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 章 098(一更)(1 / 1)

可能嗎?當然可能!

鬼室福信那個沒說出口的猜測,恰恰就是這樣。

就像那倭國大君和皇太子都覺得可以出兵百濟和唐軍對抗,就像新羅皇儲覺得大唐奪取百濟讓他們不快,也就像高麗屢屢叛變騷擾邊境一樣,方今的大唐雖是幅員遼闊,戍卒戰將無數,還當真沒給這些東部小國以一個足夠深刻的教訓,讓他們真切地意識到,到底誰才是這一片的霸主。

蘇定方率領萬餘人渡海而歸後,這半年間劉仁願的墨守成規,更是讓鬼室福信對於己方反叛軍的實力,有了一種日漸膨脹起來的自信。

黑齒常之所說的大唐有貴人到來的理由,確實說得通!

熊津不是一個適合於“統治”百濟的地方,卻一定是一個百濟境內最適合固守的地方。

因其也曾為都城的緣故,在地位上也不比泗沘城差多少。

同時,因為熊津城要比泗沘城更靠近北面的緣故,倘若唐軍要做出支援高麗戰線的行動,那個位置也要更加容易調兵。

結合著唐軍下一步的行動,雖然北上遷居熊津會損失掉一部分利益,甚至會給這些百濟叛軍以再度行動的機會,卻也有一些伴隨而來的好處。

隻要高麗進軍順利的話,就能彌補掉其短處。

再加上,恰逢此時新羅因金春秋過世而迎來王位更替,被迫從百濟境內撤軍穩固局面,唐軍還少了一路策應支援,那麼選擇更穩妥的地方作為駐兵之地,就完全解釋得通了!

鬼室福信目光一亮,揚聲說道:“讓人再探!”

像是生怕黑齒常之這些人不能領會他的意思,他又加了一句,“越快越好!”

倘若這真是唐軍因來人身份不同尋常而出現的調動,讓他能抓到從中牟利的機會,那可真是再好不過了。

望著黑齒常之轉頭離開的背影,他心中種種思緒翻湧。

鬼室福信到底也是百濟皇室子弟,並非沒有想過,要在扶餘義慈投降李唐後取代他的地位。

可他也知道,光靠著自己還無法和西邊那強國對抗,所以隻能尊奉和倭國有血緣關係的王子扶餘豐,由他來統轄百濟殘部。

但若機會擺在了他的面前,他也不介意於爭上一爭!

隻要他能搶下足夠的功勳,那麼隻是身份更高的扶餘豐就不會是他的對手。

在將人送走後,他面上毫不掩飾躊躇滿誌之色。

不過,與之相對,領了指令離開的黑齒常之卻有幾分為難。

要探查獲知唐軍的到來和大規模遷移,其實沒有那麼難。

要知道新羅國內的驚變和其撤軍行動,當然也不算麻煩。

“要弄明白唐軍內部來了什麼人,就不是簡單能探查明白的了……”

百濟與大唐的言語不通,百濟叛軍之中會大唐官話的人少之又少,還大多在國中貴胄行列,就如同黑齒常之這等二十歲出頭就做到二品達率的,是能與唐人熟練交流的。

又就算在下頭的將士之中真的有,他要如何讓人覺得,這樣的人不是有意登門窺探呢?

黑齒常之隻覺可惜,他的形貌特征過於鮮明了,根本無法掩飾身份,去執行這等探查任務。

“我倒是覺得沒將軍想的那麼麻煩。”

“哦?你說說看。”黑齒常之朝著出聲的下屬看去。

下屬提議道:“將軍何不為此事求助於道琛大師呢?”

黑齒常之將這個建議在心中思忖了一番,頓時臉色一喜。“我這就去找他!”

