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虧錢的第三十九天(1 / 1)

“歡迎大家來到《這歌聽上去很實用》節目現場, 我是主持人木子。”電視屏幕上,因為在第一期節目裡一本正經念搞笑台詞而被觀眾所知的女主持人豆豆正在宣布第一期節目的規則和主題。

“第一期節目的主題是,當你在自己的葬禮上聽到的歌。”

“人類無法在自己的葬禮上聽到歌曲, 但人類又都會有葬禮, 如果有一天你能選擇自己葬禮的音樂, 你會選擇哪首歌曲呢?”

“這一期的觀眾評委依舊是最有資格參與本次投票的人。”豆豆說到這裡的時候,臉上的表情變得嚴肅又認真,站得筆挺,一身黑色西裝,看上去真的很有第一期彈幕裡誇讚的女戰士的風采了。

“他們是受到節目組邀請, 來自各地養老院的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參加過聯合國維和任務的戰士、經常在火災裡生死一線的消防官兵、以及在生活中壓力巨大難以承受的人們, 在這裡,我僅代表節目組,感謝你們的到來。”

Z省的一棟彆墅裡, 一家人裡的爸爸媽媽看到這裡,立刻呼喚還在寫作業的女兒快出來看節目。

“九月!九月快出來!剛才主持人提到你啦!快出來一起看節目!功課放明天再做吧, 應該就剩英語了吧?明天上午做也來得及的, 過來放鬆一下!”

九月是這家人裡的女兒,她聽到後慢慢從房間裡走出來, 然後坐到了沙發上, 被媽媽一把攬過去, 看起了這檔節目——這檔當初邀請了她作為投票觀眾的節目。

節目組在介紹觀眾的時候還是在這件事情上含糊了,把九月歸類在了“在生活中壓力巨大難以承受的人們”, 實際上,她不應該是在生活中有壓力,她應該是在學習中壓力。

她是一個高一的學生。

經曆過高考的讀者們都知道,一般到了高中, 為了應對高考,往往教科書上安排的高三的知識,在高一的時候就會全部學完,真的升入高三的時候,這一年隻是一個複習的時間而已,所有知識在高一就學好了。

九月現在所經曆的就是這種情況,海量的知識被老師硬生生灌輸到她的腦海裡,每月一次的月考讓她每天不知道自己應該是複習舊的知識還是學習新的知識,整個人處在一種煩躁狀態,這種狀態越接近高三就越明顯。

大部分學生在讀書階段其實都會陷入這麼一個時間段,你可以說那個叫叛逆期,也可以說就是厭學,你會覺得這個世界的一切好像都沒什麼意思,讀書考大學也沒什麼意思,會忍不住在想,那還不如死了算了。

這是正常的。

在一個人的三觀還沒完全定型之前,很多人會思考生存,會思考死亡,在巨大的壓力下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這可能就是中一期。

但不是每個思考死亡的人最終都會死亡,很多人會在接下來的生活和學習中逐漸走出這種認知,隻有少部分人會真的實踐。

九月當然是那個大部分人。

彼時,她的成績在高一時期一落千丈,繁雜厚重的功課讓她開始厭學,重視成績的父母讓她覺得自己的爸媽大概是不喜歡自己,他們喜歡的隻是一個“考試成績好的女兒”,老師也不重視自己,老師隻重視成績好的學生,而朋友,因為分班考試,她還沒有在新的班級找到新的朋友,舊的朋友有了新的朋友也不再找她,她覺得沒有人在乎她,於是她開始思考死亡的事情。

她考慮過死亡時間,找過死後人的靈魂是否還會繼續存在的問題答案,甚至連死法都有想過,她一直默默的,也沒讓任何人知道她的想法,唯一暴露的是她的部落格,她把很多自己的想法都發在部落格裡,前段時間還一直在更新自己留給所有認識的人寫的自己最後想對他們說的話。

被節目組找到的時候,她正在給傳達室的老爺爺寫遺言,然後收到了節目組的私信,希望她能參加一期節目的錄製。

打動她的是節目的主題——她想到了一切,不過還沒有想過自己的葬禮的事情,她覺得可以去聽一聽,選首歌,自己葬禮的時候可以放。

為了讓她這個高一生參加節目,節目組還特地派了一個小隊來和家長做思想工作——都是經曆過這個時期的人,他們對九月的父母當然不會說,邀請你們女兒來參加是因為你們女兒在部落格裡天天寫遺書……這不得把這家人給嚇死!

而且其實看這小姑娘的措辭也不像是遺書嘛!更像是作文,文筆很好,還充滿著對每個人的喜愛和留戀,字裡行間一看就是下不去手離開世界的人!如果真的字裡行間滿是絕望,一看心理就有問題,他們早就報告給有關部門了好不好!

看著電視屏幕上女主持人在宣讀這一次的比賽規則,九月回憶起了自己當時參加節目錄製的事情。

……

那已經是一個月前的事情了。

當時她還帶著第一次離開父母獨自一人出來玩的興奮感,被工作人員引導到座位上。可能是因為這次邀請的人口比較複雜,九月並不是像她以為的那樣,是和一群與她有著同樣想法的同齡人坐在一起,她是坐在一個老奶奶和一個大叔中間。三個人坐在那裡,誰也沒有說話,甚至現場不是他們三個沒有說話,而是所有人都沒有說話。

現場氣氛很沉重,大家都知道自己和其他人被選中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所有人戰戰兢兢,正襟危坐。

哪怕是主持人說代表節目組全體成員感謝他們的到來,眾人還是沒有說什麼,連鼓掌的聲音聽上去都很小小聲——

完全沒有節目此刻播出的時候那麼大!這掌聲一聽就是從彆的地方截來的!

