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 章 各行祖師za(1 / 1)

聽到後人講治水,原本不在意天幕講述的眾帝王挺直了背脊,半身向前傾,期望能得到治水之法。

唉!王朝國土廣袤,各類災患年年不止,若哪年的無災害,就是風調雨順的好時節,值得帝王率領群臣隆重祭祀天地!

【水被我們認為是生命之母,追溯華夏農耕文明發源地,就會發現華夏文明都誕生於大河流域。

因為水能帶來豐富的資源,能為農業生產提供便利,積累餘糧供應不生產者,使人類文明得到發展;

水受到氣候、地理甚至人為原因變會狂躁,水流如同哥斯拉帶著巨浪毀天滅地。

為了使河道通暢不泛濫成災,我們與洪水相抗的曆史,就是一部華夏民眾自強史!】

李世民:後人又換了講述語氣,就…挺讓他不自在。

總覺得怪怪的!

【我國共有七大水係,珠江、長江、黃河、淮河、遼河、海河和鬆花水係,七大水係中決口最多、危險最大、對我們最為重要的是兩條河域:長江和黃河;

長江從秦朝到清末發生較大洪水次數為:217次,鴉片戰爭到千禧年前,特大洪水8次共79次;

洪水發生時間為:隋唐時期長江約18年/次,宋元時期約5-6年/次,明清年代約4年/次,民國幾乎年年遭災,某些濱湖地區十九不收。

黃河從東周起到戰時下遊決口次數為:1590餘次,若論河水泛濫年份:543年(總年數),河流大改道有26次,平均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以上數據是史書可查數據,其他水係均有不同次數的洪水泛濫,我們暫且不做討論】

三國.江東

孫權盯著長江水患次數狠狠地吐了口氣,江東大體安然無憂。

吳國以長江為屏障,產糧地亦是沿江平原。

若長江如黃河泛濫,他不敢奢望北上,能保下家業亦是天幸!

現在的江東與後世相比,完全就是窮山惡水,他抹了把臉,為了消化江東,他孫家三代紮根江東,又費儘心思說服世家大族出力開墾山土。

至於天幕說的水土流失…孫權苦笑,他東吳得要有水土流失的機會行啊!

民間

兩河受災數量一出,兩河流域的百姓哭聲一片,那些家有貲財的富戶回望家中老小,咬牙下定決心:“搬,咱們遷到南方去。”

老妻遲疑:“當家的...真要如此?這幾年咱們都生活得好好的,這...”

還環顧自家,要讓她舍棄辛苦掙來的家業,她實在舍不得。

穿著細綿衣裳的富戶厲聲大喝:“你知明歲、後歲會不會發洪水?”

一旦發洪水彆說家業,全家老小命能保住命就不錯了。

搬,必須搬!

吳曉思不知自己短短數語,就讓多少人起了遠離故鄉的念頭,她仍按照著PPT講述:

【為何黃河決堤次數如此之多?

除了自然因素外,還因華夏文明依黃河興起??[]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曆代經濟中心皆為北方,朝代興起、戰爭大多圍繞北方,這也是為何黃河災患次數是長江N倍的原因之一。

總之曆朝曆代都在水患上吃足了苦頭,為平息水患換得一時安寧,百姓會祭祀河伯給河伯娶妻,甚至將童男童女推入河中等等,這些迷信方法——全都沒用!

有用的還是靠咱們自己,自古以來曆朝為了安天下興天下、富天下,在水利方面都下足了大功夫,方法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技術單一類:修建水渠;

技術複雜類:蓄水池類,如都江堰等;

舉國工程類:開鑿運河,如靈渠、大運河等;

人與自然相抗類:給黃河改道;

傳說級彆類:重整水係定九州!

不顧他人死活類:摧毀黃河口,洪水淹天地!】

民間

滄桑的婦人死死地抓住女兒L,大聲哭喊:“裡長,仙人都說了祭祀沒用,沒用啊!”

她把女兒L拉到身後跪倒在地,用儘了聲音自辯:“村裡三年祭祀一女孩,可是河裡還是要發大水,如今仙人都說要靠自己,彆村能修水渠,俺也能修!”

準備讓村民抓住女孩的裡長皺緊了眉,他讓躊躇半晌決定暫停神跡,但是...他強行讓村民抓住想要躲藏的女孩:“要是仙人有治水之方,那就靠咱們自己治水患,要是沒有...”

