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野心勃勃忽必烈(1 / 1)

察合台兩兄弟這時會心一笑,他們肯定不會向遼人學的,趙與芮還指望百年和睦?簡直做夢,等時機一到,必然要舉兵滅了宋人。

兩兄弟這次見面達成一致,即等拔都西征回來後,一定要對宋開戰,以報這次丟失西夏之仇,絕不能學遼國。

說完這件事,察合台突然試探著問:“我聽聞合汗,要學漢廷征稅事宜?”

他的意思是,我聽說弟弟你要學漢人王朝,削蕃和征稅?

要知道察合台自己的領地,以前甚至原曆史的將來,也不需要將大蒙古帝國交稅的。

最多打仗時出兵配合就行,他自己領地的稅收,是他自己的。

窩闊台臉色微紅,連忙道:“二哥你放心,這是宋人皇帝趙與芮離間的話,窩闊台從來沒有這樣的想法--”

窩闊台有些心虛,說話時臉色還發紅,他有嗎?他當然有這樣的想法。

耶律楚材已經不止一次向他建議,要學中原王朝,集權中秧,他也當然能明白集權中秧的好處。

可窩闊台面對二哥察合台還是不敢承認,並且在趙與芮的宣傳下,大蒙古內部反對意見太多,他確實不好辦。

集權中秧的事,後來還是在忽必烈手上才正式開始,當然,也同樣引起了大蒙古的四分五裂。

這件事要是在成吉思汗手上辦,有可能辦成,換成吉思汗,誰辦都得分裂。

現在大宋這個崛起的王朝就在邊上,窩闊台膽子再大十倍,也不敢乾。

關鍵他原曆史上也沒這想法,根本沒打算這麼乾,就是收稅,也隻在黃河以北,山西一片的漢人區域這麼乾了。

現在趙與芮天天給他造謠,搞的內部反對意見一大波,窩闊台更不敢乾。

可這個謠又造到他心裡去了,是個皇帝聽完之後,總會有這樣的想法,這就讓他變的有些心虛。

察合台當然了解弟弟,一看弟弟這表情,心裡就罵娘。

窩闊台還真想削蕃收稅啊?

於是他語重心長的道,弟弟啊,這事你要慎重,現在這麼乾,搞不好大蒙古要四分五裂。

窩闊台幾乎指著天發誓了,長天生在上,二哥你放心,我一定不會這麼乾。

察合台來了兩天就走了,臨走之前,他和窩闊台召集在山西的貴族,初定了一個會議。

等蒙軍西征歸來,將再次召開大會。

他們下次會議,將確定一件事。

即大蒙古將來,絕不會將漢人王朝那樣施行削蕃和收稅的事,保證宗王和貴族的利益,以後任何一位大汗,都得遵守。

並且,他們要廢除皇帝的稱呼,不能稱朕,還是以大汗為稱。

這是蒙古內部表態,堅決不走漢人王朝邪惡路線,保持自己遙遙領先的遊牧民族傳統。

窩闊台和察合台的決定,暫時穩住了蒙古貴族們的心,也讓大蒙古繼續保持著團結。

十月份,消息傳到了遙遠的哈剌合林。

巨大的帳篷被掀開,幾個少年魚貫而出,每個人臉上表情不一。

忽必烈,阿裡不哥、撥綽、末哥、歲哥都、雪彆台幾個人嘻笑著從母親大帳出來。

剛剛母親唆魯禾帖尼傳召他們,宣布了下次大會的議題,決定大蒙古帝國以後的走向。

曆史被趙與芮完全改變,大蒙古現在全面反對學習中原王朝。

阿裡不哥和撥綽都在討論自己將來的封地。

窩闊台已經答應了他們,年滿十四歲後,可以擁有自己的封地,親唆魯禾帖尼等蒙哥回來後,就會考慮把原拖雷的地盤,分給幾個滿十四歲的兒子。

這是蒙古大汗答應所有人不會削藩的承諾。

幾兄弟正笑著聊天,拖雷的這些兒子裡,旭烈兀跟著蒙哥西征,年滿十四歲的目前隻有阿裡不哥和忽必烈,其餘的弟弟們還小,才八歲的末哥左手牽著歲哥都,右手牽著雪彆台。

這三個小娃兒還更小,根本不知道分封意味著什麼。

但阿裡不哥發現忽必烈好像不是很高興。

忽必烈即將擁有自己的領地,為何好像還不高興?

