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裝逼的象征——天可汗(1 / 1)

【作為一名費儘心力為國為民的帝王, 華夏這片土地,以及這片土地上的百姓深深熱愛著李世民】

【即位之初“霜旱為災,米穀踴貴,突厥侵擾, 州縣騷然”, 有內憂又有外患, 經濟凋敝又如何?

“百姓雖東西逐食, 未嘗嗟怨,莫不自安”。

老百姓們看到了“帝誌在憂人, 銳精為政, 崇尚節儉, 大布恩德”。

感受到了二鳳從十七歲出現就展現出來的人格魅力和沉浸在貞觀君臣一起努力營造的清明吏治所帶來的良好政治風氣。

他們對唐太宗有信心, 對唐太宗所在的中央朝廷有信心, 看到天災人禍, 他們沒有把這些糟心的東西歸怨於最高政權, 而是由內至外, 發自心底的覺得困難是暫時並且是可解決的。

他們相信著他們的陛下, 貞觀君臣民一起解決。】

【跟著二鳳大佬有肉吃。】

【一昧的吹噓沒用, 各項數據指標代表一切。】

【貞觀吏治清明,稅率低,授田合理防兼並。

百姓田畝多,市場米價低, 人人有飯吃, 生活多了億萬點盼頭。】

仙幕上展示出一連串關於貞觀治世的數據以及視頻,讓人一目了然貞觀這個被人稱之為華夏古代曆史的第一治世到底是如何治。

這其中,有貞觀所行的田製。

從上面這些數據和視頻當中秦始皇看到來一種新穎的田製——均田製。

這個均田之法他在秦朝建國之初也曾考慮過,無非就是清點人口, 均分土地這個內核,但這其中的阻礙不可謂不多,多到數不勝數。

而從這個田製發展的波動表中,他看出了後世這個均田製的發展過程。

這是一個進行了諸多完善的均田製,是一個在唐朝達到了巔峰高度的均田製。

是一個對不適合前面的秦朝,但適合現在秦朝的田製。

更仔細的往下看之後……

這次秦始皇還能淡定,但秦朝的百姓們皆驚呼:“文景五口之家授田百畝,貞觀每丁授田百畝?這是地多到沒地兒花?”

是的,沒錯,他們現在眼睛就差粘在仙幕所透露出來的田畝上了。

百姓們眼饞了,那可是百畝之地啊,那些唐朝人未免太過幸福了吧!

羨慕的人開始做夢:“咱這要是有百畝之地,那就直接躺平了。”

有人酸著酸著就不舒心了,他們指指點點:“什麼每丁百畝,那還不是因為人口少,你看上面貞觀十三年,僅有三百多萬戶,人口不足一千五百萬人,天下十道地廣人稀,每丁百畝正常!”不羨慕不羨慕,平常心平常心。「1」

“對,建國初期確實可以如此操作,但最主要防備的應該是政局穩定後的土地兼並才是。彆以為這百畝地看著嚇人,實際上不算多!”已經享受過一波仙幕的高產量糧食福利的秦朝百姓們很有底氣,“他們那個唐朝百畝地得經過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一年一熟,可沒有現在的一年二熟,一年三熟,百畝之收不過百石!”對於這點,他們深信不疑,他們才是最幸運的!

“但是咱們是被上天賜福下神種,不能一概而論,相比較仙幕上面顯示的文景時期,貞觀時真的是好太多了!文景時期的百姓勤苦也沒用,還有急政暴賦等著他們呢!”

怎麼說呢,吏治好不好真的差很多。

明明都是治世,但就是因為朝廷不一樣,文景時期的百姓就得多承受貪汙腐敗那些鬼東西的痛苦。秦始皇時期的百姓們想到這就由衷的感謝他們的始皇陛下是聽勸的,聽仙幕的勸,也在嚴抓吏治,還他們以清明吏治。

“隻希望這份吏治能夠跟得上貞觀時期吧。”

雖然主要是他們陛下真眼底容不下沙子,但是身為既得利益者,不妨礙他們深深喜愛著他們的陛下。

百姓們還在擔心後期那些大地主和豪強們搞土地兼並,但秦朝的士人卻看出了李世民治下的臣子們在這方面的努力。

他們竭儘所能,在國策上就防止土地兼並。

秦始皇饒有興趣道:“授田百畝,二十畝為可自由買賣的永業田,八十畝為死後國家會回收重新分配的政府分田?”