婦人癱倒在地,明白裡長話中未儘之意,一息後她掙紮著爬起來,朝神跡砰砰砰地磕起頭來:“求仙人救救俺女兒L,求仙人大發慈悲救救俺女兒L。”

【技術單一類:修建水渠:

水渠更多的作用是引江河之水灌溉農田,水渠距離有長有短,修建水渠者分兩類:朝廷大工程類及地方類。

地方類水渠工程又分兩類:以父母官為主的中型水渠類;

各村或縣城自發合力開鑿小工程類;

村縣水渠工程:如唐文宗時期的魚水青神縣,榮夷人張武等百家鑿山釃渠,溉田二百餘頃。

此類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大多是民間自行出資,進行開鑿及維護】

治水技術呢?

劉徹勉強按下摔杯的衝動,原本他想痛擊匈奴後,再集中力量治理水患,而現在...

他掃過天幕揉了揉額角,後人提及水患種種…朝廷不解決黃河瓠子決口,就會喪失民心甚至動搖大漢根基。

想到如今黃河一石水裡六鬥泥,劉徹就忍不住頭痛,若有治理之法還好,沒有那…治理水患耗費巨大,朝廷又將對匈奴宣戰,錢從何處來?

後人,你彆光講述,說說治理之法啊!

【而地方政府修建的水利,除了百姓受益外,水利也代表著官員政績。

自古以來水利與民生最為緊,地方上能修水利者,至少表明此官是能做實事乾臣,此類官員大多憑修水利功績,被曆史長河銘記;

如戰國時期魏國鄴令西門豹引百姓挖漳水十二渠,消除水災??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使鄴城農業從荒蕪變成富饒。

又如金朝唐縣縣令劉弁率眾開渠引水,澆灌羅莊、伏城一帶農田數千畝。

到明萬曆年間時,縣令楊一珪將此渠疏通修複,將水渠延長至七十裡,讓當地二十八村受益,灌溉農田不計其數。

提到魏國國君是誰我們或許不知,但西門豹的故事卻是代代相傳到如今,甚至選入小學語文課本】

天幕上展出一本封面寫著‘西門豹治鄴’的書籍,引得天下嘩然,後人真的宣揚有把治水能臣啊!

瞧瞧天上的小冊子印得多好?

而更多的繪師則好奇冊子上的人物繪法,其圖畫色彩雖然死板,但也頗有一番新意,唔,值得細探幾番。

被天幕點名的劉弁驚訝地瞪大了眼,這真是...萬萬沒想到自己竟被後人提及,一時劉弁心頭火熱不已。

哪個讀書人沒做過名留青史的美夢?

但他隻是七品小官,怎麼比得上立於朝中的大人物王侯將相?

偏偏滿朝文武中,隻有他被後人提及,僅僅因為他乾了本該做的事,就名傳後世!

而他傳民的原因很簡單:隻要做個好官為民造福,他就能在史書上劃上一筆。

劉弁拭淚,心中激奮難耐:他還能為民請願,還能讓百姓安居樂業!

能給後人留美名,沒人願意留惡名於世!

一時間不止劉弁心中發願,其他官吏亦是雄心壯誌,隻有乾得好,能得身前身後名,多好?

如果他們淹沒世間,沒關係,後人會找出他們的存在,挖掘他們的平生!

匠人丁緩都能找出,他們好歹在朝廷文書掛過名,更好找吧?

【這些都屬於地方工程,更大的工程則需要國家支持,如關中救命渠——鄭國渠。

鄭國渠起源於一場國事陰謀,戰國末年韓國弱小,想要阻擋秦國鯨吞之勢,思慮之下決定使用糖衣炮彈計!

於是燕國朝大秦發射一枚名為‘鄭國’的水利人才;

叫一聲秦國,你們敢收嗎?

秦王看一眼鄭國畫的餅:大王呐,想要關中糧食豐收嗎?想要大秦百世之基嗎?

秦王堅定握拳:朕敢!

韓國開心轉圈:耶,疲秦計策成功,又可以躺幾年了!

秦國兩眼放光:修成了,那些糧食都是額滴!

韓國:秦啊,你人真好!

大秦:韓啊,你人真好!

韓國&大秦拉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秦始皇望著韓國小人和大秦小人手拉手轉圈圈的畫面,嘴角一抽:熟悉的記憶開始襲擊他!

羅馬:聽說東方有個國家愛好和平,我們叫它大秦吧!

大漢:聽說西邊有個國家很厲害,我們把它叫大秦吧!

你們叫什麼名字?