“四哥,你為啥好像不是很高興的樣子?”阿裡不哥奇怪的問。

忽必烈抬頭看看遠處,淡定的道:“大汗即為天子,當富有四海和大地。”

“咱們這樣還是搞分封一套是不行的,漢人以前的商周就用過,一旦臣強主弱,必出大事,王朝也會更易--”

忽必烈的話讓這個弟弟目瞪口呆,忽必烈和他們不一樣,四哥忽必烈喜歡漢學,身邊常帶著漢人,學讀漢人書籍,曆史和典故,甚至還看漢人兵書。

沒想到居然在這方面,還支持漢人王朝。

其他弟弟還小,也沒反應過來,但阿裡不哥想了想後,直接道:“就算王朝更易,不還是我們蒙古人為大汗嗎?”

“。。”輪到忽必烈愣住了。

阿裡不哥說的沒錯,就算各地藩王將來強大,奪了汗位,但天下,還是我們蒙古人的啊。

忽必烈被阿裡不哥嗆的說不出話,兩兄弟面面相覷,相互對視了片刻,隱隱好像感覺到一絲絲隔膜。

他們這會肯定也想不到,在原本的曆史上,兩人為了大汗之位,也最終展開生死大戰,分裂了蒙古帝國。

兩兄弟分開後,忽必烈前往自己的居所。

哈林合林現在有一幢剛建立的新屋,非常漢化,與草原上其他建築不同。

這就是忽必烈的房子。

忽必烈從小就熱衷於訪求前代帝王的功業逸事,尤其是喜歡聽唐太宗李世民作為秦王時廣延四方文學之士,講論治道,終成大業的事跡,而且由衷欽佩,銳意模仿。

所以忽必烈是把唐太宗李世民當偶像的,可見其誌不小。

此時忽必烈回到家中偏殿,很快來了一個穿漢服的人,這人不像蒙古人,也不像漢人,正是吐蕃人布魯海牙。

布魯海牙,西州高昌(今薪疆吐魯番市)人,畏兀兒族,大蒙古國大臣,元初名臣廉希憲之父。

其為高昌貴族,善寫國書,精於騎射,年少時歸附成吉思汗,隨從蒙古軍西征。成為忽必烈母親唆魯禾帖尼的家臣,專管燕京、中山路軍民匠戶。

這布魯海牙目前管理大蒙古燕京和中山兩路的匠戶,包括哈林合林的匠戶。

哈林合林這裡有幾萬匠戶,是蒙古的大本營和匠戶集中地。

布魯海牙精通漢史,忽必烈的漢語就是他教的,漢學曆史也是向他所學。

而且在拖雷去世前,布魯海牙一直在燕京,對大宋朝現狀也比較了解。

布魯海牙進來拜見忽必烈,然後就問:“今天是不是還是繼續講唐太宗李世民?”

手中已經拿起一卷古書。

忽必烈愣了下,突然搖搖頭:“老師能不能替我講講趙與芮?”

