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漢武帝崩!(1 / 1)

“見過太子殿下!”

看到太子劉據進入宮殿之中,他們連忙起身行禮。

同時,自然也看到了劉據身前的神鳥,頓時臉上又浮現出激動之色,連忙再次行禮,道:“見過神鳥!”

沒想到,今日竟然能夠在太子這裡見到神鳥!

神鳥陷入沉睡的消息已經過去了二十年,這二十年之中,神鳥似乎從這個世界消失了,沒想到此時此刻,神鳥再次出現!

恐怕,這也是這二十年來,神鳥第一次簡單的人了!

他們心中有些激動。

“免禮!”

太子劉據語氣溫和,然後才看向一旁的神鳥,“神鳥殿下,這邊走。”

太子劉據親自為白止帶路,然後來到了裡面的坐榻之上,才坐下。

“你繼續處理政務吧,不必在意我!”

白止對開態度恭敬的劉據如此說道。

“這……也好!”

太子劉據隨即恭敬地點頭,然後開始坐下處理政務。

大漢皇帝劉徹去往泰山封禪,朝中諸多事情雖然有朝中大臣處理,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太子劉據代為處理。

一番下來,太子劉據在處理政務上面似乎愈發嫻熟起來,對一些事實的看法也愈發全面,這使得朝中大臣們對太子很是滿意。

白止就在宮殿中靜靜的坐著,然後觀察太子劉據,時間流逝,也到了掌燈時分。

“太子殿下,告退!”

隨著宮殿之中的最後一個太子屬官離去,太子劉據才拖著疲憊的身軀,看向了裡面的神鳥。

“還請神鳥殿下贖罪,需要處理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故而讓神鳥久等了!”

“無妨!”

白止搖頭,然後看著劉據,道:“畢竟你為儲君,皇帝又不在長安,你辛勞一些也是正常!”

“不敢,不過是為父皇分憂罷了!”

“不知神鳥殿下接下來……”

太子劉據看向神鳥,然後問道。

“不必在意我,你去忙你的事情去吧!”

經過一下午的考察,白止對此時的太子劉據還是很滿意的,畢竟,史書上對太子劉據的記載本就正面的。

至於所謂的造反,也是被誣陷。

“這……”

聽到神鳥之言,太子劉據有些猶豫。

不過最後此時緩緩退去。

在宮殿之中留了片刻,白止身影一閃,便消失在了宮殿之中。

當再次出現之時,整個人已經身處在長安城之外了。

二十年的時光,帶來的變化無疑是巨大的,之前長安城似乎也比二十年前更加的宏偉巨大了。

且,城外的田地之中,卻也種植了大量的紅薯。

如今的大漢,紅薯已經深入人心,並且成了平常百姓賴以裹腹的糧食,相應的,天下被餓死的人卻也少了許多。

……

神鳥蘇醒的消息迅速被送到了泰山之畔,正在泰山封禪的漢武帝劉徹聞言,頓時迅速返回長安。

一個月的時間,大漢皇帝便返回到了長安城,一同回來的,還有丞相張騫。

“神鳥終於蘇醒了!”

神鳥殿,漢武帝劉徹剛來到長安,便迅速來到了神鳥殿。

神鳥殿之中,漢武帝劉徹坐在坐墊之上,然後看向面前的神鳥。

“我沒想到,陛下也老了!”

白止看向漢武帝鬢角的白發,不禁如此感歎道。

“是啊……”

聞言,漢武帝劉徹臉上浮現出感歎之色,隨即又目光炯炯的望向白止。

見此,白止如何不知漢武帝劉徹心中想的是什麼,於是主動道:“陛下不用擔憂,當初答應陛下的事情,自然不會忘記。”

“況且,陛下如今還沒有到油儘燈枯之時,又何必著急呢?”

聽到神鳥之言,漢武帝劉徹臉上頓時浮現出了笑容,不過笑容有漸漸淡去。

神鳥的話他豈能不明白,隻是,誰能知道自己會活到什麼時候呢?

自己今年都已經將近五十了,自己的父親我是在這個歲數薨的。

但是,神鳥既然如此說了,那之前等到將來自己壽元將近之時,會出手幫助自己返老還童。

聽到神鳥的話,漢武帝劉徹心中頓時放心了下來。

之前,他看到神鳥沉睡二十年,竟然不曾蘇醒,這讓他心中很是急迫,生怕神鳥此次沉睡,會持續百年。

百年之後,等到神鳥蘇醒,自己都不存在了。

故而,也開始追求長生之道了。

此時想來,卻是自己太過杞人憂天了。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漢武帝劉徹臉上隨即露出了笑容,然後看向白止,“不知神鳥此次沉睡,有何收獲?”

