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章(1 / 1)

【天寶十年的怛羅斯戰役,在史書上並沒有掀起風浪。

但此戰在現代卻引起廣泛討論,因為此戰是當時兩個最強大帝國,及兩大古典文明在曆史上唯一一次強力碰撞。

?本作者南漳提醒您《秦皇漢武看我校曆史作業評選》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這場戰役也是唐帝國在安史之亂前最後的強者戰爭,所以它在現代看來,充滿傳奇色彩。

甚至有西方學者如俄羅斯史學家巴托爾德認為:怛羅斯之戰決定了中亞細亞的命運,中亞細亞本該是中國的,但它卻變成了阿拉伯人的。

事實上戰後中亞細亞並不屬於阿拉伯,而且此戰僅是大唐與阿拉伯七戰中的一役而已】

天幕刷刷刷地展出一列戰鬥列表:

開元二年,吐蕃與阿拉伯帝國結盟發兵攻打拔汗那國,被安西都護呂休璟與張孝嵩擊敗,大唐軍威傳遍西域,康居、大宛等八國皆遣使請降。

開元五年,突騎施(部落名)與吐蕃、阿拉伯攻打大唐安西四鎮,被大唐擊敗。

開元六年大食將加拉赫統兵北征,準備侵入中國領土,被大唐北庭都護府下的突騎施包圍生擒,交過贖金後才被放回大食。

開元十—年阿拉伯大將穆斯棱,興兵攻東拔汗那,結果被突騎施蘇祿可汗揍了回去。

開元十二年哈裡發(等於皇帝)希沙木,遣□□再攻東拔汗那。

突騎施在渴塞城與阿拉伯交戰,不僅將阿拉伯人擊敗,還將東亞康、石等國重附大唐,史稱‘渴水日戰爭’。

大唐贏了還是輸了?

唐初君臣心緒瞬間提起,眼巴巴地望向天幕。

按天幕所言此戰平常,但被後人用各種色彩相加後,就變得...很重要!

瞧瞧後人說的話,什麼古典文明、最強大的帝國碰撞...此戰不能勝,就是丟了大唐臉面!

李世民結合天幕先前所言,快速地在輿圖上找到拔汗那國其位置:“漢朝時期大宛(今吉爾吉斯斯坦)故土之地。”

大宛...他在思索道:“朕記得去歲拔汗的可汗被西突厥瞰土屯所殺?”

但其中過程朝廷卻不知曉,他沉沉地歎了口氣:大唐內部多有波折,實在無力參透突厥內部,掌握更深消息。

他記得開元似乎是...他後世子孫唐玄宗年號?

想到天幕言大唐弊端沉積在唐玄宗時期,府兵製又已崩潰,但朝廷外戰爭卻頻頻發起...李世民心情發沉:安史之亂,到底亂成什麼樣?

此戰誰做主將,誰做副將,最後大唐到底有沒有勝?

唐玄宗,可千萬彆丟大唐臉面!

彆輸啊!

可惜天幕沒有道明此戰輸贏,而是繼續介紹其他戰役:

【大唐與阿拉伯最後一戰,則發生在唐德宗貞元十七年,唐軍在川西維州聯合南詔,攻擊吐蕃、阿拉伯軍隊,此戰被稱為‘渡瀘之役。’

唐朝的對外戰爭思路,都是本著‘自是夷狄相攻,原非朝廷所遣,若大傷小滅,皆利

在國家’的原則,相當於:反正你們國外人打架,不管是打傷打死,都有利大唐。

所以七次戰役中,大唐與阿拉伯的交手地點都在中亞附屬國內,其參戰士卒多是各部唐協軍。

而‘怛羅斯之戰’則是唯一一次唐軍作主力的戰役】

劉徹注意力沒在大唐戰役失敗上,國家戰爭輸贏是常態,讓他疑惑的是:阿拉伯人是怎麼跑到益州去的?

他目光從阿拉伯半島劃到益州,哦,後人把益州稱為川西。

仔細觀測半晌後,他還是分外不解道:“仲卿,他們怎麼到那麼遠的?難道阿拉伯人歸附吐蕃?”

瞧輿圖上的距離,頗有亞曆山大跨越千山萬水,隻為收大秦二年地租的意味。

衛青斟酌道:“應是部分歸降吐蕃的阿拉伯人,否則...”