“?”布魯海牙立刻愣住了。

忽必烈反應過來,怕布魯海牙也對趙與芮不怎麼了解。

“聽說長胡子(耶律楚材)對其有研究,不如我寫封信過去?”布魯海牙問。

忽必烈想了想,點頭道:“甚好。”

然後又趕緊回了句:“我希望對趙與芮的事,知道的越多越好。”

--------

元貞元年九月,趙與芮在位九年多,曆經多次大戰,終於逼和了蒙古。

正如窩闊台和察合台所說的那樣,大宋雖然占據上風,但趙與芮也是有苦說不出。

他在位之後,在內鞏固王權,打擊地主,對外訓練軍隊,拓展國土,可謂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就他登基前的南宋模樣,換成李世民,劉秀,贏政,朱元璋都不好使。

你讓這些曆史大帝們從趙與芮登基時間開始,照樣乾不過蒙古,都得跪。

首先他們國內的問題就處理不好。

李世民也好,劉秀也好,朱元璋、秦始皇也好,都不會像趙與芮那樣搞定國內地主,完成打土豪分田地。

首先他們古人那套行事方法,不如趙與芮有用,老朱殺貪官算狠的了,但也沒有用,隻靠殺是不行的。

趙與芮也靠殺,動不動還誅全家,但更需要靠合理的製度來管理。

李世民劉秀那時代的田都是集中在地主手上,老朱分了部份給了軍戶,大部分給勳貴,而最終屬於軍戶們的還是被長官和勳貴官員們吞並。

趙與芮則優先大部分給當兵的,征招新兵不減稅,各種製度辦法,鼓勵保障軍隊士氣。

抓住了軍隊之後,你在前面能打勝仗,國內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

你換成老李老朱他們,就算能同樣能抓住權力,得到軍權,但你帶著南宋以前這種兵馬出去打蒙古不一定能打勝仗,你一旦打輸了,國內各種問題就要出來。

所以趙與芮雖然占了上風,但壓力也挺大的,如今趕緊議和,正好繼續穩定國內統治。

想穩定國內統治,其實就是簡單幾點。

一是要保證糧食產量,不能大面積鬨饑荒,這點趙與芮做的不錯,應該說南宋的基礎好,也是曆代王朝最重視水利基礎設施的王朝。

趙與芮在南宋的基礎上面,加大水利建設,更學隋朝大量建倉屯糧,豐收年就屯糧,缺收年從占城,日本等國收購糧食繼續屯,從而保證他登基這幾年,國內各地糧倉豐滿,沒有災荒,這樣國內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

第二是保障官員軍隊餉銀,老朱的大明就死在缺錢上面,任何哪個王朝,缺錢都不行,沒錢誰替你賣命?

趙與芮前期靠白糖,中期靠商稅,目前商稅還沒有波及各行各業,隻在最賺錢的堵場和紅樓等少數行業,加上大開海貿,這才讓大宋朝廷不缺錢。

你換成老朱,老劉,老朱,老贏這幾個,四人都能海禁,僅這塊,他們就未必能把南宋財政搞上去。

現在九年下來,趙與芮的大宋王朝不缺糧,不缺錢,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缺人。

現在攻滅金國占據西夏之後,還有更多的田需要百姓去屯種,還有更多的地方需要駐守兵馬。

移民雖然可以,效率慢不說,還消耗朝廷資源,所以趙與芮隻能拚命想辦法讓大夥趕緊生,多生點。

而想安居樂業,必然要有太平的環境。

暫時的停戰,也給趙與芮喘了口氣的時間。

他又可以整頓國內,訓練兵馬,屯種糧田,擴建水利,做大海貿,穩步提升國力。

十月份,朝廷剛剛和蒙古議和,趙與芮開始先查糧稅和屯糧。

寶慶四年,朝廷製定了新稅法。

“戶人均三畝及以下,免征稅。

然後戶人均三畝到十畝的,夏稅不變,秋稅畝五升。(另外,凡遇災年欠收失收,畝產量在八鬥以下者,免稅。)

戶人均十畝以上,到人均二十畝的,夏稅,丁口輸絹七尺,秋稅畝一鬥。

戶人均二十畝以上,一百畝以下的。(這種家中起碼一兩百畝田。)

