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有禮儀之大故為夏!(1 / 1)

楚使終於忍不住了,說起來,楚國同秦國一樣,皆被中原五國所蔑視,將楚國之人視為南蠻,時常輕視羞辱之!

此時聽到燕國竟然說神鳥背上文字乃燕國文字,更是怒從心來,不禁道:“那明明是我楚國文字,難不成足下皆是粗鄙不通文墨之輩?!”

“一派胡言,那明明是韓國文字!”

“莫要生氣!莫要生氣!在下認為那明明是我齊國之字!”

……

宮室之內的秦人也看到了六國使臣似乎爭吵了起來,一旁的侍者見此,連忙高呼,“肅靜!”

至此,六國使臣才看向反應過來,自己還身處秦國宮廷之中。

“這就是六國的侍者嗎?怎麼如此無禮?”

突然,宮室之內一道稚嫩的聲音響起,語氣中還帶著濃濃的失望,以及不悅。

眾人皆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竟然發現是站立在宮室正中央的公主夏!

聽到竟然是一女童斥責自己,這讓東方六國使臣面上有些掛不住,皆看向上方的秦君嬴駟出言道:“秦國之神鳥,當真是神異非凡,而這位便是引神鳥歸附的公主夏了吧?”

“秦國果然是人傑地靈,公主夏也靈動惠質,知禮節,有膽魄。將來定然會才情動七國!”

“……”

六國使臣連忙對囡囡一陣誇讚,此時,神鳥也終於落在了囡囡的肩膀之上,抖動這翎羽,背上的字體熠熠生輝,似乎在閃爍著神光!

沒錯!

就是在生閃爍著微光!

落在囡囡肩膀上的白止卻也心中震驚,因為在剛才,他明顯感覺到了自己背上的圖案就是在散發著微光。

對他來說並不是直接看到的,而是感受到的。

畢竟就是發生在他身上的異狀,如何感受不到。

身上的異狀正是自己背上最近一段時間出現的圖案——字體——“禮”!

白止想到了前世自己在看古籍時的畫面。

由於前世的他酷愛一些搜奇、神話等書籍,尤其是《山海經》、《淮南子》等。

期間,他看到了一篇關於鳳凰的記載,至於原文,白止已經記不清了,但是有一點卻讓他記憶深刻。

那便是對鳳凰的描寫:

鳳凰全身上下都是五彩斑斕的羽毛,頭上的花紋是“德”字的形狀,翅膀上的花紋是“羲”字的形狀,背部的花紋是“禮”字的形狀,胸部的花紋是“仁”字的形狀,腹部的花紋是“信”字的形狀。

鳳凰乃是瑞獸,出現、見到預示著吉祥。

而鳳凰身上每一個部位的圖案皆代表著鳳凰所代表的品德,即:德、羲(義)、禮、仁、信!

而鳳凰現實,世上必然是出現了代表著其中五種品德之人,擁有五種品德之一者,往往會吸引鳳凰,猶如鳳凰非梧桐不止,此乃鳳凰非德、羲(義)、禮、仁、信者不止。

“顯然,自己的這種狀況何書上描寫的走著明顯的不同,現在自己身上的字是‘禮’字,而剛才字發光之時,明顯感覺到了體內似乎有一種力量也逐漸壯大,更為促進自己的成長!”

“所以,這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那麼,如今的有禮之人是誰?”

白止皺眉,他站立在小囡囡的肩膀之上,銳利的目光掃視這宮宇之中的所有人,但是在他看來,卻沒有一個真正的、正確的人選。

片刻,白止收回了目光,再次陷入沉思。

“目前來看,自己的確是神鳥鳳凰,隻不過是向神鳥鳳凰成長、進化的途中。”

“自己背上的字就是證據!”

“同時,自己的成長似乎同相應品德之人有關,甚至能夠實現相互促進、互幫互助的關係。”

“但是具體的行為呢?如果自己找到了有禮之人,又該如何做?”

他想到了剛才自己身上的“禮”字綻放光芒的瞬間,帶給他的感覺。

輕微,卻又感受地格外清晰。

“禮……”

“寡人之公主夏,自然是知禮之人,不過畢竟爾等是客,對於剛才公主夏的言語,卻是失禮了!”

聽到六國使臣稱讚公主夏,作為初為人父的秦君,心中自然歡喜,不過卻喜怒不形於色,而是看向下方的囡囡,教導道:

“今日宮室之內,是六國使臣,屆時秦國之貴賓,夏,寡人為你取名為夏,便是讓你之禮。”

“唯!”

囡囡聽到秦君嬴駟的話,當即崩起了小臉,端正身子,小小的身子微微作揖,表明謹記君上之言。

與此同時,囡囡轉身看向一旁的六國使臣,同樣長長一揖,“貴使為秦國貴賓,適才夏失言,還請貴使恕罪!”

“不敢!”

見到一六歲稚童尚且如此知禮,六國使臣皆面色一肅,同時露出慚愧之色,連忙起身回禮。

同時更為驚歎,秦國公主夏小小年紀,如此年幼,竟然言行舉止遵循一定的章法,談吐不俗,蕙質蘭心,當真是知禮之人,不愧夏之名!

而已經站在青銅神樹上的白止看到這一幕,卻是心中一證。

“嗬!我卻是舍近求遠了!”

“夏,有禮儀之大是謂夏,有章服之美故稱華!”

“起初我不過認為囡囡是因為失去了母親,父親又是秦國君上,忽而表現地如此成熟、堅強。原來是我錯了……”

“禮,即囡囡、公主夏、嬴夏!”

……

此時,觀神鳥之禮已進行一半,作為被看之人,白止靜靜的作為旁觀者。

而六國使臣卻也問出了自己的問題,比如詳細了解神鳥降世之事,好待他們回國之後,稟告國君,記入典籍之中。

卻聽齊使詢問道:

“神鳥不凡,剛才我等已經領略了,不過是背負神秘之圖案,哪國之人看之,皆認為是本國之文字。”

“同時還有其羽毛很是炫麗,但是,除此之外,可還有其他神異之處?”

原來,齊使對於神鳥的神異似乎或許期待,此時見到神鳥之後,卻未達到他心中對神鳥的現象,忽而有些失望罷了!

“神鳥可通人言!”

上方的秦君嬴駟答道。

聽到秦君之言,彆說是六國使臣,即使是秦國之臣,此時也不禁吃驚、懷疑。

雖然是神鳥,可是能通人言,就或許太誇張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