羅馬&大漢:大秦!

秦始皇痛苦地撐起額頭,想要趕跑腦海中羅馬大漢大秦三小人蹦躂的畫面,把自己思緒拉回正題。

?本作者南漳提醒您最全的《秦皇漢武看我校曆史作業評選》儘在[],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他還是想不明白,國家間的對抗為何被後人說得如此輕佻...

大秦是否要起水渠,朝堂上經過諸番商討,並遣人實地細堪後才任鄭國開渠,並不是隨意決定。

他雙眸微垂,當初鄭國真實目的泄露後他氣憤之極,認為鄭國辜負他的信任,合該當殺!

隻是鄭國說辭說服了他:此乃秦萬事之世也!

思慮半晌後,他壓下朝中議論,甚至暫緩大秦東進之路,隻為萬世之基…

秦始皇握緊鹿盧劍又複鬆,神情滿是複雜:大秦的萬世啊!

【事實上燕國對他國實行此策,他的疲國技術很有可能成功的。

隻燕國上下沒想到秦始皇有如此大的魄力,能暫罷一統天下之願,讓大秦上下擼起袖子埋頭乾,耗時十年時間引涇河水灌溉農田,使關中變為天下糧倉,大增秦朝國力。

燕國除了對大秦國力估算不足外,還對大秦工程預算能力認知不足。

如何把人力物力最大化、糧食分配及如何節約成本等等,在總工程師是敵軍細探的情況下,秦朝能抗住重壓能完成水渠工程,在當時堪稱是個奇跡!

要知道古時生產水平有限,舉國修建大基建風險極大,嚴重時會成為拖垮國力成為王朝催命符。

大清常年治河費用高達國賦稅10%,而宋朝改道黃河,從雄心萬丈到想要躺平,耗資無數讓後朝為它不停擦屁股。

所以燕國的計策理論及操作上都是可行的,用得好不僅疲國還能亡國。

可惜對上乾事實的老秦人,及敢於用人的秦始皇,燕國之計:失敗!】

趙匡胤臉色從慘白到漲紅再到鐵青,終於忍不住一腳踢開眼前案桌:“欺人太甚!”

後人在殿內埋汰他大宋也就罷了,在天下人跟前還萬般詆毀大宋。

他…他…他捂著胸口氣悶,想要治天幕大罪,卻沒有製衡對方的手段。

心中在窩火也隻能憋著喉間鐵腥繼續聽下去。

【鄭國渠是連接涇河洛水,水係覆蓋關中的水渠。

涇河是黃河輸送量最大的二經支流,所以涇河與橫貫鹹陽的渭河相交時,就形成了嘉陵江與長江交彙時的青黃相接景象,這就是成語‘涇渭分明’的由來。

鄭國在仲山上建石堰壩抬高水位,把涇河河水截入水渠。

再利用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落差,使河渠自流三百餘裡,把涇河泥沙覆蓋關中土地。

用水流將渭河以北的關中沼澤衝刷為河道,又在鄭國渠渠道上鑿出七個深淺不一坑,既能改善鹽堿地地質,又能為水流引導方向,起到蓄水作用。

為了加大水渠水量,鄭國還引進清河、石川河等河水入渠,把灌溉係統布滿關中,形成水係蜘蛛網】

天幕上貼出一張韓國吃瓜驚訝:秦國,你怎麼就修成打過來了?我還沒躺夠呢!

張良從戲謔圖樣上收回眼,面色平靜地跪坐在墊上,他家是韓三朝宰相,故國覆滅他憤恨秦人,甚至策劃刺殺秦王…

但曆經秦末大戰後,他不得不認清事實:沒有秦人,韓國還是會被滅國,在天下大勢前韓國早已無複國希望。

他悔刺秦王嗎?

不悔!

難道他不刺殺秦王,秦國就能傳承百年嗎?

張良眸色譏誚,大秦沒給天下人喘息機會,就彆怪百姓要與它同歸於儘,即使沒有他大秦不也走向自取滅亡嗎?