他抬頭望向輿圖,從阿拉伯半島遣兵到益州...不知要折損多少士兵糧草,屆時阿拉伯的哈裡發,真要跟秦惠文王一樣,抱頭在宮內核算本國虧本多少。

出乎意料的是,天幕並沒有講解戰役經過,而是說起了其他:

【高仙芝,大唐高句麗人,軍人世家,從小跟著他爹從東到西,橫跨大唐萬裡到安西參軍謀求升階。

天寶六年,唐玄宗令高仙芝為行營節度使、宦官邊令誠為監軍,率一萬唐軍遠征小勃律國】

天幕將遠征路線描出,高坐廟堂的君臣首次見到萬裡之外的蒼涼巍峨,茫茫雪山春夏飛雪,戈壁晝夜飄風...

或許是天幕輿圖做得太好,他們耳旁還響著勁勁寒風,隻覺得風大刮得臉疼。

有宋臣下意識地摸摸耳朵,悄聲嘀咕:“安西乃不毛之地,取之於國無用,反倒勞民心力,唐玄宗太過勞民,不是有明君所為。”

【勃律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吐蕃想要控製安西,必須從勃律進出,大唐想要扼住吐蕃外張,也必須控製勃律國。

勃律的位置放到今天,就是在克什米爾地區,即使現在這個區域對我國也很重要。

因為它是新疆入西藏國道219的必經之路。

在唐蕃爭奪下勃律國一分為二,小勃律國被大唐所控,大勃律被吐蕃吞化。

後來吐蕃趁機將小勃律占據,還逼迫周圍二十餘國歸附吐蕃,把對外擴張的觸角滲入中亞】

天幕講述時,突然展出一張輿圖:【面對吐蕃的勢大,大唐十年間換了二個安西節度使,都無法收複勃律土地,直到高仙芝出現】

“快,給朕臨下!”李隆基騰身而起,望著天幕上詳細的輿圖激蕩不已。

太詳細了,山川、河流、地質狀況...他滿目癡迷地望著這幅中亞輿圖,有此圖在他就能更好控製西域中亞。

按天幕所列,明歲吐蕃就會與阿拉伯帝國共擊拔汗那國。

如今他曉得天機,那...李隆基眼眸微眯,面上透出微妙的笑意:

拔汗那國是漢朝

烏孫國的後裔,自來歸附大唐對朝廷態度甚恭,既然他知子國會被敵人攻擊,作為天父的他怎麼能袖手旁觀呢?

他回身踏上禦階,一步步地走到最高處,居高臨下道:“他在何處?”

如今大唐安西四鎮並不平穩,所調軍將中並無高仙芝名諱,一生間百官竟是面面相覷。

幾息後宰相姚崇出列道:“或許高仙芝還未顯名軍中,不被朝廷所知。

待天幕講述完畢,想必也能知他來曆。”

唐玄宗隨意點點頭,看向天幕的目光中,終於有了幾絲溫度:好歹對他有幾分用。

而不是總透露安史之亂,暗指他為君不正,使大唐跌落深淵。

哼!他李隆基是開創大唐極致盛世的人,豈會做讓人摸不著的‘玄宗’?

【高仙芝遠征勃律國,一共經過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先行軍一月。

高仙芝率部從安西(庫車)出發,一月後才到達塔裡木盆地的西南角疏勒(新疆喀什)。

第二階段:地獄行軍兩月。

從疏勒休整幾日後,大軍經過雪山,爬過海拔四千到七千米的帕米爾高原,轉過堿池地,經曆兩月到達五識匿國(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的界河--瓦罕河)。

第二階段:在勃律國範圍內悄悄行軍一月。

為隱匿軍隊,高仙芝把軍隊一分為二,派分彆從北、南中二路朝勃律國要塞‘連雲堡’行軍】

天幕上放著一群身穿大唐軍服的士卒,扛著兵器牽著馬,艱難地走在逼仄峻峭的山路上,突然天氣轉變大雪紛飛,遮擋眼前視線,有士卒不慎,摔落懸崖屍骨無存。

畫面一閃,軍隊在烈陽下甸甸行走,突然間就有士卒倒下...又有士卒生病缺少醫藥而亡...

劉徹輕歎:“原來仲卿在外行軍如此艱難,朕賞少了。”

衛青聽著哭笑不得:“陛下,漢匈戰場在漠北漠南,不在冰川高原。”

他說得很對,但他的陛下表示:不聽不聽,朕覺得愛卿行軍艱難就行了,反正朕後期要重賞。

想到重賞就聯想到未來李利廣率軍遠征大宛,最後隻得幾千人敗歸。

想到這劉徹就心疼難忍:他的兵,大漢能打匈奴的兵,就這樣折損在路上,心痛啊!

李利廣該死!

同樣是遠征,瞧瞧高仙芝,人才啊!

