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滅韓!(1 / 1)

不是白止囉嗦,正話反說,而是白止實在是擔心出現什麼意外,畢竟曆史已經發生了改變,萬一再一個不慎,出現了什麼意外,又重回原軌,就讓之前的努力付之東流了!

所以白止才會如此不厭其煩的囑咐秦王嬴政。

秦王嬴政也沒有不耐,反而依舊非常認真地謹記在心。

隨後,秦王嬴政也道:“師父的意思寡人自然明白,之前廷尉李斯向寡人諫言,稱修改了部分秦律,使之更加嚴格約束秦民,寡人未曾采納。”

“因為寡人知道,老秦人尚且不適應秦律,更何況曾經趙地以及如今魏地之民?”

嬴政看向庭院之中,花圃之中的鮮花盛開,“貿然施行,必然生亂,且正如師父所說,萬事萬物並非一成不了,今日之法必然不適應未來之日月,為政者必然要巡回善於接納,善於革新!”

秦王嬴政不禁想到了已經被秦所滅的周,周天子正是如此,若是曾經周天子在察覺天子聞言旁落之時就進行相應的改革,強盛天子京畿之地,豈能還會有百年諸國紛爭?

又豈能有如今周天子宗廟覆滅?

嘻嘻思慮,嬴政不禁感到慶幸,慶幸自己師從神鳥,知周國亡之因,不然,恐怕將會變得剛愎自用,不顧天下百姓。

即使一統諸國,恐怕也國祚短矣!

此時聽到神鳥竟然主動要親自教授公子扶蘇,這讓秦王嬴政心胸興奮不已。

之前扶蘇誕生之時,秦王嬴政就想過請求神鳥教授扶蘇,但是卻又有些無顏。

畢竟自己便是神鳥教授,此時自己的子嗣還是神鳥教授,恐怕會惹得神鳥不愉。

但是此時看來,神鳥是心胸寬廣的。

念至此,秦王嬴政心胸對白止充滿了感激,不知該如何感謝神鳥。

神鳥為秦國付出諸多,可是秦國隻能繼續些許藥材,一個秦國國鳥虛名罷了!

但是,萬鐘於神鳥何加焉?!

白止看到秦王嬴政自我感動的模樣,便知道他又自我攻略了,於是趕緊趕人,“好了,如今正事已經說完,秦王你可以離開了!”

“……這,也好!”

秦王嬴政回過神來,點頭,剛想起身,又坐了下來,道:“待會兒我派一些宮女前來伺候師父,最近一段時間,宮中卻多了許多魏國之女充實了後宮……”

“你看著辦吧!”

白止隨意地扇動著翅膀。

秦滅魏,魏國公主、宗室、貴族之女皆被秦國士卒控製,隨後被送往鹹陽,獻於秦王,充實後宮。

這本來就是應有之舉。

畢竟若是秦國不如此特意安排的話,這些貴族之女在失去了其高高在上的地位之後,必然會零落成碾作塵,境遇悲慘。

或許被充實了秦宮,也是一種比較好的歸宿吧!

自從羋夫人誕下公子扶蘇之後,愈發受秦王嬴政寵愛,更加上扶蘇被神鳥特意安排要親自教導。

秦王嬴政在不久之後,便封羋夫人為秦王後。

與此同時,秦王嬴政寵幸魏女,有女有孕。

…………

時間流逝,歲月流轉,三年時光猶如手中細沙,悄無聲息地消失在指尖。

神鳥居住於秦王宮已經有三載有餘,宮內侍者宮女也已知曉,似乎是秦王並未想要隱藏消息。

卻見宮內有宮女侍者不時情不自禁的靠近惠質宮,以期能夠受到神鳥青睞。

公子扶蘇已有三歲,在秦王宮之中玩耍嬉戲,時常來到惠質宮尋找神鳥。

神鳥與公子扶蘇關係甚好。

自從秦國滅魏之後,四國驚懼,皆欲賂秦,使秦不行攻伐之事。

三年時光一閃而逝,秦國不發動戰事,諸國皆認為是賂秦之故,故而心中對秦之防備愈加微小。

然而三年之後,秦國大規模調動兵卒,尤其是秦國滅魏之後,魏國大片疆土皆歸為秦土。

如此,秦國與諸國疆域皆有交接。且秦國疆土愈發遼闊,控製之力降低,諸國細作諸多,稍有動靜,諸國細作便將消息送往他國。

秦國,鹹陽宮。

正值朝會,秦王嬴政坐在王座之上,下方文武百官列坐,商議朝政。

卻聽秦王嬴政的聲音在宮殿之中回蕩,猶如天音,威武浩蕩,“滅韓之戰可啟,諸位愛卿可都有計謀可呈?”