“收獲談不上,隻能算是正常的成長罷了!”

白止看向神鳥殿之外,如此回答道。

對於神鳥為何沉睡,漢武帝劉徹自然不知,他不過是隨口一問。

……

神鳥再次蘇醒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長安城,當然,神鳥蘇醒的消息在一個月之前便出現,不過當時並沒有人相信。

而現在,連大漢皇帝都急匆匆的從泰山趕回,想必神鳥是真的蘇醒了。

但是,神鳥的蘇醒有何普通百姓有什麼關係呢?

所以,城中普通百姓隻不過是驚歎一句,成為飯後談資,隨即便忘卻腦後,忙碌新一天的生活。

但是,一些達官顯貴卻非常在意神鳥的蘇醒,亦或是說,同漢武帝劉徹一樣,時刻期待著神鳥的蘇醒。

此時神鳥蘇醒,自然讓他們心中高興。

當然,他們心中所求的,自然也和漢武帝劉徹所求的一樣。

但是無緣無故的,神鳥為何會賜予他們青春呢。

博望侯府。

張騫端坐於書房之中,而在一邊,卻有一隻神鳥矗立。

“神鳥交代給我的事情,我已經做完了……”

張騫此時也是將近五十歲,發絲之上有白發夾雜,讓他看起來更顯老態。

此時,他說的自然便是紅薯之事。

“正是因為有了神鳥,故而,大漢百姓再無饑饉之憂,天下百姓也知道紅薯為神鳥所賜,故而,對神鳥更為崇敬!”

“推廣天下便好!”

白止點頭,隨即也沒有什麼可說的,白止便返回到了神鳥殿之中。

時間流逝,隨著漢武帝劉徹的返回,整個長安城之中的方士卻也越來越多,蓋因之前漢武帝劉徹求仙問道。

畢竟上有所好,下必興焉,皇帝追求長生,自然而然的,天下方士也會齊聚長安。

但是他們卻不知道,此時的漢武帝劉徹並不擔憂壽命之事,對於長生,也不甚看重。

但是,卻也沒有驅趕長安城之中的方士。

或許是在漢武帝劉徹看來,神鳥隻是答應了讓其返老還童,並不是真正的讓他長生,故而才心有期待。

但是,天下方士聚集長安,帶來的卻是各種混亂。

同時,城中一些達官顯貴也深信方士之言,在府中燒丹練貢,服用所謂仙丹。

逐漸,竟然向宮中蔓延,尤其是後宮之中,多有嬪妃信方士所謂巫蠱之術,詛咒他人,相互爭寵。

……

公元前100年,大漢皇帝下令,南下平定東甌等國,使其為大漢領土,然而,兵鋒未至,東甌等國望風而降。

於是,大漢兵鋒隨即向西南二去,征伐夜郎國。

公元前99年,夜郎國滅。

公元前90年,大漢征伐朝鮮半島,滅萁子王朝。

同年,西征西域,同大宛國開戰,滅大宛,得汗血寶馬。

公元前88年,神鳥使大漢皇帝返老還童,重回而立之年。同時,時丞相張騫返老還童,重返而立之年。

大漢威勢達到頂峰,四海皆服,萬國來朝!

同年,漢武帝劉徹聽從丞相張騫建議,全國止兵戈,行休養生息之策。使天下士人齊聚長安城,選拔有德行之人為官。

又過十年,大漢國力有所恢複,經過幾十年征戰,大漢國力消耗嚴重,雖有紅薯之功,但是天下百姓已然心有怨恨。

而十年休養生息,天下再現盛世之相。

世人皆稱此乃“二帝盛世”!

所謂二帝,即為大漢皇帝活出第二世。

同時,南方滇國對大漢不敬,大漢派使者前往斥責,使者言:

“大漢天兵將至,勿動,動則滅國!”

滇國貴族驚懼,當即殺滇國國王,另立新王,乞求大漢原諒。

……

……

時間緩緩流逝,五十年時光再次流逝。

公元前38年,太子劉據薨,世上始有六十年太子!