彆看鬼室福信此人凶蠻好鬥,在百濟上層之中的名聲一直不大好聽,這些為匡扶百濟社稷而聚集在一起的人,卻不都是這樣的貨色。

百濟反叛軍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因唐軍劫掠而選擇繼續奮戰的,其中就包括一位百濟地界上的佛教高僧,名為道琛。

佛教在南朝時期經由海路傳入百濟,成為百濟地界上占據主流地位的宗教,所以道琛和尚就一度在泗沘城內的王室佛寺中擔任要職。

而為了研讀從中原遠渡而來的佛經譯本,道琛和其手下的諸多僧侶都會中原話!

僧侶在外行走並不奇怪,見到唐人而說他們的語言,也不出奇!

於是在兩日後,便有兩名衣衫襤褸的僧人徒步行到了泗沘城外。

之所以是泗沘城而非熊津城,是因為此地的唐軍並沒有完全撤走,還留下了一批人。

按照黑齒常之和道琛商議的結果,與其讓人冒險去熊津城那個新的唐軍大本營探查,還不如在泗沘城旁敲側擊。

但讓兩人沒想到的是,他們剛到此地,就被抓了“壯丁”。

“你們兩人可會超度之事?”

當兩人被領到一位唐軍校尉面前的時候,就見對方目光灼灼地看著他們。

早在士卒上報又找到了兩個會說官話的僧侶之時他就很覺欣喜,現在見那兩人在他問出這個問題後點頭,更是喜形於色。

他連忙將兩人招呼了過來,“你們兩個隨我來。”

這兩僧人困惑不解地跟上了對方的腳步,見對方一路將他們給領到了一處村莊。

就在他們覺得自己是不是暴露了身份,要被這賊將滅口的時候,那唐軍校尉忽然說道:“看到那兒了嗎?長史下令,讓我等將附近地界上沒有妥善掩埋下葬的屍首全部聚集在一起,為其入土為安。哎,你們說說看,這多麻煩,就為了讓百濟人覺得我們不是要用屍骨做什麼不正經勾當,還非要讓我們去找大師來超度。”

他憤憤然,“可這泗沘城周遭經曆過滅國之戰,王室寺廟都被毀掉了一部分,彆說是僧侶了,百姓都跑了大半,要不是左驍衛將軍今年重新聚攏了一批人開墾農田,恐怕這片田地都要荒廢掉,上哪兒去找僧侶。”

“這都兩天了,我這裡才隻找到一兩人。偏偏需要超度的卻有那麼多,也總不能讓近來收攏的流民全聚集在一個地方。”

“哎,彆愣著了。”這校尉伸手一指,“我讓人給你們找

了幾件合適的僧衣,趕緊把形象收拾收拾,乾.你們的老本行去。”

但他話音剛落,就聽見了其中一個僧侶的肚子叫了一聲,顯然是餓得有點久。

他拍了拍腦袋,笑道:“瞧我這記性,連你們是逃難過來尋糧的都給忘了。”

下一刻,他便朝著遠處高呼了一聲,“老張,帶著他們去吃飯的地方。”

話音剛落,就見有個男人從遠處跑了過來。

因對方臉上有著刀疤,看上去不像善類,這兩個僧人起先還有點忐忑,但見對方好像並沒有什麼凶神惡煞的表情,又稍稍放下了幾分擔心。

在隨同對方走出幾步後,其中一人便鼓起勇氣朝著這被稱為老張的火長問道:“我們隻需要負責超度的事情嗎?”

“那你們還想負責什麼?”張繼問道。

說話間,他的目光在這兩名僧侶好像過分緊張的臉上掃過。

多次的參戰經驗讓他直覺,這兩人的緊張和尋常人的緊張不太一樣。

想到此前公主對他們做出的安排,張繼心中陡然認真了起來,臉上卻還是一副與此前彆無差彆的表現,不動聲色地順著方才的話往下說道:“修錄戶口,整理村落,修複陂塘,存問孤老,登記農田耕作情況,都是我們這些留守泗沘城的要做的,你們又不是我方軍中官員,能做點什麼?”

