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箱 修一修正好當茶幾用(1 / 1)

外婆睡了一下午,傍晚才悠悠醒轉。她還是沒胃口,晚上隻吃了幾口熱氣騰騰的白粥。

她對自己給大家帶來的麻煩非常過意不去。佳慧扶她重新躺下時,外婆顫微微地對旁邊的奶奶說:“親家太太,叫你看笑話了。年紀大了,出趟門都給孩子們添這麼大麻煩!”

奶奶坐在床邊,握著她的手寬慰道:“老親家,看您說的這是什麼話!給他們添什麼麻煩了?又不是誰想暈車!這一趟過來,您真是遭大罪了!”

“是啊,我都不曉得自己暈車!”外婆歎氣道:“以前坐摩托、坐三輪,也都還好。沒想到一上那個小汽車就頭疼!真是享不了福的命!”

“您這是坐汽車坐少了,”奶奶很有經驗的樣子,“我第一回坐那車,還不是一樣!一進去就心裡不快活,差點吐了。後來多坐了幾回,漸漸就好了。往後讓佳慧帶著您,經常到市裡逛逛,有個五六趟,保準就好了。”

外婆聽了直擺手,“算了算了,還五六趟!一趟都坐不得了!”

佳慧和馮小河結婚這麼多年,這還是兩位老太太第一次見面。在進行了必要的社交後,老人們才各自歇息。晚上佳慧挨外婆睡,方便照顧老人起夜,馮小河則帶著七寶,跟奶奶擠一床。如此歇了兩晚,外婆才終於恢複了元氣。

等外婆睡了,佳慧就抽空把相機的照片上傳到電腦,稍作整理,到海角論壇注冊了賬號,發了一個帖子,叫作“回到鄉下的那些事”,這兩年論壇裡很流行“****的那些事”這種標題,佳慧也不能免俗,然後,她把改造房屋、改造老家具的照片配上文字,上傳了一部分。

在海角論壇發貼隻是個開始,她又轉手在大眼博客上注冊了賬號,名字就叫“七寶的鄉村生活”,——這年月大家都在用電腦上網,因此時下流行的是圖文並茂的長博客,叫做部落格,而且這還是各家博客群雄並起、爭霸天下的年代。

誰能想到,隻是區區幾年之後,大眼微博就一家獨大,儘享互聯網經濟崛起的紅利?

佳慧想得倒是很開,她寫博客,主要是為了記錄生活,如果能順便賺一波流量就更好。要知道,絕大多數國人都有個種田夢,前有陶淵明後有李小七,對田園生活的向往是刻在很多人的骨髓裡的。佳慧自己不也是這樣嗎?更何況她本來就是學編導的,對鏡頭和審美都有自己的要求,文字水準也不錯。有了這幾樣,還愁出不來好內容嗎?有了內容,又還趕上了好時機,在互聯網經濟剛剛崛起的當下,資本還沒入場,站在風口上,豬都能起飛,對前景佳慧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當然流量不流量的,那都是以後的事,現在她迫切地需要找點小錢來花花。上輩子她掙外快,主要是靠寫影評,後來甚至因為發的影評比較多,還有編輯聯係她出過一本書。投稿這種事,一回生二回熟,上輩子的經驗和文章拿過來直接用就是。既然是重生,總要有些額外的好處,自己抄自己的文章總沒問題吧?

佳慧學的是編導專業,看電影拉片子乃是必備的學習技能。一部電影翻來覆去看個幾十遍,導致她活了兩輩子都還印象深刻。那時為了向各種紙媒、公眾號投稿,她也曾熬夜奮戰、抓破頭皮,現在看來,那些夜並沒有白熬,這時稍加回憶,從前寫過的標題和內容,甚至一些具體的句子都湧進了腦海。趁著還有印象,她趕緊地把上輩子寫過的影評列了個表,在電腦上敲敲打打地回憶出兩篇來。又上網搜索了幾個編輯的投稿郵箱,把兩篇文章發出去,就上床睡覺了。