他眼目灼灼地望向天幕,像情人般看著高仙芝:將軍啊!來大漢吧,朕需要你!

可惜他的將軍身影淡去,天幕影像停留在連雲堡地勢上。

還未等他細看,就聽到衛青讚道:“好一座連雲堡!”

此堡築在山上,東南西二面皆是陡峭山崖,而北面又有河流做屏障,地形之險,難以攻克。

衛青轉過頭問霍去病:“去病,你是高將軍,該當如何?”

已觀察許久的霍去病立馬道:“偷襲!”

遠征軍人頓馬乏,又在

敵軍眼皮子下,除偷襲無其他戰勝之法。

隻是不知道高將軍是否用此法

可惜天幕沒有為他解惑,而是繼續按照自己意誌說了下去:【第四階段:攻打勃律國城池。

拿下連雲堡後,唐軍終於能進攻小勃律國城池。

但攻打前,還得翻越橫陳跟前的冰川——海拔近五千米的坦駒嶺。

然後再從長達40裡的懸崖峭壁上下山,才能到達小勃律的城池阿弩越】

陳雪歎了口氣:【高仙芝那裡是去伐吊罪民的?

分明是率領唐軍集體當攀岩家去的,曆史上能做率軍翻截越雪山的,隻有漢尼罷和拿破侖。

這次遠征小勃律,是頭掛腰帶以身家性命為賭注的遠伐。

但凡中途士兵士氣崩潰,或是得了大面積感染病,中亞路上就會多出萬具白骨】

武則天靜靜地聽著後人講述,直到天幕展出一張削直陡峭的冰川,才讚賞道:“高仙芝能領兵萬裡,不懼艱險攻打小勃律,有大將之風矣。”

她轉過頭慢慢地憶著往事:“前些年武威軍王孝傑率軍破吐蕃,收複安西四鎮,沒想到後世安西還是不安寧。”

為了鞏固安西疆域,她特意遣軍二萬常駐四鎮,方將安西形勢穩定下來。

狄仁傑出言建議:“上月王孝傑與吐蕃大戰兵敗,被貶賦閒在府,可重啟王孝傑為唐效力,力創敵軍。”

近年來大唐邊境並不平靜,對外與吐蕃、契丹多有紛爭,他借天幕之機進諫陛下,再用王孝傑重固邊疆。

王孝傑在吐蕃日久,熟悉當地形勢,不能因戰事失利而放棄。

武則天聽罷點頭:“任王孝傑為安西左羽林將軍,率軍提防吐蕃戴罪立功。”

“諾”

狄仁傑不知道他的諫言,為王孝傑規避了死路,按曆史軌跡他會被朝廷重新起複,率重兵與契丹作戰,卻因屬下蘇宏暉不戰先逃,留他領兵獨戰,最後墜崖而死。

【拿下阿弩越城池後,高仙芝未做停留,直接率軍奔赴小勃律首都孽多城,此時吐蕃的援軍已在路上。

然後高仙芝為阻擋吐蕃救援,派席元慶做了個騷操作:

把吐蕃花了一年時間才建好的藤橋給砍了】

天幕閃出張圖片,幾個唐軍小人站在橋對面,伸出中指嘲笑吐蕃:你過來啊!

而吐蕃士卒頭上則寫著:我過不來啊!

就...就很滑稽。

【唐軍滅小勃律國,整個過程隻花了半月,但行軍用了二個多月,因此高仙芝被西域諸國稱為‘山地之王將軍。

高仙芝此次戰功,讓大唐首次實現了帕米爾以來實際控製,把大唐盛勢推向中亞更遠處。

在如此顯赫的戰功下,天寶七年時他被封為四鎮節度使,成為唐朝安西大都護府最高長官】

天幕突然轉了話題:【因為高仙芝的壯舉,所以特彆受小棒子的喜愛,把高仙芝的大唐國籍改為棒子國,甚

至專門做了一個紀錄片,詳細地介紹他們宇宙國的超級大英雄的光輝事跡。

在各類影視作品中更是多次出現,其出鏡率高於瞎了一隻眼的唐太宗】

等等?

什麼叫做瞎了一隻眼?

秦始皇與劉徹震驚不已:原來唐太宗眼瞎了?

而大唐眾皇帝勃然大怒:你才瞎了,太宗皇帝好好,何來被人射瞎?

趙匡胤&朱元璋&朱棣滿頭問號:唐太宗眼瞎,朕怎麼不知?

太過驚悚的疑問,被化為彈幕飄過陳雪眼前:唐太宗何時眼瞎?

