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要不要識字?(1 / 1)

海叁威這地方也有宋人願意遷過來,李亮和鄭有財還是比較意外,兩人和當地駐軍水師一聊,才知道,宋人遷過來有很多優惠,而且大部份都是駐軍的家鄉村民和親戚什麼的。

“啥?科舉還能加二十分?”李亮這時正和當地駐軍水師一副指揮在聊天。

聽到舉家遷居海叁威,科舉能加二十分,李亮和鄭有財也震驚了。

朝廷現在的科舉是百分製,和以前完全不一樣。

以前科舉評分全靠閱卷官員的欣賞和認同,再相互比較,判甲等乙等分等級。

現在科舉,除了少量類似寫文章和論述的沒有固定答案,大部份題目都有固定答案,評分標準比較統一。

加二十分是非常誇張了,可以讓大部份人反敗為勝。

而且據那張副指揮使說,全家在海叁威這種偏遠地方的,子輩科舉加二十分不說,一旦錄取優先到江南,山東,中原等地為官,除非自己要求,儘量不會再往偏遠地方派任。

李亮兒子也十二歲了,一直在學識字讀書,沒幾年也得參與科舉,但他是遷到海叁城,和這裡不一樣,條件比這裡略好,他兒子科舉隻能加十分。

當下他罵罵咧咧:“早知我也乾水師了,全家遷到海叁威來。”

張副指揮笑罵:“你特娘說的容易,你們海叁城原本是東夏國京師,咱們是一塊石頭,一根木頭,一步步建起來的。”

“老子手上泡都起了幾十個。”

李亮和鄭有財頓時點頭表示認同,兩人開始也參與了長春城建造,乾了大半年,知道比較辛苦。

而他們海叁威在島的最南邊,人力物力都比長春城要少,能有現在的規模,確實比他們困難。

加上海上生活也不如海叁城,願意移民的,能加二十分也不容易。

當然,這其中還有很多規矩的,比如全家最少要住在海叁威十年以上,才能加分。

基本上就是為了你後代來的,你本人來了沒啥用,當然,也有讀書人願意過來住上十年,也可能十年後翻身考中科舉。

朝廷優惠很多,百姓們前二十年更是免農稅,其他商稅什麼也少的可憐。

駐守水師餉銀也比李亮他們高。

李亮這些海叁城也算大宋偏遠地區,餉銀現在超過普通中原甚至京師精銳。

而海叁威的則更高。

“你們幾年輪換?”鄭有財這時問道:“咱們海參城的步騎,五年才可以申請輪換。”

“一樣,都是五年。”張副指揮道。

“五年後想去哪?”李亮又問。

像他們這些偏完地區的軍將,都可以選。

年紀大的,願意的可以退役,想繼續乾的也可以挑選地方,但不一定會一定被朝廷認可,比如大夥全部選京師江南,那人多了之後,肯定要按級彆,貢獻來排隊的。

張副指揮想了想:“回老家,福建。”

“。。”李亮。

“這地方真七八冷,老子剛來時差點冷死。”張副指揮也罵罵咧咧。

好在宋軍遷南方水師過來時,都是有適應過程的,先往山東遷,呆上一段時間,再往旅順遷,再呆上一段時間,再往遼東或這邊遷。

“你倆呢?”張副指揮也問他們。

李亮和鄭有財對視一眼,異口聲道:“回老家,蔡州。”

