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論租稅 黔首不吃油又不會死。(1 / 1)

(16)

“這樣就行了?”

蒙恬一手捧著竹簡,一手拿著刀筆,站在竹架前認真記錄著,時不時還要畫上幾筆。

稚唯揉揉額頭。

推廣肥皂對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是件好事,比起她自己去做,由官方出手會更快更穩當,所以哪怕蒙恬的狡猾讓稚唯心塞,她還是答應把製方交給他。

可青年武將心細如發、做事謹慎,不僅要看書面製方,還要親眼核驗製作過程。

稚唯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隻能指點黑甲近衛從頭到尾搗鼓一遍。

既然不是大規模製作,看蒙恬的意思也不想讓太多人知道此事,稚唯就沒有興師動眾讓人尋找石灰石。

楚地河流眾多,撿些河蚌不難,蚌肉留作加餐,蚌殼取下,放灶台裡煆燒,同時架鍋燒取草木灰。

取剛好能淹沒草木灰多一點的水量,加入草木灰混合攪拌,過濾後就是堿性液體,液體需要再進行加熱,以去除水分提高堿的濃度。

之後將蚌殼砸碎磨成粉末,與堿液混合,進行二次過濾。

這期間,稚唯來到後廚,在廚子萬分心疼又敢怒不敢言的目光中,無情地帶走一盆豬油,端回來交給黑甲近衛,讓他熬製煉油。

沒見過用油這麼豪橫的黑甲近衛木著臉陷入沉默,蒙恬也是嘴角一抽,什麼都沒說,卻提起刀筆重重記了幾筆。

稚唯就站在他旁邊,瞄到竹簡上“薪火不斷”“彘膏共用……”等字眼,心裡輕哼一聲。

現在知道肥皂的成本是多少了吧?

平心而論,她小叔父賣的肥皂價格真不貴,賺錢的其實是各種香皂,那裡面添加有藥植、羊奶等玩意,是專門用來宰王室貴族的,咳。

等油脂的味道漸漸飄散出來,蒙恬不得已又調了幾名近衛守在附近,避免其他人“聞香識味”前來窺探。

二次過濾的堿液靜置片刻後依然會有沉澱,能用到的隻有上層,將其倒進涼到常溫的油水裡,加入磨好的粗鹽,不斷攪拌、攪拌,直到液體變成白色略顯黏稠的膏狀物。

蒙恬看這顏色已經很像肥皂,問道:“等它晾乾後就能用了嗎?”

“能用是能用,但不好用。”

稚唯遞給黑甲近衛一個木鏟子,讓他把膏狀物分量倒進長短不一的竹筒裡。

“等兩三天後,把竹筒劈開,取出裡面成形的膏體,切成你想要的大小,然後還要再平攤開在太陽下晾曬月餘,才算製作完成。”

皂化反應需要時間,而且這麼做出來的肥皂是白色的,並不是後世那種淡黃微透明的質地。

稚唯順道將“不一定用豬油,彆的牲畜油脂也可以”等等技巧一並告訴蒙恬。

“牲畜油脂?”蒙恬奮筆疾書的同時,疑惑問,“為什麼要特意強調牲畜?彆的什麼裡也有油嗎?”

“……”稚唯啞然。

蒙中郎將才思敏捷,她說話時已經很注意了,還把“動物”的用詞換成“牲畜”,結果還是被對方捕捉到語言的漏洞。

不過問題不大。

“麻籽中也含油,隻是油量寥寥。”稚唯淡定地道。

此時沒有芝麻,但有麻,論種植分布的話,北方以大/麻為主,南方以苧麻和葛為主,可是大部分史料隻記載了麻可織布製衣的功能,麻籽為食的情況都很少,更不用提用作油料了。

因火麻籽油可用做中藥,稚唯記得小叔父曾給她帶回過一些火麻,但那人工榨取的效率……

若是蒙恬真去拿麻做實驗,恐怕會大失所望。

係統不解:“阿唯為什麼不說大豆?”

[現在不能說。]

稚唯掃了眼陷入沉思的青年武將,耐心解釋道。

[大豆榨油有很多步驟,不是把豆子扔進石碾裡就能壓出油的。眼下沒有契機,我不能憑空拿出來榨油方法。]

[還有,如今大豆和粟、麥、稻比起來,種植面積占比是少的。可民間吃油困難,若是豆油法突兀傳出去,大豆一下子就從糧食作物變成糧油作物,百姓多去種植大豆,勢必會壓縮其他糧食的產量。]

係統想了想,道:“可有大豆也餓不死人吧?”

