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9 章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10(1 / 1)

【宋詞雖然是宋朝的代表風格,但是作為新興題材,起初其實並不受重視,被稱作“詩餘”,是在民間街頭巷尾傳播的。因為短小精悍,便於傳閱,歌者喜歡,普通百姓也喜歡即興吟唱,雅俗共賞,得到了快速發展。】

清朝,田同之撫須與其他學者介紹:“詩言誌,歌詠言。詩貴氣端莊,而詞太過輕佻,難登大雅之堂。”

從一開始,詩歌就被尊崇為莊重高雅文學的範本,詞作為晚生代從誕生之初就被賦予了市井俚俗的特質,是文人士大夫關起門來吟風弄月的“淫.詞豔.曲”,傳統文學界始終懷有偏見。

【北宋前期,詞的主要領軍人物是晏殊晏幾道父子、歐陽修等一批詞作者;此後,範仲淹的詞跌宕起伏,豪放悲壯,柳永自創新調,以長調慢詞代替小令,加入草根格調,突顯樓閣茶館,情絲纏綿的風格,成為了宋詞新的接力者;】

已經年邁退休的晏殊在自己的府上,看到自己和兒子晏幾道都榜上有名,頗為得意。

但是緊接著看到歐陽修和範仲淹,一聲冷哼。

“雖然歐陽修小有才華,但是那脾性,不堪大用!”

晏幾道奇怪:“歐陽修不是很尊重您嗎?”

晏殊依然沒什麼好態度:“吾重修文章,不重它為人。”

您最初點人家為第一名時可不是這麼說的……

晏幾道看著父親的臉色,滿臉嫌棄,撓撓頭,最終聰明的沒有追問。

.

歐陽修在朝堂之上,身邊是範仲淹,同樣也提到了晏殊。

範仲淹與歐陽修交好,看到二人都榜上有名很高興,看到晏殊的名字心情複雜:“永叔,當年,還是晏師提拔的你。”

歐陽修犀利道:“那又如何,晏師可看不上我們的慶曆新政。”

歐陽修比範仲淹小18歲,是忘年之交;

有意思的是,歐陽修比晏殊也小18歲,曾經是師徒之誼。

歐陽修參加禮部考試時,晏殊正是主考官,非常欣賞歐陽修的才華,點歐陽修為“省元”,也就是第一名。於是歐陽修一度以“晏殊門生”自居,執弟子禮。

但是兩人的師生情誼卻十分短暫。

在慶曆年間,西夏侵擾邊境,晏殊主持朝廷軍務,歐陽修擔心老師日理萬機太辛苦,就冒雪去探望,結果看到晏殊在家中設宴飲酒,奢靡無度,歐陽修當時賦詩嘲諷“須憐鐵甲冷徹骨,四十餘萬屯邊兵”,批評老師花天酒地。

晏殊看後差點沒氣到斷交,說出了那句著名的“吾重修文章,不重它為人”,一度對歐陽修到了嫌惡的地步。

歐陽修卻覺得十分委屈,多次主動示好,還給晏殊寫信表示對老師的感謝以及被冷遇的委屈,但是晏殊依然不改態度。

歐陽修知道,這其實主要因為兩人政見不和。

“晏師是一位太平宰相,雖然文采的確不錯,卻毫無作為。”歐陽修對晏殊的尊敬,始於晏殊對自己的提拔之

恩、以及以文論交。

但是說到政治,歐陽修從未退讓?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也讓晏殊為歐陽修不給老師面子更為惱怒。

會退讓也就不是歐陽修了。

範仲淹因言被貶,高若訥推波助瀾,歐陽修寫信痛罵高若訥:“不知人間有羞恥事”;

範仲淹為主的慶曆新政被反對,歐陽修連續向宋仁宗上書,彈劾十幾名反對改革的官員,言辭激烈,舉朝震動;

而晏殊去世後,歐陽修為之寫挽辭,批評道“富貴優遊五十年,始終明哲保身全”,可見對晏殊政治態度的不滿。

【到北宋中期,最有代表性的詞人是蘇軾,他以詩為詞,詩詞結合,體裁更加寬泛,可豪放也可柔情。】

李清照聽到“詩詞結合”微微皺眉,評價蘇軾的詞道:“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其詞是句讀不齊之詩。”

