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這是諸葛氏?(合)(1 / 1)

“老師,等等我!”

馬良小跑著跟上諸葛巡的步伐,追著問道:“老師,是不是隻要做簡單而明確的事,結果就會變好?”

諸葛巡放慢腳步,邊走邊道:“阿良又長進了,隻不過……”

諸葛巡組織一番語言,簡單的事情,會因為人變多,變得複雜。

“就像老師可以輕易革新家族中的耕種方式,但放眼一郡之地,便困難許多。”馬良接道。

“是這個道理,那麼如何是好呢?”諸葛巡打算考一考馬良。

馬良一邊走,一邊緊眉思索,稚氣未脫的年少面龐上有著違和的苦惱。

馬良先想到了自己的家族,兄長馬乾認定在諸葛巡的幫助下,能為馬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如此一來,馬氏便也算變革的參與者和推動者了。

馬良眸光一閃,“老師,我知道了!”

諸葛巡停下腳步,悉心聆聽。

“要尋找願意變革的人,如此推動的力量便會越來越大,馬氏,向氏,皆在學習諸葛氏新式耕作之法,是否此理?”

諸葛巡會心一笑,伸手一拍馬良肩膀,笑道:“阿良同誌,再接再厲,今日是推動者,明日爭做引領者。”

說罷,諸葛巡再度離去,馬良又聽到一個新名詞。

同誌?

誌同道合之人?

老師這麼稱呼他,那他也算?

馬良欣然一笑,再度小跑追向諸葛巡。

···

新野縣外,烈日高懸。

這是一塊距官道不遠的水田,隻不過收割之後,連日暴曬,地上布滿鮮明的龜裂。

劉備一鋤落下,入土三分,將之翻起,再以鋤背敲碎泥塊,如此反複。

身側還有一抹綠色的高大身影,跟著不停的鋤地,似乎毫不費力的樣子。

張飛則坐在一側田埂上,以袖遮陽,嘴裡罵罵咧咧。

“大哥你尋的這鳥田,連個休息時的樹蔭都沒有,這日頭也真是,偏偏俺老張出來翻地了,它曬得緊。”

劉備拄著鋤頭,望向張飛,“三弟有所不知,這田間種樹,豈不是讓鳥雀在此築巢,偷吃穀物種子。”

“俺是殺豬的,又不是種地的。”

關羽看了眼屬於張飛的那壟地,才翻了一小段,便道:“三弟,我與大哥快翻完了,汝再不動,我等可不等你!”

張飛起身,拍拍屁股,板著臉走到自己那壟,開始鋤,邊鋤邊嚷嚷:“大哥若是閒著慌,可以編編草鞋,何故借這田地折騰我與二哥,你看現在,哪有人鋤田種地?”

關羽連忙道,“三弟少說兩句,大哥是在效仿章陵諸葛府君。”

張飛閉口,揮鋤如飛,一時泥土四濺。

劉備看著他的樣子,搖搖頭,不再管束。

本就沒指望張飛真的好好乾農活。

關羽始終與劉備齊平,一邊翻地一邊交談。

“大哥,坊間有傳聞,說徐晃與郭嘉慘敗於諸葛府君之手,大哥以為此事為真否?”關羽問。

談到諸葛巡,劉備停下動作,腦袋不自覺瞥向東方,那是章陵郡的方向。

“空穴不來風,慘不慘不得而知,兵敗或可確認,文長依然駐紮比陽縣,便可證明這點。”劉備道。

關羽若有所思,對於魏延,他是讚賞的,但他心中也自認為不比魏延差,隻是缺乏用武之地罷了。

“大哥,徐晃既敗,何不趁此機會,聯絡張都尉魏都尉,再度北上伐曹?”

張飛聽著,連忙走過來,“是呀是呀,大哥,眼下不點兵操練,卻在此地耕鋤,豈不糟蹋這大好晴天。”

劉備被張飛激得心緒湧動,他深吸一氣,平複下來,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先前多處澇災,流民成群,如此光景,焉能再戰。”

“大哥你種的這點糧,夠送流民吃麼!”張飛戲謔道。

關羽附和:“是啊大哥,即便效仿諸葛府君,也無需大哥親力親為,再者,某記得諸葛府君說過,若有流民,儘可往章陵驅使,府君照單全收。”

兄弟兩人顯然都反對劉備親力親為搞生產。

劉備立在田間,思忖片刻。

“二弟所言有理,我意再往章陵拜見諸葛先生,二弟三弟與我同去。”劉備說著,又握住鋤頭,“在此之前,先將這地翻完,既然借來了,就當好好耕種。”