夏稅丁口輸絹一匹。

秋稅畝四鬥。

戶人均一百畝以上,五百畝以下者。

夏稅丁口輸絹五匹,絲綢兩匹,棉五十兩,錢十貫。

秋稅畝五鬥。

戶人均五百畝以上者。

夏稅丁口中輸絹十匹,絲綢四匹,棉一百兩,錢一百貫,馬牛各五匹。

秋稅畝一石。”

當時從福建先起征,然後這些年朝廷各地陸續跟上。

後續還補了很多減稅新法,比如家中有征獨丁當兵者,立功者都有相應減稅。

各地收的稅,除一部份上繳中秧外,有部份會留在當地。

除了屯放在當地糧倉中,也有給當地駐軍和官員自用。

但屯在糧倉中有多少是真,這是曆古朝代都得考究的事。

去年八月,揚州有新建不到一年的大糧倉發生火災,事後說是燒損糧食,絲絹等物,折合糧價約值三十萬石,震驚朝野。

但趙與芮並沒說什麼,今年初,廣東某地又有糧倉起火,損失以十萬石計。

趙與芮真是怒了。

不過當時正蒙古大戰,他也顧不得這些事,現在與蒙古議和,終於要下重手。

當初趙與芮也考慮過會燒糧的事,所以很多地方的糧倉是隔開的。

最大的糧倉也就存一萬石,小的隻有一千石,同一個地方,可能是諸多糧倉相鄰在一起。

你怎麼可能一燒就燒三十萬石?

這麼巧三十個糧倉同時起火?

而揚州那邊的糧倉也沒有全部是一萬石的大糧倉。

十月初八,皇城司提舉全勇親自帶隊,帶京師錦衣衛二十人,禦史台官員三人,經過常州時,抽常州駐軍一都,一百多人,再到鎮江時,又從鎮江府抽衙役弓手二十人。

初十,全勇帶著大隊人從揚州南的瓜洲渡口上岸。

剛到岸邊,揚州當地已經有官員來渡口迎接。

全勇微微一愣,因為他們一路過為,都沒有打招呼,更沒有下公文,但揚州當地官員,居然知道了。

渡口站著好多官員,有揚州府知府常文才,通判賈洪康,揚州駐軍正將盧之平,兩員副將,揚州錦衣衛千戶所千戶嚴海光,兩名副千戶,另有當地廣陵縣錦衣衛百戶吳俊。

除了這些主要文武官員,現場還有一大堆人,包括廣陵縣令齊兵,知府衙門裡的各曹主事,廣陵縣各房主事等,除了淮南路製置司的人官員沒到,揚州府和幾個縣的文武基本都到了。

岸上黑壓壓一片人,等全勇一下岸,全勇都懵了,沒想到會來這麼多人,這麼大陣仗。

對面有他的熟人,駐軍正將盧之平,帶著兩副將,錦衣衛千戶嚴海光,帶著錦衣衛紛紛上前:“拜見侯爺。”

全勇身為皇帝表弟,早在前年已經晉封為侯,食邑五千戶,不降等世襲三代威勇侯。

其他文官什麼都不認識他,聽到這是全勇,還是皇帝表弟,紛紛上前拜見。

知府常文才又笑道:“下官已經已經準備了酒樓,為侯爺一行,接風洗塵--”

不料他剛開口,全勇伸手一揮打斷他:“常知府幾年的進士?”

常文才愣了下,馬上回道:“嘉定十年。”

全勇哦的一聲,回頭看看身後,身後往前來了個人,向全勇道:“常知府是我同年。”

“宋慈。”常文才這才看清來人。

來人正是和他一樣,嘉定十年的乙科進士宋慈。

這個宋慈正是曆史大名鼎鼎,寫出《洗冤集錄》的人。

他先後受學於朱熹的弟子吳維和真德秀。

受真秀德推薦,宋慈兩年前到長汀為知縣,基本是和他原曆史一樣的任職經曆。

這次趙與芮專門把宋慈派來搭檔全勇,同時有整肅當地之意。

常文才和宋慈同年,但前面晉升的就比較快了,因為宋慈為人正直,執法嚴明又不徇私,這種人在官場上沒什麼前途的,要不是他在曆史上得到彆人推薦,得到真德秀和魏了翁等名臣的看重,根本做不長。

常文才看到宋慈臉上更是開了花,滿臉陪笑,同年啊,老同學,更開心了。

全勇卻道:“常知府身為主官,也入京面過聖,更上過課,難道忘了朝廷的法令了嗎?”

