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不聽勸諫的‘狂野’李二鳳(1 / 1)

此刻, 殿中不複仙幕發聲時的寂靜,有竊語傳出。

康健的太子為何跛腳?因跛腳而罪?罪中跛腳?罪後跛腳?

貞觀十八年發生了什麼?什麼樣的罪能夠讓皇太子被廢?能夠讓深受皇帝寵愛皇太子被廢為庶人?

不循法度

滔天大罪

能夠讓深受皇帝寵愛的皇太子被廢……

屠城?

通敵?

賣國?

或是……

逼宮……

敢往下想嗎?不敢。

敢信嗎?不敢。

眾臣的竊語一下子停住。

臣子們能想到的事情李世民自然也能想到,一下子, 每個人的臉上都浮現出複雜之色。

李承乾從殿中的竊語,從李泰、李世民的態度中知道仙幕所言並非想象,而是真實發生的。

他多麼希望這一切是夢, 但可惜,並不是。

他看到了答案。

貞觀十八年不循法度犯下滔天大罪, 滔天大罪……

“父皇……”李承乾眼神顫動。

一直被誇讚聰明仁愛, 深得經邦之要的十五歲的少年郎感受到了即將被拋棄的恐懼。

什麼罪過能夠讓他被廢,什麼意外讓他跛腳?一個跛腳的廢物還能叫儲君嗎?跛腳與被廢是否有因果關係?未來,他會不會再次跛腳?

內心不斷湧出惶恐的情緒告訴李承乾,仙幕所說的話可不是一面之言,應當是完整記在書中的大唐史料。

這是真實發生過的。

也是未來有可能再一次發生的。

太子的惶恐肉眼可見,此刻沒人敢發出一絲聲響, 靜待聖聽。

死寂的氛圍讓李世民終於從沉思中抽離思緒。

李世民在責問和安撫中選擇了後者。

他伸手,摸了摸李承乾的腦袋,做了好半響的心理建設, 終於道:“乾兒之心日月可昭, 父皇自不會聽信仙幕的一面之言。”

一面之言,不可信,除非它能說出更多讓人信服的信息,他或許才會信一點點。

一點點,就一點點,不能再多了,也不敢再多了。

太多,怕這個嫡長子不能要了。

其他人看到了皇帝的態度, 終於敢開口勸告:

“未來之事瞬息萬變,現在的一時之言不做準。”

“太子殿下聰慧仁孝,仙幕所講的未來定然有所誤會。”

“殿下……”

看不得兄長的惶恐,小李治默默地挪到李承乾身邊,拉住兄長的袖子:“阿兄摸摸……”

李承乾低頭,用滿是冷汗的手牽著對方的小手。

所有人的話都很好聽,但李承乾是真的聽不進去一點點。

仙幕似乎是未覺自己的話對這個世界造成多大的影響一樣,繼續道:

【長孫皇後逝世後,嫡子嫡女們一個接一個的出事,給予了李世民沉重的打擊,其中,來自李承乾的事情可以說是對李世民最嚴重的一擊。

乍然聽到這個消息,太宗李世民悲不自勝,甚至想到了拔刀自殺,可見其哀莫大於心死。「1」

“上自投於床,無忌等爭前扶抱;上又抽佩刀欲自刺,遂良奪刀”「1」

就這在這種情況下,嫡次子李泰也來湊熱鬨了。】

【嫡次子李泰的結局,也不大好。】

本以為自己可以在上面不用擁有姓名的李泰瞳孔地震。

他剛還想著安慰兄長,沒想到現在不用去安慰兄長了,因為他也屬於需要被安慰的那個了。

“吾,吾也遭殃了嗎?”

本以為嫡長子遭殃就算了的李世民瞳孔放大:“這是連泰兒也不放過……”

本以為就一個嫡長子出事就已經足夠離譜的臣子們心臟狂跳,隻覺得刺激太大:這是要把陛下的嫡子嫡女一鍋端的節奏?

長孫無忌深有同感,無聲呢喃:“這是天亡我長孫家嗎?”

大外甥遭受意外也就罷了,現在就連二外甥也不行來嗎?他聰敏絕倫,為陛下‘特所寵異’的二外甥也開始遭殃了嗎!

【那年,備受皇帝寵愛的李泰因謀嫡而降封,被貶後生活條件倒是好,新皇車服珍饈,特加優異。「2」

不過即使這樣子,也隻活了三十二歲而已。】

短短的幾句話信息量頗多,“謀嫡降封”這四個字一出就概括了其餘的一切信息,讓臣子們再有多少感慨都感不出來了。

謀嫡啊!

魏王竟然想要謀取太子之位!

眾人看向李泰的目光,一個賽一個複雜。

李承乾的惶恐也瞬間卡殼,腦海中一個個曆史上曾出現過的陰謀齊齊閃現。

仙幕剛說他未來會被廢,現在就說二弟謀嫡……

未免太過巧合?

