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鑄炮(1 / 1)

趙與芮從日本高麗進口木材基本都是要求硬木,不但可以造船,還能燒炭。

通常要求四十公分以上的大樹。

四十公分以上,六七米長的大樹,大概兩根為一立方,根據樹種不同,約在七八百斤一根。

所以去年濟州島進口了兩百萬斤,也就兩千六七百根左右。

木材的來源大頭是高麗,高麗被群山包裹,明末東江區域更是盛產大樹。

趙與芮便道:“二號木炭還是不夠,要增加產量,我會給你們多買點木材。”

從今年開始,他會要求高麗和日本多多出口木材,甚至提高收購價格。

每年至少要從日本和高麗進口五千根以上大樹。

“是大王。”

這邊燒炭用不了多少人手,切割後,塞裡面燒就行,輪流照看,火器局用的人手最多的地方就是製造火藥。

趙與芮繼續往前走,沿著山腳繞向東南向。

這邊挖的更多的山洞,前期僅在這裡挖山洞就投入了數千人,後來移民到島上的人,每戶抽了一名精壯,專門挖了兩個多月。

在挖洞中,他們還運用了新式的火藥,采用少量小面積爆炸方式,在從山腳下挖出一個巨大的地下室。

這個地下室就是用來暫時儲存火藥的地方,現在每天有五百人在裡面繼續挖,慢慢往下挖,越挖越大,挖出來的碎石做為路基鋪於地面,用來防潮。

而在外面,用木石結構搭建了一片廠房,還有棚屋,全部沿著山腳一字排開,比較壯觀。

趙與芮到後,發現這邊很多人在,大部份都是婦人和十歲以上的少年。

現場負責人有火器匠趙小竹,王府少年出現許顧。

趙小竹原本就是定海水軍中的火器匠,全家搬到了濟州島,趙與芮答應,今年幫他兒子弄個武官,負責島上防守,不用打戰,趙小竹很高興,儘心儘力在這裡幫忙。

趙與芮在這裡研製新火藥,完全舍棄南宋那套。

南宋火藥五花八門,各種瞎參和,什麼東西都放火藥裡放,威力大打折扣。

趙與芮就用了黑火藥的配方,這個很好記,網上都有“一硝二磺三木炭”,即一斤(古代十六兩)硝、二兩硫磺、三兩木炭。即約76%硝,9.8%硫,14.2%的炭。

而同期的南宋金國等,火藥配方約為48.66硝,17.03硫,17.03炭,總比占82.72,然後會加入其他東西,還有不是用在火炮上的火藥,占比會更低。

趙與芮當時說一硝二磺三木炭時,趙小竹還有點不相信,直到試驗之後,發現威力強大,他才心躍誠服。

他們製炭前會把木材陰幾天,燒出炭後,等冷卻,然後運到這裡,由婦人和少年們開始磨。

這邊有小型研磨盤,共分四個區域,前三個區域就是磨硝,磨硫,磨炭。

這一步少年和婦人和老者都能乾。

接著就在遠離這裡,到兩百步外。

這邊主要是婦人和成年,或者十三四歲大點的孩子。

然後進行一個簡單的炒製,這步是比較危險的,炒的太厲害就會引起事故。

把三種物質按黑火藥比例配好,稍微炒製一下,他們是通過控製火的大小,和數數來完成。

一人控製火的大小,一人在邊上數數,數到一定的數立刻停下,無論有沒有炒好。

沒有炒好的火藥,也就是威力差點,但是炒過頭是會出大事的。

最後一步是再加入百分之八的水,采用多次少量,一邊加水一邊揉和,直到火藥呈現厚黏土的質感,這時就可以用篩子把他篩成無數小顆粒,然後放在乾淨的紙上曬乾。

最終形成了跨進代的大殺器,顆粒火藥。

此時各國用的都是粉末火藥,即便到明末還是。

粉末火藥在受力時會擠壓在一起,點火時,因為缺氧而無法完全燃燒,這樣就降低了火藥的威力,所以明末時火銃威力不足,射的不遠。

而且粉末火藥儲存運輸時,容易受潮。

顆粒火藥易運輸,不易受潮,燃速均勻,裝的再緊都有空隙,便於空中氧氣燃燒,把火藥的威力做到了最大化,同等威力下,顆粒火藥的消耗,隻有粉末火藥的一半不到。

顆粒火藥在此時絕對算是跨時代的發明,趙與芮要求每生產一桶都要編號後放山洞保存,每次使用都要記錄用量。

現場圍欄和牆築成兩個進出口,一個專門進,一個專門出,工人們回家離開時,都要搜身,不能帶離顆粒火藥,一旦發現就要處死。

所以每天下班時,大夥都要相互檢查下,會不會不小心把火藥掉在衣服或鞋裡。

濟州現在每月生產五萬斤炭,但卻沒有相似的硝。

此時硝的進口主要從福廣和日本,還有他們自己島上的廁所也有,高麗會有少量。

福廣太遠,去年來回幾次,也就收購到五十多萬斤。

日本雖然近,但產量也有限,南宋朝廷還要重點收購,所以他們去年收購了大概一百多萬斤,使得南宋朝廷少了很多。

五萬斤炭需要二十五萬斤硝才夠用。

所以濟州島現在硝不夠,炭和硫磺有的多。

“大王,要不要去倉庫看看。”

