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匈奴討要大漢神鳥!(1 / 1)

“什麼?!匈奴人怎麼敢索要大漢有神鳥?!”

漢武帝劉徹看著下方的臣子,臉上充滿了憤怒之色。

此時,一旁頭發花白的韓安國出列道:“陛下,神鳥將臨大漢之事,長安城之內婦孺皆知,更不必說過去了近八年的時間,恐怕整個大漢也都知道了!”

聽到韓安國的話,漢武帝劉徹當即也反應了過來,眉頭緊蹙的坐在了王座之上。

“陛下,以臣隻見,還是應當先穩住匈奴人,然後是否……能夠詢問一下神鳥之意?”

此時,另一名臣子田蚡出列,如此說道。

漢武帝劉徹看著自己的舅舅田蚡,當即也想到了這一點,於是說道:“你說的有道理!”

漢武帝劉徹突然想起曾經年幼之時,自己的父親景帝,內有八王之亂,外有匈奴兵臨城下,當時父親憤怒且又無可奈何的模樣,仍然曆曆在目。

最終,卻選擇和親,給匈奴人送去了大量的財物,才暫時填滿了匈奴人的欲壑。

但是這一次,漢武帝劉徹絕對不會重蹈曆史覆轍!

“然而,神鳥乃是我華夏之象征,豈能給予匈奴此等外族?!”

漢武帝劉徹思慮片刻,當即又如此說道:“更不必說神鳥乃天命,秦時有神鳥相助,秦國一統六國,使天下歸一,若是我大漢將神鳥給予外族,恐怕天下之人就不會同意,大漢曆代先祖也不會同意!”

漢武帝劉徹手掌猛地一拍桌子,對匈奴人的要求格外憤怒!

當即,他看向田蚡,道:“去將匈奴人派來的使者給我押入大牢,不知匈奴人是哪來的哪來的底氣,剛剛侵擾我大漢雲中郡,後腳便派來使者要朕之大漢神鳥!當真欺負我大漢可欺?”

“難道不知道,他們的軍臣單於,已經被大漢斬殺?!”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我大漢是禮儀之邦,不可行如此無禮之事!”

一旁的韓安國當即勸解道:“更何況,不過是粗鄙的匈奴使者罷了!”

漢武帝劉徹呼吸急促的走到宮殿之中,詢問道:“令駐紮在雁門郡的李廣時刻警惕匈奴之兵,同時,派衛青領兵去往雲中郡,朕給他三萬鐵騎,趁機攻打匈奴!”

……

匈奴使者再次來大漢長安的消息瞬間傳遍了整個長安城,一時間,所有人皆心中憤怒,恨不得立刻斬殺匈奴人。

在普通百姓看來,每一次匈奴使者來大漢,必然會有大漢公主被送往匈奴。

堂堂大漢帝國,有男兒萬億,然而面對匈奴,卻隻能以女人來換取和平,如何不讓他們心中憤怒。

同時,不免擔憂起來,不知皇宮之中的皇帝,會如何?是否還像曾經曆任先帝那般,將公主送往匈奴,行和親之策!?

……

博望侯府,穿戴整齊的張騫走出了府邸,登上馬車,去往皇宮而去。

皇帝已經做出了對他的安排,即,讓他去往宮中,口述此次出使西域之所有見聞,讓書吏記下,編纂成書。

與此同時,在私事方面,張騫自然也沒有閒著,他取出曾經在西域諸國收集的各種水果、作物種子,交給府中奴仆,擇一肥沃田地,進行種植。

去往宮中的馬車之上,張騫思慮著西域之事,就在這時,聽到跟隨的侍者與他訴說著城中發生的事情。

“嗯?匈奴欲得神鳥?!”

張騫聽到這裡,看向侍者,連忙詢問。

“家主,就在昨日,匈奴使臣至長安,並且覲見了皇帝,說出如今匈奴伊稚斜單於,欲得神鳥!”

“匈奴人……”

聽到這裡,張騫頓時想到了自己體內的神鳥,不過此時又不是詢問的地點,於是看向一旁的侍者,不再多言。

心中則在想著,去往宮中之後一定要覲見陛下,主動訴說神鳥之事。

……

白止此時隱於張騫體內,沒有任何言語,既然此時的張騫沒有性命之危了,那他便不再欲插手張騫的命運。

在曆史上,張騫因出使西域見識廣博而被封為博望侯,後來更是跟隨李廣、霍去病北擊匈奴,封狼居胥!

