廳之內,卻見一名身著勁服、英姿颯爽的婦人端坐在正坐。

在下方左右兩邊,依次坐著兩名女子,隨即才是一眾魁梧大漢。

他們此時皆看向上方的婦人,等待著婦人的說話。

“我父親來信,將在一個月之後正式舉大事,而我們的任務,便是在最快的時間之內,拿下長安城!”

婦人正是三姐,此時三姐面容嚴肅,話語之中儘是殺意。

而聽到三姐的話,下方的眾人同樣是一臉亢奮,興奮地道:

“終於要開始打仗了,在這山林之中都快憋死了!”

“大顯身手的機會到了!”

“大漢腐朽,早就該換新天了!”

“……”

下方的人一陣喧嘩良久,才安靜下來,三姐俯視眾人,道:“諸位都是天下豪傑,而建功立業的時機便在此時,奪得大漢都城,想必諸位也明白這是何等功勞,事成之後,榮華富貴定然不會少!”

聽到這裡,眾人更加亢奮。

而下方的兩名女子同樣帶上了喜悅之色。

隻見下方的兩名女子,一人同樣身著勁服,手持長劍,面容嚴肅,頗有殺伐之氣。

而另一名女子雖然手中也持劍,但是卻是平常打扮,同時,手中還拿著一本書。

“現在軍營中有多少人?”

就在這時,三姐突然詢問持書女子。

持書女子當即翻看一下手中的書,然後回答道:“已有九千人!”

“九千人……”

九千人拿下偌大的長安城,還是有些困難的,但是,如今長安城之中的守城之兵、之將基本已經被三姐收買,亦或是暗中投靠了她。

所以,真正的兵馬肯定會更多,甚至,會輕而易舉的奪得長安城之中的城防。

之後,便可直接封閉城門,好好處理城中不順從之人,整個長安城便可以真正成了三姐的城池。

至於大漢的兵馬,早就腐朽的不成樣子了。

恐怕京城大營之中的兵馬並沒有多少,即使有,也都是老弱病殘。

簡單來說,不足為懼!

時間飛逝,一個月的時間轉眼即逝。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各路清君側的大軍皆向長安城攻打,長安城周圍的大漢兵馬也早就派出去抵擋叛軍。

與此同時,東方之地的郡守李淵同樣宣布起事,率領大軍一路向西,目標直指長安城。

然而此時的長安城,卻在一夜之間換了天。

一早醒來,城中百姓們突然發現,長安城的城門卻沒有按時打開,甚至於,城中街道之上不時有士卒走過,見到百姓出門,皆嗬斥回去。

敏感之人瞬間便察覺到了不對勁,連忙返回家中,不再外出。

而一些蠢笨之人,亦或是原來城中的達官顯貴,倚仗曾經的權勢仍舊想嗬斥原來守城的士卒,而迎接他們的,卻是冰冷的長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