趙與芮這時被帶到石洞倉庫。

倉庫地面先鋪了木板,然後再鋪一層碎石子,鋪一層炭,再鋪一層細沙子,再鋪一層碎石子,再鋪一層炭,再鋪一層碎石子。

這樣地面的潮氣會被隔絕很多,同時在外面做了防水溝,下雨時不能讓雨水進入洞中。

顆粒火藥是一桶一桶放在裡面。

每桶都有編號,每桶淨重五十斤,桶邊有把手,兩個人可以輕鬆抬起來。

桶中還有油紙包裹,四周填充了少量棉布,以防撞擊產生的震蕩。

桶上面還有輕拿輕放等幾個字,畫了個白骨頭以做警示。

“現在每月產顆粒火藥兩萬斤,影響咱們的產量的,不是人手,就是硝。”

許顧向趙與芮彙報,他們人手足夠,但是硝不夠。

硝在南宋和硫磺一樣,也算管控物資,重要的產地,都在官府控製下,流向市面上的硝還是比較少,然後主要的進口地是南洋包括交趾、占城、真臘等地。

趙與芮聽罷沒有在意,因為以後大食和波斯等地也會運來,到時就可以提升產量。

他今天主要來就是看看工人們生活怎麼樣,精神狀態怎麼樣,以他的經驗來看,如果島上有壓迫和剝削,那肯定會影響他的大事,甚至島上的穩定。

好在一路過來,都能看到島民們安居樂業,不管是工匠還是家屬,不管是婦人還是老者或少年,精神狀態都不錯。

離開山洞倉庫後,他隨機問了一些做事的少年和婦人們,問他們夥食怎麼樣,工作累不輕。

大夥不認識趙與芮,但知道這是濟州島最大的嚴掌櫃,紛紛都說不錯。

這邊趙與芮包吃包喝,又不用他們種田,孩子們還能讀書識字,這種生活在南宋已經算是相當不錯。

除了建築戶和部份工匠們是主要的體力活動,像燒炭和製火藥都比較輕鬆,百姓們相當滿意現在的狀態。

但趙與芮發現很多人衣服比較陳舊,沒辦法,他現在島上還沒有建成自己的織衣廠,隻有甲衣廠,主要是製作軍用衣甲的。

好在濟州島天氣不錯,倒也不用怕被凍著。

趙與芮每年從高麗交易得到大量的布,便打算今年留下幾萬匹,為島民們製作一批新衣,但這事不能給自己辦,要交到江南一些織衣大商戶手上乾,雖然需要花點錢,但形成供應鏈後,可以拉攏一批重要的商戶。

這些衣服再拿到島上來賣,還可以把發出的工錢,再回收部份。

趙與芮在島上大量發工錢,還提供吃喝,不計成本的投入下去,百姓們手上的錢會越來越多。

通常一個人錢多了,用不完,就會用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出來。

所以為了穩定也好,為了回收銅錢也好,趙與芮在島上多處開了商鋪。

商鋪裡主要售賣雪糖、茶葉、綢鍛、低級香料等普通百姓平時接觸和消費不起的商品,但在島上的價格比在南宋低很多,這樣能有效的回收百姓們手上多餘的錢。

很快島上的百姓們會發現,如果和普通人一樣生活,在島上會過的很富足,但是想享受高檔物資,就得好好認真多乾活,得到獎勵。

上島第一天,趙與芮看了好多地方,晚上招來魏近思、陳小刀、劉新、嚴英等一批負責人,一起吃了頓飯,還給了魏近思一個任務,今明兩年,島上出身魏王府的負責人,都要爭取先取個小娘子,儘量先從自己人的親屬中聯姻,其次選擇島上重要匠戶家屬聯姻。

第二天趙與芮起床後,又開始馬不停蹄全島跑。

上午還是在匠作局這邊,先看了造炮。

這邊用的失蠟法,通體澆鑄,按趙與芮要求,造了鐵炮和銅炮和鋼炮。

銅炮直接用日本運過來的生銅再鍛造,比鐵炮耐用,就是有點貴。

其中鐵炮有三種型號五種炮,分彆是三百五十斤重炮,長一米二十,圍二十,內徑十一,倍徑約十二。

因為都是通體澆鑄,所以內壁不用像明朝時的火炮那麼厚重,降低了火炮整體重量,卻沒降低耐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