此刻,換成李泰內心盈滿惶恐的情緒,感受到四周逐漸聚集的視線,他唰的一下子躲到長孫皇後身側:“母後……”

他顧不得自己隻活了三十二歲了,謀嫡?謀到何種程度?是口頭之謀還是逼宮之謀?

逼宮之謀可是會被斬首的啊!

他兄長去世仙幕都沒說出的“謀嫡”現在竟然在他這裡爆了出來,他得多倒黴啊,李泰欲哭無淚。

長孫氏死死按住躲在她身側的李泰,心底震動,一團亂麻。

她死後……竟然再現兄弟相殘之禍?

李世民的震動尤勝於長孫氏,玄武門政變……再現?

他瞬間有種窒息的感覺。

李世民手指顫動,指著李泰久久說不出話來。

李泰緊緊抱住長孫氏的胳膊,小聲對老父親和老母親喊道:“父皇母後,孩兒冤枉啊,您一定不要聽信這屏幕的一面之詞啊!”

說著,眼淚那真叫嘩啦啦的往下流。

看到孩子的淚,李世民瞬間無力指責。

貞觀十年長孫氏去世,此後嫡女接二連三去世,嫡長子不知為何犯下滔天大罪被廢被貶逝世。

現在仙幕還爆出嫡長子與嫡次子煎豆摘瓜,同室操戈,燃萁煎豆,兄弟相殘。

李世民眼眶裡晶瑩閃動,痛苦捂臉。

長孫氏不在的這晚年,他到底經曆了什麼!

不過武將們倒是發現了華點。

他們竊竊私語:

“不是說治世後面接的就是盛唐嗎??怎麼皇子們一個個倒了!!!”

“備受陛下誇讚重視培養的皇子就這幾個,皇子這全廢掉了誰當下一任皇帝啊?”

“太子被廢早亡,魏王降封早亡,那……”那下一任皇帝呢?難道出自其他皇子?難道是二皇子?或者是……

眾人的視線看向李承乾身邊的小冬瓜。

小小的娃娃,奶聲奶氣,一看就軟糯好欺負。

難道是這個小不點?

群臣們再次竊竊私語,不是不可能,這小娃娃幼而聰慧,端莊安詳,一派寬厚仁慈,和睦兄弟之相,好像也是一個做儲君的好手。

所以,這才垂髫之年的娃娃會是未來天子???

六七歲小不點李治懵懂,安慰完李承乾後在迷茫要不要安慰李泰,完全不知自己成為了眾人目光聚集的點。

【隔鏡細觀我,半生張揚耍帥快活無比,半生坎坷蕭索。「4」

單純從父親的角度,老父親李世民在心愛的長孫皇後去世之後,接連經曆了嫡子嫡女的逝世和各種意外。

本就是性情眾人的李世民受到的打擊無法想象。

更不用提在這段時間大臣們一個一個死在他前頭,魏征、房玄齡、秦瓊、蕭瑀、李靖……等名臣武將們‘渾然不顧’李世民的死活,賺取李世民的眼淚,讓他在病榻哀慟,夜醒哀慟,望殯哀慟,痛惜久之,泣如雨下,涕泣而彆。

他們都丟下李世民走了。

放在心尖的長孫氏,放在心間的嫡子嫡女,出生入死的兄弟都接連去世,丟下李世民這個上了年紀的老頭孤零零,走了。】

【過剛易折,強台風刮倒的往往是□□的大樹,年少時的李世民或許能承受得住,但年邁又感性的唐太宗扛不住這麼糟踐。

病痛纏身,最後駕鶴西去,在所難免。】

看著挺心酸的。

這是看到這裡之後,所有人的想法。

“陛下……晚年,確實過得淒涼。”

他們看到了他們陛下前期玄甲破陣的剛勇,更看到了在貫穿前中後期剛勇內裡春風化雨的細膩,還有萬國來朝的豪情,但,他們更加看到了最後一點,那就是陛下晚年親故凋零的無奈。

陛下為何會五十二歲即去世?

少年征戰,中年悲離,猝然離世。

少年將軍的悲哀,性情中人的悲哀,不外乎如此。

李淵輕歎:“就是這些彙聚成貞觀史詩吧。”

如此長的敘述中,他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仁義禮智信齊備的君主。

他這個二兒子,確擔得起聖君之名。

於天下士大夫,可謂無負,於天下蒼生,可謂安養。

千載傳頌不絕於耳。

李世民現如今哪有心思想仙幕原先想要訴說的主題是他的逝世,他現在不想管自己未來為何會逝世,他現在隻想知道,他逝世後到底誰繼承了這個皇位?為何他的嫡長子,嫡次子皆被廢被貶?