【總結下來,鄭國渠的主要建築由石頭堰壩接水——水渠渠體——七個蓄水坑——水渠中部連接當地水係——渠尾接洛水組成。

工程完工後,關中成為沃土,秦國得以富強卒並諸侯!】

【可惜百年後鄭國渠因沙石嚴重淤積,把進水口堵塞導致河床升高,水渠不再有導流功能。

但曆代所建造的水渠思路與鄭國渠相同,都是引涇水灌溉關中,且建都是沿用舊渠改為新渠。

如唐二白渠在鄭國渠上穿渠,唐三白渠在漢二百渠基礎上演變而來…總之就是一個大型套娃現場,曆代在前人基礎上不斷翻成新渠。

宋代豐利渠套唐渠、元代王禦史渠套宋渠…明代廣惠渠(虛名,豆腐渣工程)和通濟渠、清代龍洞渠套明廣惠渠】

還沒吃上豆腐的劉徹好奇:何為豆腐渣工程?

【在原有水渠基礎上建設,更能節省費用工時,是曆代甚至現在乾工程首選方案。

民間戰時危機之時,陝西省水利局局長想要恢複鄭國渠和白公渠的灌溉工程,改善當地接踵不斷的災害環境,誠邀水利專家李儀祉先生統籌設計。

經勘測後工程方案有甲乙兩種,甲灌溉規模為420萬畝,乙灌溉規模為140畝,最後選擇乙方案,縮短渠距用土法人力建造,為何?

沒錢啊!

從勘測完成到水渠開工,其間空白五年未建,為何?

還是因為錢,1925年華夏正處於風雨縹緲之際,哪裡還有錢修建地方水利工程呢?

就連當初勘測費用還是北平華洋義賑總會捐助,才勉強完成水渠設計。

直到民國結束軍閥割據局面(1930年),總長11.23公裡的涇惠渠才開工,工程分兩期完成曆時五年完工】

民間閒漢低頭嘀咕:“後朝怎麼還比不上唐代縣令?”

人家縣令帶人都挖了七十裡,後世修挖11公裡還要五年?

【但是】天幕嗓音顫抖:【但是完成得太晚了,1925年完成水渠工程設計工作,如果當時有錢能動工,那麼1929年西安或許會少死些人。

1929年陝西關中大旱、瘟疫、蝗災齊發,三年糧食顆粒無收,關中五百萬人喪命,家家絕戶,人人逃荒】

朱樉嗤笑:“後人蠢得

可笑,一條水渠能頂個什麼用?”

話還未落音,就見朱元璋瞪了他一眼,嚇他立馬噤了音不敢再言。

朱元璋冷哼:“什麼天真?後人這是赤子之心!”

他雖嫌棄後人語言不莊重,但心裡有百姓的人能差到哪去?

朱元璋暗罵:他娘的,又是旱又是蝗蟲又是瘟疫,跟他當年遭遇一樣,三年六絕,這樣的災患哪裡是一條水渠就能解決的?

後人沒受過苦,不知道流離失所、遍地餓殍慘象,那慘況不是泡在蜜罐裡的後人能想象的。

他經受那樣的苦,知道500萬條命代表著什麼?

‘莊稼就像炭火烤,遍地不見綠苗苗,二三月餓死裝棺材,五六月餓死沒人埋’,當時哀歌印在他腦子裡,終生難忘!

他家因災禍死了個七八,家中窮到連棺材都湊不出,隻能用白布裹了父母下葬。

到後來更多的人連個白布都湊不齊,隻能胡亂挖坑埋葬,再後來屍體沒人埋!

他用力眨眨眼,逼退眸中水汽忍不住罵了句:上天不眼長,狗日的貪官不做人!

吳曉思稍稍穩定了下情緒,繼續道:【治水技術複雜類:蓄水池類堰壩:

水渠升級後就是由渠首樞紐、灌區各級引水道,及各類水庫等組成的大型工程係統,每種工程係統側重各有不同,如都江堰、它山堰等】

【如果我們視角拉到全球,會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北緯30℃兩側的陸地大多處於乾熱少雨的氣候,如:北非大沙漠、埃及金字塔等等,但同是北緯30℃兩側的成都氣候卻截然相反。

氣候溫潤、宜居之都...都是成都的代言詞,這一切的原因就在於都江堰,它把‘澤國’、‘赤盆’的成都平原改為天府之國。

而主持修建都江堰的人是誰?

李冰!

都江堰是世界級的水利工程,但李冰存在的相關事跡,僅比漢朝丁緩略好一點,能在地方縣誌資料中找到零星半點。

‘史記·河渠書’中對他的記載隻有:‘蜀守冰鑿離碓,辟沫水之害...’

