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因為被水淹的關係,城中不少存糧都遭了殃,不能吃了。
其實這個年頭的人們沒那麼講究,不會考慮到積水臟會汙染糧食。能填飽肚子都是奢侈,誰舍得拋棄那些存糧呢。
隻不過積水持續時間太久,積水退去也花費了不少時日。這麼多天下來,即便庶民不介意,水裡的食物也實在是泡壞不能吃了。
幸好隻有大梁一城遭此劫難,賑災規模不算大。王賁直接就地取材,搶了貴族的存糧分發給庶民。
這些貴族動作可比庶民麻利得多,發現不對勁的第一時間就開始派人往城牆上搬自家的金銀糧草。所以王賁接手大梁之後,直接在城牆上接收就行。
而且因為貴族自己跑去了城牆上,完全可以來個甕中捉鱉。城裡大大小小的貴族無一幸免,全部被一網打儘。
但,王賁吸取了之前的經驗,放過了沒什麼影響力的小貴族。
錢帛全收,人丟走。
這些人日後是留在原地分兩塊地、以後當耕農,還是身無分文地逃亡彆國,王賁都不管。
貴族的家宅裡還有一些水泡不壞的財產,王賁忙著搜刮這個呢。
和趙國不同的是,魏國貴族願意跑去彆國的不是很多。可能是見過了趙國貴族在齊國的悲慘遭遇,擔心自己跑了也好不到哪裡去。
與其在齊國寄人籬下,倒不如留在有田產的家鄉。
秦人貪婪,拿走了他們絕大多數的田產。可秦人好歹沒準備直接餓死他們,剩下的田地也夠他們吃飽飯的了。
被放過的小貴族心裡開始打起算盤。
他們作為小貴族,日子原也不如大貴族那麼奢侈。有足夠吃飽飯的良田在手,隻是較以前窮困了一些,和命都丟了的那些人比起來好上不少。
他們手裡還有奴隸,還有家仆,田也不用自己去種。房宅沒有被全部收繳,實在不行還能賣了宅子換套小的,日子節省一些,生活質量倒不至於降低太多。
然後小貴族就聽說,奴隸也被收繳了。
因為奴隸也是財產之一。
貴族們:……沒事,我們還有家仆!
接著小貴族又聽說,秦人給他們留的地是按照貴族自己家人口算的,沒算上家仆。要是留下家仆乾活的話,家仆的口糧他們得想辦法湊出來。
貴族們:…………
家仆和奴隸不一樣,不給人家吃飽飯,人家是會另外找新主子的。
秦人這是鐵了心要讓他們堂堂貴族去耕田啊!
家道中落到需要自己耕田的落魄貴族,在六國數不勝數。可那些人多是慢慢衰落下去的,有足夠的心理預期,不像魏國貴族這麼突然。
貴族們終於知道為什麼趙國那些貴族寧願放棄分到手的田產,也要跑去齊國。大概是實在受不了種田的辛苦,想著去了齊國說不準能得到其他貴族的資助和禮遇。
說起來齊國人雖然沒有接濟這些趙人,他們魏國還是
有不少貴族出手大方的。一些逃來魏國的趙人日子過得就比齊國那批好,當時魏人還嘲笑過齊人摳搜。
現在魏人也和趙人一樣了,但他們恐怕很難像趙人一樣找到長期飯票。
如魏人這般好客的不多了。
王賁可不管他們心裡那些小九九,他部署完全部事宜,和來這裡接手的新郡守交接之後,就帶兵離開了。
秦國將士開啟了新一輪的打家劫舍,忙得很呢。
王賁的軍隊困在大梁這裡已經落後很多了,要趕緊加入進去。否則其他將軍手底下的士兵統統賺得盆滿缽滿,就他的士兵沒撈到多少好處,他們豈不是吃虧了。
鹹陽城中。
跟隨王賁出軍的百家弟子回來了一大半,還有一些暫時回不來。比如術數家,就被郡守拉去幫忙了。
魏國境內有不少數據需要統計,其他新設的郡發現大梁那裡有術數家幫忙之後效率提高了不少,也開始跟秦王要人。
術數家本來隻是百家流派中一個不起眼的小派,被這麼一搞,成了到處都緊缺的人才。這激勵得不少不得誌的百家弟子都蠢蠢欲動起來,尤其是那些有數學天賦的,其實他們也不是不能兼修術數。
術數家基本沒太多治國的理念,偏向搞學問。所以它和治國為主的百家沒有衝突,也很歡迎其他家弟子加入術數大家庭。