這個就是他在這份唐朝田製中最感興趣的東西,再輔之對地方的強有力鏟奸除惡,絕對把控。

彆說豪強兼並土地了,地頭蛇都隻能變成蚯蚓。

秦始皇突然覺得對地方的治理還是不夠,還有極大的進步空間門。

當然,這其中要數對貞觀治世關注最大的還是文景時期的百姓官員們。

每個時代的人有每個時代人自己才知道的苦楚。

文景時期的百姓們無奈歎氣:“文景也沒有那麼好,仙幕為何總是拿文景對比?”

他們的日子哪裡有仙幕說的那麼好。

其他百姓深有同感,他們不隻一次聽到仙仙幕拿他們漢文帝和漢景帝治下來對比這個貞觀了。

但身處這個朝代的他們才知道這個朝代的苦楚。

沒有被治理的地方吏治就是最大的毒蟲。

貴族、豪強和商賈等瘋狂兼並土地,他們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老百姓要麼淪為貴族地主佃戶,要麼變成流民。

變成流民慘,但變成佃戶也慘了。

文景時期的朝廷還是有點兒良心的,朝廷向這些有田地的人收取的是三十稅一地租,但這是跟富人們收取的,他們這些佃農就要向這些富人上供一半的地租。

富戶們有點兒良心,但不多。這其中的差價就是這些地主們收走的。

另一半的地租是他們一家子的口糧,他們還要應付徭役,其他衣食住行……

怎麼說呢,若要文藝一點形容他們文景時期的百姓啊……

嗯,想不到。

“沒有經過嚴抓的地方吏治,百姓們受儘苦楚,隻有朝廷、官員、地主,三者富得流油。”劉據輕歎。

這聲歎息不僅僅是對文景時期,也是對現在。

這是一件他們之前的漢武朝發生過,現在緩和了,但是未來也有可能再次爆發的一件事情。

想到這裡,他再次表達對貞觀的喜愛。

劉據:“這貞觀時期強抓吏治,實在是妙啊。”有種強抓吏治後,其他方面就能應有儘有的感覺。抓了吏治,才能真正落實文帝的十五稅一,景帝的三十稅一,還有…… 唐太宗那超級變態的四十稅一。

鬼知道他在仙幕那一堆數據當中看到唐太宗時期的稅率是四十稅一是多麼的震驚啊。

唐初的稅率和漢初稅率未免差彆太大了吧?

同為中原開國王朝,但不同命!

其他臣子深有同感:“實際上仙幕對於貞觀的重點介紹就是在前面,貞觀的重點就是在吏治。”

前面介紹的都是貞觀年間門如何強抓吏治。

以至於看到後面的這些治世數據下他們就發現了—— 要想擁有治世,“治人”真的需要排前面。

強抓中央與地方的貪汙腐敗,地方官的質量決定了百姓生活質量。

能“治人”就能治世,就能擁有一切。

這些朝代的人在感歎,但!誰家的感歎號數量能夠超過小李唐秦王李世民界面的?

沒有!

因為他們看到了什麼!他們看到了曆史的奇跡!

因為他們看到了貞觀時期物價的波動,這其中尤以糧價的波動最為矚目。

“這貞觀年間門的經濟恢複速度未免太不符合常理了吧???”李淵震驚!

不怪他震驚,其他臣子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不羈的蕭瑀顫聲:“這這這,這糧價應該是華夏兩千年來最低時刻了吧?”

天呐!這糧價,它每鬥三四錢!後面甚至一度變態到兩!

這是什麼計量單位?這是鬥!

天知道武德初年兵戈四起,變態的地方米都要一兩銀子了,不變態的類似涇州,一鬥米都要五百錢!

長孫無忌也沒想到未來他們李唐會走到這種程度,看看仙幕所展示出來的數據,他們隻覺得恍惚。

長孫無忌:“不提這種兵戈年間門,文景時期每石粟都要十餘錢,這十餘錢就已是驚世駭俗的神仙低價。貞觀四年的米一鬥三四五錢和貞觀十五年的米每鬥兩錢…… ”他深吸一口氣,“堪比彎月撞華夏!”

這是華夏曆史從未出現的低價!

裴寂試圖找茬,但因為膽子小隻能小聲碎碎念:“糧價如此便宜,不擔心穀賤傷農嗎?”