隻見文武百官面面相覷,隨後秦相出列,道:“回王上,滅韓之戰皆無計謀!”

畢竟,秦國兵鋒之利,以韓國之弱,根本無法抵擋,完全可以直接派遣大軍,攻入韓國,覆滅韓國都城即可。

秦王嬴政自然知道,不過也需要將戰爭之計最大化,見到無人發表意見,嬴政便開始安排。

“大將軍王翦,領魏土境內之兵,從北南下,攻入魏抗。蒙武領兵從秦土境內攻入……”

隨著鹹陽城的大朝會散,這座專為征戰而生的國家開始迅速運轉,士卒奔向四方,為帝國之戰事服務。

對於秦國統一天下之戰,已經不需要白止關心了,按照此時秦國的實力,一統天下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此時,他坐在惠質宮庭院之中的亭台下,所見一個三歲的孩童正在庭院之中無憂無慮地玩耍,追逐著花圃之中的蝴蝶。

甚至是尋來了一隻小蟲,放在了白止面前,隨後一臉期待的看著白止。

雖然未曾說話,但是白止豈能不知道他的意思,這讓白止甚是無語。

同時,公子扶蘇的身影也和一個女童的身影重疊到了一起。

踏雪在一邊打著鼻響,側著頭看著庭院之中兩腳獸,一副心懷不軌的模樣。

看到這一幕,白止閉上了眼睛,隨後意識沉浸在了自己的軀體之中。

隨著公子扶蘇的誕生,白止身體也發生了變化,這讓白止心中有了些許猜測。

隨著時間的流逝,白止的這種猜測更加準確。

新的階段進化出現,並且還已經確定,為“仁”之一字。

鳳凰有五德,其中,“禮”之一字在背,“仁”之一字在胸,白止發現自己胸部的羽毛的確發生了些許變化,開始逐漸形成一個字體的模樣。

“仁之一字因扶蘇而起,所以,自己需要陪伴於扶蘇身旁……”

白止並不知道是否需要使扶蘇壽終正寢,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那邊是培養扶蘇,使扶蘇有“仁”之德行。

“不知仁之進化階段會使我產生什麼神通……”

白止心中猜測。

隨後,白止看向庭院之中的扶蘇,想起了曾經同秦王嬴政商議的扶蘇培養計劃。

其中,讓扶蘇學習儒家,除卻治理國家需要之外,就是因為儒家之“仁”了。

等到扶蘇成年,即秦王位之後,便可以歡迎她了……

……

秦國大規模動兵,六國皆知,心中驚懼不已,不過發現卻是欲對韓國動兵,燕國、齊國、楚國皆鬆了一口氣。

唯有韓國懼怕。

韓國向東方三國求助,三國拒之!

韓國絕望,覆滅之危近在眼前。韓廢王韓安於韓王宮之中,戰戰兢兢,問韓臣之謀。

韓臣無謀,甚至已有韓臣心生怯意,欲逃、欲降。

韓國,朝會之中。

韓王安詢問眾臣,一時間,朝堂之上瞬間分為兩派,其中一派為主戰派,試圖傾全國之力,同秦國決一死戰。

另一派則是主和派,想要使韓王直接投降於秦,畢竟秦國覆滅魏國,並未使魏國王族皆滅。

甚至是請魏王居住於秦國鹹陽,雖然是囚禁,但是至少能夠活命,且王族血脈能夠存續。

不像曾經之趙國,趙王宗室血脈皆被秦國殺戮殆儘,即使是東方諸國想要為趙國複國,也無人可擔任韓王。

一時間,兩派針鋒相對,寸步不讓。

然而,此時秦國之兵鋒,竟然已經攻至韓國都城邯鄲城下。

韓王宮之中勳貴、百官聞之,驚懼不已。

為何秦國之兵如此迅速攻到國都之下,士卒何在?抵禦之將何在?

…………

秦國大將軍王翦看著威武巨大的韓國都城,心中感慨萬千,短短幾年時間,他已經兩次行滅國之舉。

一次是魏國,一次是韓國。

甚至是此次滅韓之戰,沒有任何艱辛之戰,一路勢如破竹。

然而就在王翦安排秦國大軍,準備開始攻打邯鄲城之時,突然看到了令他驚訝的一幕……

……

……

韓王安率領文武百官,主動降於秦國!