和它差不多的,還有醫家等。不過醫家之中技術封鎖的情況會更嚴重一些,不像術數家弟子,研究出什麼都愛四處分享討論。
趕上大家求知若渴,秦王政自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
他立刻下令將百家學子引去了改名長安城的鎬京,然後派了百家中頗有名望的一些人建造學宮。
如今正是規範百家師承的好時機,也能就此設立新的進學製度。秦王政打算將百家中的學術派、技術派和治國派區分開來,分彆設立學宮,也免得治國派到處汙染搞學術的和搞技術的。
墨家弟子在這個時候就顯得很格格不入了。
彆的學說,比如儒家,就有研究治國理論的治國派和研究社會規律的學術派兩類。道家也有治國、學術兩派,外帶一個研究煉丹的技術派。
到了墨家,研究治國的有,長期紮根齊國稷下學宮的齊墨就是。研究技術的也有,長期紮根秦國的相裡墨就是。
但是他們的第二派很特殊,什麼都不研究,而是喜歡在六國溜達行俠仗義。這一波是出自楚國的楚墨,乃是遊俠中的領軍人物。
楚墨沒什麼好設立學宮的,而且來了秦國隻會以武犯禁。所以在其他學派都傳承完整的情況下,隻有墨家缺失了二分之一。
好在墨家內部關係也不太和睦,齊墨秦墨楚墨二家互相看不順眼,少一家就少一家吧。
如果楚墨能識相一點,秦墨也不介意幫忙引薦。遊俠隻要不去乾違法亂紀的事情,和兵家弟子一起琢磨練武也是不錯的。
然而楚墨拒絕了秦墨的好意。
他們楚墨雖然擅長
打架,可又不是隻打架的莽夫。他們打架是為了心中的大義,秦國以律法禁止了他們為義輕身,他們才不屑於來秦國。
秦墨:那你們以後彆後悔:)
嗬,楚國很快就要沒了,看你們以後還去哪裡浪。
相裡墨當年在楚國混不下去,就是被楚墨排擠的。他們都肯不計前嫌引薦了,楚墨真是不識好歹。
相裡氏想起了新仇舊恨,於是巨子洋洋灑灑寫了一篇諫書遞給了太子殿下。
裡面言明了楚墨,啊不是,是遊俠。裡面言明了遊俠具體都會乾什麼違法亂紀的事情,內容十分的全面,比尋常人了解得都要深入。
秦墨巨子表示,希望大秦能完善相關律法,爭取做到不要給楚墨(劃掉)遊俠任何可乘之機。
扶蘇:看得出來你們兩家舊怨確實很深了。
扶蘇反手就把諫書轉交給了李斯,目前是李斯在負責修改律法。
秦王政對這些下頭人的勾心鬥角不感興趣,他抽空翻看了一下學宮的建設進度,發現這裡給百家弟子設置了很多細化的分類。
說是學宮,其實不是新生進學用的。而是提供給有一定基礎的百家弟子交流互助的平台,順便兼顧圖書館的職責。
已經入門的弟子們按照自己的偏好去對應的“教室”
尋找同好,方便他們在自己深耕的方向不斷精進。
短期內很難做到讓所有想學百家學說的人都先入大秦官學,肯定有人會越過官學直接去拜師。
所以把這些人齊聚在學宮很有必要,官學可以四處設立,學宮隻能留這一處,長安城外不許他們開班教學。
統籌學宮建設的官員是個人才,還弄出了講師憑證。
說是有一定名氣和才學的領軍人物可以獲得學宮頒發的憑證,然後就有資格開班講學了。憑證有等級區分,不同等級能開的講座規模不同。
如此一來沒有憑證在野學者的就算不得官方承認的學派代表人物,時間長了名聲會不如有憑證的響亮。即便還會有人願意去拜所謂的隱士為師,也遠沒有選擇前往長安拜名師的人多。
為首的官員目前正在和下屬商討要怎麼製定講師的評級規範,好方便講師們儘快考得對應證書。
一件事情一旦開始設置詳細的流程和規模,就能迅速變得嚴謹完善起來。大家你想一個主意我想一個主意,學宮很快就像模像樣起來。
秦王政特意看了一眼負責官員的名字。
當初學宮那邊的管理人,他是讓群臣商討出人選的,沒太在意具體派了誰去。如今一看,這人倒是挺有想法的,等學宮建設好了,可以調回來重用。
許禰,沒什麼印象。
秦王政問兒子:
“你可知這人是誰?”