從這裡看張騫就不是一個普通的人,更不必說,此時的張騫,在幼時便遇到了白止,眼界、思想,更不同於這個時代的人了。

隨著張騫進入,卻直接去往了皇帝所在宮殿之中。

“臣,見過陛下!”

宮殿之中,漢武帝劉徹驚訝的看著進來的張騫,詢問道:“你怎麼來了?”

“臣是為神鳥而來!”

“神鳥?!”

果然,聽到這二字,漢武帝劉徹頓時來了興趣,放下了手中之書,看向張騫,說道:“既然你是為神鳥而來,那便說一說吧!”

同時,漢武帝劉徹有沉吟片刻,道:“據朕所知,神鳥因你而降臨,不知是何故?”

“這……臣也不知!”

對於漢武帝劉徹的詢問,張騫是真的不知道,在張騫看來,自己不過是得到了神鳥的青睞,被神鳥所賞識罷了。

聞言,漢武帝劉徹也不再多問,神鳥降臨大漢,本就是祥瑞,作為普通之人,豈能去揣摩神鳥之意。

無論怎麼說,神鳥便在大漢!

“臣進宮之時聽聞,匈奴使者來到大漢,欲請神鳥至匈奴?”

“的確有此事!”

隨即,漢武帝劉徹又道:“不過此事定然不可能!”

聽到漢武帝劉徹的態度,張騫放心不少,不過,他突然靈光一動,然後看向上方的劉徹,詢問之,“不知陛下是否知道先秦之時,‘安鳥歸秦’一事?”

“安鳥歸秦?”

漢武帝劉徹頓時看向張騫,也在一瞬間,便明白了張騫之意。

就在他沉吟思索之時,突然有侍者匆忙進入,稟告道:“回陛下,太皇太後……突然陷入昏迷!”

“什麼?!”

聽到這個消息,漢武帝劉徹也沒有心情思慮匈奴之事,連忙起身就向太皇太後所居住的東宮而去。

看著皇帝匆忙離去的背影,張騫坐在原地等待。

而在張騫體內的白止,卻有些驚訝。

“按照原來的曆史,太皇太後——竇太後應當是在兩年前便駕崩了,但是此時,卻仍然活著……”

或許,這就是自己到來的改變吧。

白止並沒有多想,無論曆史如何改變,隻要自己想要,就會向自己的所想的方向發展。

“太皇太後……”

如今的張騫已經不是曾經的政治小白了,聽到太皇太後四個字,卻想到了很多。

……

東宮。

竇太後所居住之宮殿,竇太後經曆三帝,此時的漢武帝劉徹,便是竇太後的孫兒。

富麗堂皇的宮殿之中,帷幔高懸,面容俊美的宮女侍立左右,青銅神樹之上的燈光猶如天上的星辰,裝點著偌大的宮殿。

此時此刻,宮殿外殿之中,聚集著宮中的太醫,正在焦急商議著竇太後的身體狀況。

“見過陛下……”

漢武帝劉徹匆匆而來,對於身畔躬身行禮的宮女侍者、太醫熟視無睹,他一臉焦急的走向了宮殿之中。

頓時,他便看到了躺在床榻之上,滿頭華發、面容蒼老的竇太後。

此時,竇太後已經昏迷,隨即,漢武帝劉徹喚來外殿的太醫,詢問道:“太皇太後的情況怎麼樣?”

“回陛下……”

隻見太醫猶豫片刻,隨即說道:“太皇太後身體並無疾病,之所以昏迷,乃是……”

聽到太醫的話,漢武帝劉徹瞬間明白了是什麼回事。

如今,太皇太後已有九十高齡,太醫之意,無非是生老病死,壽命漸儘。

漢武帝劉徹自然知道這一點,故而沒有對太醫過多斥責,揮手讓太醫退下,自己坐在床榻之前,靜靜看著床榻之上的竇太後。

他想到了曾經,曾經自己初登皇位,欲行改革之事,被太皇太後所阻,甚至於,自己有意儒法為先,百家共舉,行思想大一統,也被崇尚黃老之學的太皇太後所阻。

看起來,太皇太後處處與自己作對,但是,她終究是自己的奶奶,自己終究是她的孫兒。

當然,在一些事情上,太皇太後也給予了自己很大的幫助。

如今的漢武帝劉徹,已經不再以單純的喜惡來評價一個人,也不會因為簡單的幾件事來評價一個人。

他看著自己的奶奶,似乎想到了曾經兒時自己在奶奶膝下嬉戲的模樣,一時間心中卻有些空蕩蕩的。

從東宮離開之後,漢武帝劉徹轉身去往了王太後的寢宮,他想要自己的母親給予自己安慰。

“皇上怎麼來了?”