尉遲敬德等武將雖常被稱之為莽夫,但也知農事,他驚歎:“糧價如此實惠,這時候就不要想什麼穀賤傷農,你咋不說米貴傷民呢?”

還治世個球!在他心中這就是天時地利人和具備的盛世啊!

神知道,此刻創造這個奇跡的太宗界面的人,他們的驚恐不比他們少,因為他們發現……

“這世界上竟然會有一鬥米五文錢的朝代?”

這世界上還有比他們更加變態的朝代!

是的沒錯,他們在這其中也看到了貞觀延伸出去的物價。

“這個麟德三年是何方神……,啊不是,是那個叫帝王治下? ”唐太宗李世民雙眼放光。

是他換的年號?還是後輩子孫?

但是他應該不怎麼會換年號才對,而且仙幕方才提到眾多臣子的離世時間門,或者其他時間門時從未提過麟德二字。

李世民猜測這應當是後世的子孫所帶來的年號,但同時他也不得不佩服這個年號背後的皇帝。

好家夥!竟然能夠把米價打到五文錢一鬥!比他厲害多了!

這是他哪個後輩子孫?會不會是太子承乾?

李世民看了下下首的李承乾,內心充滿期待,皇太子聰明仁愛,又得孔穎達、魏征等賢臣悉心輔佐和教導,定當可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承乾,承繼皇業,總領乾坤。

李世民對他這個大兒子可是寄予厚望。

此刻,唯有一直被拿出來對比的文景時期的百姓們覺得受傷。

他們剛剛還在心疼自家田地容易被兼並,現在就要心疼自家的糧價太高。

本還能為自己十幾錢附近起伏波動的糧價開懷,現在笑不出來了。

他們顫抖:“這就是傳說中的人比人,氣死人;貨比貨,貨得扔?”

漢文帝倒不至於像他治下的百姓一樣失落,他就是看了在這個對比中兩個治世之間門的差距。

對於民生建設,他們的文景之治偏向於無為而治,但貞觀就不一樣了,君臣雖也奉行與民生息,但他們積極乾預啊!

像讓百姓由地少人密之地到地廣人稀之地異地分地耕種,他們是允許,而貞觀年間門則是鼓勵與獎勵百姓進行轉移。去千裡外免徭役三年,五百裡免二年,三百裡免一年,異地超額占耕不追究,官違征則徒二年。如此,百姓就更有興趣從土壤貧瘠之地去探索土肥水豐之地墾殖「1」。

漢文帝深思,這也適合他們漢初建設,可借鑒。

漢景帝也在吸取經驗:“這個唐太宗對勸課農桑真是做到極致。”他隻是下令勸勉,這個人直接帶頭耕種,從上至下引領李唐興重農風氣,甚至在園苑開墾試驗田「1」,試問整個華夏上下多少帝王能夠做到?實在是令觀者駭躍的事情。

“百姓生活福祉確實遠超過往,值得借鑒。”漢景帝興歎,“未曾想有朝一日竟能從後世獲得治世的方法。”這是多麼神奇又幸運的一件事情。

【商業上,其他朝代在宣揚重農抑商,農本商末,就怕商業發展太好,加大政府的管理難度,直接讓“重農抑商”蹭的一下子,不用走階梯,變成中國君主□□王朝的經濟特征。

但強大的帝王就是敢於包容一切,唐太宗堅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的哲學道理,大力發展商業,讓中國的君主□□經濟得到了實質性的發展。

請看VCR!】

仙幕繼續自己的視頻攻勢,開始播放各種數據和數據加成的視頻。

於是在仙幕所列舉打一係列數據下,這次流口水的變成了各個朝代的商賈。

“這些商賈竟然沒有遭受歧視?”這是秦朝的商賈。

“這些商賈竟有如此多的便利?”這是漢武一朝的商賈,在他們深受禁榷、算緡、告緡,各種官營製度壓迫時竟然有個朝代的商賈日子過得如此舒心???

無商業稅,無榷鹽之稅,無榷酒之稅,無茶稅,無關禁。

雖設關卡,但各種不征稅,還允許棄農從商,這些鼓勵商業發展的政策真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商業發展竟然延伸到世界各地!