其中句述對冰鑿離碓無時間記載、無身份說明,且‘守’在古時典籍中有‘國君’之意,因此此句可以理解為:蜀國國君冰,為民除水利之害。

按其意李冰與秦便無關係,再則秦滅蜀後,秦史記載的蜀地官員有通、壯、綰、輝等人名,唯獨沒有李冰記錄,所以李冰的出身及平生事跡皆是謎團。

正因這些謎團未解,蜀人與秦人對李冰的歸屬還展開了搶人大賽:

蜀人認為:秦人懂什麼水利?他們是‘牧犢兒L’(秦國外號),長在西北隻會放牧不會修水,怎麼能亂說川主是秦人呢?

證據?

李冰真是秦人,修鄭國渠為何不啟用李冰或者李二郎,而要用心懷叵測的韓國人鄭國?

並且在秦國正史中多見鄭國渠、長城記載,而都江堰卻隻有零星消息,李冰更是書中無名!

鄭國

給秦人挖了一條水渠,秦朝就以其命名為鄭國渠,那李冰呢?

都江堰規模不如鄭國渠?李冰功績不大?秦廷隻字不提,豈不說明李冰不是秦人,是蜀國亡臣,是咱們蜀人!

秦人:嗬嗬~】

秦始皇額角青筋直跳:什麼叫不啟用李冰?

李冰在他曾大父時就已去世,他要怎麼啟用?

群臣亦是憤然,馮去疾高聲斥道:“誰說我等未記下李冰之功?明明...”

話剛過半句,他如同一隻被人掐住脖子的雞,再也說不下去。

後人為什麼沒見到記錄?

項羽一把火燒了鹹陽宮,毀了大秦基業!

基業都不存,何況一郡守記載呢?

【因此蜀人非常有理由相信:李冰是古蜀國望帝(杜鵑啼血的主人翁)杜宇的後代,杜宇見蜀地有水患,命人開通玉壘山,以除水害。

為緬懷和敬仰他,巴蜀民眾尊杜宇為‘杜主’,農時祭祀‘杜主’。

又因李冰興鹽池水利,有大功德於蜀,巴蜀人又奉祀李冰為‘川主’,更在都江堰旁修建‘二王廟’(原是望帝祠),紀念李冰父子治水之功。

又因傾李冰事跡,當時巴蜀一帶多為男嬰取名‘冰’,劉冰、吳冰、李冰…隻為沾慕李冰神氣,讓自家孩子健壯成長。

每到春灌時會舉辦大型祭祀會,以供奉李冰父子,後來此祭祀會轉為放水節,又因祭祀活動在清明時節又稱清明放水節,直到現在都江堰放水節仍是每年舉辦】

朱棣聽著歲修二字,臉上浮出明顯的嘲諷:大宋立國以來,凡功及名民生者,皆增人祀典以示皇恩。

趙太祖封李冰為‘廣濟王’,將其納入國家官祭,可偏偏這官祭成了當地駐軍官員斂財利器。

歲修祭祀,嘴上說得好聽,祭祀一次要宰殺5萬頭羊,這些羊錢誰給?

百姓湊錢!

除了賣羊錢外,還要繳稅!

買羊收稅,宰羊亦要收稅,歲修祭祀一次,蜀地永康軍就賺三份錢!

他闔閉的眼微張:不知後世是否利用放水節行斂財之舉?

【李冰的出身、事跡經過出土資料及曆史考證後才定錘確認。

李冰是昭襄王時期第二任蜀中太守,在朝廷支持下,才有人力物力修建都江堰。

因為都江堰的體量完全超出地方承受能力,這樣的大工程無國家支持,是達不到‘堰開成都兩江,溉田萬項’的規模。

在朝廷支持下,才用時二十年修建完都江堰,而修建之法直到現在對咱們仍有啟示意義】

秦始皇及群臣:後人雖澄清事實,但他們並不覺得高興!

【觀華夏地脈走勢,讓水患都有一個共同點:上遊水流湍急,裹挾大量沙石席卷地勢平穩的中下遊時,水流就會得到減緩,所帶的沙石就會淤塞河道,洪水就會泛濫成災。

岷江也是如此,岷江一帶的山石地質是

經水滴成鐘乳石的碳酸岩,其岩石體質非常脆弱。

而其他山體如玉壘山亦是沙礫石塊堆積而成,這樣的山體土質遇到雨季洪水,很容易衝垮堤壩淹沒農田,造成人畜死亡,房屋被吞沒。

想要治水就必須依據實際情況進行設計水利,李冰父子采取‘引水灌田,分洪減災’再進行細分治理。

把治理過程用舉例說明,那就是:

把一根水管比作岷江,當水量巨大即將衝破水管時,李冰父子把岷江水管拆為兩根(把岷江分為內江和外江),又在水管上安上水龍頭(寶瓶口),用來調節江水流量,枯水時攔水保證灌溉、航運,豐水時再放水排沙。

當管道內有沉澱物時(沙石),便著人加以清除(清除河床名為鳳棲窩),為了日後淤積能辨水位範圍,又‘埋石馬’作為標記.

