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反間計!(1 / 1)

夜幕時分,小清河—女真軍大營—中軍大帳內,燈火通明,亮如白晝一般。

天聰汗—皇太極面南而坐,神態平靜如水,不露一絲喜怒之色,給人一種天威難測的感覺!

二貝勒—阿敏並排坐在旁邊,雙目微微眯起,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另有旗主、貝勒、將領五十餘人,按照地位高低,分坐大帳兩側。

正白旗旗主—多爾袞身穿單衣、光著雙腳,並將腰帶掛在脖子上,跪伏在大帳中間……這是女真人特有的一種儀式,乃是請罪的意思。

“臣弟無能,被明軍搶走了薊州城內囤積的大批金銀、糧食、人口……還請大汗治罪!”

“老十四,薊州城是怎麼失守的?”

“唉,臣弟無能,中了奸計,被明軍詐取了城池……”

多爾袞唉歎一聲,而後將自己被天威軍騷擾,設下計策想坑對方,不料棋差一招,坑人不成,反而被坑的事情詳細敘述了一遍。

“哦,如此說來,那個秦鋒和天威軍數千人馬,已經葬身火海之中了?”

“這個嘛……沒有!”

“沒有?”

“回大汗的話,那秦鋒狡猾如狐,不僅帶領人馬從火海中逃生了,還順帶消滅了臣弟的兩個牛錄兵馬,事情是這樣的……”

提起紅鬆嶺的事,多爾袞真是又羞愧、又氣憤、又無奈,本以為雖然丟了薊州城內的大批物資,可一把大火滅了天威軍,也算是將功折罪了。

那知在追擊關寧軍的時候,有遊騎兵前來稟報,說是發現了天威軍的行蹤,正在向大明京師方向進發。

得知消息之初,多爾袞自然是一百八十個不信了,已經被燒死的軍隊豈能再次出現,除非是見鬼了。

可部下們不斷來稟報,說是真的遇到天威軍了,還被後者救走了好幾股被圍困的關寧軍!

這下多爾袞坐不住了,親自帶了一支人馬前去追擊,想看看究竟是不是天威軍,可惜晚了一步,沒有追上。

於是返回紅鬆嶺查看情況,結果看到了幾百具女真士兵的屍體,大都是被火繩槍擊斃的,還看到了第四座山峰後面,一大片空地和無數土坑……多爾袞這才恍然大悟,於是萬分羞愧之下,回到了小清河大營—中軍帳內向皇太極請罪。

雖然是來請罪的,而且表現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其實多爾袞心中一點不害怕,因為自己是不會受到重罰的。

一則,皇太極為了鞏固汗位,正在極力拉攏兩白旗勢力,一起對付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三大貝勒。

這種情況下,自然不會重責自己,從而得罪盟友了。

二則,上次在天壽山,豪格的鑲黃旗吃了大敗仗,折損了大量人馬,連額駙—李永芳都下落不明了。

如果皇太極責罰了自己,是不是也要責罰豪格呢?

責罰了,等於削減了父子二人的勢力,不責罰,人心不服。

因此上,多爾袞斷定了,自己是不會受到重罰的,最多被狠狠訓斥一頓,而後罰一些財物罷了,雷聲大、雨點小。

事實上,的確如此!

弄清原由之後,皇太極的目光轉動幾下,先是看了看兒子豪格,又看了看與自己並肩而坐的阿敏,接著用憤怒的語氣,狠狠訓斥了多爾袞一頓。

最後宣布懲罰結果:罰沒黃金兩千兩、白銀兩萬兩、駿馬一千匹、莊園十座……奴隸三千人!

這樣的懲罰,對於普通人來說,自然是五雷轟頂了,可對一位富有的旗主來說,不過是撓癢癢而已。

多爾袞當既表示認罰,並當眾詛咒發誓:自己一定會吸取教訓,好好反思,日後更要打敗秦鋒和天威軍,洗刷今日的恥辱!

……

有人問了,皇太極這樣高高舉起、輕輕落下的懲罰方式,不怕其他人不服嗎?

不怕!