在他們這一朝開鑿的絲綢之路,唐朝做得比他們還好!看仙幕的介紹,竟‘成為整個世界的黃金走廊’直達中亞石國?朝廷支持他們支持到派遣軍隊護航?

漢武一朝,包括明朝的商人:嫉妒使得我面目全非!

他們齊齊落淚:“為什麼我們沒有這種重視工商業,高瞻遠矚的帝王!”

這些界面中唯有小李唐界面的商賈們是真實在歡呼,毫無任何負面情緒,他們開懷:“待工商界之優厚,前代所未有,空前絕後!吾等竟然可以擁有的!”

終於又帝王看到發展商業的優勢了嗎!

作為未來的既得利益者,他們已經開始期待起秦王帶領他們進入貞觀之年了!

小李唐界面的商人在歡呼,中立派與多面黨在不可置信,秦王李世民則是放下了懸浮在心中的一塊石頭。

他一直覺得重農可以,但抑商是絕對不行的,應該好好利用二者的優勢,士農工商多面發展,相互扶持,相互進步。

而現在,仙幕的這些數據告訴他,他所堅信的國策是正確的。

【唐太宗與時俱進,運用以文治天下的基本國策,讓貞觀改天換地進入新時代。

但在軍事也沒有鬆懈。“渭水之盟”乃權宜之策,唐太宗與其旗下的臣子們勢要踏平任何敢踩在華夏頭上的人。

雖然休養生息,但登基後加強軍事訓練,甚至‘每日引數百人於殿前教射,帝親自臨試’。

朝臣多有諫:陛下你在拉弓射箭堆裡恐怕會有危險啊!「1」

二鳳的回應很有二鳳自己的氣勢:上不納。

於是在休養生息之後,貞觀四年:唐軍出師塞北,滅東亞霸主突厥,親手掀翻那個膽敢冒犯華夏的狗砸。

之後吐穀渾寇邊,太宗出擊,另立國王;兵伐高昌,滅薛延陀,親率六軍高句麗,以兩千人的代價,斬獲高句麗首級達到四萬餘級,攻占十座城,贏七萬人,取多次大勝,像什麼一場戰繳獲馬五萬匹,牛五萬頭,鐵甲萬領都聽膩了。「1」】

【那年,四夷君長詣闕請上為天可汗。

上曰:“我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1」

李世民表示:做大唐天子的位置本就很高了,看你們那麼強烈邀請了,那就真.勉為其難當下這天可汗之名吧。】

【“天可汗”,這是在貞觀四夷君長對唐太宗李世民送上的崇高敬意。

“天可汗”之名不是功績,更不是多高的稱號,就像唐太宗所說的那般,這隻是“下行可汗事”。

唐太宗不需要靠“天可汗”這個稱號來裝逼,但為何現在很多人提到唐太宗總是會提到“天可汗”這個稱呼呢?因為這個稱號是唐太宗坐上去,它才是至高的稱號。

是唐太宗的豐功偉績使得“天可汗”這個稱號成為可以無限裝逼的象征。

天可汗出兵,四夷萬邦皆配合;天可汗若說要維護國際平衡,可捧之,也可滅之;四夷君主更替更是需要天可汗蓋章授璽,要不然隻是偽君主。「1」

唐太宗李世民成為“天可汗”的三十一歲,是我們太宗陛下讓華夏從中原走出去,把漢民族團結又強大這個形象打入世界各民族的腦海中,讓中華民族有了一個新的代稱——‘唐人’的三十一歲。

太宗用神級實操能力實現了強大的榮譽稱號的轉化率,讓漠北草原臣服,讓四夷萬邦的歸附,讓四夷萬邦共上尊號。

他用自身的豐功偉績賦予“天可汗”至高的榮譽,以此建立起以大唐為核心的國際秩序,讓大唐有這個榮幸可以把影響力和勢力輻射範圍擴大到無可估量的地步,輻射整個東北亞直至東亞。

盛赫我唐,君臨天下,萬國來朝,八方來敬,億萬子民高呼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成為萬族心甘情願拜服的萬邦之汗、天下共主!】

【唐太宗李世民成為天可汗的貞觀四年,頡利跳了個舞。

這場舞不僅僅是預示著東突厥的滅亡,不僅僅是帶給百姓們絕對的安全感,也是在告訴世界——華夏這頭雄獅已從分裂中回歸統一,已從動蕩中走向穩定。

雄獅睜眼,巨龍飛天,華夏之威不可擋!】

仙幕展示出一個視頻,視頻中的男人在高位上揚聲:

“王者視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內,皆朕赤子!”