所以李冰的治水要訣總結起來,有六字:深淘灘,低作堰。

後來曆代經過複發遣意,到光緒年間,已擴展成一段治水三字經。

深淘灘,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鑒,挖河沙,堆堤岸……歲勤修,預防患,遵舊製,勿擅變】

天幕再次展出的影響,正是後世都江堰景象,蜀中百姓仔細看著天上熟悉的都江堰,忍不住對比起來:“樹真多,岷江兩岸青山綠水,看著真漂亮。”

與現在光禿禿的都江堰相比,他們幾乎認不出這是川主所建的堤壩。

有好事者立馬大聲顯擺道:“要種樹,種樹能防洪!”

旁人:要你說?

讓曆代君臣訝異的是,後似乎把養殖、林果等產業與都江堰連接在一起,以此盈利…那他們能否借鑒仿造?

而更多的治水官員,如元朝郭守敬卻敏銳地捕捉到,天幕泄出的曆代治水要訣:逢正抽心,遇彎截角,四六分水,二八排沙,立馬低頭細思起來。

四六分水,二八排沙…

【都江堰在華夏乃至世界曆史上都很特殊,與它同名的世界水利工程,古巴比倫漢謨拉比渠、阿基拉大壩、羅馬帝國灌渠等大型水利工程,不是廢棄就是湮滅曆史黃沙之中。

隻有都江堰還持續發揮它的防洪灌溉水運作用,曆經兩千多年仍不減其生命力。

追溯到底是因為都江堰傳承下了歲修製度!

翻譯成現代話講:每年有計劃地對工程進行維修和養護!

都江堰歲修時間為:冬春之際;

歲修機構為:郡縣都水機構主管統籌職責;

地方衙門的堰官機構,專職日常管理,以及乾活的服役百姓;

歲修流程:霜降節祀神下榪槎(閉水三腳架)——截斷外江河水——小雪淘挖河床排外江沙礫——至立春外江穿淘結束;

通外江河水,轉截斷內江河水——淘挖內江河床——次年三月清明節歲修結束;

把歲修製度沿為慣例的是誰?

三國諸葛丞相!】

秦始皇:諸葛亮之才竟能讓天幕數次提及?

劉徹:朕有丞相一職空位以待,不知諸葛…

李世民:朕傾心丞相已久…

朱元璋:人家是蜀漢丞相,不是漢唐丞相,醒醒!

【都江堰地區流傳著一句話:開堰之功在李冰,護堰之功在諸葛亮。

諸葛亮在準備北伐曹魏時,特意下令護堰保農:

1.專設都江堰管理官員——‘堰官’。

2.為堰官特配一千二百名‘征丁’,用來護堰巡堰;

3.明確堰官和征丁責任,既是維護修繕堤堰,也是保護堤堰。

此製度被曆代效仿,讓都江堰歲修製度得到逐步完善,到宋代明確規定歲修成為常例,於是代代相傳直到現在,如今最近的一次大修是2013年,離下次大修已是不遠】

【都江堰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水利工程,而是靠曆代人的不斷維護才得以運行至今。

如今江堰二王廟裡,就立有十位曆代護堰有功的曆史人物塑像:文諸葛亮、文翁、李嚴...供人們瞻仰紀念,並在放水節祀之】

三國.蜀國

張飛等人儘皆恭喜丞相:“賀喜丞相偉業永存,受百姓愛戴!”

劉備眼色卻是黯然,丞相北上伐曹魏,要麼大漢國力加強,抗曹魏不懼下風;要麼...北上是為了消耗曹魏實力,不讓其休養生息,為大漢爭得生存空間。

大漢北上是前者還好,若是後則...思想天幕先前渠出的隻言片語,劉備心緒沉重,難道他大漢真不能出蜀嗎?

而諸葛亮心底卻是歎息:大漢還是未能克複中原啊!

不知道大漢在天幕的加持下,他們能否爭得一絲結束亂世的機會?

【浙江寧波的它山堰與都江堰設計又有不同,它山堰是華夏水利工程中首個重力型攔河滾水壩

其原因就是它對水利工程的需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