這兩僧侶在聽到“修錄戶口”四字之時越發緊張的神情,讓張繼當即確認,自己的判斷一點不錯,便順勢說道:“我們這些留守泗沘城的,倒是想要連帶著修路造橋之類的事情一起做,好教這些百濟人知道我們並非惡徒,可人手不夠啊。怎麼也得等到打完了高麗之戰再說吧。”

“沒事,再過些日子,你們能乾的事情就多了。”

他忽然聲調一抬,“嘿,到了——”

到吃飯的地方了。

那兩僧人一面是要在張繼的面前繼續扮演流浪僧人的形象,一面也是真的餓了。這會兒聽到這一句,連忙收回了視線。

就聽張繼又不無得意地說道,“多虧公主此番前來,帶來了宮中尚食局的親隨,給軍營中的火夫指導了一番。食材是簡陋了點,但味道真是一絕!你們可真是有福了。”

當然,好不好吃還是得看實際的情況。

那兩僧人坐下就餐的時候,也不知道是真因為兩日間沒有進食,還是因為此地夥食確實極好,幾乎是囫圇之間就吞下了一整碗。

在緩過來一點力氣,也讓頭腦更加清醒之後,他們總算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了張繼方才話中提到的人。

他剛才說,公……公主?

其中一個僧人念叨著自己的打探任務,又對上了面前這領路人和善的神情。

想到這是對方先提出來的話,他就此發問應該也不奇怪。

他便小心問道:“您方才說,公主?”

“很奇怪嗎?”張繼自打見到了青州營地內公主為他們謄抄姓名的那一幕,就已對公主心生幾分敬佩,在見到她當真

是毫不猶豫地跟隨出征,又讓那一度想要潛逃的趙文振給她組建通曉戰場知識的斥候後,更是覺得公主非同一般。

以至於他說出隨後那句話時候的語氣,竟是一點都聽不出其中有演戲誇大的成分,“公主乃是我大唐陛下與皇後唯一的女兒,地位尊崇,此番親至百濟督轄戰事。雖被長史勸去了熊津,也將大部分士卒一並帶去了,卻也沒打算放棄泗沘城周遭,以防此地的百姓繼續處在流亡惶恐之中。”

“此等人物蒞臨百濟,真可謂是百濟之福。”

張繼又道:“還要加餐嗎?公主征召之下帶來的軍糧不少,夠你們吃飽了再乾活。”

“要要要。”

那兩僧人一邊答話,一邊彼此對望,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幾分驚喜之色。

這位公主的到來到底是不是福不好說,但起碼有一點可以確定——

他們的這個探查任務是可以完成了!

難怪……難怪唐軍要選擇撤往熊津,因為那確實是個大人物。

------

“不過我其實還挺好奇,為何公主不乾脆說成是其餘貴人到來。”

李清月並沒有往熊津城去,而是秘密滯留於泗沘城中,此刻就行在這泗沘城的山牆之後。後頭的劉仁願發問之時,她正朝著東方的平原望去,將遠處的田地起伏收入視線之中。

當日劉仁軌提出由新羅其餘皇子對金法敏施壓,確保新羅能夠參戰,李清月便在同時提出了另一個想法。

正是“誘敵”。

對此她給出的解釋是,記載於李靖所寫的《六軍鏡》中有一個行軍案例,和他們此時所面對的有點相似。

說的是李靖早年間跟隨河間王一起征討輔公佑,彼時輔公佑分出了水軍二萬,截斷江口,在江邊築城而守,又令兩萬陸軍扼守當塗南路,造柵欄結寨,堅固非常。

將士們都建議,讓李靖直接放棄和這兩路抗衡,直取身在丹陽的輔公佑。

李靖卻說,既然那兩路兵馬都是精銳,輔公佑本人的隊伍更不可能好應付,萬一我軍被阻攔在丹陽,到時候就是腹背受敵的局面。還不如乾脆趁其不備地來攻破城柵,以圖逐個擊破。

他總結道,兵法之中最忌諱的,就是在無法明確情況的時候還非要分兵作戰。

眼下二面有敵,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局面。

不錯,那百濟反叛軍因為少了倭國的支援,和輔公佑的分兵還是大不相同的,就連李清月此前和劉仁軌在分析局勢的時候都覺得,可以姑且不管這一路。

但眼下新羅國中生亂,恰恰助長了百濟勢力的底氣,為何不將計就計,先除此內患呢。

到時候他們支援高麗不必再有所顧忌,對戰場局勢更為有利才對!