在場的重要人物裡面,阿濟格、多鐸是多爾袞的同母兄弟,自然不會多說什麼了。

阿敏、豪格都是秦鋒的手下敗將,不好意思說什麼。

至於其他人,更不會多嘴多舌,去得罪大汗、和一位握有實權的旗主了。

至此,事情告一段落。

接下來,一眾旗主、貝勒、將領們告辭退下,大帳內隻剩下皇太極本人,和範文程、寧完我、鮑承先三位漢人謀士,準備商議一些重要事情。

“三位先生,本汗自從率軍入關以來,連戰連勝,攻克了數十座城池,可仗打到這個地步,各旗人馬皆已疲憊了,再打下去,有些力不從心,退回關外,又實在是不甘心……到底何去何從,還望三位先生有以教我!”

“大汗勿憂,我們三人最近日夜謀劃,已經想出了一條妙計,可助大汗一臂之力!”

回話的是範文程,三名謀士當中他占據了首席位置,也是皇太極最信任的漢人了。

“哦,三位先生有何妙計,速速說來!”

“依臣等之見,大汗想要吞並大明、入主中原,建立萬事不拔之基業,必須首先占領遼西走廊,打通關—寧—錦防線才行,而這條防線之所以遲遲難以攻克,一半原因是有善於用兵的袁崇煥坐鎮指揮。

換而言之,隻要殺掉袁崇煥,攻打關—寧—錦防線就容易多了,臣等三人不才,想出了一條計策,正好可以殺掉袁崇煥!”

“先生有何妙計,可以殺掉袁蠻子?”

“簡單,就四個字:借刀殺人!”

“借誰的刀,能殺掉堂堂的薊遼總督的頭?”

“借崇禎小兒—朱由檢的刀,殺薊遼總督—袁崇煥的人頭,綽綽有餘了。”

“哈哈,先生說笑了,崇禎小兒又不是傻子,豈能自毀長城呢?”

皇太極搖了搖頭,認為這種事決不可能發生,除非朱由檢的腦袋被蠢驢踢了,而且是連踢一百次,才會自毀基業、殺掉鎮邊大將。

範文程卻是滿臉笑容,極有信心的繼續說道:

“大汗有所不知,其實崇禎小兒對袁崇煥早就恨之入骨了!”

“哦,此話怎講?”

“回大汗的話,崇禎小兒恨袁崇煥的原因有三:

一則,袁崇煥曾經說過五年平遼的話,這本是一個牛皮,崇禎小兒卻信以為真了,更為了供應遼東軍餉,不斷加捐加稅,致使西北大亂、流寇四起,動搖了大明的基業。

如今五年之期已過大半,袁崇煥非但沒能收複一座重鎮,還讓大汗率軍打進關內,兵鋒直指京師,崇禎小兒豈能不恨呢?

二則,袁崇煥未經請旨,便公報私仇,用尚方寶劍殺了平遼總兵官—毛文龍,這可是犯了君王大忌之事,崇禎小兒豈能不恨?

三則,大汗率軍入關之後,袁崇煥遲遲按兵不動,不來京師顧家勤王,崇禎小兒豈能不恨?

……

事實上,崇禎小兒對袁崇煥早已是恨之入骨了,之所以遲遲沒有降罪,一是沒有合適的借口,二是需要有人統兵,護衛京師安全。

故而臣等三人建議,大汗可以暫且退兵出關,同時派人散布流言,就說袁崇煥已經和大汗定下秘約,放開遼西走廊,合力覆滅大明,事成之後,雙方以大散關、淮河一線為界,以北歸大汗,以南歸袁崇煥,各自稱帝,永為兄弟之邦!

崇禎小兒年輕、急躁、性狹,聽了這些流言之後,必然降罪於袁崇煥,這借刀殺人之計不就成了嗎!”

“哈哈,好計策,真是好計策,三位先生果有大才啊!”

聽了範文程的一番講述,皇太極滿意的大笑起來,可隨即又收起了笑容:

“三位先生妙計,若是實施的話,的確可以讓崇禎小兒降罪於袁蠻子,可要說因為一些流言蜚語就殺了袁蠻子,恐怕不至於吧,最多罷職為民而已。

今日罷免,明日起複,這在大明朝是常有的事,若是崇禎小兒以後後悔了,再次啟用袁蠻子用帥,咱們的一番辛苦不就付之東流了嗎?”

“大汗放心,如果是以前,袁蠻子的確罪不至死,並有重新起複的機會,可是現在嗎,隻要袁崇煥下了大牢,那就必死無疑了。”

“哦,為何?”

“黨爭……”

中軍大帳內,燈火整整亮了一夜。

第二天,皇太極下令,全軍拔營起寨,返回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