扶蘇搖了搖頭,他也沒印象,說明在上輩子這人就沒有出過頭。
天底下英才那麼多,能讓皇帝記住的人寥寥無幾。扶蘇也不可能把所有人才都網羅到手,例如那個還在戎人部落裡當軍
師的女子,
上一世就沒能出頭。
這位許禰大約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上輩子泯然眾人。這一次有了適合他發光發熱的條件,於是不起眼的普通官吏也展現出了自己的卓越能力。
秦王政便了解了:
“長安學宮你當初沒有設立過,如今相關的一切都是從頭做起。那許禰或許是極擅學宮相關的建設,這才有了出頭之機。”
就像後世有的人,比起當官更適合在大學當校長。不少學校的校長也是有官職評級的,不過他們和官場走的不同的兩條道。
扶蘇靈光一閃:
“既然如此,倒是可以讓他去管理官學。”
官學和學宮有異曲同工之妙,既然醫療體係已經設立了中央的太醫署,教育體係自然也可以弄個教育署出來管轄天下學宮。
秦王政想得還要更遠一些:
“官學是與選拔官吏相關的,若讓他管理這個,就要插手官吏考核。而官吏考核分兩個部分,一是選官,二是升遷。”
牽扯到官吏的任免升遷,那就不是小事了。
最終,秦王政一錘定音:
“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暫且隻讓教育署管轄學宮的入學考核。”
搞學術最好還是和官場分割開來,避免兩邊勾結,在教書育人時就搞差彆對待。
實在不行就把所有的考核相關都單獨成立一個部門進行管理,總之不能叫彆的部門有機會伸手乾擾。
大秦正處於一個全新的階段,它是開創者,什麼都要自己摸索著來。無論提到哪一個部門,都幾乎沒有先例可以依憑,治國難度著實不小。
即便是秦王政,也難免感到焦頭爛額。
幸好還有兒子陪他一起想辦法,作為當了二十年大一統帝王的秦二世,扶蘇擁有相對充足的經驗,可以替父親查漏補缺。
雖然在前瞻性的眼光上扶蘇不如父親,隻能依靠經驗稍微提供一點幫助這樣子。但扶蘇已經很滿足了,至少他不是拖後腿的那一個。
可惜橋鬆年紀還小,拎過來也聽不懂。不然這麼好的學習機會,錯過實在可惜。
如今倒是全便宜了蒙毅。
扶蘇看了一眼侍立在側的郎中令,心道這位未來的大秦丞相,應該很快就會開始掌握實權了。
這兩年待在秦王身邊,蒙毅接觸到了大量以前學不到的東西。而且受扶蘇的影響,父子倆討論的很多都是大一統後要實行的治國策略。
所以比起秦國丞相,蒙毅其實是朝著秦朝丞相培養的。大一統後的大秦才是他最佳的舞台,如今還要暫且委屈一下,屈居王綰等人之下。
與李斯是扶蘇自己拿捏住的不同,蒙毅從一開始就是秦王政給繼承人準備的丞相。因而扶蘇壓根不需要花心思去拉攏蒙毅,省了不少事。
蒙毅自己也清楚這一點,趁著太子有空便會去尋殿下請教一些自己不太懂的東西。
這日扶蘇和蒙毅交談結束之後,扶蘇忽然開口說道:
“父親有意改郎中令職責。”