張飛苦著臉,拖著鋤頭回到自己那壟。

半個時辰之後,劉備與關羽皆翻完了自己的地,而此時張飛卻隻翻到一半。

劉備嘴上說著一人一壟,不翻完不許回,然而剛翻完自己的,就帶著關羽幫張飛也很快翻完。

張飛樂嗬樂嗬,笑著一口一個“大哥”“二哥”。

黃昏時,三人乘著晚霞回新野,一路有說有笑。

“二弟三弟,明日來播種,後日,我們便啟程去往章陵。”

···

南郡,襄陽。

諸葛瑾舟車勞頓數日,再到襄陽,面見劉表。

這次不似以往,劉表私下會見了諸葛瑾,在常待的那個側堂,身側也隻有鄧義與黃祖陪同。

“盟書已擬定,貴使請過目。”劉表心情不錯,說話帶著笑意。

諸葛瑾逐字逐句看完,拱手道:“瑾無異議。”

“好,貴使與我一起署名。”劉表說著,提筆簽下自己名字。

漢成武侯荊州牧鎮南將軍,劉表。

諸葛瑾也簽下官職與名字,並且代表孫策蓋上私印,雙方盟約達成。

“表與胤誼情同手足,便倚老賣老,稱呼一句子瑜賢侄,此約成後,表今日便下達軍令,以一月為期,一月後,兵發西城,前途所經,絕不滋擾。”

諸葛瑾拱手而回:“瑾即刻啟程回稟主公,照約而行。”

也就是那兩件事,水軍後撤,太史慈北上。

“賢侄此去不知何時再來,不如再逗留兩日吧,時間尚寬裕。”

諸葛瑾的拱手動作幾乎沒有放下來,聽到劉表要留他,他當即謝絕,“軍情緊急,間不容發,瑾當速速歸還複命。”

“子瑜儘心儘力,令人佩服,如此,表便助子瑜一路順風。”說著,劉表瞥一眼身側。

候在一旁的侍從當即拿著一隻包裹,遞給諸葛瑾。

“些許心意,充作路資。”

諸葛瑾站起身,卻沒有接,而是衝劉表躬身一拜,“使君好意瑾心領了,家兄已安排妥當,使君放心,告辭。”

說罷,諸葛瑾不給劉表反駁的機會,直接掉頭就走。

從始至終旁觀的黃祖歎道:“諸葛氏子弟,皆是人中龍鳳,如此良玉投了孫策,太可惜了。”

劉表看著諸葛瑾遠去的背影,莫名想到了諸葛巡。

“是呀,惜哉!”

諸葛瑾回了一趟老宅,告彆弟弟妹妹,正準備離去時,突然被諸葛亮攔住了。

“三弟這是……”

諸葛亮神秘一笑,“弟去送送二兄。”

“還以為三弟又要留我呢。”

“二兄重任在身,延誤不得,弟知曉的,請!”諸葛亮讓開一條路。

諸葛瑾剛剛出門,便看見諸葛亮身後跟著十數名部曲,他的目光頓時移不開了。

人數倒沒什麼,以他所知現在的諸葛氏,養得起一些部曲。

可問題是,這些部曲的穿著。

亮蹭蹭的銀色甲胄,幾乎隻露出了眼睛口鼻,左腰懸著環首刀,右腰懸掛的是弓箭一體的囊袋,身後背著一塊小盾,竟還手持一杆镔鐵長槍。

這武裝到牙齒的狀態,他在雒陽遊曆時見到的皇家禦林軍,也沒這麼誇張。

“三弟,這些甲士……是使君派人護送的?”

諸葛亮看出諸葛瑾的訝異,對這種反應十分滿意。

“不,這是諸葛氏的部曲兵。”諸葛亮笑笑。

諸葛瑾呆住了,說不出話。

諸葛氏的?

“確實如此,他們將護送我們去章陵。”諸葛亮始終保持微笑。

諸葛亮本意是藏拙的,不過給諸葛瑾露一手,是諸葛巡的意思。

諸葛瑾行程匆忙,沒有時間參觀隆中,參觀宜城,更不可能去雞冠峽。

他能想到的諸葛氏立足荊襄,不過是成家立業,與大族聯姻,再受劉表照拂,諸葛巡一人為官,養著全家,再置些小規模的產業,肯定是不如原來在琅琊時的。

殊不知,現在的諸葛氏,算上暗中積蓄的實力,已經堪稱一方巨擘了。

諸葛巡之所以要露一手,就是希望告訴二弟,若外面真的混不下去,是可以回家的。

若在外面遭彆人欺負,家裡是可以充當他的底氣的。

諸葛亮隻是照辦,於是一隊全副武裝極為拉風的銀甲部曲,護送著兩人去了襄陽渡口。

在諸葛亮的引導下,一行人上了一艘大船。

大船上已經有不少人,石韜,黃叡,馬謖,向寵皆在其列。

他們見諸葛亮到來,紛紛上來致意,諸葛巡赴任後,諸葛亮現在是諸葛氏的話事人。

身登大船,賓客致意,諸葛瑾又增添幾分難以置信。

從這些人衣著談吐看,不難看出都是世家子弟。

他不久前才接受兄長身居太守的事實,現在,小小年紀的三弟,難道在荊州也有如此名望嗎?