你說這個我就不困了!

陳雪精神一振,立即解釋:【此乃棒子國汙蔑,唐太宗最早射瞎記錄來源於棒子國的一部‘二淵集’。

講高句麗的疆土很大,唐太宗不自量力率軍來攻,攻打安市時楊萬春將軍用弓箭射瞎了他的眼。

到後期棒子國一改事實,在影視中安排高句麗率軍攻陷大唐長安,嚇得唐太宗跪地求饒,最後割讓半壁江山才得以活命】

‘碰’李世民還未發怒,房玄齡、李靖等人一腳踹開幾登,紛紛請命:“臣請兵滅高句麗!”

“陛下,高句麗該滅!”

見臣子如此憤憤,原本氣極的李世民倒笑了出來,見他們急了要開口的樣子,他連忙道:“棒子國跟高句麗有何關係?偷竊之輩,高句麗要滅,但還要...”

他的目光落到高句麗旁的新羅、百濟上,此兩地也應當圈入大唐領土範圍才是。

【安市便是貞觀十九年時,唐軍與高句麗交戰的在點,因天氣突:變使唐軍沒能攻下城池,直到唐高宗時期,唐軍攻下安市滅掉高句麗】

陳雪還想多說幾句八卦,結果一抬頭就見到老師的死亡直視,趕緊把話題轉了回來:

【怛羅斯之戰的前奏在於天寶九年。

這一年,被大唐稱為黑衣大食的阿拔斯帝國草創降世。

他的開國功臣阿布□□為轉移國內矛盾,把帝國擴張勢力的目光落到中亞。

同年吐火羅葉護向高仙芝求助:朅師國親附吐蕃,阻擋吐火羅糧道,請發安西兵征伐。

於是高仙芝率軍破朅師國,結果回程時滅了石師國和突騎施。

石國和突騎施是大唐附屬國,其中石國經商有道,國度富裕對唐親近】

秦始皇聽到突騎施二字,詫異地挑了挑眉,如果他沒記錯突騎施助大唐良多吧?

他指尖輕輕地點在案上:石國武力如何他不得誌,但突騎施……既然高仙芝敢滅突騎施,是不是說明突騎施又暗自反叛大唐?

看來中亞諸國國勢極為混亂,大唐隻能武力壓之。

如果他大秦面對此局該如何?

秦始皇靜默半晌,暫時無果,中亞偏遠,即便是移民也不能同化當地,隻能像大唐那般,給當地部族套上繩子,遙控管製。

正思索著,就聽到天幕語氣透出幾

分疑惑:【高仙芝滅石國或許是因為拔汗那國?

石國與拔汗那國同為親唐附屬國,但他們惡交之後,雙方比賽著派使入唐,求唐朝爸爸多看他一眼。

不管出於何種原因,高仙芝對石國犯了個嚴重錯誤:出爾反爾!

石國正王車鼻施自知不敵唐軍,投降投得乾脆利落,高仙芝也接受他的投降。

但投降後他卻趁石國人不備,率軍偷襲石國,奪其財富逼殺老弱。

不但俘虜了車鼻施,還把他與吐蕃酋長、朅師王及突騎可汗押到京城,獻給唐玄宗,獲得開府儀同二司的榮譽,走上人生巔峰。

當時唐代詩人薛能還寫了詩稱讚此事:

懸軍征拓羯,內地隔蕭關。

日色昆侖上,風聲朔漠間。

何當千萬騎,颯颯貳師還】

詩句寫得挺好,可惜…李靖等人輕歎:西域要反!

對待中河諸國,應當恩威並施,豈能出爾反爾,毫無信義?

而李世民則敏銳察覺到不對:唐玄宗竟然不知戰役過程?

高仙芝背信襲擊石國,唐玄宗卻耳目閉塞,對安西局勢毫無敏感度。

是他給高仙芝權柄太盛,還得唐玄宗太過昏聵無知?

【高仙芝的背信棄義非但沒達到震懾河中諸國目的,反而激起他們對唐離心。

特彆是石國王子逃脫後,不斷遊說中亞各國,傳播唐軍的殘暴無信,屠殺老弱,使得“諸胡皆怒”。

天寶十年吐火羅、大小勃律、昭武九姓等國齊齊投奔撒馬爾罕的阿拉伯將軍阿布和齊雅德。

諸國反叛的消息,傳到高仙芝耳朵裡就是:黑衣大食與安西諸國共謀大唐四鎮。

於是高仙芝從長安返至安西,準備決定奔襲問罪,根本沒想到此戰的導火索是他】

朱元璋打了個哈欠,阿拉伯人=大食人,而在華夏阿拉伯人誰最有名?