他又說:“朕以天下為家!”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

那個人言出行隨,對待異族寬厚仁慈,開明友善,整個就把一視同仁掛在李唐這幾個隱形大字掛在城牆上,對戰敗的部落沒有什麼分離肢解的心動策略,隻有全其部落,順其土俗。

大唐王朝,這個王朝有絕對的高度自信,他們自信到這個國家的君臣民都深信大唐是世界上最最文明富強的國家。它不擔心國人出去後忘本忘祖,它海納百川,包容萬物,也不擔心外邦人進來後喧賓奪主。

仙幕直接播放起視頻,視頻轉向萬國來朝的那年,所以各個界面就看到諸國酋長子弟皆來唐都長安來留學,人來人往,‘鼓篋而升講筵者,八千餘人’。

一批一批的外國移民來唐,他們想在大唐定居,一批一批的外國留學生來唐,他們想來華夏學習新的本領,民間門自費留學生更是數不勝數,能夠學習李唐的先進技術,死不足惜。

這些來自外邦的留學生在大唐留學歸國後,他們就像革命種下的種子,跟著父母走,在所在的王朝也掀起了一波一波的中國化運動改革,他麼的改革帶有自己的特色,但上至典章製度,下至服飾風俗儘皆中國化,李唐的先進激素讓各個民族直接社會進化直接平空躍進了一千年。「1」

換言之,世界因為李唐而精彩,世界各民族因為李唐而進步。

換言之,唐太宗所在的王朝,用一己之力改變了世界史的進程。

小視頻播放結束。

但觀看這個視頻的各個界面的君臣民們卻驚呆了,他們第一次看這種真.萬國的視頻,看到了不卑不亢的大國民氣度和王者風範。

沒有見過這種治世的小李唐界面的人目瞪口呆。

“這種整個國家的君臣民都可以在在外邦面前展示優越與氣勢,真的是吾等學也學不來。”高士廉雙目瞪圓。

“跟文景時匈奴肆意侵淩的漢民活的都不一樣,跟我們現在也活得很不一樣。”這是一種什麼樣的不一樣,“是精氣神上的不一樣。”宰相封德彝喃喃自語,心中真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李世民這個人的存在就是用事實來證明一件事情。”江國公陳叔達感歎,“帝王的文治武功是可以相互依存的。”

秦王李世民的優秀,是他們這些名義上的李淵黨也不得不承認的存在。

李淵此刻看向秦王的目光變了又變,世界上怎麼會有如此優秀的帝王?這是假的吧?

但即使如此,也無法阻止心中對二兒子的傾佩溢滿。

在他們感歎的同時,仙幕再一次進行展示,隻不過這次展示的是一幅圖,圖畫上以一字型橫列法,一一展示了一行27人的行列的姿態。這些人拿著象牙、扇翣、鸚鵡、珊瑚等各式珍奇物品,面色肅然,神情體態無一不表現出恭敬,他們在向上首的皇帝朝貢。「1」

他們用自己國家的奇珍異寶向大唐的最高統治者進貢,也昭示著唐朝政治繁榮穩定與國力強大。

不過片刻,他們還沒從仙幕對貞觀一朝的誇讚中走出來,就聽到仙幕話鋒一轉:

【但貞觀之治也並非完美。】

此刻,一個被仙幕誇到面色紅潤,通體舒暢,整個人恍若飛在天上的帝王呆滯原地。

李世民:“QAQ!”

剛剛不是吹得很起勁嗎?現在是準備說什麼?

李世民悄咪咪的在桌案底下握住長孫皇後的手。

他小聲道:“朕就知道沒有那麼簡單,貞觀哪有仙幕方才吹得那般完美。”