原本郎中令隻管宮廷宿衛及殿中侍衛之事,
但蒙毅擔任郎中令這些年,
手中的職權顯然不止這些了。
反倒是諸如宮門屯兵一類的統領之事被徹底分了出去,是蒙毅的副手在管。
如今大秦官職設置相對混亂,沒有特彆明確的體係劃分。二公九卿那都是天下一統之後規範出來的了,而且雖然設置了這個規定,大秦依然有一些不在九卿之內的官職,顯得亂糟糟的。
比較典型的是“客卿”,不在九卿之列。但自從百多年前開始,客卿就是各國皆有的職位,隻在丞相之下。
一般來講,都是他國來的人才會被奉為客卿。然後等時機成熟,一步登天坐上相國之位,所以客卿地位不低。
李斯就當過客卿,不過那是在當廷尉之前的事情了。壓在他上頭的還有昌平君、王綰等人,這才弄得李斯的丞相之路坎坷波折。
像張儀、範雎之類的,就沒有中間那些步驟,是由客卿直升的相邦。
除了客卿之外,還有不少官職也很難界定高低。
彆看二公九卿聽著好像個個權利都很大,但就像後世的六部那樣,工部作為六部之一,不還是受排擠輕視的小可憐一個?有些非六部的官職恐怕都比工部尚書實權大。
總之,二公九卿、二省六部之類的,都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概括了。在這之外還有大量的實權部門,有些部門之間還會產生職權範圍的重疊。
扶蘇借由郎中令職權更迭一事,與蒙毅商討起官製的規範,想聽聽蒙毅的意見。
蒙毅皺眉想了半晌,先問道:
“不知王上意欲將郎中令一職,改為何樣?”
扶蘇答:
“九卿之一,受丞相統轄,增設殿中議論、賓讚、受奏事等事宜的掌管。宮廷宿衛與殿中侍衛依舊歸郎中令負責,一切宮門守衛則徹底獨立出去,由衛尉專管。”
衛尉這個官製存在時間也不短,當年莊襄王子楚病重時,華陽太後便曾經借此阻攔呂不韋等人入宮。因為那時的衛尉是羋氏族人擔任,聽從華陽太後的指令。
秦王政上位之後,為避免再出現類似的事情,大力打壓了羋氏在秦國的地位。
衛尉如此重要的職責,怎能交由楚人掌控?
宮門歸衛尉管,宮內侍衛歸君王近臣的郎中令管,不能再互相插手對方轄下的士兵親衛。兩者互相鉗製,任何一方有異動都能及時率兵抵抗,大大提升了秦王的安全性。
蒙毅聽罷點頭:
“看來王上要有大動作了。”
郎中令若是掌管殿中議事的話,隻怕屬官不會少。蒙毅手底下很快就會聚集來很多下級官吏,他要忙起來了。
秦王政大約是不想放蒙毅離開自己身邊,於是乾脆把郎中令改成和朝中官員一致的部門統領,而不是單純的君王近侍。
扶蘇羅列了一部分官職給蒙毅看,這些都是即將歸他統轄的屬官。
比如
各類諫議大夫,
是負責議事的。
再比如謁者,
負責替秦王迎送百官奏事的,王綰以前就擔任過這個官職。
還比如各種郎官,中郎、侍郎、議郎等等,一般用來給貴勳塞家中小輩到王上身邊鍍金。
當然還有禁軍之類的,這個本來就歸郎中令管。
蒙毅的表情漸漸僵硬:
“稍等一下,那些郎官……?”