這些活兒都是她晚上乾的,白天他們要忙更重要的事。漫水橋的房子收拾乾淨後,馮小河和佳慧用三輪車一趟趟搬東西,把物流運回來的家具重新組裝了起來。一樓堂屋的大廳擺放了他們過去的兩組布藝沙發,淺咖色的2+3,簡潔經典款不易過時,雖然用了快十年,看著仍很溫馨。沙發對面是電視牆,八仙條案改成的電視櫃放在那裡稍嫌小,以後買個小立櫃放旁邊就好了。越過客廳,裡面就是餐廳區,放著他們帶回來的餐桌椅。桌子是可收縮的,折起來是四方小桌,拉出來後成了可坐□□人的圓桌,也能暫時滿足小範圍聚餐的需求了。

一樓朝南的房間,因為陽光足、通風好,是給兩位老太太住的。裡面現在還空空如也,隻有一間房裡放著佳慧親手修補好的三門衣櫃。北邊的房間是客房,也暫時空著,等有了錢買點家俱擺進去,方便姑姑帶苗苗住兩晚。組裝好的家俱大部分都放在了二樓。

二樓的大廳也是一分為二,靠後窗的地方改成了書房,放著書架和書桌,坐在書桌前,抬眼便是窗外的樹林,滿目皆是清涼的翠綠;靠陽台的廳裡則放著七寶的玩具收納櫃、玩具桌。孩子們可以在這裡玩耍、看書,以後買張桌子,也能在這裡寫作業。南邊兩間房是一家三口的臥室,床和衣櫃都是以前海市買的,組裝好了就行。北邊的那間臥室,裡面砌了置物架,方便收納各種換季衣物和棉被。

佳慧和馮小河的動手能力都很強,但也花了兩三天時間,才陸陸續續把各種家具都組裝好。以前的書桌和櫃子大多是白色或原木色,放進現在的家裡毫不違和。看到空蕩蕩的房間一點點擺上家具,兩個人的心情都很雀躍。

他們倆的臥室是挨著書房的那一間,窗戶開在南牆。趴在窗台上望出去,能看到南坡、溪流和對面的山坡。入眼是藍天、白雲。微風吹拂進來,山是綠的,水是亮的,人的眼睛仿佛都被水洗過一遍似的。

七寶的房間就在隔壁,這間房的光線更好,南牆和西牆都有窗,西牆的窗戶外面就是陽台,還能看到曬穀坪、門前的大樟樹,以及遠處的山峰和天空。就是陽台上現在還光禿禿的。佳慧決定,以後要在那裡種很多花草,七寶躺在床上,就能把每個季節的風景都儘收眼底。

外婆的身體複原後,佳慧用三輪車載著兩位老人,到漫水橋的房子裡參觀。隔著院牆外婆就開始感慨:“好大一片菜園子,這都是你們的?”

“好粗的兩棵樟樹!夏天乘涼怪方便的。”

“好寬敞的台基,這兒就隻住著咱們一家?”

“後面的山怪深的,不會有什麼野獸跑過來吃咱們的菜吧?”

……

在佳慧布置新家的這兩天裡,兩位老人已經逐漸熟悉了起來,這會兒她倆手牽手,相互攙著上了半坡的台階。在參觀了明亮的廚房後,外婆對灶台、操作台面都極其滿意,唯有那個厚重的長桌,她親手摸過後,隱晦地問佳慧,怎麼沒刷個好看點的顏色。現在的原木色看著有點“白生白眼的”,估計不太符合她的審美。

之後,兩位老人在臥室的分配問題上很是推讓了一番。其實兩間房大小都差不多,隻不過前面的房間靠曬穀坪,多一扇窗戶,光線更好。最後奶奶強不過外婆,選了前面那間屋,又問佳慧:“啥時候去我那邊搬床搬櫃子啊?”

過了一天,他們拖老攜幼,組團去了奶奶的老宅。過了蘢山鎮再往山裡走十來裡路,就到了奶奶住的村子。村莊在水泥路邊,沿山住著二十多戶人家。姑爹找人借了兩輛大三輪,他和馮小河各開一輛,載著大家在老宅前停了下來。剛下車,旁邊就圍上來幾位鄰居,紛紛跟他們打招呼。曬穀坪上頓時熱鬨起來。

“王婆婆,怪不得這一陣都沒看到您,原來到寶娟那兒去啦?”

