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千字文(1 / 1)

太傅公子虔曾為太子之師,也就是如今的秦國君上。君上為太子之時,觸犯秦國新法,太子之師為太子受刑。

太子初為秦君,更是輔佐之。

如今,秦君逐漸掌握秦國朝政,公子虔逐漸隱退,擔又身居要職,隻不過不為人所知。

比如,公子虔就被君上請來教授公主夏識字讀書。

惠質宮的宮苑內,公子虔面帶青銅面具,聲音和煦的教導著囡囡。

囡囡知禮,以師待公子虔,而公子虔的身份更是公主夏的大父。

“夏,昨日識得字可還記得?”

公子虔溫聲問道,手中卻展開了一卷竹簡,似乎是打算考校公主夏。

“大父,囡囡……夏不記得了!”

公主夏有些委屈,畢竟不過是是六歲的孩童,正是天真爛漫之時,隻隻玩樂,豈能知學習為何物。

公子虔聞言,並未生氣,似乎在預料之中,安慰道:“莫要氣餒,忘卻了再學一遍便是。”

旁聽的白止微微搖頭,古代的讀書識字還是用這種笨方法,一個字一個字的死記。

誠然,文字的記憶的確需要死記硬背,但是適當的運用技巧豈不是更好。

似乎看到了一旁白止的搖頭,公子虔語氣微微恭敬一些,看向白止,“不知神鳥為何搖頭?”

一旁的囡囡也看向白止,小小的目光中帶上了一絲祈求。

白止:“……”

不要用這種眼神看著我啊,你該學習還是要學習的,不要光想著玩耍!

囡囡的目光是何意他豈能不知。

不過,既然囡囡學習看起來是如此痛苦,那便傳授她一些技巧吧!

此時聽到公子虔的詢問,白止沉吟片刻,道:“公主夏讀書識字可否艱難?”

“的確艱難!”

公子虔點頭,但是還有一句話他並沒有說,雖然公主夏讀書識字艱難,但是與其他人相比,卻聰慧很多。

如今已經識讀寫近一百字了。

“我這裡有一篇文章,可以幫助公主夏讀書!”

“文章?”

聽到白止所說,公子虔有些驚訝,沒想到神鳥竟然也懂得人類的文章。不過,一想到神鳥是從天而降,或許他的文章,有許多非凡之處!

“還請神鳥賜教。”

公子虔恭敬地說道。

於是白止點頭,開口道:“準備紙墨,我口述,你謄寫。”

“唯!”

公子虔當即準備好,然後目光看向白止,等待著白止的訴說。

白止知道什麼文章呢?

無非就是他曾經學習過的文章,也不過是拾人牙慧。

“天地玄黃,宇宙鴻荒……”

沒錯,正是後世的《千字文》。《千字文》本就是孩童蒙學所用,千字文是南北朝時期周興嗣所作的一首長韻文,由一千個不重複的漢字組成。

剛剛聽到前兩句,公子虔手中的筆卻是一頓,開篇便如此驚豔,這便是神鳥所知曉的文章嗎?

那麼,這篇文章是屬於人間的文章嗎?

作為長者,且博學多才,曾經更是秦君之師,他自然能夠明白第一句的意思。

短短的八個字,就能將天地奧妙儘皆表述清晰,果然非凡。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雲騰致雨,露結為霜……”

隨著白止逐漸朗誦而出,公子虔心中卻不斷的震驚。

最後,將文章抄寫完畢,公子虔終於忍不住心中之疑惑,然後看向白止,恭敬地問道:“敢問神鳥,這篇文章之名為何?”

“《千字文》!”

“《千字文》!”

“名副其實!”

公子虔驚歎之,目光再次落在了布帛之上,看著上面優美的秦篆,赫然已經發現,這一千個字竟然沒有一個重複的!

“多謝神鳥贈文!”

公子虔連忙恭敬地對白止一禮,雖然他心中明白,神鳥所口述的這篇《千字文》,不過是疼惜公主夏,想要公主夏讀書識字容易一些。

但是於秦國來說,卻至關重要,對秦國之稚子蒙學,意義非凡。

似乎看出了公子虔之激動,卻聽到白止說道:“此文章吾既然已經說出,那便是贈予秦國,如何處置,便由你們說的算!”

“虔,在此代秦君、秦國稚子,多謝神鳥!”

公子虔已經至天命之年,此時仍然有些失態,同時連忙感謝白止。

至此,公子虔已經沒有心情教授公主夏了,再次感謝白止,然後便匆匆離去。

“小雀雀真棒,大父走了!”

看到自己不用繼續讀書識字,囡囡高興的歡呼一聲,然後忍不住將神鳥摟在懷中。

不用識字了?

白止露出壞壞的笑容,《千字文》雖然成句,但讀起來更是晦澀拗口,之後卻有你受的!

一處巍峨的宮宇之中,秦君嬴駟正在看著桌案之上的文書,一旁是一眾軍中將領同臣子。

“寡人決定,拜公孫衍為大良造,主持藍田大營軍事,並時刻注意魏國之動向!”

這時,秦君嬴駟突然說道。

然而,秦君嬴駟的話音剛落,卻聽到一上卿連忙說道:“還請君上三思,據臣所知,那公孫衍是魏國人,君上拜其為大良造,且主持藍田大營之事,恐怕不妥!”

“正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說那公孫衍為魏國人,那你可知,如今秦國所行新法,為秦國獻新法的商君亦是衛國人,且曾在魏國出仕,如今看來,又如何?”

秦君嬴駟聞言,皺眉反駁道。

“聽聞公孫衍有犀首之稱,其之才學,如同那犀角之稀少。隻要其有大才,且能為秦國所用,那他是魏國人又如何?!”

此時,卻聽到一旁的太師甘龍出列道:“君上,如今君上經營藍田大營,意欲何為?”

“意欲何為?”

秦君嬴駟似乎聽到了天大的笑話,“那太師覺得寡人意欲何為?!”

“寡人這是為秦國,秦國地處極西,為東方六國所不恥,之前寡人同魏、齊相王,便是示好於東方六國,然而,顯然是寡人想錯了!”

“故而,秦要東出!!”

“君上,想曾經諸位秦君都未曾想要東出,而如今君上卻為何要東出?!”

秦國守舊貴族,最是想要維持原狀,甚至於,連商君新法也一同廢除最好!

“東出之策,秦國已定!”

“諸位,此乃大爭之世,列國伐交頻頻,強則強,弱則亡!如今之大世,若是秦國再守當初之舊例,那秦國今後又如何在列國之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