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教導扶蘇的計劃(1 / 1)

秦王喜得一子,並取名扶蘇,百官皆慶。

為此,秦王嬴政特地在章台宮設宴宴請百官,慶賀之。

秦王嬴政並且派人去往神鳥殿邀請神鳥前來秦王宮,白止一直在秦王宮,自然適時出現。

夜色之中,往日裡一片靜謐的秦王宮此時卻顯得格外喧鬨,尤其是章台宮之內,燈火通明,人影幢幢。

隻見其中,觥籌交錯,酒香沁人心脾,美味佳肴珍饈,儘皆擺放在桌案之上。

而在宮殿正中,有舞女曼妙之姿緩緩起霧,在高雅的樂音之中,揮動水袖,展現身姿。

酒過三巡,文武百官兩兩交談,章台宮之中似乎無有威嚴之氣,猶如普通人家之聚會。

然而就在此時,宮室之中突然閃現出耀眼的綠芒,引地文武百官回神,情不自禁向綠芒所散發之處看去。

隻見散發綠芒之處,卻是一通體墨黑的神鳥,神異非凡,讓人側目。

如此,宮室之中的人怎能還不知道是神鳥已至,連忙停下了手中的動物,齊齊向神鳥一揖。

神鳥降臨秦國已有百餘年,真正經曆神鳥將近之人,也早已去世。

關於神鳥初降臨秦國之景象,隻能在《秦書》之上看到一二,不過也隻是隻言片語。

甚至還沒有口口相傳之詳細。

“竟然是神鳥!”

“神鳥來了!”

“神鳥……”

“……”

章台宮之內的文武百官皆一臉驚訝地看著突然出現的神鳥,對於神鳥周身散發出來的綠色神光,他們臉上帶著震驚之色。

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曾經雖然聽聞,但是無法與真實相見相比。

“師父,你來了!”

秦王嬴政的聲音從上方出來,眾人皆知,秦王嬴政幼時曾拜神鳥為師,此時聽到秦王如此稱呼,並不覺得意外。

“嗯!”

白止點頭,隨即飛到了一特殊桌案之上,隻見桌案上,放置的並不是美味佳肴,而是珍稀藥材。

神鳥一來,將宴會推向了高潮。

秦王嬴政身前,端坐著羋夫人,而在羋夫人一旁,卻見還是嬰兒的扶蘇正在繈褓之中。

白止飛到了扶蘇一旁,細細打量著人類幼崽。

距離近之人見此,也將目光投了過來,畢竟神鳥本就神異,此時神鳥來到公子扶蘇之前,想必是有什麼奇異之舉。

卻見羋夫人見到神鳥靠近扶蘇,美麗的容顏之上也露出了緊張之色,卻也沒有說話,隻是看著神鳥的動作。

此時此刻,白止卻心中驚訝,因為,當他靠近神鳥之時,竟然讓他的身體起了反應。

“這是……”

白止驚訝,再次細細感受一番,隨即心中露出了笑容。

“禮之一字的成長階段已經完成,而下一階段,應當是——仁!”

若是在昨天,白止肯定是不知道下一個進化階段是什麼字,但是現在,他清清楚楚。

蓋因;

此時尚在繈褓之中的扶蘇,便是下一個懷有“仁”這一德行的人!

白止想到了曆史之中的扶蘇,無論是史書之中的記載,還是後世諸多影視作品之中的藝術創作,大多都將扶蘇塑造成一名心懷仁義的公子!

“人的性格雖然有一部分先天因素,但是更多的卻是後世環境影響而塑造的,未來的扶蘇具不具有‘仁’這個德行,並不清楚,但是……”

但是自己的身體變化,是騙不了白止的。

“所以,為了避免發生意外,自己還是插手扶蘇的影響吧!”

白止心中如此想道。

畢竟自己的進化重要,如果發生意外,就得不償失了。還是自己親自插手為好。

白止心中如此想著。

此時,秦王嬴政看到白止盯著尚在繈褓之中的扶蘇,注意到白止一直不說話,不禁問道:“師父,扶蘇他……”

“沒事兒!”