【南宋時期的陸遊、辛棄疾等詞人都受到了蘇軾的影響,而且後世、包括海外,對蘇軾非常喜愛,不僅封蘇軾為“詞聖”,四處建生祠,還多有模仿。】

【其中,日本對蘇軾的喜愛非常深刻,甚至因此誕生了日本的幾位女文豪,這裡稍後再說。】

蘇軾笑得裂開大嘴,嘿嘿,不好意思,又被誇了。

因為天幕前面誇他,蘇軾已經從被貶的地方召回京城,現在在朝堂上與眾臣一起看天幕。

蘇轍搖了搖頭,朝廷中的黨爭因為天幕現在緩和許多,開始一致對外主戰,但是對蘇軾也是一致對外,還有些芥蒂。

天幕再次這樣誇獎兄長,大臣們的眼神都不對勁了,不知道會不會又被拉一波仇恨。

【南宋前期,國難當頭,許多詞人不僅詞風豪放,內容還慷慨悲壯、沉鬱蒼涼,代表人物是李清照。】

【李清照,人稱“易安詞”、“漱玉詞”,以其號與集而得名。曆經了國恨家難,她的《漱玉詞》從曾經“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少女情懷,變成了“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女中英豪,被後世稱為“千古第一才女”、“婉約詞宗”。】

【沈謙在《填詞雜說》將李清照與李煜李後主並提說:“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

因為時代不同,趙匡胤無緣見到李清照這位宋朝的才女,卻對詞中的氣魄頗為欣賞:“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好詞,好氣魄!”

此時已經被囚禁的李煜一陣陣的失神:“男中李後主,原來後世還記得我的詞。”

李煜一陣陣苦笑。

雖然父親和國民一直對他寄予厚望,他最終還是投降了大宋,不知道史書對他這位亡國之君會如何評價。

但是看來,至少自己在文采上還是被認可了,這豈不是與北宋那位亡國之君宋徽宗很像?

李煜有些無奈,又有些絕望:明明,自己不是那宋徽宗。

他不想當皇帝,為了避免太子猜忌主動退讓,被迫登基後還設置了龍翔軍苦練水軍,可奈何金陵被圍,米糧斷絕

,他派人求緩兵,宋太祖卻表示“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最終將領戰死,他被俘虜,南唐滅亡,自己成為了亡國之君……

【到了南宋中期,出現了史上最能打的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不僅開創了愛國詞派稼軒派,以散文為詞,以報國效忠為主題,還騎馬仗劍,孤軍殺敵,帶兵殺回心心念念的南宋朝廷——可惜,他遇到的是宋朝的皇帝,但凡他遇到的是秦皇漢武,也不至於後半輩子去當個小官調來調去浪費一身武將才華。】

辛棄疾想起曾經在淪陷區的快意恩仇,再想想與理想完全不同的現實,臉色一陣黯然。

原來,他的結局已經注定,回到南宋,被當成“歸正人”還不是最差的,還有更差的境遇?

那他過江又是為了什麼?

.

“能文能武,這裡厲害!”劉徹不得不承認,天幕這話說到他心坎上了。

騎馬仗劍,孤軍殺敵,這不就是他最想要的將軍嗎?

劉徹挑剔地看了一眼司馬相如,人,就怕對比。同樣才華橫溢,但是要說能文能武,司馬相如這小身板,算了。

司馬相如:“……”

【到了南宋後期,主要有兩派詞人,一派是稼軒派,主要人物有劉克莊、文天祥等,風格偏向壯誌未酬,情調沉痛悲鬱;一派是白石派,主要人物有吳文英、周密等。他們重視音律技巧,內容淒涼哀怨。】

天幕放出這些詞人的代表作。

哪怕是豪放派,到了南宋末年,風格一個比一個悲痛,看得大唐文人憋屈的很。

李白十分不適應:“怎麼一個個都愁苦的很……”

此時還年輕的杜甫,還沒有感受安史之亂,看得心頭壓抑:“宋朝的平民看來過得很慘啊。”

連文人士大夫都如此沉痛,那那些平民百姓豈不是更加艱難!

【宋朝的文風興盛,許多文人是先後相繼的。】

【比如歐陽修扶持起來的文化精英有王安石、蘇洵、蘇軾、曾鞏等;蘇洵、蘇軾、蘇轍“一門二蘇”,成為“二傑”;此後蘇軾又培養出“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

【此外,陸遊是曾鞏的學生,陸遊、辛棄疾以詞為友;】

【還有李清照,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有個好友就是晁補之,從輩分和兩家交情上來說,李清照得叫蘇軾一聲“爺爺”;李格非自己也是“以文章受知於蘇軾”,與廖正一、李禧、董榮同在館職,俱有文名,被稱為“蘇門後四學士”,從師承來說,李清照得叫蘇軾“師祖”。】

蘇軾戳了戳弟弟的後背,小聲說悄悄話:“當年我被貶黃州,李格非還來探望過我。”

當時,蘇軾還寫過一封信《與文叔先輩二首》,“文叔”就是李格非的字。

蘇轍無奈,朝李格非的方向抬了抬下巴:探望歸探望,您看人家搭理你嗎?