漢武帝劉徹心中悲傷,親自處理太子劉據之後事,並且封太子劉據為崇德皇帝,葬於茂陵之畔。

公元前37年,太子劉據薨逝第二年,大漢皇帝劉徹駕崩,葬於茂陵。

在皇帝駕崩之前,召開丞相張騫入宮,贈丞相張騫“周公負成王朝諸侯圖”。

因皇長孫早逝,故而,漢武帝劉徹立重孫劉詢為新帝。

同時,漢武帝劉徹也見了神鳥最後一面。

皇宮之中,一處富麗堂皇的宮殿之內,宮殿外殿大量官員靜靜矗立,隨即便見到一道聖潔的光芒從天而降,然後一道神鳥的身影出現在宮殿之中。

白止看了一眼外面痛哭流涕的宮中嬪妃,自己外面臉上帶有悲戚之色的官員,白止當即走進了宮殿之內。

床榻之上,一位老人虛弱的躺在床榻之上,床榻之前,有一個侍者靜靜矗立,且是刻在注意著皇帝劉徹的狀態。

整個宮殿之中寂靜一片,落針可聞。

這份寂靜,卻顯得有些詭異。

“神鳥,你……終於來了……”

似乎注意到了白止的到來,漢武帝劉徹當即扭頭看向了白止。

隻見他臉上儘是皺紋,雙眼凹陷,已是風燭殘年。

“我來了!”

白止看著漢武帝劉徹的面容,心中卻非常平靜。

生老病死,看的多了,自然不再在意。

看到神鳥進來,漢武帝劉徹突然露出一絲淡然的笑容。

同時感歎道:“世人所追求的長生,我不過如此!”

“昔日,始皇帝也曾追求過長生。而現在,朕活出第二世,漫長的歲月過去,卻讓心中感到格外的空寂。”

漢武帝劉徹雙目放空,似乎正在回憶曾經的記憶,“曾經的臣子,朕的皇後,也都消失在了漫漫時光之中……”

看著漢武帝劉徹感慨的目光,白止當即開口詢問,“那皇帝以為,這長生如何?”

“長生如何?嗬嗬……”

漢武帝劉徹突然笑了,笑聲之中儘是滄桑,以及淡然,罷,才看向神鳥,混濁的雙目似乎要看透神鳥,但是最後卻毫無收獲。

道:“所謂的長生,不過是一種痛苦罷了!”

“哦?”

白止有些驚訝,未曾想漢武帝劉徹會如此說。

畢竟劉徹身為大漢皇帝,掌握極致的權利,怎麼會感到痛苦呢?

“最為痛苦的事情,便是白發人送黑發人,看著曾經的摯友、摯愛一一逝去……”

“或許,如此逝去才是最好的解脫……”

漢武帝劉徹淡淡的說道。

一旁的侍者頭更低了一些。

“不知朕死後,神鳥還會留在大漢嗎?”

隨和漢武帝劉徹的低聲訴說,他的聲音越來越微弱,直至靠近才能聽到。

“自然!”

白止點頭,看著劉徹道:“畢竟,我答應了皇帝你要庇佑大漢……”

“……善!”

靠在軟榻之上,聽到白止的回答,漢武帝劉徹突然失去了支撐身體的力量,頭顱低垂,生息漸止。

一旁的侍者見此,頓時跪在了地上,然後匍匐上前,試了試劉徹的鼻息,隨即一觸即逝,侍者連忙後退,又將目光投向了一旁的白止。

“去吧!”

白止對侍者道。

“……”

侍者無聲的行禮,然後急趨而出。

……

大漢皇帝駕崩,全國素縞,人人皆泣。

皇帝在位百年有餘,不僅僅消滅了北方匈奴之患,更是引得神鳥現世,庇佑大漢。最後,又造就了二帝盛世!

一個皇帝的逝去,便是一個時代的逝去,一個可歌可泣的詩歌的停止……

不過,這一切同白止都沒有任何關係了。

未央宮。

丞相張騫拖著老邁之軀,矗立在恢宏宮殿丹陛之上,宣讀皇帝之遺詔。

作為托孤之臣,張騫擁有者無人可以轄製的權利。且,新帝不過十歲又五,尚未及冠,還不能親政。

大漢帝國之運轉,皆係於一人之身。

歲月流轉,白止站立在宮殿之上,靜靜地看著下方的儀式,新舊更替,天地至理,循環往複。

宮殿之中,新帝稚嫩的聲音在宮殿之中回蕩,百官跪拜,商議朝政。

眾臣商議先帝之功績,即稱:武帝!

是謂:漢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