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野蠻生長(1 / 1)

向諸葛亮天南地北地打聽一番,諸葛巡對天下大勢大自有數。

不過消息傳的次數太多,容易真假難辨,索性置之度外,也無傷大雅。

相應地,諸葛巡也將南陽戰事的結果詳儘地與三弟分享。

實打實的一手消息。

聽到蒯氏作亂時,諸葛亮雖心有準備,卻也有所觸動。

他頗為惋惜道:“蒯越萬事皆備,以己為內應,以徐晃張繡為外援,必勝之局,卻選了一個不太恰當的時機,操之過急了些。”

當然,這是諸葛亮拋開立場的全主觀論點。

諸葛巡饒有興趣道:“三弟,若你是蒯越,會如何應對?”

諸葛亮站起身來,輕輕揮動羽扇,來回踱了數步,頗具優雅之風。

“設身處地,張允與劉備遠赴潁川,當全力供給糧草,以消其疑慮,並與徐晃約定,且戰且退,誘敵深入,而蒯越則聚南陽之兵,揮師南下,占據樊城,以張允戰船封鎖沔水,令襄陽孤懸。”

“有文聘北營將士在,蒯越未必能攻下襄陽吧。”

諸葛亮挑眉一笑,“先圍襄陽,再斷張允劉備糧草,後者孤軍深入,前有徐晃後有張繡,縱使殺出一條活路,焉能回得來?”

“其次向南郡江夏等地散布流言,蔡瑁與黃祖,救是不救?救則南郡江夏有失,不救則南陽儘歸蒯越。”

瞧諸葛巡若有所思的模樣,諸葛亮又補充一句。

“蒯越若合兵一處,就算文聘校尉再驍勇,亦殺不穿十倍之敵吧。”

“蒯越若聚兵一處,自然無法各個擊破。”諸葛巡如實道。

即便給了各個擊破的機會,文聘營的傷亡率還是達到了三成。

“征戰首重給養,兵甲器具次之,訓練有素次之,士氣謀略次之,兵馬人數次之,故而張允劉備必敗,兄長文聘難勝,且因勢微無法左右戰局,最好的結局便是退回襄陽,最壞的結局……”

“停停停!”諸葛巡連忙打斷,“三弟再推演,為兄就死了。”

照三弟這般推演,蒯越最次也是占據樊城,與劉表劃江而治,將整個南陽吞下。

而若是進展順利,說不定襄陽城破,荊州易主。

蒯越會想過這樣的結局嗎?作為陰謀家和野心家,他必然想到過。

但是急迫與貪婪誤導了他。

或許他以為,憑借他與徐晃張繡三軍圍剿,北線同樣是必勝之局。

先滅張允劉備,再合三軍之勢南下,更具威勢。

而如今,他恐怕隻能控製淯水以西,湍水以北的小區域了,而且基本盤章陵郡,會被劉表接管。

“如三弟所言,荊襄可謂化險為夷!”

諸葛亮笑笑,“兄長此行可謂立了大功,除了偏廂車訂單,使君恐怕會另有賞賜。”

“哦?三弟為何如此覺得?”

“兄長尚在南陽之時,蒯良已主動辭去州牧主簿一職,荊州權力結構,內外皆有所空,而原本蔡蒯互為製衡之勢,亦已瓦解,當下蔡氏已是首屈一指,弟若所料不差,使君會再次征辟兄長。”

“那為兄還拒絕嗎?”

諸葛巡說著,兄弟兩人彼此相望。

“兄長曆來奉行悶聲發展,本無可厚非,不過如今諸葛氏已初具氣候,終會難以避免地影響他人,有人想結交,有人想依附,此時再刻意避諱,卻是不太合適。”諸葛亮說著,突然笑了笑,“兄長不也一直想要加速嗎?”

“依三弟的意思,若此次使君征辟,為兄選擇接受?”

“為何不呢?蒯氏中落,加上兄長剛剛迎娶蔡蔻,兩族關係正和睦,此乃天賜諸葛氏之良機,兄長身為諸葛氏之根,不趁此時野蠻生長,取蒯氏而代之,更待何時?”

諸葛氏之根?諸葛巡忽地想起剛來襄陽時的比喻。

“三弟所言極是,待為兄好好思慮一番。”諸葛巡道。

思慮隻是嘴上說說,諸葛巡主打的就是一個聽勸。

三弟說要應召出仕,那便出仕好了,就看三弟預測的準不準了。

至於工作能力,諸葛巡倒是挺有自信的,應該說治理一方,解決溫飽,脫貧致富,這才是自己專業對口的。

兄弟倆幾日未見,話端一開,便直接聊到了飯點,黃月英與蔡蔻端來吃食,兩兄弟對桌,兩閨蜜對桌。

各吃各的,各聊各的,場面一度十分和諧。

簡單解決午飯,諸葛兄弟一起往工坊區走了一圈,一邊關注各事項進展,順便消食。

一切井然有序,逐步完善,細枝末節方面的工作,三弟比自己擅長多了。

一圈下來,諸葛巡竟生出一種異樣情緒,好似自己是前世那些蒞臨指導的領導。

走馬觀花般地看一圈,然後強調了一些,指出了一些,落實了一些……

三弟成了我自己,而我竟成了……

揮散不切實際的想法,諸葛巡告彆三弟回到小宅,舒舒服服地躺著。

“欣慰啊,三弟愈發能乾了!”

諸葛巡由衷一歎,逐步接管事務,將山莊打理得井井有條,自己幾乎到了可以當甩手掌櫃的地步了。

一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屋建瓴搭建框架,一個根據現實完善細枝末節,我與三弟,可謂完美搭檔!

·

襄陽,蔡氏府邸。

華麗馬車停下,蔡菽牽著劉琮進入府中。

自蔡瑁出征,沒人盯著,各處主事都有些鬆懈,然昨夜傳回的消息,卻令蔡氏子弟們的腦弦再度緊繃起來。

蔡中蔡和兄弟亦步亦趨地跟著。

“族姊突然召集我等,所謂何事呢?”

蔡菽不答,自顧走著,徑直入堂,在主位坐下,公子劉琮坐在一旁。

“阿中,汝即刻啟程,前去江陵替換阿勳。”

蔡中一愣,沒想到蔡菽第一道指令,就將他攆到了江陵戰場之上。

“族姊,那我這城門尉……”

“汝放心,有汝沒汝,這襄陽都丟不了。”

蔡菽這話雖說得殺人誅心,不過蔡中亦有自知之明,他就是個關係戶。

“喏。”

蔡中應了一聲,當即拱手告辭,臨彆時看了眼自己弟弟蔡和。

蔡菽沒有停頓,當即喊出下一個。

“阿和。”

“在。”

蔡菽換了種表情,看著蔡和問:

“汝與各家常有往來,可知宜城向氏與馬氏,為何忽地倒向了諸葛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