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二世而亡 蕭何月下追韓信(1 / 1)

秦始皇:“蒙毅, 記下張良的信息。”

蒙毅:“唯。”天幕提到的都是人才,陛下一個都不會放過。

想當年,蔚僚入秦, 始皇十分欣賞他的能力,但蔚僚卻一眼看穿始皇的野心, 認為始皇沒有仁德之心, 不肯為他出謀劃策。蔚僚一有機會便想逃離秦國,最後還是被始皇找了回來, 封為國蔚,如今就在鹹陽宮群臣中坐著呢。

蒙毅想,若是張良等人識相,會成為下一個李斯蔚僚,得到陛下的信任, 若是他們不識相,就是下一個韓非了。

【又如, 輔佐趙王歇的李左車, 他是李牧的孫子,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兵家怪傑、軍事奇才。劉邦派韓信張耳攻趙, 陳兵於太行井陘, 李左車看出此地不適合進攻, 且漢軍遠道而來, 糧草匱乏,隻要趙軍嚴密防守, 便能萬無一失。】

【可惜關鍵時刻趙王不聽他的計謀,堅持出戰,最後結果是,趙軍二十萬大軍成就了韓信背水一戰滅亡趙國的美名。】

【事後, 韓信十分賞識李左車,以老師之禮相待,李左車便為韓信獻計獻策,主張修生養息,慰勞將士,以德政安撫人心,恩威並舉,迫使敵人歸順。他留下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這句名言,還著有兵書《廣武君》,論述用兵謀略之道,影響深遠。】

評論區

“這句話原來是李左車說的,好熟悉啊。”

“趙王這個名號有毒吧。”

“李家和趙王相性不合。”

“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趙國複國有什麼高光時刻嗎,難道就是為了給韓信留一個‘背水一戰’的美名。”

“韓國、燕國、魏國、齊國也沒有什麼高光,被韓信一擊團滅。”

……

李左車沒想到自己居然也能上了天幕,他顧不得身份暴露,被秦朝抓住行跡,內心滿滿的吐槽欲無處發泄:“沒想到我也步了祖父的後塵。”

遇到這樣的君主能怎麼辦,當然是隨他去了,他可沒有祖父那樣的死腦筋,趙王不用我,我就換個東家,韓信不香嗎!

【還有西楚霸王項羽,也是為了報國仇家恨才起兵反秦,由此可見思想統一的重要性。】

始皇拿出自己的小本子,默默記下:“李左車,韓信,項羽!”

大秦的文臣武將也是需要傳承的,這些就當成預備役吧。

【商鞅變法奠定了秦國崛起的基礎,也塑造了秦國的文化,“尚法、尚戰、尚農”。秦文化中的開放、務實、進取促進了秦的興盛,譬如那些在東方六國鬱鬱不得誌,卻能在秦施展抱負之人,商鞅、張儀、範睢、呂不韋、李斯、蔚僚……都是其中的代表。】

【但在秦滅六國後,秦國沒有建立起一種廣納人才的製度和底層人士的上升渠道,新生的政治力量一旦無法融入政權中,就會滋生出不滿情緒。而這些人有六國貴族,有俠義之士,還有基層小吏,他們在地方具有極高的社會威望,自身又有遠大的理想,但朝廷沒有給他們提供改變生活,提高地位的合法途徑。】

【對秦王朝的不滿,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成為他們反抗暴秦的動機。希望改變自身地位,實現自己的理想,又促成了他們的奮起反抗,這些人後來都成為了滅秦的主力軍。】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漢初三傑”,漢高祖劉邦曾問群臣:“吾所以有天下者何?”群臣回答了很多答案,但都沒有讓他滿意,劉邦就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撫民,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王綰:“張良,蕭何,韓信,他們是漢初三傑!”

始皇的小本本上又加了一個蕭何。

李斯:“聽天幕的意思,蕭何似乎是安定後方,安撫民心的功臣。”

自從天幕講到李家被滅三族,俱五刑,李斯就慢慢恢複了過來。最壞的結果就是這樣了,難道還能更慘嗎?

他乾脆破罐破摔,權當不知道同僚的目光,因為他明白,隻要表現出自己的價值,始皇就會一直重用他。

始皇點點頭,“不錯,這是能成為丞相的人才啊!”也是大秦最需要的人才。

現在還在沛縣的蕭何心裡咯噔了一下,“漢初三傑”這個名頭可太大了,也不知未來的自己到底做了什麼。如此盛名,現在的他可能擔的下來?

劉季打趣道:“蕭主吏要發達了,可不要忘了我們這些老兄弟啊。”

蕭何無語了片刻:“我再怎麼發達,也比不上老兄你啊。”

他原本已經決定前往鹹陽,但隻是作為劉季的搭頭,沒想到天幕將自己推到了風口浪尖。與此同時,他心中也湧現了一股激昂之情,他有能力,有抱負,隻差一個賞識自己的伯樂。如今,大好機會就在眼前,他定要抓住這次機遇。

【蕭何,沛縣人,在秦朝他隻做到了沛縣的主吏掾,也就是後來的功曹,隻是一個輔佐縣令的屬官。秦末大亂後,他審時度勢,輔佐沛公劉邦起義。】

始皇神色有些不渝,這樣的人才,定然如錐在囊中,明珠夜放,無法隱藏,但居然沒有任何人向自己舉薦此人。胸懷壯誌卻隻能屈居一縣令副官,心中如何會沒有怨氣。

他不是六國遺貴,與大秦沒有深仇大恨,他需要的隻是一個機會罷了。

“我大秦的人才舉薦機製確是需要有所改善了。”

