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最強步人甲(1 / 1)

這種三百五十斤的炮用來守城和放戰船上,分兩種,一種是倍徑十二的長炮,射程可達五百步以上,用六斤大鐵彈。

另一種是倍徑七的短炮,炮壁加厚,內徑為九,射程為一百步,用霰彈,裝一百六十粒小鉛彈。

這三百五十斤的重炮不用顆粒火藥,同等的威力,發射一次需要火藥兩斤六兩,改成顆粒火藥之後,隻需要一斤八兩。

第二種是兩百五十斤中型炮,也分兩種,前者長九十六公分,倍徑十,射程可達三百步,用四斤鐵彈,後者倍徑為七,射程一百步,用霰彈,裝一百二十粒小鉛彈。

這炮加上炮架也不到三百斤,可以在野外配合武鋼車,用兩匹馬騾拖著走。

第三種是一百五十斤輕型炮,長八十公分,倍徑為六,射程七十步,用霰彈,裝八十粒小鉛彈。

第四種是一百七十斤銅炮,長八十公分,倍徑為六,射程七十步,用霰彈,裝八十料小鉛彈。

第五種是一百七十斤鋼炮,長八十公分,倍徑為六,射程七十五步,用霰彈,裝八十料小鉛彈。

火器局現在就造了三種型號,七種炮。

所有炮有效射程,或者說最大殺傷射程,大概在六七成。(比如射程七十多步的鋼炮,四五十步內殺傷力是最大的)

最輕的鐵炮和銅炮和鋼炮,都是為了野戰打造的,兩三人可以抬著跑。

此時炮手全是趙與芮王府少年和信州礦工,他們經過訓練之後,目前最快可以達到三分鐘左右打一炮。

但這樣射速的炮管是用不長的,如果想長時間保持火炮射擊,並保護炮管,最好是在十分鐘以上射一炮。

所有的炮裡,鋼炮最經用,但成本也最高。

火炮以鑄鐵改用鑄鋼,原本到明末時才出現。

當時後金重用漢人工匠劉漢等,以失蠟法打造了當時最強的火炮,他們還創造性的化鑄鐵為鑄鋼,以複雜的退火、淬火程序處理火炮的不同部位,使鑄炮工藝領先於明朝。

但當時的煉鋼術,用的還是傳統的灌鋼法,用沈括的話來說,這並不是真正的鋼。

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裡有一段煉鋼術,翻譯過來就是:“手風箱冶鐵爐,世上鍛鐵所稱的鋼鐵,是先把熟鐵彎曲盤卷起來,又將生鐵陷入其中,然後用泥包裹好加以燒煉,煉好後再加鍛打,使熟鐵和生鐵互相摻雜滲透,這樣鍛煉出來的鋼就稱為“團鋼”,也叫“灌鋼”。這其實是一種假鋼,隻不過暫時借生鐵提高熟鐵的硬度,經過兩三次燒煉之後,生鐵自然變熟,則得到的還是熟鐵。然而天下人都不以為這辦法有什麼不對,大概是由於不知道什麼是真鋼。我出使河北時,曾到磁州的鍛坊看煉鐵,才知道什麼是真鋼。凡是鐵裡面含有鋼的,如同小麥面粉和成的面團裡頭有面筋,把面團的軟面洗乾淨了,才會見到面筋。煉鋼也是這樣,隻要取精純的熟鐵燒煉鍛打百餘火,每次鍛打都稱稱重量,鍛一回輕一回,直到屢次鍛打而斤兩不減,那就是純鋼了,即使再煉上百次也將不會再有損耗。”

灌鋼術從南北朝開始推廣,到明清後,甚至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還在西北四川等地流行。

沈括在北宋就提到了百煉精鋼的法子,但大夥可能為了省事,又或者為了節省成本,無人願意一直鍛打,百煉精鋼。

趙與芮這邊試用了沈括的法子,確實比較麻煩。

沈括說要打一次稱一次重,其實前面幾十次可以不稱,因為肯定會鍛一次輕一次,到後面時,就要不停的稱重,打到重量不會變化時,就證明成功了。

這麼做的效率是非常低,成本也高。

一百斤精純熟鐵,最後得到二十斤鋼,大概五比一。

正因為耗費工時,製做艱難,金屬收得率低,所以古代通常用來製造寶刀寶劍,普通的金屬用具,極少用到百煉精鋼術。

趙與芮這邊工匠極多,而且從信州礦場出來時的鐵料,大部份是精純的熟鐵,所以他為了以後做火銃,正在屯集百煉精鋼。

匠作局劉福這時對趙與芮道,現在這邊每月產重炮十門(用實心彈和霰彈各五門),中型炮十門(用實心彈和霰彈各五門),輕型炮十五門(鐵、銅、鋼各五門),同時能儲存精鋼一千斤。

“每月產炮三十五門,精鋼一千斤?”趙與芮顯然對這產量並不是很滿意。

來到定海快一年半,占了濟州島也快一年,他到處收集工匠,島上工匠戶過千,幫忙的人員也有數千,但島上到處用工,確實現在忙不過來。

濟州島是他的大後方,大工廠,趙與芮以工廠模式管理,全員管吃喝住行,投入巨大,這樣的產量肯定不是他能接受的。

還得再多招募些工匠和人口來。

當然,等島上大部份基建完成,建築完成,他可以慢慢多出很多人手。

“讓火器匠們多想想辦法,如何提高射程和威力,還要保證火炮的耐久度,誰能想到辦法,或有重大發明,給重賞,賞錢,賞田,賞房子,表現特優異的,本王可幫其本人或親人,在朝廷買官出錢。”

