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子(1 / 1)

大王的王宮中,住進了一個新來的幕僚,不過半天的功夫,這消息就傳遍了主城。

鎮北軍實際人數一共五十萬,除去那些零零散散,據守城池以防作亂的,還有被派出去剿滅賊寇的,剩餘林林總總加一起,約三十五萬人,都駐守在雁門郡裡,幾乎將整個主城占滿了。

將士守國門,他們的家人,才是雁門郡真正的生力軍,修建城池、開設買賣、耕田紡織,每個人都不可或缺。

這樣看起來,雁門郡的治安和秩序,應該相當好才對,而事實也是,雁門郡裡從來都沒有小偷小摸的事情發生,但它一發生事,就是滅頂之災的大事。

蕭融回到簡嶠家裡,高高興興的收拾東西,其實也沒什麼好收拾的,昨日的包袱,阿樹都還沒拆呢。

一主一仆前往王宮,路上,蕭融又看了看安居樂業的雁門郡百姓,感覺這群人的精氣神,比其他地方的人強多了。

不管是南雍,還是淮水之北的其他城池,百姓們看起來都是匆匆忙忙的,仿佛背後有什麼人在催促,做完自己的事,他們立刻就回家,絕不在外面多待,因為誰也不知道,多逗留一刻,會發生什麼事。不管軍閥抓丁、還是賊寇進城,都是他們承受不起的。

雁門郡沒有這種現象,因為滿城都是他們自己人,他們最相信的,就是自己人。

可誰又能知道,看起來鐵板一塊的鎮北軍,其實早就已經被蛀成篩子了,奸細和叛徒一窩一窩的出現,也不知道是他們演技太好,還是屈雲滅等人眼神太差,愣是一個都沒發現,就這麼吃一塹、吃一塹、再吃一塹。

搖搖頭,蕭融不打算發表什麼見解,直接就跟著衛兵,去找地方安頓了。

蕭融得到的特殊待遇,令某些圈子起了小小的漣漪。

其實蕭融不是唯一一個住在王宮的幕僚,在曆史上超級著名的高洵之,也住在這。

這位不管在鎮北軍眼裡,還是鎮北王眼裡,都極有分量,他是最初加入鎮北軍的那批人,跟著大家風風雨雨、儘心儘力,一把年紀了,沒娶妻沒生子,屈雲滅就等於他的半個兒子。鎮北王手下始終都沒有什麼得用的文人,幾乎所有力挽狂瀾的主意,都是高洵之出的,但是……鎮北王軸起來,連高洵之的話都不聽。

即使如此,如果他能一直留在屈雲滅身邊,總是能起一些作用,讓他不至於連連做下錯誤的決定,但很可惜,世上是沒有如果的,高洵之比屈雲滅早死了兩年,後面的事,他也是有心無力了。

……

雖說蕭融已經住進王宮,按說跟簡嶠沒什麼關係了,但簡嶠還是偷偷的找到衛兵,讓他把蕭融安排到高先生隔壁。

高先生求賢若渴,比大王強太多了,如果真出什麼事,住得近,他也能立刻知曉,然後幫著勸勸。

簡嶠對蕭融有種盲目的信服感,他總覺得,蕭融超厲害,不管是卜卦的本事,還是逢凶化吉的能力,都是常人不可比的,這麼厲害的一個人,不能成為自己人,還被大王一刀哢嚓了,實在是可惜啊。

……

在高先生沒回來之前,簡嶠認為他應該擔負起看顧蕭融的責任,所以,當大王召集幕僚開會,商議益州動亂一事,本來應該在外面練兵的他,也跟著擠進來了。

蕭融來的比簡嶠早,已經找好位子坐下了,不靠前,也不靠後,保證自己能聽到屈雲滅在說什麼,還不會太紮眼。

簡嶠抬頭一看,也覺得他那位置沒什麼問題,於是他扭過頭,開始跟同僚說話。

而變故就發生在這時候。

從蕭融進宮開始,其他幕僚就一直關注著他,而且私底下不知道開了多少個小會,來分析他、對付他。

鎮北軍是著名的文人荒漠,真正有本事的士人,幾乎不會千裡迢迢來到這邊,即使來了,沒兩天,也就被鎮北軍不仰望士人的態度氣跑了。

而鎮北王的幕僚團,居然還有十多個人,這些人是更加沉得住氣嗎?不是,他們隻是沒地方去而已。

……

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更好的下家、彆人給的俸祿不多、或是怕死、隻有這裡才能讓他們安穩度日。

這些,就是幕僚團留下的真正原因,他們是一群老油子,每天想的不是怎麼為鎮北王效力,而是想著,怎麼才能保持自己現有的地位。

蕭融這種有真才實學、行事積極的人,自然就被他們針對上了。

本來他們想的是,等蕭融來拜訪自己,便給他一個下馬威,誰知道,他壓根沒來過,不僅沒來,連道上規矩,應該打點的酒水禮物,都沒見他送來一個。

其實蕭融是不知道有這規矩,不過他就是知道了,也不可能送。

……

新仇舊恨加一起,這群人就對蕭融更加看不順眼了,等他們來的時候,見到多了一個光彩奪目的新面孔,他們先集體沉默一瞬,然後就互相看看,決定開始下手。

文人嘛,勾心鬥角不需要見血,隻是一點點的排擠、一點點的諷刺,就足夠讓那人痛不欲生的了。

蕭融沒注意到身邊的風起雲湧,他還在思考自己的計劃。

等到身邊多了一個人影,他才抬起頭來。

隻見一個花白胡子、看起來十分睿智的老人,站在自己身邊,對他說道:“小友,你坐錯席位了,這是老夫的。那個,才是你的席位。”

蕭融扭頭,看見這老頭指的,是最後一位。

蕭融把頭扭回來,先打量一番這個老頭,然後才回答:“衛兵言說,除高丞相外,其餘先生,不排座次。”

老頭微笑:“是也,然老夫年事已高,耳目不如年輕時好使了,日常便習慣的坐在這一處,小友不如行個方便,將這席位,讓與老夫?”