他的治下好,他相信,畢竟這是經過多年努力,定然不會遜色與其他朝代,所以仙幕方才誇得天上有地下無時他毫不愧疚的受了。

但其實他也知道,貞觀實際上並沒有仙幕說的那樣好,所以他方才心在飄飄然的同時,實際上也沒什麼底,甚至覺得有點兒慌,不知如何落地。

因為仙幕隻說好的沒有說過貞觀的一句壞話,他想做的更好,都不知應該如何做了。

但現在,剛剛飄飄然的心突然能夠安穩落地了。

李世民猜測,仙幕現在應該要準備說貞觀的不足之處了吧。

李世民放穩了心,準備虛心聽講,好好改進。

就是……

並不妨礙他此時內心是真的想哭唧唧。

“觀音婢,仙幕方才誇讚貞觀的話是傳播給各界面的,現在說貞觀不足的話應該也是傳給各界面的吧。”甚至外面的臣民們也能夠聽到……

李世民:Q Q

不足也會被聽到了。

不知仙幕待會兒會如何批評他。

長孫皇後輕笑,安撫道:“陛下莫慌,三個千古一帝,仙幕誇讚貞觀之治可是誇讚得最久的,即使仙幕現在要提及不足,也無法掩蓋貞觀實乃曠古絕今第一治世之名。”她輕輕拍了拍李世民有點出汗的手,“接下來所言,隻是為了讓陛下得到提升之話而已,聽了這些話,陛下再進行自查,貞觀定然會比原先的貞觀更加昌盛,大唐定然會比原先的大唐更強大!”

眼前的大餅,又香又甜,引得李世民顧不得自己的不完美有可能被各界面知曉的窘況,直接興奮起來了。

一個比原先的大唐更加強大的大唐。

他是誰,他可是求賢若渴,虛心納諫的李世民,怎能在意不完美之事有可能會被各界面君臣名知曉談論,這一個小小小小的事情呢!

虛心納諫才是最重要的!

嗯,不在意QAQ

【貞觀之治的不完美之處,從貞觀年間門,諸位賢臣的奏折中可看出。

就如給事中張玄素上疏所說:“ 百姓粗見存立, 饑寒猶切, 生計未安。”「1」

貞觀四年,百姓的生活還未富足。】

對這點,李世民深有體會,貞觀四年還處於百姓承亂離之後, 財力凋儘的時期。

他令李靖出師塞北,雖然打贏了東突厥,但…… 實際上朝中反對者甚多,他們都建議學習文景休養生息兩代帝王,不行再多休養生息一段時間門也好。

但是突厥那群人啊,可沒有那個耐性等他們大唐安穩下來了。

更彆說打贏東突厥之後的經營西域,為了掌控西域這個戰爭緩衝區,他先後也是進行了多次用兵。

那段時間門,勞民,傷財。

還好他從不抑商,才有足夠的財力支持這場戰役。

【就如中書侍郎岑文本上封所說:“ 既承喪亂之後, 又接凋敝之餘, 戶口減損尚多,田疇墾辟猶少。” 「1」

貞觀十一年,那時候“徭役繁重,道路相繼, 兄去弟還, 首尾不絕。”

關中之人, 勞弊尤甚,為了維護府兵製的運行,關中本可以遷徙的百姓都被強製不被允許遷徙。「1」】

他這個世界還沒發展到貞觀十一年,李世民聽到這裡確是心驚:“到貞觀十一年竟然還被批徭役繁重。”尤其是李世民看到後面那句話竟然是出自馬周之口!

馬周可是事皆合旨的監察禦史。更不要說前面岑文本說的那些話了,那可是他的中書令啊。

此刻,李世民與自己的中書令岑文本、監察禦史馬周面面相覷。

李世民顫抖的手:“朕當與諸位商討策略…… ”

長孫無忌見不得妹夫的喪氣,道:“徭役皆因民生工程而起,陛下寬心。”

但聽了這句話的陛下那是真寬不了心,到貞觀十一年還被批徭役繁重,實在是不該!

他定然得想想對策!

李世民想到仙幕誇了又誇的漢武帝工業化,突然覺得這個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想法。

當實現工業化之後是不是可以工業作業,能夠減少百姓的負擔……

其他臣子也在思考,他們見不得尊崇的陛下憂心。

“臣記得秦漢界面的皇帝有用過‘以工代賑’的之法。”房玄齡道。

其他人看過去,有些不明所以。

“《晏子春秋》中寫到晏子請為民發粟,上悅乎遊,民足乎食,確實是以工代賑之法。”李世民肯定房玄齡的說法,就是和徭役好似沒有什麼關係,因為這是賑災之法。

但房玄齡可不是想說賑災濟貧之法,而是想說……

“若大唐行工業化之法,發展商業,機器開道,到時候可以免除徭役,以工代徭役。”房玄齡道,但因為覺得自己的說法太過於荒謬,所以聲音尤其的輕。

不過他想的沒錯,確實身邊不止一個人覺得他的說法荒謬。

連武將都知道房玄齡所言乃是無稽之談。

秦瓊面色一言難儘:“行工業化之法,發展商業可行。但若說到器開道,免除徭役,以工代徭役…… ”他搖頭,“未免太過於天方夜譚。”

