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你願意幫朕背黑鍋嗎(1 / 1)

大慶殿後面的垂拱殿,趙與芮和氣的請彭義斌坐下。

趙與芮先和彭義斌簡單聊了幾句,濟南侯老家哪裡?當年為什麼當兵打仗?

彭義斌開始有點拘謹,說了幾句就放開了。

他也是豪爽之輩,很快在皇帝面前吹了起來。

正吹的起勁,趙與芮突然語氣一轉:“聽說當天楚州動亂,杜杲活捉了李全之子和妻子,後來怎麼殺了?”

“。。”彭義斌一愣。

片刻之後,刷,他臉上通紅,結結巴巴道:“末將--末將兩天後才到,楚州城中的事,也多半是聽來的。”

“濟南侯聽到什麼了?”趙與芮笑問。

彭義斌猶豫了下,咬牙道:“有人問杜製府如何處置,杜製府立刻下令斬了,還說陛下若問,就說是他下令的。”

趙與芮臉色不變,靜靜的聽著。

彭義斌說完,起身,撲通跪下:“末將願以性命擔保,杜製府是心為朝廷,殺的好。”

彭義斌這人不會說謊,先實事求事,然後也表態,說杜杲殺的好。

他和杜杲很像,兩人之前都沒見過面,隻聽過對方的事跡和名字。

杜杲在皇帝面前也擔保,彭義斌是真義士,如今彭義斌投桃報李,也是如此。

這兩人性格都是直爽,不會拐彎抹角,但若遇到一般的領導,很討厭他們自作主張,肯定不會被重用,甚至要被猜忌。

趙與芮沒再說什麼,猶豫了片刻後就道:“朕說句實話,濟南侯是個將才,並不是個帥才。”

“末將明白,末將打仗基本靠勇,靠兄弟們的支持。”彭義斌臉漲的通紅,痛快承認自己能力有限。

他打仗沒什麼兵法技術含量,就是直接乾。

上次趙與芮的人教他攻青州,攻濟南,省事很多,如果換成是他自己乾,估計就是直接提兵去攻,搞不好要打個幾十天半個月,也未必能打的下。

輕鬆的攻克濟南和青州後,他認為皇帝那邊的人很有套路,打仗比他厲害。

“末將早有準備,請陛下派人來接管山東都司。”彭義斌這時道。

皇帝封他為副職,他就知道早晚有人要接替自己。

“朕不是要奪你兵權,山東的兵,你先管著,隻要你答應朕,沒有接到朝廷命令,不得繼續北伐,朕不是不想北伐,你現在北伐,一旦吃了敗仗,基本必死無疑,你彭義斌不怕死,你手下數萬兄弟陪著你死嗎?”

彭義斌應該聽明白了,當著皇帝的面表態,以後一切以朝廷命令為準。

趙與芮得到滿意的答覆,又問,以濟南侯看,現在我大宋,最大的敵人是誰?

“蒙古。”彭義斌毫不猶豫:“蒙古之患,比金厲害十倍---”

彭義斌常年在山東,和金國打過,和蒙古人打過,還沒遇到過蒙古人的主力,但已經感覺很吃力,而且蒙古打的金國節節敗退,他是深有印象。

他要是知道曆史,肯定要謝謝趙與芮,沒有趙與芮把他招回楚州,招回去打青州,他現在已經在北伐的路上,被蒙古人滅了。

“你能明白這個道理就行。”趙與芮道:“朕問你。”

“如果有隻狼咬過你,但前面又來了隻虎,現在隻你有先和狼聯手,才能暫時保住小命,抵抗住虎,你怎麼辦?”

彭義斌沒有猶豫:“末將認為,當安撫金國,先共抗蒙古。”

“好。”趙與芮拍案而起。

接著趙與芮面授機誼。

朝廷要以東平為據點,和金國私下交易。

從東平往西南就是曹州,陸路可以進入河南金國腹地,與開封都不遠。

東平邊上還有重要的水驛道,往東連接青州可入海,往南可到兩淮。

朝廷的船現在兩邊都能走,但邳州和徐州還在金國手上,如果走這條路,和金通商就太明顯了。

為了保密,還是走青州。

然後從青州到東平,再由東平到南陽湖,雙方在南陽湖交易。

“朝廷現在還不能公然稱和金國交易,所以如果被人發現和舉報,你要出來背禍。”

“到時就說是你彭義斌自己和金國交易。”

“彭義斌,你願不願替朕背黑鍋?”

彭義斌大聲道:“末將願一力承擔。”

“好。”趙與芮扶著他的肩膀也大聲道:“濟南侯守好山東就是大功,將來朝廷北伐之日,朕再與你痛飲一場。”

彭義斌激動的熱淚盈眶,他不怎麼會說話,反正就是感覺皇帝人很好,和皇帝談的來。

趙與芮最後又問,東平守將是誰?

彭義斌說是嚴實,原金人,先降蒙古,又降了他。

趙與芮臉色微變:“這種人朝三暮四,不能信任,他上次能降你,將來還能降蒙古?”