說著讓,但他這語氣,慢悠悠的,很欠打。

拿年齡壓人,除非混到了屈雲滅那個階層,不然一壓一個準,哪怕蕭融,也不能直截了當的說我不管、我就不尊老愛幼,他敢說,那些抱團的文人就能用唾沫把他淹死。

但,這不代表蕭融就要忍氣吞聲了。

盯著老頭,他驀然一笑。

沒想到他還笑得出來,老頭一愣,然後就看見,蕭融深吸一口氣,突然捂住胸口,接著,用力的咳了起來。

“老先生說的是,咳咳,老先生身體不好,晚輩咳咳、自當讓位,左右晚輩的弱症,咳咳咳……已是好不了了,也不知有多少時日好活,與晚輩相比,咳咳、還是老先生能為大王效力的時候多啊,這席位,自當讓與老先生,咳咳咳咳!”

說著,他踉蹌起身,然後又是一個猛咳,把自己摔了回去。

靠著椅背,蕭融一臉虛弱至極的模樣,突然,他扭過頭,用不怎麼大,但可以保證所有人都聽到的音量說道:“還不快快將我攙扶起來,好讓老先生坐在這他最鐘愛的席位上!”

老頭:“…………”

你他娘——

他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老弱病殘,他不過就是用了個老,蕭融倒好,弱病殘,全用上了!

所有人都看了過來,簡嶠更是驚愕不已,不明白剛才還好好的,怎麼一轉眼蕭融就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了。

他剛要著急的過去,就見那個老頭滿臉通紅,這輩子都沒這麼丟人過,連那些幕僚都狐疑的看著他,懷疑是他做的太過了,老頭敗走,蕭融又用力咳了幾聲,等沒人看自己了,他勾起唇角,舒舒服服的坐正,等著會議開始。

簡嶠:“…………”

居然不相信蕭先生自己能搞定,我有罪。

等屈雲滅來了,剛剛的鬨劇就沒人在意了,大家就益州的情況開始討論起來。

蕭融基本不吭聲,因為他意識到,自己根本不了解屈雲滅,上回能全身而退,靠的是急智和幸運,誰知道殺人如麻的屈雲滅,居然還挺大度的,彆人罵了他,他也能忍下來。

可他不能次次都靠幸運吧,所以,他最好先了解一下情況再說。

益州的事,也不算太重要,畢竟它隻是個幌子,處理的好、能加一點分,處理不好、也沒什麼人在意。

最直接的證據,就是不管這群人怎麼討論,蕭融的身體都沒反應,不難受也不好受,足以證明這事影響不到屈雲滅的氣運。

文臣武將都在嘰嘰喳喳,蕭融耐著性子聽了一會兒,發現全是廢話,那群幕僚就是這麼混日子,根本不出主意,隻長籲短歎,感慨鎮北軍的不容易、百姓的不容易、還有鮮卑人有多缺德。

蕭融聽的嘴角直抽,如果屈雲滅之前殺的都是這樣的人,那他倒是有些理解屈雲滅了。

本以為這場會議就是個樂子,蕭融都開始走神犯困了,而在他打瞌睡的時候,會議氣氛突然轉了一個彎。

讓蕭融回過神的,是安靜下來的宮室,其他人都不說話了,就剩下一個特彆激進的聲音在分析。

蕭融意外的看過去,發現對方年紀二十多,肢體語言特彆豐富,他激動的對著屈雲滅,說他太過衝動,空有一身蠻力,益州動亂,其實都是他的錯,是他治下不嚴、也是他過於殘暴,殺了大部分的益州土族,卻沒有留人在那邊治理,最終導致剩餘土族憤恨之下聯絡了鮮卑人,並將沈黎郡和江陽郡作為了他們複仇的祭品。

蕭融聽得整個人都愣住了,這世上,居然還有比他更勇的人嗎?

其實蕭融還錯過了一段,一開始這人也沒這麼激進,是屈雲滅死性不改,他的言語才越來越尖銳,屈雲滅之前還會回答他的問題,現在他不回答了,就這麼沉默的盯著他。

在場人,除了蕭融,基本都知道會發生什麼。

但他們誰也沒吭聲,因為這不是第一次了,這個人就是這麼直來直去,他早晚要死在他那張嘴上,之前他能活下來,是高先生救了他,可後來連高先生都搖頭,放棄了。

終於,這人突破了屈雲滅的臨界點,屈雲滅霍然起身,怒氣衝衝的拂袖:“你口口聲聲將益州之亂歸結在本王身上,殊不知,沒有本王,便沒有益州!多說無益,既然你已經認定本王便是罪魁禍首,想來你也不願再繼續留在雁門郡了,來人!把他推出去,斬首!”

蕭融呆呆的看著這一幕,他本來沒想管的,畢竟他剛來,對這裡情況不熟悉,但很快,他就不得不管了。

心臟砰砰砰的猛烈跳動起來,但這可不是戀愛時的心跳加速,而是心臟快爆炸的那種加速,蕭融倒抽一口冷氣,渾身血液好像都燒起來了,他猛地起身,都眼冒金星了,還要大喊出聲。

“不可!”

“大王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