換言之,彆想了,太荒謬了。

其他臣子該說不說,也覺得過於荒謬。

在一旁傾聽臣子們對話的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認這一個殘忍的事實。

徭役多是建道路,疏通河道等基建工程,一個朝代若想要讓民生發展,少不了年年月月基建,每年各個地方的基建工程數不勝數,免除徭役,以工代徭役?地方會不會炸不知道,但戶部一定直接破產,然後國家財政定然崩垮。

在場君臣想象了下房玄齡說的那種程度。

那這個國家得發展到什麼地步才可以啊,反正他們現在的貞觀是不可以。

但不可否認,他們都期待那種國度。

一顆工業與商業化並存的強國種子,落在了他們心尖,靜待時機,生根發芽。

方法和方向有了,目標和終點還遠嗎?

【貞觀十三年,為了維護國家安穩,百姓付出良多,二次進攻高句麗,征發民眾造船“州縣督迫嚴急, 民至賣田宅、瀚子女不能供。”「1」

那時候東有遼海之軍,西有昆丘之役,穀價踴貴, 劍外騷然,士馬疲於甲胄,舟車倦於轉輸。「1」

十室九空, 數郡肖然,五年不複。】「1」

看到二次進攻高句麗所帶來的影響,眾人震驚。

仙幕方才的誇讚還縈繞耳邊:以兩千人的代價,斬首四萬餘級,攻占十座城,贏七萬人,馬五萬匹,牛五萬頭…… 「1」

方才在誇讚中聽得有多歡快,現在心就有多拔涼。

尉遲敬德縮頭,眾人縮頭,因為他們都想到了隋煬帝三次大舉進攻高句麗後引發的大規模農民起義。

這是多少榮耀都不能挽回的痛。

而現在仙幕說二攻高句麗民至賣田宅,十室九空……

許多文臣目光悠悠,看向李世民,一切儘在不言中。

尉遲敬德向自己親愛的陛下投入自求多福的眼神。

李世民:“…… ”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語氣儘量保持溫和:“相信有火器加持,打下這些手腳不乾淨的邊邦定然會比之前輕鬆許多。”

眾人一想好像也是,若是有火器加持,高句麗算什麼?算個球!

於是殿中再次恢複君臣相談甚歡之景。

今天也是君友臣恭的一天。

【貞觀十三年,魏征係統批評貞觀,應該說批評唐太宗李世民走下坡路的奏章流傳千古——《十漸不克終疏》。】「1」

君友臣恭場面結束,君臣一致看向被仙幕著重點名的某人。

這人批評皇帝的奏折名揚千古?

李世民:“!”他被批的奏折名流千古?

這是什麼人間門慘案?

李世民:“朕朕,朕貞觀十三年是做了何事…… ”李世民顫抖著手,怎麼就被批到傳千古?

在場鎮定的沒幾個人,這些人中就數魏征這個當事人看著最為淡定。

魏征淡然,看著仙幕上那篇奏折的名字,仿若心中已經有了成算,他猜到裡面的內容是什麼了。

就是他也沒想到會在這裡看到未來寫給皇帝的勸諫奏折,不過他一點都不心虛。

忍陛下忍太久了,不吐不快,不利於身心健康,最重要的是——不利於國。

他現在更加開心於這個奏折提早了這麼久被皇帝看見,那得避免多少歪路啊。

【在貞觀年間門漫長的進諫與納諫遊戲中,李唐君臣民都想唐太宗變成一個真正的“內聖外王”。

嗯,是的,我們很愛面子的太宗陛下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他想成為比肩堯舜禹的聖君。】

李.被說愛面子.世民:“!”

李世民微笑,怎麼,想成為聖君不行嗎?

高要求才有好結果!