未來到底發生了什麼?

李唐界面心中懷有這種疑惑的人不再少數。

原本以為板上釘釘的儲君仙幕竟然說釘錯了,釘了一個壞儲君,這怎麼得了!

儲君不穩,則國不定。

儲君不穩,則站不準。

儲君不穩,則心不安。

此刻,眾人的視線在李治和其他皇子身上遊移。

誰才是真正的儲君?

仙幕也沒有辜負眾人的期待,繼續道:

【大二鳳雖逝世,但李唐仍在,華夏的榮光仍然延續。

大二鳳為李唐打下堅實的基礎,其後的君主會辜負他的期待嗎?】

眾人的目光被吸引過去,這個東西也是他們現在迫切想要知道的。

貞觀雖逝,但李唐仍在,盛世被預言,也就是李唐的榮光仍舊延續,那延續這個榮光的人是誰?

不是太宗陛下與一路栽培的太子李承乾,不是聰慧的魏王,下一任儲君是誰?

是英武果敢的蜀王李恪?是勤奮好學的申王李慎?或是燕王李佑,梁王李愔,郯王李惲,越王李貞……

亦或是……晉王李治。

那個不知名的他,又是怎麼延續李唐的榮光的。

眾人的視線在諸位皇子身上遊移著。

感受到臣子視線轉移到自己身上的成年皇子們抬頭挺胸收腹提臀。

雖然覺得在長孫皇後在世時他們皆不可能上位,但夢還是可以做一個的。

【非常榮幸,就像我們所知曉的那樣,雖然有所坎坷,但李唐一切終究還是指向來盛世。】

太子李承乾被養廢了,變態了,癲了,不要緊。】

萎靡李承乾從呆滯中恢複過來,隨即眉頭緊蹙,氣憤盯著天上發聲的屏幕:“胡言亂語,孤怎會癲!”

這話他從當年於市井中聽過,是瘋子的意思。

無憑無據為何說他是癲狂!

但實際上他心裡也沒譜,不知道未來到底做了事情,但現在唯一知道的就是,他自覺自己絕不是瘋子。

仙幕自然不會無的放矢,一下子就放出來相關的介紹。

【公元619年武德二年到公元638年貞觀十二年,備受矚目與推崇的這些年,李承乾可以說是一個合格的皇太子。】「6」

眾臣子認同,包括現在來看李承乾這個太子,也不失為守成之君。

所以他們才不怎麼認同仙幕的觀點,他們不太認為太子真的是失德之君。

【但貞觀十三年年歲既增,足疾出現,李承乾就開始叛逆。

是即使唐太宗“搜訪賢德,以輔儲宮”讓十餘位老臣、名臣出任東宮輔臣,與李承乾談經論道也無用的叛逆。「7」

對於李承乾在貞觀十年後的變化,史學界有種說法是:

適合唐太宗的談經論道方式不見得適合李承乾。

李世民時期,勇於進諫的臣子很多,甚至臣子們以諫言被皇帝采納為榮。

他們諫言語言犀利,有理有據,勢把皇帝和儲君往堯舜禹這三個聖君靠攏。

言語犀利的嚴苛程度與日俱增。

但適合自信李世民的方法不見得適應李承乾。

於誌寧、孔穎達、張玄素等諫臣一個賽一個凶狠鋒利的進諫隻能讓叛逆的李承乾在沉默中變態。】

魏征、房玄齡、馬周都在仙幕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一開始他們還不理解仙幕為何說適合唐太宗的方式不見得適合李承乾。