勳貴文臣子弟入朝之前先來王上身邊鍍金他可以理解,但是,這種權二代一般都有點刺頭。全部交給他來管的話,他已經預想到以後的日子會有多難捱了。
扶蘇露出了帶點同情但更多是幸災樂禍的笑容:
“以王綰之子為首的第一批郎官,大約過幾日就要來拜見你這位長官了。”
聽聞前段時間王綰才追著兒子揍了二條街,也不知道王家小子是乾了什麼事惹他爹生氣。不過從這也能看得出來,這群小一輩怕是不太安分。
扶蘇拍了拍蒙毅的肩膀:
“郎中令辛苦了。”
年輕人就算乖巧,也會憧憬著像父輩一樣儘快做出事業來。所以他們為了展現自己的才華,大約也不可能甘於平凡。
要管這麼一大群青春期躁動少年,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
雖然想想就覺得很頭疼,但蒙毅還沒忘了太子和自己聊起官職變動是為了什麼。
他深吸一口氣,接上之前的話題:
“殿下方才提到不同官位在職權上有所重疊,這一點微臣也有了解。”
郎中令和衛尉在宮中禁衛的管轄上出現衝突隻是其中的一個縮影,如今已經通過重新劃分職權分割開來了。
但是諸如此類的情況,其他部門也很多。像是廷尉和宗正,就有衝突。
廷尉管刑獄,宗正管王室。乍一看互相沒關係,但如果王室成員犯了罪呢?
雖然宗正並沒有設立處理宗室罪犯的相關職權,可罪人畢竟是宗室成員,廷尉那邊還真的敢依法直接處決對方嗎?到最後還是得和宗正商量,地位高的上報秦王,地位低的兩邊討論過後直接進行量刑。
一次兩次還好,宗室成員數量多了,廷尉哪有那個空挨個商量過去。
要麼把宗室的處置權轉移給宗正,讓宗正自行處理。要麼就徹底不管宗室意見,廷尉直接依法辦理。
兩種處理方式都有優缺點,後世王朝大多選擇前者。
最誇張的情況下,朝中存在四個刑獄部門。一個刑部管普通案件,一個大理寺管大案要案,一個宗正司管皇親國戚犯案,還有一個鴻臚寺管外交案件。
遇到牽扯甚大還難搞的犯人,四方踢皮球,誰也不想插手,都覺得應該交給對方。
朝廷再怎麼努力給四邊劃分出不同的分工也白搭,有些案件就是模棱兩可,誰都可以管。
扶蘇看著蒙毅陷入了糾結之中,微笑著提議:
“郎官們很快就要到了,既然他們閒著也愛主動找事立功,不
如把這些事情交給他們去討論。”
一大波水靈靈的小白菜即將送上門來,
此時不壓榨更待何時?給年輕人找點事情做,
反正他們乾勁十足不怕麻煩。
既能消磨他們的精力,又能把煩人的工作推出去,一舉兩得。
而且這些可都是權二代,萬一不小心得罪了哪些官員,看在他們父輩的面子上,就請大家不要太過計較了吧。
都是孩子呢,你們說對不對?
蒙毅豁然開朗:
“殿下說的是,年輕人就該多曆練曆練。”
蒙毅感受到了壓榨下屬的快樂,難怪殿下這麼喜歡給弟弟妹妹們派活。看來手下多一堆下屬也不見得都是壞事,領導不想乾的工作推給下屬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幾日後,以王家小子為首的郎官們前來拜見他們的長官蒙郎中令。
郎中令蒙毅是個很和善的長官,而且非常器重他們。一來就給他們派發了非常重要的任務,居然涉及到了官製改革。
這可是改革!改革可是天大的事情了!
一群小年輕頓時嚴正以待,不敢有任何怠慢。
長官給了他們這麼重要的任務,他們絕對不能搞砸。第一次辦差必須辦得漂漂亮亮,讓王上和長官見識到他們的能力。
於是這群少年人紮根到了卷宗之中,開始按照蒙毅的吩咐,總結朝中都有哪些職權出現了重疊,急需改進。
光看卷宗不夠,還回家騷擾父親和祖父,找他們詢問朝中情況。長輩們在朝中任職時間更長,肯定比他們知道的要多。
家長們:……
不是,我們送你去當郎官隻是單純地蹭個“王上近臣”的光環,沒指望你們乾出什麼功績來啊。你們老老實實地跟著前輩們議事就好了,這是在折騰什麼東西?