【但不可否認,進諫與納諫遊戲還是走向形式主義。】

【魏征的這篇文核心觀點是——太宗無法慎終如始。

他說就如很多帝王經曆的那般,在太宗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謹慎遵守前代君王成功治理之路,但稍安之後,多反之而敗俗,反其道而行之,開始“叛逆”。「1」】

仙幕上直接把《十漸不克終疏》的原文拉了出來。

於是很榮幸的,還沒有享受過的秦王李世民接收到了魏征剛柔並濟的“毒打”。

秦王李世民目光沉著,雖然整篇文章儘量避免直白而是委婉含蓄,但也沒有掩蓋住其詞正理直,有理有據,分析透徹入微,讓他深覺詞強理直,未來自己真會出現這些問題,也真得改。

秦王李世民的目光看向下首的魏征,更覺得此人當真是知己!竟然如此懂得勸諫,一時間門有種見知己的興奮感。

他在興奮,但已經是個成熟帝王,也已經多次受過魏征毒打的唐太宗李世民卻掩面,隻覺得心有餘悸。

“墮誌迷戀財物、縱欲以勞人、塞諫、親小遠賢、奢靡、選人由心、自滿「1」…… ”一個個念出來,在這篇文中,魏征甚至貼心的寫出他前後的變化,寫出他逐漸在向可怕的方面轉變。

比如原先捐金抵璧,反樸還淳,但後面卻好尚奇異;原先無為無欲清靜之誌,但後面耽於物質享受,勞弊兵民…… 「1」

可不就是這樣子嗎!

李世民一個拍大腿,讓身邊的人回過神。

李世民激動道:“此篇條分縷析、詞旨剴切,氣勢雄駿,朕深覺詞強理直!”

李世民可不是秦王時期的他,隻能看著魏征這個賢相流口水,但卻因為不是他陣營的人不敢多說。

李世民直接一個箭步走下階梯,直接抱住魏征,一整個心中熨貼,揚聲開懷道:“玄成敢明直,實乃朕之幸也!”

魏征似乎猜到李世民的反應。

魏征退後,拱手淡然道:“主明臣直,未來臣敢直言不諱,皆因陛下明故也。”

被誇為明主,李世民最近控製不住上揚,連說四五個好字:“好好好,玄成所書實在是肺腑之言,朕定然要抄寫擺放在桌案上日夜觀看,以警自身,慎終如始!”

他李世民要做就要做最好!仙幕所說的那些“不完美貞觀”事跡他一個也不想要再犯!

他要做的比仙幕所預設的那個未來還要好!

治世治世,總歸是治世,他也想成就秦始皇和漢武帝那樣的盛世,甚至是超越他們這兩個盛世的盛世。

【貞觀雖不完美,但不可否認,貞觀年間門的政治風氣和社會穩定狀況舉世少有,李世民在國策上做到了有始有終,這是他之幸,也是國之幸。

他的諡號為文皇帝,後加諡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對他,國內敬唐太宗,太宗一詞既出,就知道直指李世民這個千古一帝。

各族恭為“天可汗”,即使後面的皇帝也繼承了天可汗這個稱呼,但世人皆知,“天可汗”曆史認可的隻有唐太宗李世民一人。

唐太宗李世民,他的文治武功到達一位帝王幾乎能到達的極致。】「1」

【貞觀二十三後,太宗回顧那浩瀚無邊的功績言仁愛下施,則人不凋弊;教令失度,則政有乖違。「1」

施行仁政,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貞觀君臣的政治理想讓貞觀成為中國古代治國的樣板,他們君臣民上下一心,他們齊心協力把一個破敗的廢墟經營成了世界上最文明的大帝國。

他們讓貞觀之治成為唐虞之道以後一個新的典範。

他們讓重現貞觀治世成為了後世治國者的崇高理想。】

【實際上,我們會發現一件事,貞觀一直被稱之為治世,而不是盛世,就是因為無論是《貞觀政要》還是《資治通鑒》,他們對於貞觀的描述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貞觀之治的描述都著眼於良好的吏治所帶來的政治風氣和社會的穩定狀況。「1」

他們很少去描繪經濟和文化繁榮局面。

為什麼?

不好意思,因為貞觀並非李唐的全盛時期。】

【唐朝是中國曆史上最輝煌的一篇樂章,那個時代是這篇樂章裡的最強音。「1」

貞觀治世是奠基,那個時代是漢民族最璀璨奪目的那顆星。

改革花開,加上博大的開放胸襟,終結出了這顆盛世之果,一個開放的,包容的,盛大的巨唐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