諸葛亮領著諸葛瑾來到船頭,羽扇一揮,朗聲下令:“開船!”

“三弟,你不下船?”諸葛瑾忙道。

然後緊接著,傳來船工的呼喊。

“撤板!升帆!離岸!”

船工開始忙碌起來,主副船帆升起,大船徐徐調整角度,兩側的各有八隻木漿伸出,開始劃船。

“三弟?”諸葛瑾的困惑溢於言表。

諸葛亮笑意更甚,“二兄,我還沒說呢,這船,是諸葛氏的!”

“這船是諸葛氏的?三弟莫誆我。”

諸葛瑾很難相信,因為他發現這船,和江夏水軍的戰船,並無二致,怎麼可能是諸葛氏的。

短短數年時間,諸葛氏在荊襄能擁有這些。

諸葛瑾不由回憶過往。

兄長為人,雖比印象中圓滑不少,但他知道兄長有多少能力,不然早年隨父親赴任,去雒陽遊學的,就是兄長了。

至於三弟,這般年紀,能成什麼事。

更彆提諸葛氏還帶著兩個妹妹一個弟弟。

然而三弟現在隨意展示的實力,都不可小覷。

這還是他印象中的諸葛氏?

這幾年發生了什麼?

諸葛瑾忽然有一種想要探尋的強烈衝動,但想到自己身負重任,還是按捺住了。

忍住,彆問。

怕一問不可收拾。

瞧諸葛瑾欲言又止的模樣,諸葛亮搖頭直笑。

他以扇指著船頭,“這船乃是黃氏所造,二兄是否覺得眼熟?”

眼熟!太眼熟了,主公的水軍沒少吃黃氏大戰船的虧。

哦,他忽地記起,三弟現在是黃氏女婿。

兄長與三弟,還真是……諸葛瑾一時不知如何形容。

此去章陵,順風逆水,不過大船的速度,比小船還是快上不少。

在途中,諸葛亮與眾人在船艙敘話,給諸葛瑾也引薦了眾人。

兄長交待過,諸葛亮也要勸勸二兄,不過諸葛亮覺得用蒼白的語言來勸,未必能起到什麼作用。

剛好黃祖將諸葛氏定製的大船送來襄陽,便有露一把的想法。

正好他也想去見識見識兄長的郡治,黃叡馬謖向寵都抱怨上次諸葛巡回襄陽卻沒回隆中,也嚷嚷著要跟來。

而石韜三友崔鈞徐庶孟建如今都在章陵郡,也一道跟來了。

船上無聊,都以敘話為樂,諸葛瑾與眾人漸漸熟絡,不過也是聽得多,說得少。

但一日下來,諸葛瑾發現了更加了不得的東西。

這些人,各個身懷才學,更令他難以想象的是,他們同一個身份是,都在幫諸葛氏做事。

諸葛瑾徹底麻了。

大船在章陵郡靠岸,船工停靠章陵縣尚未完工的渡口,諸葛亮一行則轉乘馬車,繼續向複陽而去。

石韜黃叡馬謖向寵,他們來基本是為了見諸葛巡,於是一同前去複陽。

諸葛巡也沒想到,幾日後,複陽縣來了一大票人。

縣府外,諸葛巡與諸葛亮還有諸葛瑾互挽臂膀,十分親切。

馬良馬謖兄弟更是抱在了一起,連帶馬良也活脫了不少。

黃叡向寵上前對諸葛巡躬身行禮,以老師相稱。

身為督郵的孟建恰好隨諸葛巡在複陽,與石韜見面,相談甚歡。

縣府之外,其樂融融。

縣令在旁便默默看著,心中卻波瀾壯闊。

峴山四傑的其中兩位,還有一些,黃氏的,馬氏的,向氏的,皆是荊州有頭有臉的家族。

而這些人,都圍繞在諸葛氏三兄弟周圍。

萬幸啊,當初蘇氏還說諸葛氏種地小兒,不足為慮,還好沒信他的鬼話,與他們同流合汙。

不然隻怕現在墳頭的草都幾尺高了。

這才是真正的諸葛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