扶蘇道:“如今,有才之士需要先投入三公九卿門下,才有機會來到父皇面前。或許,可以設置一個普通百姓自行舉薦的渠道,朝廷隻需考核其能力,將其安排到合適的位置上即可。”

始皇眼前一亮,讚道:“不錯,下朝後,你寫個具體的章程,拿到朝堂上與諸卿共議。”

【巨鹿之戰前,楚懷王便與劉邦項羽約定,“先入關中者王”,先進入鹹陽的人封為關中王。項羽在巨鹿消滅了秦朝的有生力量,劉邦則徑直前往鹹陽,憑靠張良等人的謀劃,避實就虛,剿撫並用,一路奪關斬將,直達關中。】

【攻克鹹陽後,其他起義軍都在爭奪金銀財寶,迷戀美人,隻有蕭何第一時間接收了秦丞相府、禦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後來項羽一把火燒了鹹陽,鹹陽的藏書儘數付之一炬,蕭何搶救出來的這些資料成為西漢製定國策的重要參考。】

始皇讚道:“此人不錯,有遠見,知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項羽打贏了巨鹿之戰,正誌得意滿,得意於自己的天下無敵。結果回過頭一看,老流氓劉邦不講武德,居然趁自己擋著秦軍,抄近路搶了秦國的水晶。他氣憤不已,立刻快馬加鞭前往鹹陽。】

【於是,在劉邦攻入鹹陽後不久,項羽也率軍入關,並在同年二月自封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他認為自己在巨鹿消滅了章邯的秦軍,是滅秦最大的功臣,劉邦靠撿漏才先到了鹹陽,有什麼資格當關中王,所以他背棄了原來的約定,改立劉邦為漢王,把他封到了荒遠偏僻的巴、蜀、漢中之地。】

蒙恬搖搖頭,“這人可真小氣,當著全天下的面出爾反爾,以後還有誰會信他。”

王賁道:“是啊,連最基本的信用都沒有,他的手下還會信服嗎!”

【為了阻止劉邦東進,項羽又把關中地區一分為三,分封給了3個秦朝降將——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馬欣。劉邦忍下了這份屈辱,帶領人馬回到漢中,休兵養士,廣招人才,等待與項羽決一死戰的時機。】

蒙毅好奇道:“這劉邦被封死在了漢中,他要如何出來?”

始皇道:“當然是先奪三秦,三秦的諸侯都是秦國降將,與秦人有著深仇大恨,秦人定然不會追隨他們。劉邦隻要能打穿三秦,秦人定會歡迎他的。”

到時候就是天幕前面說過的“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了。

熟悉秦朝崛起之路的人也看出來了,這劉邦走的就是始皇統一天下之路啊,以關中為基本盤,東出爭霸,隻是不知他的軍隊有沒有大秦的虎狼之師勇猛無畏。

【漢中地方狹小,周圍還有三秦虎視眈眈,擋住出路,漢軍將士無不思念家鄉,不願在蜀中久駐,很多人都開小差逃跑了。直到有一天,劉邦突然接到報告:“蕭丞相跑了。”劉邦一聽大怒,“蕭何就是我的左右手啊,誰都能跑,他怎麼能跑呢。”劉邦當即派人去尋。】

【派出去的人根本不知道蕭何走的哪條路,如何能找到他,不過兩日後,蕭何便自己回來了。劉邦見到蕭何又驚又怒,質問道:“你為什麼也想逃跑?”蕭何解釋:“我是去追逃跑的人去了。”劉邦又問他:“你追的是誰?”蕭何答道:“韓信。”】

【劉邦不信,“逃走的將軍有十多個了,也沒聽說你去追過誰,為什麼偏要去追韓信?”蕭何說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韓信是當今世上數一數二的傑出人才,他若是跑了就再也沒有第二個了。大王如果隻想當個漢中王,就當我多此一舉。如果您還準備打天下,那就非用韓信不可。”】

【劉邦好奇極了,這個韓信到底有什麼樣的能力,居然能得蕭何如此推崇。要說劉邦最大的優點,那就是聽人勸,見蕭何如此重視此人,他當即表示要封韓信為將軍。蕭何卻覺得“隻是區區一個將軍,怕是留不住韓信。”】

【將軍都不行,難道要直接封一個無名小卒做大將軍!劉邦本是話趕話提了這麼一句,沒想到蕭何居然十分讚同,“不光要封大將軍,還要搭建拜將台,鄭重其事的封賞他。”】

【面對如此離譜的要求,劉邦最終還是答應了。後來,韓信在楚漢戰爭中屢立奇功,為劉邦平定天下立下汗馬功勞。蕭何慧眼識英才,月下追韓信,為劉邦留下了一個兵仙軍神。】

蒙恬都驚呆了:“居然直接從一個小兵一步登天變成了大將軍!”

王賁:“大將軍掌管全部兵馬,這劉邦就不怕所托非人嗎?”

始皇笑道:“這就是那劉邦能得天下的訣竅了,與項羽對比,他識人善任,隻要有才能之人就能一步登天。此事傳出去,定會有無數鬱鬱不得誌的人才投靠漢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