至於如何讓那百濟叛軍上當,自然得乾一些“示弱”的舉動。

不過這種示弱可不能墮了己方的士氣。

就像鬼室福信和黑齒常之等人所以為的那樣,退往熊津,在好處和弊端上

可以相互抵消,隻能說是決策傾向於先解決哪一方的問題,而非是當真有膽怯之心。

至於為何如此果斷地以公主身份告知……

李清月轉頭回道:“在出征之前,營中將士便是人人都知安定公主,那麼無論那頭的人要以何種方式探查,最後得到的都會是我所希望達成的結果,此為其一。”

“其二的話,那不是應該感謝新羅、倭國的國情嗎?”

新羅的第二十七、二十八代國主均為女子,且在任上均有不錯的政績,倭國傳到如今也出過了兩代女大君。

雖說中原那邊沒有這等習俗,但反正隔海之間相距甚遠,誰知道這位安定公主在國中到底是個什麼地位,用公主之名也無妨。

更何況,李清月也絕不可能讓這份“貴人”之名,落到諸如李弘李賢等人的頭上。

反正她都已經將跑路出征上報給阿耶了,總得允許她用本名作戰吧。

陛下都沒把阻攔的書信送到她面前,那不就得算是默認?

李清月相當坦然地想著。

她扶著這有些斑駁的城牆,望著山下模糊的景象,嘀咕了一句,“就是不知道,那些百濟叛軍到底什麼時候能上當了。”

同時有老師在旁指導,再加上衛國公李靖的教材,李清月對於戰場實踐有著非同一般的興趣。

山下的那些收攏當地民心的舉動都出自劉仁軌之手,這軍隊的布置便是由她一點點研究整飭了。

寫在兵書之中的軍營布置和攻防器具的籌備,都在她和劉仁願這位守軍將領的交談中一一敲定,讓她越發明白,兵書上所記載的東西和實地的應用之間還存在多少區彆。

這也讓她越發想要看到,這出誘敵之策能否驗證李靖專門引注的那句話。

以正合,以奇勝。

她剛想到這裡,忽然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快步跑過山城的階梯,正是朝著她所在的位置而來。

來人不是旁人,正是被她邀請作為斥候親衛的趙文振。

手上的傷殘並不影響他腳步穩健,快速奔到了面前,“公主!山下有消息,張繼說,是百濟叛軍的探子到了。”

李清月連忙應道:“走!帶我去看看,問問具體的情況。”

她和後頭的幾人打了個招呼,便先一步往前去了。

同在此地的劉仁軌和劉仁願等人都沒跟上去。

眼下並非作戰之時,公主想要再做出什麼行動,在有侍從守衛在旁的情況下不會遇到危險,他們也不必真將人當做是什麼易碎品來看護。

限製太多,對於公主的成長也沒什麼好處。

不過在目送著李清月的身影消失在層疊的山牆之間時,劉仁願還是忍不住感慨了一句:“我現在方知,陛下為何放心將公主派遣到此地來了。”

有頭腦,有魄力,還有行動力,哪是年齡能夠拘束得住的。

隻是當他這話說出的時候,他卻發覺劉仁軌正在用一種稍顯微妙的目光打量著他。

劉仁願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說錯什麼了嗎?”

劉仁軌:“……”

嗯,這要怎麼說呢……

他盯著這個被阿菟誤認為是他兄弟的家夥許久,也突然明白,為什麼他會被留守此地了。!

千裡江風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

:,

:,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