[你說得對,豆飯吃了雖不好受,但確實餓不死人。]稚唯提醒它,[可你忘了百姓要交租。]

[大秦向農戶收租稅是以糧草的形式,草料先不提,糧食是以粟為標準,一石粟等於多少石麥、稻、豆,這個比例並非完全固定,而是每年根據實際收獲情況在變化。]

稚唯提出假設讓係統思考。

[豆價本賤,假定第一年,一石粟等於三石豆,第二年大豆總產量增加,官府設定一石粟等於五石豆,好,此時第一批'吃螃蟹'的百姓可以拿豆油換粟去交租,甚至能夠留有餘財。但若是百姓跟風都這麼乾呢?若是第三年大豆產量瘋漲,官府設為一石粟等於十石豆呢?]

[而且除了收'租',官府還收'賦'。前者是正常的定期征收,後者卻是臨時攤派,碰上軍費不夠,或者君王'想收',這筆賦隨時都會落下來。]

係統“嘶”了一口涼氣。

旋即它又不確定地道:“可始皇大大不是不重農耕的人,你把豆油法交上去,大秦朝臣肯定會調整稅收糧食比例的吧?”

稚唯看向一旁已經放棄“榨麻取油”想法,而開始重新謄抄肥皂製法的蒙恬。

[你說的,兩年後或許可行。]

兩年後,秦始皇實現統一天下的偉業。

“夏女醫,”蒙恬結束謄抄,將竹簡小心遞給稚唯,“煩請再看一眼,恬的記述是否有誤?”

[現在對大秦而言,沒有什麼比滅六國更重要的事,比起讓黔首們都能吃上油,保障軍隊糧食供應才是第一位的,這其中又以粟最重要。]

還在跟係統聊天的稚唯一心二用,淺笑著接過這份疑似要呈交給秦王政的竹簡。

“中將軍做事細心,想來不會有問題。”

她低頭檢閱,在心裡輕柔地歎息。

[畢竟,黔首不吃油又不會死,可士卒無糧是真的會死。]

“……”

係統隻覺得一陣涼颼颼的冷氣從它無形的身體裡急速穿過。

它著實不敢繼續再跟稚唯談論下去,趕忙換了話題。

“對了,你把肥皂製方給蒙恬,那夏子推那邊……”

[沒事。]

稚唯對此也考量過,雖說夏子推經商的本金是靠肥皂,但在這黔首命如草芥的戰國時代,能把生意做大,安穩賺錢,這絕對是夏子推自身的本事,有這等能力,就算沒有她,夏子推肯定也混得很好。

[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反之亦然,籃子裡不能隻有雞蛋。小叔父手下產業諸多,失去肥皂不會傷筋動骨。]

係統笑道:“而且阿唯日後也會做出更賺錢的東西!”

稚唯沒有反駁。

她想要完成時空委托任務,想要改善整個天下黔首的生活,就不得不依靠未來的秦始皇,不得不依靠大秦,可自己手裡也該有些力量。

這股力量要能滲入各階層,給予她助力,又不能讓上位者感到威脅——私人武裝是不可能的,商隊就是很好的選擇。

在大秦,商人的地位有些微妙,明面上國家將商人的地位打壓得很低,後期秦始皇使人謫戍南越時,商人與逃犯、贅婿淪為一類。可真正的大商人,諸如那位現在在巴蜀經營的寡婦巴清,一樣受到秦始皇的重視。

這其中有巴清給始皇帝提供錢財,包括水銀、朱砂的緣故,也有巴蜀本身地理位置特殊的緣故。

但說到底還是利益作祟。

端看這利益……能不能讓帝王心動。

稚唯目光幽深,手指不自覺用力,回過神來又很快放開。

還好是竹簡,若是紙張,怕是會被她捏皺。

“沒有誤差。”稚唯合起竹簡返還蒙恬,順便告辭,“想來後續沒有小女的事了。”

蒙恬客氣道:“此次勞煩夏女醫,軍中行走,謝儀準備得倉促,待回鹹陽,恬必再妥帖補全。”

稚唯無可無不可地點頭。

比起金銀珠寶,她更在意蒙恬的暗示。

係統疑問:“什麼?”

[回鹹陽。蒙恬的意思,是不管我自願與否,日後必會去鹹陽。]

稚唯對此倒是不意外。

她這段時間展現出的實力還沒到驚天動地的地步,但已經能夠證明自己“真材實料”,不是邀名虛構,蒙恬不用請示秦王政,都不可能讓她繼續待在楚地,就算不是去鹹陽,也會把她遷徙到老秦人的地盤上,這樣好掌控,避免她被六國遺民利用。

“還有一事,”蒙恬收好竹簡,露出一個溫和的笑容,“夏翁快要到縣城了,我會吩咐下去,這段時間傷兵營的事宜儘量不打擾夏女醫,女醫就多陪陪長輩吧。”

稚唯眼睛微亮。

大父要回來了!

太好了,論技術方面,楚墨遜於秦墨,大母能幫她的有限,若有大父在,她能製作的東西就更多了。

不過。

稚唯直覺微妙。

為什麼蒙恬的話聽起來……哪裡有點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