整個現場的氣氛和最後成片裡最開始的氣氛是完全不一樣的。

現場明明很嚴肅很安靜,但成片裡大概是為了迎合上一期節目的風格,剛開始的氣氛很輕鬆,連第一首出場的歌曲整體的風格也比較輕鬆愉快。

現場的第一首歌是一首改編歌曲,改編自一首電視劇主題曲叫《朕還想活五百年》。

九月是一直到今天陪著家人看節目才知道原來當時她聽的這首歌曲是一首改編歌曲……因為創作人顯然很有自己的想法,他把整首歌的曲調包括歌詞都作了改動,基本可以說改到了連他媽都不認識的地步了——它親媽都認不出它,她這個外行沒聽出來是改編歌曲不是很正常嘛!

按照創作人在後采時說的,他改編的時候隻保留了歌曲原本想要表達的那種意思——

“就是還想再活下去不想死的意思。”他一句話就把原本很嚴肅的死亡這件事變得不那麼嚴肅了。

“我覺得如果是我,我死了,我會覺得自己還沒活夠,有那麼多好吃的沒吃到,有那麼多一伸手就能賺到的錢沒賺到,死了多可惜啊。”創作人是個東北人,說話自帶一種腔調和口音,聽得九月的爸媽坐在沙發上嘎嘎嘎的笑。

“我這人就是有什麼說什麼的,我覺得我就算死了我也是有什麼說什麼,我既然沒活夠,那我就要告訴大家,我還沒活夠!”

“所以第一段我用了大鼓,用了生命體征儀器那個滴滴滴的聲音,加強了節奏感突出那種生命的律動!主打一個老子不認命!老子還想活!”

“哈哈哈哈生(一聲)命的律(一聲)動!沒(四聲)活夠!”九月的媽媽摸著九月的肚皮笑瘋了,九月也沒想到原來當時聽的這首奇奇怪怪的歌背後有那麼多創作人的奇怪想法……節目最後的成片比她現場看起來的還要精彩。

節目裡,東北改編創作人還在那裡講述自己的改編思路:“到第一段的時候,理論上呢,我應該是一首歌做一個重複,但我覺著這樣不對,我覺(三聲)得,到第一段的時候,這個感情色彩應該是不一樣的。”

“第一段是我剛死,那我突然死了我肯定是很難受很不甘心的,所以情緒很激動,很有想要哥們兒再救我一下不要放棄治療的意思,但到了第一段,我這時候應該已經接受自己死亡這個事實了……”說到這裡,創作人有一段十秒種的沉默,用沉默讓原本還保持著笑容的看到這一段的觀眾們也跟著沉默了。

氣氛在這一刻發生了轉變。

“那麼第一段,應該是我自己在可惜還沒做的事情。”

東北創作人顯然是個走把大命題化作小命題路線的人,他不像老煙和橙子那樣去考慮要把所有普通人的一生總結起來寫成一首歌,他單純就隻想寫一首自己的歌。

我管你們其他人的人生是怎麼樣的,我就隻在意我自己的!

於是他的歌詞裡在第一段也都是一些很個人的東西,一些自己很小很小的點滴遺憾。

“我答應過給我媽買的貂,我答應過給女兒養的貓,我答應過給老婆寫的歌,這一切統統都沒了(liao)。”

“我和兄弟說下回一起吃飯,我和姑娘說周末去公園玩,我和爸媽說明天去看你們,這一切都無法再兌現。”

第一段樂器中的大鼓在這一段把節拍延得更長,上一段的生命體征儀器那個滴滴滴的聲音在這一段也變成了滴的一聲長音作為背景音。

創作人在選擇歌手的時候特意選擇了一個和他一樣來自東北的小夥子,一切都那麼的契合,讓聽到這首歌的觀眾雖然無法完全的代入自己,卻能夠明白歌者傳達出來的歌曲的意思——

怎麼就那麼快呢?我這就離開人世了嗎?

我還有那麼多的事情沒做,那麼多的遺憾沒有彌補,好不甘心啊,早知道這樣我就早點兌現給他們的承諾了!

這首歌唱的是死者,但實際上卻很明顯是在告訴生者——要珍惜你的生命,珍惜每一天,所有要在今天做掉的事情,你就今天做掉吧……

“誰知道還會不會有明天呢?”創作人平淡地說。

原本嘻嘻哈哈的九月的父母此時已經沒有再笑出聲了。

《這歌聽上去很實用》在第一期時吸引的大部分是一群想要嘻嘻哈哈看搞笑片段的觀眾,節目組顯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們用了十分鐘,用一首歌作為過渡,前半段依舊搞笑,但後半段卻慢慢認真,讓這群期待看到更多搞笑畫面的觀眾的心沉浸下來。

自此,第一期節目的畫風得以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