在長輩們的設想裡,自家孩子隻需要安安靜靜當個旁聽的小透明,多圍觀一下前輩和君主是怎麼議政的就好了。
就他們那點能耐,根本彆指望立刻為大秦出功出力。能多學到點東西,那都是祖墳冒青煙了。
偏偏少年人們騷擾自家長輩也就罷了,他們臉皮還忒厚。長輩們知道的東西挖光了,又仗著父輩的交情去糾纏其他官員。
眾人不堪其擾,先告狀告到了蒙毅這邊來。
蒙毅學著太子殿下的模樣露出微笑:
“都是孩子,諸位就包容一些吧。”
眾人:……???
十六七歲快要娶妻的孩子是吧?這年頭孩子的範圍是不是太寬泛了一點?
蒙毅不管這個,他一臉正色:
“王上與殿下正為官製一事發愁,孩子們積極替君王分憂,也是件好事。”
虎皮都扯出來了,他們還能怎麼辦呢?
若要不被騷擾,那就得自己想辦法。蒙毅擺出一副萬事不管的無賴模樣,他們再怎麼生氣也拿他沒轍。
最後,長官們齊齊學會了“有事下屬服其勞”的操作。既然自己不想應付少
年人,
那就把下屬推出去。
你們不是想知道哪些職權重疊了嗎?我們作為頂頭上司的其實也不清楚,
畢竟辦事的都是底下人。來來來,我給你介紹幾個基層官員,他們經曆的事情多,你問他們去。
少年人的魔爪就這麼從長官蔓延到了下屬,鹹陽城中的大小官吏無一幸免,都在短短幾個月內被裡裡外外、慘無人道地深度采訪了一個遍。
秦王政看著遞上來的折子十分滿意。
記錄得如此詳儘清晰有條理,這些年輕人果然沒有墮了他們父輩的名頭,都很有能力。
再接再厲。
秦王政大方地賞了小少年們不少東西,以此作為鼓勵。
少年人:!!!
他們的付出被王上給看到了,王上是支持他們的!
挨長輩的揍有什麼要緊的?他們以後要接著這麼乾!能替王上分憂就行,父親祖父會不會生氣一點都不重要!
蒙毅作為長官同樣得到了獎賞,他看著摩拳擦掌還想繼續乾大事立功的年輕人,沉默了片刻,最終還是決定放棄良心。
他對少年人說:
“你們稍等一下,我去問問太子殿下還有什麼事情需要人手幫忙。”
少年人激動萬分:
“好的好的!多謝長官!”
很快,蒙毅回來了,帶回了新的任務。這次他需要少年人深入基層,不止是鹹陽基層,還有各地鄉縣。
“王上與殿下常年位居深宮,很難了解到地方上的真實情況。你們假裝成普通人,去探探各地的底細,總結出一份需要改進的細節來。”
基層貪腐和暴力執政等情況,都是在挖大秦的根基,此事不可輕忽。
蒙毅雖然不確定這群小年輕能不能瞞得過當地的官吏,打探到真實情況。但反正他們閒著也是閒著,不如派出去試試,說不定有奇效呢。
小年輕思想跳脫,或許可以想到什麼好的偽裝之法。左右他們的家世擺在那裡,地方官也不敢隨意報複他們。
少年人接到新活乾勁十足,很快就辭彆了長官回去收拾包袱了。他們準備二二兩兩結伴而行,去不同的地方打探情況。
不就是偽裝嘛,他們可以學。
回去找娘親問一問,弄到了平日裡女郎們化妝用的東西。又跟著學了兩招“易容之術”,保管能夠完成任務。
滿身熱忱的少年人們迅速四散到了鄉裡,跟著老農們學到了底層庶民的樣子。
在臉上手上脖子上都塗抹摻了黃土的膏體,假裝自己也是被曬得乾枯黑黃的農人。然後微微彎腰躬身,背負著籮筐等物,悄悄在鄉間走訪。
鄉裡的遊繳等官吏其實認得治下的所有庶民,不好騙過。但是不要緊,他們可以想辦法躲過遊繳小吏。
上樹翻牆,這些對於文武雙全的貴族子弟來說沒什麼難度。大不了就被抓,抓住之後自報家門就行。
——被抓了丟人的隻會是家中長輩,他們年紀還小,丟人也丟不到他們頭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