於誌寧、孔穎達、張玄素這三個特彆被點出名的人更是不服氣。

但當他們從外來視角看到仙幕展示的進諫之後,他們終於懂得了仙幕為何會說這種話

懂得了為何說這種進諫方式不適合李承乾。

他們看到臣子們對太子的進諫。

細看之下,此種進諫方式與對他們陛下的進諫沒有什麼不同。

但當仙幕展示出李承乾這個太子對諫言的反應,卻可以看出,這種方式不適合李承乾。

李世民這個皇帝從十七歲起就是舉世聞名的人傑,內心自信強大無比,面對臣子們的諫言是由上至下進行采納,是上位者的采納。

但太子則不然,他太‘弱’了。

不是身體上的弱。

而是氣勢上的弱。

是沒有實績撐起來的氣勢上的‘弱’。

而臣子們又太‘強’了,是有建國功績撐起來的強,是從龍之功撐起來的強,是經過太宗虛心納諫操作下氣勢上的強。

‘強勢’的臣子們對‘弱勢’的太子處處進諫,雖然對太宗也是這種方式,但太子對此的態度說明了一切。

患足疾前雖然每每黯然,但還是能做到虛心納諫,但患足疾後或許是什麼心底上產生了什麼變化,太子對諫言的態度大變。

偏激,鑽牛角尖。

作為一個平等寵溺每一個孩子的父親,李世民跳出舊時的牢籠,看懂了這種變化。

他的太子覺得這種諫言不再是良言苦口,而是一種打壓,來自實權臣子的打壓,是對他這個太子的不滿。

太子,變成了自卑的太子。

李世民的臉色比李承乾更白了。

他沒想到未來是如此沉重。

實際上太子所聽的這些諫言,他都聽過,臣子們的言辭甚至比給太子的言辭更為激烈。

貞觀四年他欲修洛陽宮以備巡奉,甚至被張玄素比‘阿房成,秦人散’比‘襲亡隋之弊,不如隋煬帝’,但最後他的做法是停止修洛陽宮的勞役甚至還賞賜張玄素。「8」

太子不似他。

李世民心澀澀地疼。

但就是因為太子不似他,現在李世民看到仙幕展示出來的諫言,突然覺得這些以往看似很正常的諫言,變成了一個個壓垮太子的大石。

面目可憎。

太子修繕宮殿,於誌寧上疏批評太子奢華,與宦官玩樂甚至被比做秦二世?「9」

李世民:“比做秦二世?”

李世民的眼刀一下子射向於誌寧:“你這是何瞎比喻?太子不過玩樂,你作何把他比作秦二世?”要是有人把他比作劉徹和秦始皇,還就因為與宦官玩樂,他能直接砍了對方!

秦二世啊,那可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亡國之君啊!

他敏感的太子如何受得住這種諫言。

還有!

李世民看向孔穎達,因為這個孔穎達的進諫更為激烈,太子真的是一有不對就犯顏直諫。「9」

李世民搖頭:“孔愛卿,太子年齡既長,汝等諫官當面批評指責實在是有損太子顏面,諫諍逾切,承乾逾不能納。”

更不用說被仙幕最後重點強調的張玄素,李世民自己也是被進諫過來的,他自己被進諫時都曾多次甩袖離去,需要長孫氏在內多次安撫才能冷靜下來,故而他最能體會仙幕所描述的太子承乾的感受。

作為壓箱底出場的張玄素,那是無時無刻不進諫,言語之急切恍若太子就是一個愚笨之人,唯有聽他張玄素的話才能順利做事

此時,李唐的進諫風氣還算正常,還沒有走進臣子什麼都進諫,以把皇帝諫成無欲無求的聖君為最好的偏執時候。

雖然,也沒差多少。

於誌寧等人還不是未來的官場老油條。

初被仙幕點到名字,他們氣憤,粗看了一眼諫言發展,他們反省,然後……

此時的官場油條們也不是好相與的,作為陪同李世民從秦王時期一路爬到皇位的人,作為被李世民虛心納諫‘寵’出來的臣子,於誌寧深信自己不會無的放矢。

他拋棄仙幕提煉出來放置在前面的白話文,認真觀察仙幕背景中所寫的史料,還真從中發現了不一樣。

此刻,於誌寧不慌不忙出列道:“陛下,臣之諫言從無作假。”

沒有意料到自己會被反駁的李世民卡殼:“……所以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的於卿皆認為太子乃秦二世那般的禍國殃民之輩?”

還彆說,於誌寧仔細看了旁邊的史料原文,真看出未來自己為何會批評太子。

原因自然不是簡簡單單的蓋房子被罵,與宦官遊樂被批,而是……

“仙幕言簡意賅提煉臣之諫言放置在仙幕正中央,陛下或許不知臣諫言之據。”

李世民看向仙幕提煉的重點,還真是……

所以實際上太子所犯過錯比仙幕展示的更嚴重?

其他官員這才細細看向仙幕所展示的密密麻麻史料。

史料密密麻麻,個中過程被掩蓋其中。

臣子們廢了一番大眼力才從中提煉出過程。

於誌寧的批太子建造房屋不是無的放矢。

“太子所建之屋可非陋室,乃是建造數月不停的複雜曲室。東宮於隋朝建造,本就奢靡,太子殿下還於百姓農忙之時建造曲室,故臣才批太子奢華。”「10」

“太子僅因與宦官玩樂就被臣比秦二世,也是無稽之談。”

“太子不聽臣子勸諫,任用宦官尋歡作樂,宦官身心不全,阿諛逢迎小人頻出,上傳下達作威作福製禍患。

陛下應當知曉漢朝宦官之禍,宦官禍國。

殿下選用宦官,輕慢賢臣,親小人遠賢臣,致品級混亂,法度廢弛,比之秦二世又如何?”「10」

“更何況殿下多次私引難以教化突厥人入內室,相互狎昵。”

於誌寧眼神冰冷:“若再來一次,臣定再諫不誤。”

孔穎達歎氣,他雖沒有多言,但一切儘在不言中,他幽幽道:“臣亦是,殿下若再犯,臣死無所恨。”

張玄素也不認同這些後世人所言,他冷聲道:“臣言殿下當學文以飾其表有何不對?騎射數遊,酣歌戲玩,苟悅耳目,終穢心神。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太子若無德,人神同棄。”「11」

張玄素這話就重了。

但,怎能說沒有道理呢?