白止回過神來,然後對惴惴不安望著自己的羋夫人點點頭,隨即對秦王嬴政道:“扶蘇很不錯。”

誇讚一句,白止便再次返回了自己的桌案之前。

聽到白止的誇讚,羋夫人隨即露出了動人的笑容,而秦王嬴政也不禁微微一笑。

而下方距離較進的官員聞言,卻露出了異樣的神情。

…………

與秦國秦王宮的喜氣洋洋不同,此時的魏國,魏王宮,卻籠罩在一片國破山河碎的悲痛之中。

秦卒浩浩蕩蕩,縱橫魏王宮,將華美宮宇之中的貴族皆驅趕在一起,方便擒拿。

面容冷酷的秦銳士不顧魏國達官顯貴、婦孺的哭泣之聲,將他們驅趕至一塊,隨後任隨軍官員挑選。

符合條件之人,將會被送入秦王宮,而不符合條件之人,直接被押入囚籠,亦或是就地斬殺。

抬眼望去,整個魏王宮被籠罩在一片混亂之中,甚至有些宮宇被大火籠罩,有秦卒正在打水救火。

“去信鹹陽,稟告王上,就說魏國國都陷落,魏國已滅!”

“唯!”

隨著秦國傳信兵一同離開魏國大梁的,還有東方他國之暗探,魏國被秦國所滅的消息傳遍四方。

一時間,諸國震驚且惶恐,尤其是韓國,當即派遣使者前往秦國鹹陽,請求臣事秦國。

與此同時,蒙武率領之軍已經同韓國之軍交戰,並且奪城十餘座。

魏國滅國在前,韓國如何還不膽寒。

與此同時,東方齊國、燕國連忙撤出在魏國之軍,並且派遣使者前往秦國,言明並未有助魏國之意。

一時間,諸國畏秦如虎。

秦國,鹹陽。

魏國被滅的消息也已經傳來,鹹陽城內百姓皆興奮不已,短短一旬之中,兩件喜事,讓人心情愉快。

鹹陽宮。

秦王嬴政面容冷酷,下巴已經絮上短須,王冠之下,更顯威嚴。

他看著手中來自魏國的軍情,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對於魏國,嬴政已經勝券在握,此時,不過是將心中的石頭落地了罷了。

“魏國被滅,如此,剩下諸國必然警惕,恐怕下一次滅國之戰,將會更為艱難一些……”

秦王嬴政心中如此想道。

師從神鳥,此時的秦王嬴政不再像曆史上的秦王那般好大喜功,反而事事思慮全面,考慮周全。

曆史上秦國覆滅六國,並且還是在短短的幾年的時間,一方面除了秦國強大,奮六世之餘烈,另一方面,便是秦國汲取全國之力,皆被用來了發動統一戰爭。

而此時的嬴政自然不像曆史上那般。

“魏國之地不像趙國之地,恐需要花費多年才能使百姓歸心……”

民如水,君如舟,能載舟,亦能覆舟。

“休養生息三年,三年時間,應當能夠將魏國之地全部納入秦土,並且使魏民歸心!”

秦王嬴政心中如此計劃,隨即,他命令侍者將廷尉李斯喚來。

“陛下!”

片刻,廷尉李斯趕來。

“此次喚你過來,是為了魏國之事!”

“魏國!”

李斯自然知曉了魏國已經被滅的消息,此時聽到秦王說魏國之事,自然明白秦王之意。

於是主動說道:“王上可是為了治理魏國之民,是魏民歸心之事?”

“然也!”

秦王嬴政聞言,滿意的點頭。對於李斯的善解人意,使他非常滿意。

隻見李斯沉吟片刻,說道:“陛下之意臣已然知曉,治理魏國之民,自然不能以魏國律法,而以如今秦律施行之,恐又生亂!”

“然也!”

秦王嬴政在一旁不停點頭,“既然如此,此事便交給李愛卿了!”

“唯!”

…………

惠質宮。

白止再次回到了這座宮苑,環顧四周,依舊是曾經的模樣。

自從鎮國公主公主夏薨,秦王便將這座宮苑封存,除卻每旬庭掃之外,閒雜人等皆不能進。

白止落在曾經經常站立的梧桐樹,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宮苑中間的亭台之中,恍惚之中,似乎看到了曾經的身影。

白止沉默良久,才緩緩地說道:“太平……快到了……”

白止想到今日剛剛傳至鹹陽城的滅魏消息,如此說道。

隨即,白止落在了庭院之中,來到了宮門之前,看到了宮門之外守護在外面的士卒。

“汝前去將秦王尋來!”