這則消息傳至天下,無人不驚。

不過更多之人已經明白韓王安降於秦國之意:

“韓王安投降秦國,隻不過是不願都城受戰亂之苦,百姓受戰爭摧殘!”

“韓國為秦國兵鋒之下,已經沒有任何生機可言,東方諸國不願出兵相助,畏秦如虎,如此,韓王安隻能如此選擇!”

“聽聞秦王政聽聞此事,甚是敬佩韓王安之決定,下令命秦卒不可對韓王安無禮,快速護送至秦國鹹陽!”

“……”

天下之人皆議論紛紛,而東方燕國、齊國、楚國因為尚且幸存,心中畏秦,全國之人皆指責秦國暴戾。

甚至三國貴族皆刻意散播秦國暴虐之名,城秦王政乃是猛獸惡禽。

三國之民對秦國無法恐懼,敵秦之意愈重。

韓國既滅,秦卒幾乎無損,秦王政欲對燕國用兵。

隨後,秦王嬴政於朝會之上詢問百官之意,百官皆同意對燕國用兵。

於是,王翦率領大軍北上返回,準備從趙土之地攻入燕國。

…………

一載時間一閃而逝,公子扶蘇四歲,與此同時,秦王嬴政又有公子公主誕生。

秦王嬴政欲請神鳥白止教導諸位公子公主,皆被神鳥所拒。

隨後,秦王嬴政欲修宮室,且已然被命名為阿房宮,蓋因秦王後幼名為阿房。

白止聞之,不禁皺眉。

隨即找到了秦王嬴政。

“見過師父……”

秦王嬴政依舊是曾經那般恭敬,或許是因為操勞國事,卻也成熟了不少。

“聽聞你欲修建宮宇?”

“正是!”

聽到神鳥之問,秦王嬴政愣了一下,隨即點頭道。

看到秦王嬴政至今承認,白止也沒有勸阻,反而說道:“說一說的想法。”

卻見秦王嬴政思考片刻,說道:“如今秦將一統天下,而秦都鹹陽將為天下之中心,雖然鹹陽如今每日皆有所擴大,但是秦王宮卻始終未曾變化。”

“這不合天下中心之威儀!”

聽到這個答案,白止心中皺眉,很顯然,此時的秦王嬴政已經開始好大喜功、逐漸起來了。

但是,秦王嬴政接下來的話,卻緩解了白止心中的擔憂。

“並且……,雖然韓、魏兩國之降卒皆寬大處理,但是仍有諸多降卒無法處置,所以隻能以逐漸宮宇來使他們服刑。”

秦王嬴政似乎已經看到了白止心中的擔憂,說道:“並且阿房宮之逐漸,未曾征國內徭役,也不會征國內徭役!”

話雖如此,白止心中依舊有些擔憂,怕秦王嬴政嘗到了甜頭,到後面止不住心中欲望,而征徭役,奴役普通百姓。

至於降卒,就無所謂了。

不過對於秦王嬴政之決定,白止並不想乾涉太多,道:“天下尚未統一,秦王你自然不覺得有異,若是天下一統,屆時,需要修建的東西便會增多。”

“比如,如今秦國境內之道路,容易破敗,不利於百姓、商賈、軍隊行軍等,不如先規劃道路,進行修建,待天下一統,便可以繼續以修建燕、齊、楚國內之道路。”

“嗯……”

聽到白止之言,秦王嬴政一愣,神鳥殿話讓他很是感興趣,突然之間,似乎修建阿房宮也不是多麼好的事情。

白止看著秦王嬴政猶豫的模樣,心中已經放心了,作為世界首位大型手辦愛好者,想必這種建造的事情,會讓他改變主意。

想想曆史上的諸多奇觀:兵馬俑、長城、馳道、靈渠……

嬴·手辦愛好者·建造達人·政,應當抵禦不了這種誘惑吧!

果然,秦王嬴政改變了注意:

“師父說的是,是寡人逐漸得意忘形了!”

秦王嬴政真誠地說道:“秦國如今尚未一統天下,寡人怎能如此奢靡享樂呢!”

“寡人欲在天下修建四通八達的道路,將來天下統一之後,寡人要周遊列國,效仿儒家孔子!”

“如此,那便先為其取名為——馳道!”

疾馳天下,皆有道路,無所阻擋,秦威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