【史學界有第二種說法是:李承乾本就叛逆。】

室內正因幾位臣子的話陷入沉寂時,有人驚呼出聲:

“天!”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仙幕上的文字滾動中有新的史料出現。

“張玄素竟因頻頻進諫被太子暗殺,幾欲送命!”

“於誌寧也是!”

“還有那個誰也……”

眾人齊齊驚呼,每驚呼一聲李承乾的臉色就白了一瞬。

他有種感覺。

完了,一切都完了。

“太子,為何會如此……”

李世民看著李承乾的目光,尤其陌生。

對他而言,足疾是小,耽於享樂,狎昵小人,嬉戲過度,漫遊無度是大。「12」

但……刺殺臣子更大。

一國之主派人刺殺進諫大臣,最後讓臣子百般逃命,還是依靠刺客不忍才活下去。

不要說什麼根本就沒有的虛心納諫和知人善任了,這代表著一國之主毫無容人之量。

不可抑製的,李世民心底浮現出淡淡的失望。

對自己,對嫡長子。

李承乾蒼白著臉,想學李泰一樣往長孫氏身後躲,但長孫氏身後已有李泰,且他是太子,怎能做這種怯懦之事。

李承乾呆立原地,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為何未來的他會如此做。

他蒼白著臉搖頭:“兒臣……”

“不知。”

他不知未來的自己為何會如此作為。

他雖喜享樂,但應該做不出來狎昵突厥小人,刺殺能臣之事才對。

李承乾有種被世界丟棄的孤獨感。

即使長孫皇後和李治一左一右牽著他的手,也沒有緩解。

他被拋棄了。

他覺得他這這個儲君,做到頭了。

其他臣子其實也很莫名其妙。

太子雖不似太宗陛下一樣是千年難得一遇的聖君,但也是守成之君,太宗居諒暗,庶政皆令太子聽斷,太子表現得頗識大體,甚至居守監國也無明顯錯處。怎麼年歲增長竟越發好聲色,慢遊無度。「13」

太子未來怎會如此荒謬?

【史學界有第三種說法是:貞觀十三年之後的李承乾和貞觀十三年之前的李承乾在史料中有如此大的性格差異,唐太宗李世民自己也應當負起一部分責任。

因為二鳳這個老父親的所作所為,讓李承乾變成了一個喪失安全感,想努力爭奪父親寵愛的小作精。

作天作地破罐子破摔,在發泄情緒。】

第三種說法,完全打破了眾人的認知。

眾人:“???”

“小作精?”

小作精這個意思他們不懂,但是爭奪父親寵愛,破罐子破摔的道理他們還是懂的。

二鳳這個老父親的所作所為得負起一部分責任這句話,他們也聽懂了。

聽懂了仙幕意思的眾人,齊齊轉頭,看向‘父親’本人。

“所以……”

“是……”

“陛下未來做了什麼事情?”

第三個原因的答案顯而易見。

僅憑仙幕隻言片語了解未來的李承乾隨著眾人的目光看向李世民。

即使心如溺水般幾乎窒息,腦袋中也不由的冒出問號:“?”

小作精?

所以不是未來的他年歲既長爆發出他不知道的惡行,而是有外因驅動。

而這個外因的源頭,正是……

他的老父親。

【我們家平等喜愛長孫皇後所出之娃的二鳳啊,他後期的所作所為,讓嫡長子李承乾心態崩了。】

李世民心驚:“難道源頭在朕?”

一時之間,李世民心中是又驚又喜又恐。

驚嫡長子的變化源頭竟係在他,喜有了可破局之法,恐……難以破局。

李世民心中失望早已煙消雲散,不複存在,存在的,隻有希望。

他希望這一切真的有解決之法。

沒有一個人比他還希望承乾這個長子能夠平安無恙。

【李世民平等的喜歡每一個嫡子嫡女,從他的行為中可見一般。

他喜愛嫡長子李承乾。

八歲立為太子,名師賢臣批量輔導,皇帝親身上陣教導如何治國,甚至多次讓李承乾監國,李承乾做出一點成績,史料上定然會出現唐太宗李世民誇讚李承乾的話,甚至在李承乾開始‘作’起來時,前仆後繼的解救李承乾措施,不計其數。「1」