來到王太後的寢宮之中,卻見自己的母親仍然在忙碌於機處讓。

一如往日,王太後在宮中格外節儉,身上所傳衣服皆是自己親手織的布製作的。

看到突然過來的劉徹,王太後自然也知道了什麼,於是安慰道:“太皇太後已經有九十之高齡,也算是高壽了……”

“朕知道……”

劉徹坐在王太後宮殿中一會兒,聽著王太後的安慰。劉徹這才看向自己的母親,自從自己登立為帝之後,自己的母親雖然貴為太後,但是從未主動插手政事。

甚至,自己的舅舅田蚡因為被自己任命為丞相,自己的母親也主動派人告訴田蚡,無事勿要進宮見自己。

甚至於,自己登立為帝之時,年齡尚小,許多事情也都是自己的母親給予自己幫助。

這讓他心中不由自主的將自己的母親當做了自己的堅實後盾,漢武帝劉徹想到了神鳥,而在不知不覺間,神鳥似乎漸漸取代了自己母親的角色。

但是,仍然不如自己母親在心中的地位。

思慮片刻,他想告訴自己的母親關於神鳥之事,想要從自己母親這裡得到一些建議,但是又想到了太皇太後,心中更加煩躁,隨後便離去了。

……

看著返回的漢武帝劉徹,張騫恭敬地詢問太皇太後的情況,“陛下,不知太皇太後身體可否安康?”

猶豫著,張騫再次說道:“神鳥有神通,更有靈藥,或許可以拯救太皇太後……”

“真的?”

漢武帝劉徹眼前一亮,似乎瞬間又充滿了希望。

不過,他又皺眉道:“神鳥神異,可是朕豈能處處勞煩神鳥?”

漢武帝劉徹卻竟然又拒絕了張騫的好意,眸光閃動,不知心中是何意。

“繼續剛才你說的秦時‘安鳥歸秦’之事吧!”

漢武帝劉徹繼續說道。

“以臣之間,不如我大漢效仿秦時的秦國,對匈奴行安鳥歸秦之計!”

“可是據朕所知,秦國對魏國行安鳥歸秦之計,不過是去魏國霸主之威,使六國不在懼怕魏國而已。”

漢武帝劉徹蹙眉。

“此時的匈奴對西域諸國,直接武力上的壓製,西域諸國恐懼匈奴之強!”

“陛下,此安鳥歸秦非彼安鳥歸秦也!”

“何解?”

漢武帝劉徹當即露出了疑惑之色,然後坐在桌案上,示意一旁的侍者趕快為兩人倒酒。

“陛下應當知,當初同臣一同前往西域的隊伍之中,有臣知義弟爾悌,此時,爾悌已經聽臣之謀,就在匈奴,成為了匈奴左骨蠡王!”

“根據爾悌所言,匈奴之中,左右賢王、左右骨蠡王,並不是表面上團結,實則,他們各自皆有各自的野心!”

“而此時我大漢行安鳥歸秦之計,送神鳥入匈奴,而此時再使匈奴各部皆知,得神鳥者,天命歸,可為大單於也!”

“此乃陽謀!”

聽到張騫之計,漢武帝劉徹頓時拍案叫絕,對於張騫所訴說的計策,心中格外意動。

看到漢武帝劉徹激動的模樣,張騫繼續說道:“同時,我大漢將神鳥送往匈奴之時,並不言明神鳥是送給匈奴單於的,而是說成是送給匈奴各部的!”

“屆時,匈奴各部必然對神鳥有意,且據臣所知,匈奴之信仰之神——昆侖神、長生天,皆類神鳥!”

聽到這裡,漢武帝劉徹已經能夠猜到匈奴之後會發生什麼了。

“當時候,匈奴各部必然會爭奪神鳥之歸屬,而且,匈奴此時的伊稚斜單於,乃是奪了自己侄子的單於位,想必已經使匈奴各部不滿了!”

漢武帝劉徹臉上帶上了笑意,“屆時,匈奴必亂!”

“到時候,便是我大漢出征漠北,北擊匈奴的時候!”

漢武帝劉徹站起身來,踱步片刻,隨即轉身看向張騫,不禁問道:“此計甚妙,就是不知,神鳥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