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願與西夏結盟,共抗蒙古(1 / 1)

郭正孫在任上向來愛民如子,一時難以接受。

孟珙見其變色,隻好勸道:“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如果因為不忍下手,被敵軍破城,死傷的就是咱們自己人。”

“百姓被逼攻城,基本必死無疑,既然會死,為何不轉身與敵人拚命,如果每個人都抱著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的的決死之心,還有什麼敵國敢欺負咱們宋人?”

“現在陛下下旨,所有的功過,由陛下承擔,郭知府應該明白陛下的苦心。”

郭正孫隻能苦笑。

孟珙沿著鳳翔城走了近一個時辰,文官郭正孫也陪著走了一個時辰,大熱天的,幾人都走的滿頭大汗。

孟珙幾乎把鳳翔看了一圈,然後和大哥孟璟,知府郭正孫一起指出那邊需要加固,那邊需要放炮,那邊需要多放弓箭手,兩人紛紛記下。

孟珙又讓郭正孫組織城中工匠打造防箭雨棚。

據說是皇帝設計,即把前後兩段城牆連起來,搭上鐵木架。(類似於在城牆上建一個個雨棚)

雨棚建在火炮處,可用來防雨,和防城下弓箭拋射。

以鐵棍為支架,頂部先鋪一層鐵板,然後在鐵板上鋪一層石子,再加一層木板,再鋪一層石子,再加一層鐵皮,還可以保護火炮和炮手。

從頭牆上下來後,孟珙繼續在城裡轉,郭正孫和孟璟等人還是跟著。

按皇帝的命令,城中全部經過重新規劃,居民區是居民區,軍事區是軍事區,屯田處是屯田處,匠作局歸匠作局,整個城市以軍事化管理,住進來的居民都要登記身份,以防細作混進來。

此時城中到處都在忙碌,外面有移民進來,然後有人專門登記後再分配,也可能送往他處。

還有人在河中投放魚苗,有人在開墾新田,還有人在建倉庫,等等。

他們要求城中能放一年以上存食,還要儘量自給自足,所以郭正孫和孟珙等人想方設法在城中養豬養雞,甚至和釣魚城一樣養魚。

附近大量的農田基本在城外,但為了防止被圍城,城中也開墾了近一百畝田,占了城中好大一塊地方,主要還是種植蔬菜為主。

孟珙又道:“等遷移百姓結束,按陛下要求,所有邊防重城,還要全面清點,登記人口一次。”

“家家戶戶製做鐵牌身份證,嚴防細作。”

“以後非本城戶口,進出人員,要嚴查。”

“城門兩百步內,所有民間建築都清理掉,戰時和城門關閉時,未得到命令,兩百步內,不得有閒人靠近,否則格殺勿論。”

接著又道:“再發動百姓和將士,將鳳翔城外十裡的所有樹木全部砍了,運進城內。”

“接著再砍十裡外的。”

反正隻要有時間,沒有敵軍來之前,能砍儘砍,最終要讓鳳翔城五十裡之內,看不到一棵樹。

孟璟聽的目瞪口呆。

跟著父親征戰多年,還沒見過這麼防守的。

他們當年一直是和金國打仗,照現在來看,蒙古人好像很可怕一樣,防守工作,做到這種地步。

會不會太過了?他小心翼翼的提問。

孟珙搖頭,沉聲道:“以四川為上遊重鎮,蜀土富實,無兵革之擾,居官者以為樂土。”

“隻要咱們這裡沒有蒙古人進來,咱們四川就是大宋的大後方。”

“源源不斷的軍糧,源源不斷的兵源、兵甲,可以支持兩淮和京湖地區。”

“咱們隻要守好鳳翔,蒙古人進不來,就是一大功。”

“整個四川可以為大宋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

此時四川近千萬人口,遠勝蜀國。

趙與芮可以把這裡打造成一個巨大的大後方,支撐南宋其他戰場的消耗。

而在他趙與芮的計劃裡,廣東、廣西,福建、江西等省,都將和四川一樣,起到大後方的作用。

曆史上的南宋,在兩廣和福建幾乎都沒得到什麼支持,除了泉州和廣州的市舶司收入,兵源、資源,甚至糧食等貢獻都少。

蒙元進去之後,兩廣和福建一路投降,完全沒有起到作用。

而這幾個地方和現在的四川一樣,從頭到尾沒有經曆過戰火。

所以趙與芮要充分利用,把這幾個省和四川聯成一線,專門供養前面一線。

孟珙當時和趙與芮面談時,也被皇帝的大戰略震驚了。

以他的能力,也隻看到四川和襄陽連成一線,可以建立重要的防線,但還沒有考慮到後方供給的問題,畢竟在他們這些地方將領眼裡,這種事是朝廷和皇帝關心的,不是他們能想的。

“四川、兩廣和福建等路,都能出兵,錢,甚至還有銅、硝、硫磺等各種物資。”

“咱們要讓金人和蒙古人看看,咱大宋不是隻有兩淮,京湖和江南,還有四川、兩廣和福建。”