唐太宗李世民喜愛嫡長子李承乾,毋庸置疑。】

眾人認同。

他們陛下確實喜愛嫡子,他們可以肯定,他們陛下想把皇位傳給李承乾的心從未變過。

李世民也認同仙幕的話,他立這個太子可不是立著玩的,為的就是能讓李唐的皇位傳承能夠順利進行,無波無瀾,順順利利。

不至於像他一樣,還得來一場玄武門政變血洗皇宮,一步踏錯,還有可能步入萬丈深淵。

皇位的傳承就應該順順利利,隻有歡欣鼓舞,沒有血光之災才是。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沒有貞觀十三年的‘變態’,憑借李承乾嫡長子、東宮太子的正統身份;憑借長孫皇後與李世民被曆史承認的恩愛情分;憑借他的舅家乃風光無限的長孫家族。「14」

隻要李承乾隻做分內之事,不胡亂折騰,聽從老父親與身邊諸多賢臣的話,乖乖活到貞觀二十三年,沒人敢對他動手,誰也不敢說他不是皇帝。】

仙幕的話,在場的眾人聽得能夠把頭點斷。

前仆後繼的賢臣名將與太子接觸不是接觸得玩的,就是因為知道太子是板上釘釘的下一任皇帝才敢與東宮接觸,所以各個世家裡的青壯子弟一波又一波的在東宮擁有一席之位。

為的,就是與未來儲君混個臉熟,為的,就是潛邸情分,從龍之功。

【但,問題就出在李世民這個人平等的愛著他的嫡子們。】

李世民心中一咯噔,一股不妙的感覺湧上心頭,隻覺得背脊發涼。

他喜愛承乾這個嫡長子沒錯,但也同時喜愛著……

他平等的喜愛每一個孩子。

甚至因為其他孩子絕對不可能登基為帝,不可能成為太子,會……

更加疼愛對方……

寵溺對方。

這下子,面色發白的變成李世民了。

仙幕的輕微提點,他好像就看到了未來他會如何做了。

溺子。

是他會做出來的事情。

仙幕的這一句話,提點的不止是李世民,其他臣子不是蠢蛋,相反,他們很聰明。

他們的視線不用看其他人,第一時間看的就是站在皇後身側的李泰。

一個被仙幕預測未來會謀奪皇位的嫡次子。

這個人,絕對和李承乾這個嫡長子被廢除太子之位有關。

尉遲敬德發誓:“要是沒關係我今天就倒著走出皇宮!”

程咬金和秦瓊等人送了他一個白眼。

程咬金壓低聲音:“有本事你大聲說給魏王聽啊。”

像是誰猜不到這件事情會和魏王有關似的。

絕對有關係,沒跑了。

李泰被眾人的目光注視得身子僵硬,嚇到不敢動彈,他小心地挪動步子,讓自己離母親更近一些。

這殘酷的世界啊,隻有娘親這邊能夠給他帶來一絲平和的溫暖。

李泰瑟瑟發抖。

但又有誰能知曉長孫皇後平和面容下心底的波濤洶湧呢?

長孫皇後眼眶中晶瑩閃動,隻能握緊身邊兩個孩子的雙手,仙幕現在說的,可都是她的親生兒啊。

天知道長孫皇後現在多想拍李世民一個腦瓜子,順便祈求上天讓她再活二十年。

她死後,一切都亂套了。

【李世民也喜愛魏王李泰。

多喜愛呢?

寵冠諸王,是唐太宗最寵愛的孩子,這名頭,沒跑了。】

李泰這下子面色是真白了。

之前對自己寵冠諸王有多自豪,現在就有多惶恐。

就像看到了一道催命符。

同一時間的聽到的李承乾,不一樣的是臉不小心黑了。

李承乾不敢再看仙幕,聽到仙幕說到這裡,就迅速低下頭,不想讓眼底的陰霾顯現於人前。

確實寵,當他在面對無數讓他約束自身,做好儲君榜樣之時,他的弟弟隻有各種榮譽加身。

從未有人對他的所作所為加以指責。

明明隻與對方相差一歲而已,環境卻截然不同。

【李泰也有備受皇帝寵愛的資本。

才華橫溢,聰敏絕倫,好士愛文,工於草隸。

這是來源於諸史料中提煉出來的對他的誇讚。】

【李世民有多寵愛這個孩子呢?】

【李世民登基第二年封越王,督十六州,封地多達22州。之後每年頭上多一個官銜,什麼左武候大將軍、鄜州大都督、雍州牧、相州都督一個個的往上疊加。「15」】

蜀王李恪聞言低頭,再聽一次,還是深覺悲涼,同人不同命,明明他比李泰大一歲,但卻同年受封,同年受封也就罷了,封地卻隻有8州。

李泰受寵如斯。

【這份寵愛疊加到了貞觀十年,也就是長孫皇後去世那年,唐太宗不舍得李泰去封地也就罷了,甚至想邀請入住武德殿。】

“武德殿?”眾臣子震驚。

武德殿那是什麼地方啊,那可是皇宮中最靠近東宮的宮殿,皇帝不讓魏王去封地也就罷了,竟然還想要讓魏王入住武德殿!