聽到白止聲音的士卒神色激動,隨即連忙應道:“喏!”

交代另一邊的同伴一聲,當即快速去尋找秦王。

白止見此,回返宮苑之中巡視周圍,再次落在了梧桐樹上。

片刻,卻聽到外面傳來了雜亂的腳步聲,很顯然,是秦王來了。

“吱……”

門扉被推開,或許是因為長久不曾被打開的緣故,門扉發出響亮的聲音。

所見秦王嬴政從車輦之上走下,看到亭台之下的白止,當即走了過來,“師父!”

“坐!”

亭台之下整潔如新,即使如此,也有侍者連忙上前將坐墊放好。

罷,秦王嬴政將所有人皆趕出了惠質宮。他知道,神鳥白止來此,定然是有事情將要同自己訴說。

“師父講我喚來,不知是言說什麼事情?”

白止也沒有拐彎抹角,直接道:“以後我便留在惠質宮生活,公子扶蘇可以時常來此!”

聽到這裡,秦王嬴政神色大喜,連忙道:“師父是打算親自教導扶蘇?”

“沒錯!”

白止點頭。

秦王嬴政聞言,更為吃驚,想問神鳥具體原因,但是卻又沒有開口。

隻是點頭,隨後又道:“不過如今扶蘇還在繈褓之中,恐怕不能到惠質宮來……”

“我又沒說讓他現在來,等兩三歲會走路時讓他來不就成了!”

白止無語。

秦王嬴政聞言,有些尷尬,隨即連忙轉移話題,道:“如今已滅魏國,寡人打算等待兩三年,再行滅國之舉!”

“嗯!”

白止點頭,知道嬴政的意思。

這也是白止從嬴政兒時給其傳授的知識所要達到的效果。

秦國統一天下不必太過急促,緩步完成,一步一個腳印,操之過急往往會留下許多禍患。

就比如曆史上的秦國,短短幾年便覆滅六國,但是統一之後的秦國呢?

六國貴族隱藏在民間,煽動百姓,控製輿論,指使百姓反秦。曲解朝廷之意,抹黑秦律!

“可!”

白止點頭,不過還是不放心,再次叮囑道:“情願多延遲幾年統一六國,也不要急促留下諸多禍患,不怕對一統天下的秦國無任何益處!”

“政謹記!”

秦王嬴政連忙點頭,隨後嬴政又道:“寡人打算在魏國之地施行郡縣,以為將來一統天下之後做準備!”

隨後,秦王嬴政與白止訴說了一下治國理念,白止不時出言指點,查漏補缺。

最後,秦王嬴政看向白止,道:“不知師父如何教授扶蘇?”

“扶蘇……”

白止想到了曆史上的扶蘇,搖搖頭道:“等到扶蘇為秦王、不,等到扶蘇接替你的位置之後,繼承的將是一個完整的帝國,屆時疆域遼闊,自然不是此時可比的!”

“諸多戰事你已經完成,等到扶蘇繼位之後,天下將無戰事,即使有戰事,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的抵禦外敵,亦或是開疆擴土!”

“真正能夠威脅秦國的(戰事),幾乎沒有!”

“縱觀曆史,夏、商、周之覆滅,往往不是因為外敵,而是因為內患!”

“當然,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但是那時的帝國國君,應當是一位守成之君。”

“……寡人明白師父之意!”

認真聽了白止的話,秦王嬴政沉吟片刻,點頭道。

“故而,關於扶蘇的教導,我將以儒家為核心,法家為輔,道家次之,其後是墨家、農家……”

說到這裡,白止輕歎了一口氣,感歎道:“諸子百家之智慧,可讓後世千年之後人獲益匪淺,不可輕視,後世諸多秦王,應當精通百家之言,不可囿於一家!”

白止再次叮囑道。

“唯!”

聽到白止語氣非同尋常,秦王嬴政的應答之聲也不再是之前那般態度,變得更為恭敬,變成弟子之禮。

不過,對於白止對扶蘇的安排,他還是有些疑惑,對於儒家,秦王並無其他惡感。

“對於儒家,儒家以仁治國,而秦國與六國是何名聲?——虎狼之國,西隅蠻夷!”

白止道:“而秦國之所以有如此評價,也是秦國刻意做出,無非是為了位列六國霸主之列,甚至是為了一統天下……”

“但是,天下統一和諸國爭霸,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