三人似乎代表了這個時代大部份的古人的意願,大部份武官們更願意回老家,大部份文官們更願意進京城。

李亮和鄭有財在當地住了兩天,從長春城和附近來的宋軍軍將,軍士越來越多。

大概待到四月初五,張副指揮使通知他們,山東水師的船來了,他們可以走了。

現場一片歡呼,好多軍將軍士等著回老家。

李亮他們這波一起回去的有大半是長春軍的,但長春軍有兩個軍,他很多人也不認識。

這波一起和他們上船的有一百二十多人,武官官職最大的就是李亮,文官就一個,是長春城附近一個主簿。

這家夥是移民當官的,朝廷征招第一批來長春城,優先當官,他報名早,吏部稍微考核了下背景家世,確定是宋人之後就成主簿了。

初五上午,他們一百多人分上兩艘船,李亮他們坐的是兩千料海船,一上去就微微一愣,就見船上到處都是火炮。

這是他們見過火炮最多的船。

之前來海叁城的路上,他們也坐過船,純運輸船,今天算是坐了次水師戰船。

李亮和鄭有財兩人在船邊摸著那重型火炮,一臉的羨慕,這可比他們步營的火炮大多了。

“兄弟,長春軍的?”就在兩人聊著天時,有個幾個武官來到他們面前。

李亮兩人抬頭看去,先看對方衣甲左胸口。

那上面有標記。

“都頭級”李亮暗自一爽,船上他官階最大,趕緊挺了挺胸:“是啊兄弟,你哪個軍的?”

對面幾個武官圍過來,自報家門。

說話的姓袁,對方自稱會寧軍,和他們一樣,屬於遼東都司。

會寧是阿骨打建都上京的地方,後世哈爾賓阿城區附近,袁都頭駐地距離海叁城有九百多裡,在海叁城西北方向,接近後世哈爾賓所在。

雙方坐一起後,立刻談天說地,都有一肚子苦水要說。

會寧城是原金國上京改建,條件比海叁威城還差。

海叁威城好歹在宋人占據前是東夏國京城,上京在金國遷都之後就衰弱了,然後又被蒙古入侵,接著東夏,金國,蒙古三面都洗劫過。

在金國遷都變成會寧府後,當地人口一降再降,也大規模遷移。

在宋軍占據時,會寧府全部加起來都沒一千戶人,當地在後世更稱冰城,條件比海叁城還惡劣。

宋軍在當地駐會寧軍一軍三千人及家屬,待遇和海叁城一樣,比海叁威略差。

袁都頭他們探親回家時,原本有兩條件,一是往南去旅順,然後坐船去山東,一是往東南到海叁威,然後再坐船回山東或浙江。

前條路陸路有一千七百多裡,全靠騎馬或步行,後面是一千裡左右,但後面的路水路比較長。

兩條路假期也不一樣,前者兩個月,後者達三個月。

袁都頭他們都選擇後面的路,寧願多乘會船,也不願意多騎馬。

而且正好有三個月長假,路上多休息休息也可以。

“這船到山東要多久?”李亮頓時問。

袁都頭也不知道,他們隨即問船上的水師一個都頭。

那都頭叫道,他們不去山東,是去海州,得看風向,現在這季節,估計得十五天左右(後世也就三四天),而且中間會在高麗或濟州島停一天補給休息。

至於是在高麗還是濟州島,主要是看這些探親回家的宋軍意見。

因為到濟州島補給時間比較長,有人可能長時間在船上受不了,那就會在高麗補給。

李亮他們立刻叫道:“來都是乘船來的,早習慣了,到濟州島補。”