此刻,所有人目瞪口呆。

李承乾猛得抬頭,不可思議地看向李世民。

父親,未來竟然如此寵愛弟弟。

知曉未來會入住武德殿,李泰現在一點開心的感覺都沒有,隻覺得仙幕說得越多,他現在死得越快。

李泰嗚咽:“我不是,我沒有,我什麼都不知道。”一連三否定,就希望老哥能夠不要再誤會這些了。

李承乾哭笑,他還能誤會什麼?眼見著太子之位都要動蕩了。

誰知道呢。

長孫皇後聽得呼吸困難。

武德殿近儲君之殿,在東宮之西

重兵把守,位置重要,敏感之地。

然後她家陛下竟然讓次子入住武德殿……

長孫皇後覺得自己要是知道這種情況還敢死,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死了都不能瞑目!

李世民感受到眾人的視線,捂臉。

他……好似知道未來為何想要讓李泰入住武德殿。

用膝蓋想都知道,親人接連出事,他定然更疼愛嫡出子女。

“公主們皆入住皇宮,承乾位太子定然入住東宮,治兒年歲尚小定然也在宮中。三個嫡子,唯有泰兒在宮外,朕如何放心,欲使之安全,不處嫌疑之地,接入武德殿,正常。”

李世民肯定。

其他人聽了李世民的解釋,隻覺得……

這操作很李世民。

是寵溺嫡子嫡女的陛下,沒跑了。

不過不知他們親愛的陛下是否還記得,上一個入住武德殿的,可是有謀儲之心的李元吉啊。

【不過還好世界上還有名為魏征的諫臣能夠有辦法讓皇帝保有理智,才沒有讓李承乾這個小太子因為這件事情提前變態。】

【不過其實也沒差多少,這件事情充其量隻是壓垮李承乾這個太子的其中一根稻草,還有許多稻草向他迎面撲來。】

【承乾變態的貞觀十三年,李世民疼愛魏王到“魏王多從太宗遊幸”;到“太宗得一鴻雁,每日從京至東都與魏王書信來往數次”;到“讓魏王可乘小輿至於朝堂”;到小報告說魏征、房玄齡等三品以上大臣對李泰不夠尊重,太宗的雷霆震怒與嚴詞質問即到,一堆惶懼流汗的鵪鶉中唯有了魏征的據理力爭才讓李世民意識到自己的以私愛忘公義。「15」

李承乾在辛苦勞作的時候,李泰和太宗四處玩;李承乾被眾臣子批的時候,李泰在和太宗每天鴻雁傳書四五次談天說地;李承乾苦哈哈自己走路上朝,李泰坐小車車悠閒上朝;李承乾被四五品小官指著鼻子罵罵咧咧的時候,太宗因為小報告就去質問一二三品的開國大佬說他們是不是對親愛的嫡次子不夠尊重。

EMMMMMM就很難評。】

一品大佬之房玄齡:“……”

他們相信,這群惶懼流汗的鵪鶉中一定有一個是他。

其他人有一個是一個,不敢講話。

愧疚於自己沒有像魏征一樣站出來勸諫是另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像仙幕所言那般,覺得……

就很難評。

這群人中,唯有魏征站在皇帝下側,面色嚴肅,眉頭緊皺。

渾身氣勢都帶著一種‘受夠了’的暴躁感。

【更不要說魏王的居住地了,魏王府邸大到“東西儘一坊”,像是把大名鼎鼎“居地三十頃,周回十七裡”的芙蓉園送給魏王都是正常操作了。「15」

府邸之景美到被稱之為“都城之盛”後世聞名,千萬人打卡。

寵祿過盛,屢次受諫。】

“謔!”

眾人目光緊盯他們親愛的陛下。

隻覺得陛下的操作真可謂是仙幕常掛嘴邊的‘騷操作’

終於忍受夠了的魏征:“陛下對魏王真可謂是寵愛至極。”語氣幽幽。

“陛下親口言侈本不可長,竟還準許魏王盛修第宅。

守已成之基業,其道不易,居安思危,有始有終,才可定其世。魏王一府之地東西儘一坊?陛下不若直接把京城劃送給魏王如何?”嘲諷滿分。「15」

岑文本跟著歎道:“瘡痍未複,德教未普,朝廷資產屢空,陛下此舉過了。”

尤其是看到仙幕上自己對魏王府邸過於奢侈上疏過,但卻被皇帝嘉獎一通敷衍了事,岑文本心中更覺陛下對魏王過分寵異。

李世民弱弱不敢言。

他理虧,他無理,他……李世民憋紅了臉:“玄成、景仁說的極是。”

魏征甩袖,這次是真氣了,有種未來是被皇帝氣死的既視感。

【但其實要數壓垮李承乾的最後一根稻草,上面這些的力度充其量就是把李承乾這個太子砸到吐血的頑石罷了。】

臣子:“……”

頑石也是很是傷人的好不好?