守好四川,就是大功?郭正孫和孟璟此時似乎明白了什麼。

孟珙在鳳翔呆了三天,接著馬不停蹄趕赴三關五州,所有一線關城都要巡察一遍,完事後,還要和崔與之一起寫報告給皇帝,說明守三關五州的文官和武將都是誰,兵力人員配置,為什麼用這些官將,他們有什麼優缺點等。

雖然比以前麻煩,但孟珙能理解,皇帝對這裡重視。

離開鳳翔時,他單獨招來三哥孟璟,孟璟能力一般,孟珙是知道,但他更知道,三哥不怎麼會犯錯。

“郭知府能文能武,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大哥平時多向郭知府學習,不管將來蒙古還是金國,西夏來人,你隻要守著,彆出城浪戰,千萬彆學馬謖,隻要不犯錯,守住鳳翔,就是大功。”

“四弟放心,我明白自己的能力,決不會給孟家丟臉。”孟璟看弟弟不信的表情,又道:“就是你嫂子在城外,老子也不出去,這樣你放心沒?”

“哈哈哈。”孟珙大笑。

----------

寶慶元年八月中旬。

一支龐大的馬隊從西夏西涼府(涼州)的牧場往東南方向而去,浩浩蕩蕩的馬隊鋪天蓋地,差不多有數千匹戰馬,一路沿著喀羅川,進入原金國臨兆府內,兩天後就到達了蘭州。

年輕的高智耀騎在一匹戰馬上,慢跑著看著身邊成群的馬隊,眉頭緊鎖,若有若思。

才十九歲的高智耀是西夏右丞相高良惠之子,是堅定的聯盟抗蒙之人。

西夏新皇帝李德旺繼位後,在即位之初立即改變神宗的附蒙政策,試圖對抗蒙古。

乾定二年(1224)二月,李德旺聽說成吉思汗西征未歸,遂遣使聯絡漠北未被蒙古征服的部落,結為外援,以共同抗擊蒙古,但消息敗露,成吉思汗於五月親率大軍再次攻夏,先打沙州,一個多月也沒有打下,成吉思汗又分兵打銀州,九月,攻破銀州,屠殺西夏軍數萬,擄掠牲口(牛羊馬駝)數十萬,李德旺隻能請降,並答應送兒子去當質子,蒙古人這才退兵。

也就在今年三月,蒙古人派使者進京,質問李德旺為什麼沒有送質子過來?

時右丞相高良惠和樞密使李元吉都建議李德旺守信,送個質子過去,但李德旺剛剛與金結盟,不願意白白犧牲兒子,他把蒙古使臣敷衍遣回,整飭國政,聯金抗蒙,鐵了心要對抗蒙古。

同年六月,李德旺於國中求直言。殿中禦史張公輔向德旺上書陳說整頓國事的七項意見:一曰收潰散以固人心;二曰堅盟信以紓國難;三曰修城池以備守禦;四曰明軍政以習戰守;五曰聯烽堠以立應援;六曰崇節儉以裕軍儲;七曰觀利便以破敵勢。概而言之,就是要增強國力,聯金抗蒙,特彆在盟約上面,一定不能和以前一樣反覆,無論和誰結盟,就不要反覆。

李德旺之前,西夏各任皇帝,一會聯蒙抗金,一會聯金抗蒙,牆頭草一樣變來變去,受各國厭惡。

德旺對張公輔的上疏十分賞識和認同,擢升他為禦史中丞。

張公輔的七策剛說完,宋人新皇帝派使者入西夏,要求結盟抗蒙,通商共利。

當時李德旺簡直欣喜若狂,不敢相信。

南宋之後,已經很少有宋使到西夏,畢竟雙方國土已經不連在一起。

此時宋使突然來到,李德旺非常隆重的接待。

宋人不說和金結盟之事,隻說要和西夏結盟,共抗蒙古。

簡單來說,讓西夏交易戰馬給宋,宋給西夏白糖和茶葉、絹帛。

時朝中有大臣不同意,感覺宋人交易的東西對戰爭無用,不能增加國力。

但白糖和茶葉等物,又確實是西夏奇缺,甚至說上流社會需要的東西。

宋使道,你們不交易給我們,難道被蒙古打破之後,全部掠去?

銀州城破,西夏損失牛羊馬數十萬,其中戰馬就有數萬匹。

肥敵人而弱自己。

宋使還道,以前你們交易給金國質量比較差的戰馬,結果最好的戰馬,卻被蒙古奪去,然後蒙古人用你們的戰馬殺入你們的國家,殺死你們的男人和孩子,搶走你們的戰馬和錢糧,淩辱你們的母親和妻女,這真是你們想看到的嗎?

當時西夏朝臣憤怒,有人還想打死宋使。

但右丞相、張公輔等人極力反對。

宋使說話難聽,但很有道理。

西夏神宗之時,與金國交易,故意用質量比較差的戰馬給金國,現在報應來了,被宋人說中,蒙古人把西夏當自己家一樣,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每次過來,都要掠奪數十萬的牛羊馬。

想到銀州城剛被搶了數萬匹戰馬,李德旺就氣不打一處來。

他當即決定,和宋交易,不過他還加了一個要求,還需要部份鐵錢或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