“你要麼除掉他,若是不願意,讓他去守臨清,東平一定要換成你的人,所有兵馬,要用你自己人。”

“末將遵旨。”彭義斌還是心軟,心裡隻想著把嚴實調防臨清,也沒想除掉嚴實。

臨走前,皇帝讓他回山東後,配合趙與芮的人訓練整頓兵馬,逐步消減嚴實兵權,修固青州,濟南等地城防,屯田養馬,做好備戰。

彭義斌一一答應。

---------

大散關為周朝散國之關隘,故稱散關,為關中四關之一,位於後世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自古為“川陝咽喉”,兵家必爭之地。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宋於富平之戰失敗後,宋將吳玠收拾殘兵,屯據和尚原,剛立好柵寨,金兵已至原下。

有人勸吳移屯漢中,保住入蜀之關口,吳認為:“我保此,敵決不敢越我而進!堅壁臨之,彼懼吾躡其後,是所以保蜀也。”果然打敗了來犯的金兵。

次年五月,金沒立郎君及彆將烏魯折合,分兩路入寇,吳派吳璘、雷仲等,將勁兵用“駐隊矢”迎敵。並用騎兵斷其糧道,共交鋒三十多次,完顏宗弼中箭而敗退,此役宋軍大勝。

南宋因為牢牢守著大散關,奠定了後面的紹興議和的地界。

紹興十一年(1141)年,南宋與金議和,宋向金稱臣,金冊宋康王趙構為皇帝;劃定疆界,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為界,以南屬宋,以北屬金;宋每年向金納貢銀、絹各25萬兩、匹,自紹興十二年開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納。紹興和議確定了宋金之間政治上的不平等關係,成為兩宋在靖康之恥後的另一個恥辱。

大散關身為關中四關,從中原進蜀必須要走這裡,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他支撐著南宋在秦嶺北部的防線。

但天下沒有攻不破的堡壘。

關鍵還是要看守關的人是誰。

吳階吳璘在時,金兵不能破關。

但前幾年金兵來攻,守將王立不戰而逃,直接棄了大散關,之後拖雷來了之後,又被打破了大散關,牢不可破的大散關,變的像菜市場一樣,誰都可以進來。

正因為知道大散關和四川的重要,趙與芮掌權之後,立刻撤換了原四川製置使,史彌遠的心腹鄭損。

趙與芮對鄭損毫無印象,也不知道他才能如何,但鄭損是史彌遠心腹,而且崔與之是南宋名臣,他肯定優先使用崔與之。

而曆史上正是鄭損這廢物放棄了關外五州,讓拖雷輕易的打破了大散關。

所以趙與芮陰錯陽差之下,反而是換對了人。

但現在的問題是,崔與之已經不年輕了。

寶慶元年六月。

年近六十七歲的崔與之,在兩個年青人的攙扶下,站到大散關的城頭。

曆史上崔與之八十多歲還去平叛,所以這會精神還是不錯。

但大散關海拔一千兩百多米,他爬上來後,也有點氣喘籲籲,站在原地半天沒有說話。

扶著他的兩個青年,正是孟珙和孟璋兄弟倆。

此時崔與之正眺望大散關,他身邊是孟珙兄弟,身後是大散關守將,準備將張宣。

幾年後,拖雷派速不罕借道入川,正是已經升為沔州都統的張宣,怒斬來使,因為張宣也知道,唇亡齒寒,不能借道給蒙軍。

“崔製府,您看東側就是和尚原,當年吳帥就在此大敗金兵,和尚原四周陡峭,頂上寬平,是屯兵戍守的險地,西側儘是懸崖,底下深達---”

張宣正在向崔與之介紹大散關。

崔與之之前擔任過一次四川製置使,張宣就是在他手下提拔起來的。

但過了這麼多年回來再看,大散關沒多少變化,反而略有破敗。

但這也不能怪張宣,朝廷向來對四川沒什麼支持,四川是南宋唯一朝廷認可,可以自己鑄造鐵錢的地方。

南宋時,四川相對比較自治,駐守的帥臣們更像封疆大吏,可以鑄錢,可以隨意征兵練兵,隨意屯田,一切不需要上報朝廷就可以自己乾,主要就是朝廷離這裡比較遠,也沒什麼支持力度。

至於發軍餉什麼就彆想了,都是四川當地自籌,四川還有獨自的財政係統,叫總領所,和朝廷是分開,自己運轉,自己支出,積餘的錢糧和稅收不用上交朝廷,隻要報個數字就行。

現在趙與芮十分看重四川,崔與之聽著張宣的解說,腦海裡卻閃起孟珙帶來皇帝的信。

皇帝說,守四川,就是守人口,千萬不要讓蒙古和金人掠奪和屠殺咱們的人口。

城池可以丟,百姓一定要保。

保住百姓,就是保住生產力,保住兵源,保住希望。

崔與之對皇帝這些話,深以為然,也正是被皇帝這些話打動了他,他才願意重新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