常文才滿臉堆笑的臉上,嘎然而止。

趙與芮是有個規定的,凡一縣主管上任前,都要進皇城面聖,皇帝和他們會聊幾句。

常文才在寧宗手上做到知縣,在趙與芮手上做到知府,所以也進過京和皇帝聊過天。

而所有和皇帝聊完天的縣、府、州主官離京前,還得上一課。

全勇就是提醒他,彆忘了上課的內容,那不但是規矩,也同等於法令。

按朝廷法令,京師中有人下來檢查也好,辦事也好,那怕路過也好,當地官員不得接迎和宴請。

不管什麼原因,就是京官回鄉,揚州是他家鄉,他回來看親,都不能宴請,除非他致仕了,你可以以私人名義請他們吃飯,凡在職時期,不得有任何理由請吃飯,連喝茶都不可以,更不能串門。

全勇第二句話就說的現場一片安靜。

所有人面面相覷。

因為現場像錦衣衛千戶、副千戶,駐軍正將,副將,離京前都是和皇帝見過面,也知道這規矩的,你們知道規矩,為何還來?

接著全勇厲聲道:“諸位都是朝廷重臣,大將,朝廷的法令,在諸位眼裡如同兒戲?”

“還是諸位忌恨全勇,故意想把全勇也拖下水?”

“我身為朝廷下派辦事的官員,如果和諸位談天說地,喝茶吃飯,陛下會怎麼想為臣?”

岸邊諸人瑟瑟發抖,所有人低頭不敢直視他。

“宋慈。”

“下官在。”

“把今天在場所有人的名字,官職,全部記下來,回頭上報吏部,全部給予處分。”

“諾。”

全場色變,很多低級官員暗暗叫苦。

“下官不服。”突然人群中有人叫道。

全勇抬頭看去,冷然道:“你站出來,是何官職,叫什麼名字,為何不服?”

“下官揚州府兵曹事副主事王春。”王春看起來很年輕,他往前一步,一臉不服。

接著道:“下官隻是小小的副主事,上面還有主事,還有通判,還有知府,上官們昨天就叫今天到岸邊集合。”

“下官身為屬下,豈敢違令,違抗上官命令,亦是大罪。”

就是就是,現場一片喧鬨,低級官員們和軍將們紛紛抗議,憑什麼給咱們所有人處分?

按大宋現在的法令,受過處分的官員,不但要降薪,五年內不能再晉升。

如果五年內再受處分,還得被降級,甚至開除。

全勇不動聲色又問:“你何年入職?”

“前年六月。”

“那就沒問題了。”全勇沉聲道:“朝廷的相當法令,每年十二月底,春節前下發各府州縣,各軍各錦衣所,每年重發一次,就是讓各級官員熟讀法令,不要犯錯。”

“你入職兩年,沒有看過相關法令?”

“。。”王春頓時語結。

他看過嗎?他真沒看過。

朝廷年年發重複的法令下來,到他手上人,了隨便看幾眼就扔掉了。

全勇冷笑:“你若是今年六月入職,沒到十二月份,算你沒有看過相關法令,你前年就入職,無論你看沒看過,都是大罪,你還敢狡辯?簡直罪加一等,宋慈--”

王春又氣又怕,結結巴巴:“上官們叫下官們來,下官們如何敢拒絕?”

“上官叫你吃屎,那你也吃屎?”全勇怒吼,聲音越來越大:“上官叫你殺人,你也殺人?”

“上官叫你造反,那你也造反?”

轟,最後一句話簡直震耳欲聾,現場所有人聽的神色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