“家裡來了這麼多客!喲,小河也帶孩子回來看奶奶啦?……”

老宅是三間大瓦房,外加廚房和烤火房。以前的大部分春節,佳慧和馮小河都是在這個小山村度過的,對房裡的布置都很熟悉。堂屋左右各有一間臥室,裡面的床和衣櫃都是馮小河工作後陸續添置的,不算舊,正好搬過去給兩位老人用。還有什麼小方桌、木椅和條凳,但凡在新家用得上的,都裝上拖過去。幾位鄉鄰也過來搭手幫忙,邊抬家具邊熱情洋溢地打聽情況。

“這是要搬去小河家住?小河,你們的房子修在哪裡……”

“聽說你們接了胡春平的香菇廠?城裡工作就那麼不要啦?可惜了的……”

“王婆婆,孫媳婦親自接您去享福,還是您命好哦……”

家具太多,兩輛車放不下,姑爹和馮小河便先跑了一趟。鄰居們漸漸散了,奶奶她們便進屋去收拾衣服被褥。佳慧熟門熟路地朝屋後走,七寶和苗苗兩個小尾巴緊綴在後面。他們在雜物間門口停下來,佳慧推開門,兩個小腦袋便探進去。

“好黑!”

“哇!蜘蛛!”

兩個小女孩驚叫著跳到旁邊,又相對著哈哈大笑。佳慧進了門,就見裡面靠牆擺著些舊木板、老木頭,她搜索了一圈,在牆角看到了落滿灰塵的兩個樟木箱。

“苗兒,幫大媽拿塊抹布來!”她蹲在箱子旁邊喊。

苗苗清脆地應了一聲,外面叭嗒叭嗒響的一連串腳步聲遠了,不一會兒又近了,苗苗跑進來,把抹布遞給她,“大媽,給!”

佳慧用抹布把箱子上的灰塵擦了擦,搬到了堂屋。大姑從房間出來看到了,詫異地笑:“在哪兒翻出來這個老古董?舊成這樣了還準備搬過去啊?”

大家都圍過來看,奶奶充滿感情地向外婆介紹:“這兩個箱子隻怕有六十年了,是我的嫁妝,我的爹找村裡陳木匠打的。那時候陳木匠是我們這裡手藝最好的,你們看這箱子到現在都沒散架。”

“大太太,嫁妝是什麼意思啊?”苗苗問。

“嫁妝啊,”奶奶聽了直笑,“就是姑娘家結婚的時候,娘家給準備帶到新家使用的東西。我們那個年代,就時興陪些箱子啊、櫃子啊這些家具。放在新嫁娘房裡,紅彤彤可喜氣了。”

“可不是!”外婆補充:“還有洗臉盆架子,老柏木箍的臉盆腳盆。仔細些的人家,這些老物件能管幾代人……”

姑姑也饒有興致地參與了討論:“到我們那個年代,就時興陪嫁縫紉機了。我回去找一找,那個縫紉機隻怕還找得出來,……不過佳慧,你把奶奶的嫁妝箱子拖出來乾什麼?”

“我修一修正好當茶幾用。”佳慧說:“客廳還差一個茶幾。”

“箱子怎麼好當茶幾?那不醜麼?”奶奶詫異了,“實在不行,去村上找陳木匠打一個去。”

苗苗立刻又問:“大太太,是給你打嫁妝的那個陳木匠嗎?”

奶奶笑出了滿臉皺紋,“那是老陳木匠,早就死啦,這個陳木匠是他的兒!”

姑爹和馮小河連跑三趟,才把東西都搬回了漫水橋。小院的路上,大家來來回回地朝屋裡搬東西,床和櫃子被抬進去,衣服和被褥被一一歸置,屋裡回蕩著人們的說話聲、孩子的笑聲和跑鬨聲,空寂的房屋頓時充實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