這還接二連三的砸,一不小心砸死人都有。

【就是頑石的數量有點多,從貞觀十年開始,把李承乾砸道‘吐血’。】

【真正的重擊,是貞觀十四年,十五年。】

【那年,唐太宗準許李泰在府中彆置文學館,任自引召學士的文學館,「15」才是壓垮李承乾的最後一根稻草。】

“謔!”

“熟悉的文學館!”

臣子們沸騰。

這波操作他們怎麼覺得很眼熟啊!

這波操作不僅僅他們覺得眼熟,未來的李承乾也覺得眼熟。

豈止是眼熟,那真的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操作了。

當年他們的秦王老父親就是這麼搞的啊!

李承乾感同身受未來的自己了。

他懂得了未來的自己聽到這個消息的感受了。

未來的他一定很害怕,很惶恐吧。

一個儲君,處處受限,備受否定,暗無天日。

而這時身邊的弟弟卻如嫋嫋明月一般升起,受群星環繞,萬人誇讚。

甚至……

像他政變上位的父親一樣,開起了文學館,廣招人才。

之前看父親上位史看得有多興奮開心驕傲,李承乾現在的心情就有多陰鬱。

他深溺於名為‘李建成’的湖底,渾身被‘李建成’這三個字圍繞著。

他會如上一個被廢的太子李建成一樣死於同胞兄弟的刀劍下嗎?

李承乾不得不說一句,他不知道,他不能肯定。

【看著備受皇帝寵愛的弟弟廣召時俊,門庭若市。

不知道這時候的李承乾想到了什麼。

是想到他的老父親秦王李世民開文學館廣招俊才,終得十八學士,還是想到楊廣偽裝仁孝儉約恭敬。

是想到李建成身死的下場還是想到楊勇的遲鈍被陷被廢。

是想到母親不逝世後自己與父親愈發少的交流,還是想到寵冠諸王的魏王會是下一個秦王,會開啟第二輪的玄武門之變。

父親是真喜歡李泰這個弟弟。

貞觀十五年弟弟李泰主編的《括地誌》完稿,父親如獲至寶,頻頻大肆賞賜,其賞甚至遠超他這個太子的規格,惹得群臣勸諫。「15」

父親果然喜愛弟弟,為了不限製弟弟的開支,甚至取消了東宮的出用庫物限製。「15」

寵愛有加禮秩逾製,讓他這個太子為弟弟讓步。

父親果然喜愛弟弟,勝於喜愛他。】

一段似是太子獨白的話,讓臣子們沉默。

褚遂良:“人有情,然後製法,後有國家,有儲君諸王之分。聖人製禮,尊儲君卑諸王。儲君正體,特須尊崇,諸王雖愛,不得超越儲君,現如今儲君用物竟因王而退步……”「15」

褚遂良眼中流露出悲意:“所以有嫌疑之漸。佞巧之奸,乘機而動,私恩害公,惑誌亂國。此乃禍亂之源。”「15」

其他臣子沸騰。

“陛下功超邃古,道冠百王,發號施令,為世作法,怎在教子上糊塗。”

“陛下愛子,當教之以義方,諸侯王與儲君本就敏感,此等情形下陛下怎能讓儲君讓步。”

還有那什麼文學館自行招募學士,上一個這麼乾的皇子,叫李世民

上一個被李世民廢掉的太子叫李建成。

上一個寵溺超過太子的諸侯往叫楊廣,上一個被楊廣乾掉的太子叫楊勇。

這是讓儲君讓步嗎?這是在打壓一國儲君的臉面啊!

李世民連屁不敢放一個。

都不敢說這是未來的他做的,不是現在的他做的,請臣子們不要馬前炮。

因為仙幕上清晰的展示,

褚遂良甚至因為這個事情上疏勸諫過,隻是他樂嗬嗬地表示讚同後卻一點也沒放進心中,繼續我行我素,寵溺魏王。

魏征幽幽:“陛下,您晚年太過狂野了。”

李世民恍若心口被紮。

魏征仍覺不夠繼續道:“比您年輕時野多了。”

蕭瑀這個毒舌接著插刀,他嘖嘖稱奇:“年輕時尚且能聽勸,臨到老了,竟什麼勸也聽不進去了。”蕭瑀嘲諷臉,“陛下,是臣等勸得不夠好聽嗎?還是隻有魏征勸您才聽”

李世民:“朕朕朕…… ”

未來的苦果,現在竟就要償還了嗎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