袁都頭立刻道:“彆,高麗補。”說罷向他們眨眨眼。

李亮他們不明白什麼意思,但後來還是決定在高麗補。

船隻在接近濟州島時,他們卻到附近高麗境內補給,然後袁都頭帶他們上岸,去了高麗的紅樓。

這邊是宋軍水師經常經過的地方,高麗人在當地發展起來,形成一個良港,還有紅樓專門招待宋軍,因為經過的宋軍都挺有錢的,高麗人當然要賺宋人的錢。

李亮妻子一直隨軍,鄭有財他們可不是,所以宋軍經過這裡,都想在高麗補給。

四月下旬,兩人隨船到海州,整個過程十六天,比後世慢多了,但在這個時代算是超快,沒有三角帆的船根本比不上,哪怕是明朝鄭和的船隊也不如他們。

到海州後船上宋軍各分東西,還有去福建浙江的還得坐船。

李亮和鄭有財有福和馬兩種選擇。

乘船也分兩種,一種是朝廷安排的船隻,這種比較快,基本是朝廷水驛道專用。

第二種是民船,那就走的比較慢,後者需要自己付錢,但可以遊山玩水。

兩人一合計,鄭有財感覺假期還挺長的,一共有三個月,騎馬哪有船舒服,不如繼續乘船,而且可以在江南兩淮遊玩一下。

他們在軍中出去都是騎馬,天天騎馬也沒意思,這下回家當然選擇坐船。

而且兩人帶著大包裹,肯定坐船方便。

於是兩人一路乘民船,遊山玩水似的,從海州到蔡州走了十天。

五月初兩人回到蔡州,各回各家。

近兩年沒回家,蔡州城也大變樣,城牆上遍布火炮,城中似乎也比原來繁華了許多,到處都是人來人往。

鄭有財歸心似箭,在城中租了輛馬車,帶著大包裹就往家裡趕。

他回家之前,鄭有財的堂弟鄭有斌剛從縣衙回家。

宋軍占據蔡州後,大量更換了當地衙役,並優先從宋軍的家屬中挑選。

堂弟鄭有斌因此被選為當地衙役。

鄭有斌歸屬禮房,頂頭上司是禮曹主事。

他隻是衙役,並不是吏和官,每月拿一貫錢,做重要的事另有補貼。

工資在大宋這會確實不高,連當兵的都不如,但大小是個衙役,出外有面子,而且在衙門裡辦事,上下打好交道對自己也好。

鄭有斌也是乾的一頭勁,加上朝廷這幾年經常有新政下來,每次做大事,都有補貼,他收入也可以。

但這幾天他有點不開心啊,因為上面有任務下來了。

蔡州知州臨近考核有些困難,有些數據不怎麼好看,錦衣衛已經上門提醒過,知州大人很是焦慮。

前面說過,趙與芮在大宋各地開辦了學校,先從路級(即如省會府城)一樣開始。

今年剛剛推廣到其他州府。

蔡州城圈了五百多畝地,辦了個學堂,還召集了三十多位老師,其中朝廷下派了兩位專門教新課程的。

朝廷也撥款每年五萬貫,用來支付學堂部份開支。

做為蔡州當地,除了自己州財政要補貼一部份外,還得招些學生。

朝廷給蔡州三百人名額,結果這都兩個月要開學了,他們才招了一百多人。

蔡州城剛剛被宋人收回來也沒幾年,大部份百姓都是從金國人轉身一變為宋人。

而原先的地主階級和金朝官員被趙與芮幾乎橫掃,查沒了他們所有的糧田家財,一部份充為國庫,一部份分給軍將,一部份租給百姓。

這地主階級大部份都能出讀書人,會識字,現在城中都是普通老百姓居多,誰有興趣讀書習字啊。

關鍵這些普通老百姓大部份以前沒田,現在朝廷租了田給他們,家家戶戶缺勞力呢。

知州壓力大,禮曹主事壓力當然也大。

這禮曹主事壓力大,鄭有斌壓力也來了。

上官簡單粗暴,直接分給他十個名額,兩個月內,要找十個學生進學堂。

除了這學生名額外,朝廷還打算在蔡州招一百個學徒工匠,五十個學徒郎中,後兩者還好,比較好招,前面的三百個學生是真難招。

鄭有斌剛從衙門出來,一路苦著臉,這上學是要交錢的,又會少勞力,普通百姓那肯願意。

沒辦法,和後世保險一樣,先從家裡來,然後是親戚吧。

鄭有斌一路想著心事回到家裡。

鄭有斌先去了堂嫂家(鄭有財家)。

兩家就在隔壁,剛進堂嫂家,就見院子裡幾個孩子正玩在一起。

鄭有財九歲的兒子,鄭有斌八歲的兒子都在,還有幾個鄰居,親戚的兒女,小的五六歲,最大的一個十歲了。

“嫂子,嫂子?”鄭有斌一進去就叫了起來。

堂嫂劉氏很快從裡屋出來,和他親切打了個招呼。

鄭有財不在家,家中的田地都是幾個堂弟鄰居幫忙。

劉氏對鄭有斌也很感謝。

但今天鄭有斌直接和她說:“讓娃兒上學吧,要識字了,將來可以當官。”

劉氏頓時搖頭道:“家裡的事也不少,娃兒再大點還能幫忙,你看他爹常年不在家,我才不讓娃兒再去這麼遠。”

劉氏自從丈夫降了宋軍,家中每月收到餉銀,還分了田,田都種不過來,除了親戚朋友,還得花錢花糧請人幫忙。

這日子和以前是沒法比的,她覺現在挺好的,再說兒子也不小了,現在學識字,怕是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