趙與芮這番話說出來,圍在趙與芮身邊的一波工匠們臉色大變,驚喜交加。

古代誰不想當官,兩宋還能光明正大的買官。

但這官價高啊,定海縣九品官都要十幾萬貫,一般人哪買的起。

現在趙與芮說誰有重大表現和發明,他可以出錢幫忙買官。

他們自己想當官也行,兒子想當官也行,都有趙與芮出錢。

但魏王肯出錢,大夥還是相當興奮,紛紛想著什麼才叫重大的發明。

“敢問魏王,什麼才叫重大的發明?”這時有個青年工匠直接問道。

這工匠是趙與芮從福建招募的,說話一般人還真聽不懂,要多聽幾遍,好在趙與芮還能唱閩南語歌,當然沒什麼問題。

“重大的改進和進步。”

“比如兵器器甲的防護力提升,重量下降。”

“火炮射程高,射速提升,裝置簡易、耐用度提升--”

“船的速度快了,載重高了,等等--”

趙與芮的話鼓勵了大夥的創新和改進,為匠作局以後層出不窮的改良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當然,有獎就有罰,所有甲具也好,兵器也好,火器也好,船車也好,隻要造的不合格,質量差,都會受罰。

像重要的火炮、衣甲上面都會有編號,編號代表了工匠是誰,一旦出現問題,就叫要追究相關工匠責任。

從火器局出來後,趙與芮接著來到甲衣局。

這邊是打造衣甲的地方。

南宋士兵的甲胄主要有幾種,最有名的是步人甲(也就是劄甲),然後還有皮甲,紙甲。

紙甲從唐朝開始流行,兩宋在唐朝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

先將先將紙捶輪,並將其疊為三寸厚,在每個方寸釘四個釘子,最後才裁製成甲。如果此甲被雨水淋濕,那麼更是火銃、箭矢難以穿透。它除了在耐久度上略遜鐵鎧外,其它方面甚至比鐵鎧還有用,後世國外也做過試驗,紙甲在防禦力上,甚至還超過鐵甲。

但他也有很多缺點,不宜保存,成甲就比較重,下雨後更重,到南宋時,主要是水軍裝備,像趙與芮現在的定海水軍裡,就有很多紙甲。

而做為曆史有名的步人甲,由近兩千枚甲葉組成,最重達58斤,也是南宋重步兵的標配。

紹興年間,朝廷定步人甲標準為1825枚甲葉,然後限定了重量。

步兵的為58斤,長槍兵定為65--70斤,弓箭手的定為56-66斤,弩手的定為44-54斤,還能視戰場情況,臨時增加和減少甲片和重甲。

這也算南宋標準化衣甲的重要一步。

此時南宋緊缺戰馬,也沒什麼騎兵,主要就想靠重步兵和弩弓手來對抗金國,這讓他們的甲具變的極為沉重,這就造成了兩個重大問題,第一,兩宋對外戰績勝率號稱漢人曆史諸朝最高,但就算打勝了,也無法擴大戰果,沉重的步兵無法追上逃走的騎射民族,所以宋朝打贏五十次都殺傷不了多少敵人。

這也造成了第二個問題,一旦吃了敗仗,戰馬不多,行動不便的宋軍損失會非常慘重。

朝廷官家和文武大臣們隻看重防護力,沒人親自帶著這麼重的甲在戰場上打一番。

同期歐洲的鎖甲才三十斤左右,南宋兵軍大部份營養不良,身體素質不高,穿著五六十斤的鐵甲還沒走到戰場交戰點,都已經累的半死,哪還有勁打仗。

要知道南宋時,一斤為後世六百克,58斤重的步兵步人甲,相當於後世七十斤。

所以步人甲太重了,行動極為不便。

南宋的披甲率據說達到七成,但這七成,不完全都是步人甲,步人甲貴又難打造,所以南宋再富,也不可能擁有這麼多步人甲。

關鍵步人甲還重,也不是個個能穿的上。

開禧北伐前,有官員發現兩萬多人的宋軍中,堪披帶者僅617人。

這個堪披帶者,就是說能帶起步人甲而行動自如的,兩萬人裡就六百多。

其他人身體素質不行,披不起來,披起來也走不動。

所以南宋後期經常采取部份披帶。

因為步人甲分甲身、披膊、頭牟三大部,每部又分幾小部,甲身裡還分胸甲片、背甲片、腿裙、脛甲等。

所以有條件的就隨便帶幾樣,不會全披,因為全披走不動。

加上步人甲又貴,此時官方記載約38貫錢一副,打造一副步人甲,需用工時三百,費時費人。

如果趙與芮將來要準備二十萬精銳全披步人甲,僅成本價就接近八百萬貫,所以說他養二十萬精兵,一年最少開支都得兩千萬貫往上,曆史上即便號稱封建王朝最富裕的兩宋,也披不起二十萬精銳步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