泉州蒲氏!

泉州蒲壽庚的遠祖便是阿拉伯人,他們定居泉州後,多受宋皇室照顧,甚至命他為泉州做舶司提舉。

為鼓勵蒲氏的對外貿易,宋廷還封蒲開宗為“承節郎,給予種種聖恩。

結果呢?

宋帝等人想要以泉州對抗元軍,結果蒲壽庚早已投元,不讓張世傑率宋軍入城。

不讓入城那給點物資吧?

蒲壽庚也一口拒絕。

宋軍憤怒下搶走蒲家貨船,蒲壽庚直接把定居城內的南宋皇室和臣子,總3000多人全部屠儘。

還派人追殺宋帝,最後受到元廷中用,做了福建行省中書左丞,享儘榮華富貴。

但他老朱不認,如此不仁不義之人憑什麼要顯赫一生。

所以他把泉州蒲家打入賤籍,世代不得入仕,男奴女娼,要他們永世釘在恥辱柱上。

他想到過往,冷哼了幾聲還是覺得不解氣,暗暗道:得讓人把蒲壽庚的屍骨挖出來,

鞭屍300才行,少一鞭都不行!

【怛羅斯之戰很簡單,戰役過程僅幾日,全程分兩階段:

第一階段:高仙芝領唐軍與拔汗那、葛邏祿圍攻怛邏斯城(哈薩克斯坦)占據上風。

第二階段:大食援軍到達,唐軍同盟葛邏祿部臨陣倒戈,唐軍前後被敵軍夾擊打敗,僅數千人逃生。

對於關於此次戰役,阿拉伯史學家宣稱:他們消滅唐軍五萬人,俘虜近兩萬人。

而另一位阿拉伯史學家麥格迪西則道:他們共殺死唐4.5萬人,俘虜2.5萬人,占領了唐人軍事要地,並虜走他們的子孫,搶去了他們的財富……

還有什麼:唐朝軍隊不堪一擊,阿拉伯人在與東方大國的第一次碰撞中,十萬唐朝軍隊僅餘幾千名逃了出去,我們以全面勝利而告終等等】

李隆基一甩袖袍,怒道:“一派胡言,抬其身貶朕大唐!”

安西都護府管轄四鎮,一鎮滿編七千人,共兩萬八千唐兵,再加上各類輔兵及後勤壓力,高仙芝所領唐軍不超二萬人。

高仙芝此人竟如此不堪重用,竟讓石國子逃脫,當治其罪!

至於天幕所言的燒殺搶掠,並不被他放在心上,邊境苦楚若又遠離家鄉,無重利誘惑的邊軍,很容易棄甲逃跑,所以大唐滅國後,都會默認士卒賺取當地錢物,以作安撫。

誰知高仙芝手段如此粗暴,竟然逼得安西諸國反叛。

要不是看在反叛未發生,高仙芝近在眼前…否則他定會…

唐玄宗皺眉半晌後,才吐出一句對高仙芝的評價:有將才無帥才。

天幕感歎:【中亞這個地域屬於各方帝國擴張邊境,並且很難真正守住它。

它的區域是戈壁草原、雪山冰川,北部是遊牧民族居住地,南部半遊半農耕。

想要控製中亞,就必須把周圍國度全部控製,其中控製成本又會不斷增加。

除非把中亞圍起來,把東歐土地供給西北軍隊。

讓印度河沿岸等地區供養西南邊境軍隊,但是…這樣的帝國疆土,沒有哪個朝代能達到】

眾君臣根據輿圖想象了天女說的話,不由得嘴一抽:把歐亞大陸都納入王朝疆域?

誰能做到?

陳雪也隻是感歎幾句後,就回歸正題:【怛羅斯之戰,對兩國來說隻是一場交鋒而已。

阿拔斯帝國才開國兩年,它的主力是鎮壓倭馬亞王朝餘孽,及拜占庭帝國。

而大唐主要對手是吐蕃,此戰之後阿拉伯帝國並沒有繼續向東擴張。

除了主力不再中亞外,還因為主將阿布.□□和齊雅德.伊本.薩裡因,因為功高震主被阿拔斯的哈裡發曼蘇爾給嘎了。

所以高仙芝的操作損壞大唐安西戰略,但兩年後高仙芝的搭檔封常清,率軍進攻大勃律國,讓安西諸國再次歸附大唐。

但阿拉伯史學家麥格迪西有一點說得很正確,此次阿拉伯帝國的確得到大唐的財富——造紙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