【為什麼如此人才濟濟還說不如大唐呢?】

【首先與“詞”這種題材有關係。】

【詞牌本身有約束,創作主體必須在命題立意、斟詞酌句上嚴格遵循儒家的價值準則,詞人的情緒表達和敘事空間受到諸多限製,不能隨心所欲的像詩這種文學體裁一樣淋漓儘致。】

這一點,許多詞人都得點頭。

不是每個詞人都會原創詞牌的,如果不原創詞牌,按照本身詞牌的韻律作詞,就必須符合詞牌的韻律。

李清照挑剔蘇軾的詞,在現代不唱詞牌小曲的人看來是挑剔,是文人相輕,甚至可能是涉及到李清照父親立場與蘇軾政見不和,但是放在當時,按照詞牌韻律的嚴格要求來看的確不和。

蘇軾不是單純的詞,更偏向以詩作詞。

【其次,也與時代背景有關係。】

【兩宋是曆朝曆代的封建大一統王朝裡邊患最嚴重也最突出的朝代,從一開始幽雲十六州被割讓、長城被契丹鐵騎踐踏,到後來遼金西夏的不斷侵擾、蠶食,重文抑武嚴重削弱了宋朝軍隊的戰鬥力,國家積貧積弱,導致宋朝的讀書人心中始終埋藏有深深的隱憂。】

【但是趙宋皇室一邊提倡“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以科舉倡導了更多的文人士大夫參與政治,但又大興文字獄,朝堂之上黨爭不斷,導致讀書人雖然把參與政治依附皇權作為主流價值傾向,卻很難實現理想和抱負。】

【這也導致,有宋一朝,宋詞的整體色調,是悲情的!】

蘇軾在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後喊出:“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⒑⒑[]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

辛棄疾壯誌難酬、英雄末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陸遊在疾病中依然看向北方:“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秦觀被貶彬州,思念遠方的故人也隻能徒勞生恨:“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李清照經曆國與家的劇變,變得愁上加愁:“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嶽飛從曾經的“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最終卻被十二道金牌召回,被“莫須有”罪名誣告而死,隻剩下“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宋詞是唯美的,是敏感細膩的,也是豪放蒼涼的,但是整體依然是悲涼的。】

天幕放出了一句句的詞,也放出一位位詞人悲劇色彩的人生一景。

這一刻,宋人再多的風流也笑不出來了。

在國將不國的大環境下,誰能夠善終?

覆巢之下無完卵!

【還有一點,是宋朝的避諱,波及非常廣。】

【首先比較常見的是官諱,一般來說避諱帝王的名字,比如大唐時期六部中的“民部”為了避諱唐太宗李世民的“民”改成了“戶部”。但是也有不那麼嚴格的,比如李唐姓“李”,原本避諱民間吃“鯉魚”,實際上並沒有真正避諱,民不舉官不究;】

【但是也有很惡劣的避諱,比如我們眾所周知,“詩鬼”李賀的父親名為“李晉肅”,當李賀準備考進士時,考

官認定“進”與“晉”同音,這是犯了父諱,生生的將李賀壓了下去。導致李賀一生壯誌未酬,27歲就抑鬱成疾病死。】

【把老虎叫做“大蟲”也是從唐朝時期開始的,因為李家祖宗叫做“李虎”,避諱“虎”。嗯,假如叫“李龍”,豈不是皇帝不能叫做“真龍天子”,難不成叫做“真蟲天子”?】

李世民原本看了大宋的壓抑,正為大唐的開明與強大驕傲,突然聽到避諱,不自在了。

緊接著就是“李賀”的避諱,李世民驚了:“這李賀被稱為‘詩鬼’豈不是很有才華,竟然因為父親名字諧音相似避諱?這算哪門子避諱?”

李唐不嚴格避諱“鯉魚”,也是因為同音不同字。

避諱祖先李虎的“虎”不僅僅是老虎叫“大蟲”,前朝曆代以“虎符”象征兵權,到了大唐唐高祖時期也改為“魚符”。

李世民嚴肅道:“李賀此事必須嚴查,不同字算什麼避諱,且就算同字,以父名避諱豈不是斷了學子前程,這讓父親情何以堪?”

哪個父親會希望因為自己的名字斷了兒子前程,那李晉肅若是知道自己兒子不但因為自己不能參加科舉,還27歲年紀輕輕抑鬱成疾病死,得有多傷心!

魏征支持:“陛下聖明,此事的確應該嚴查!”

【但是唐朝這樣在我們現代看來很誇張的避諱,已經算是不錯的了,宋朝的避諱更廣,分為“官諱”和“私諱”。官諱裡的“禦諱”是指皇帝的名字,隻要是人名、地名、官名等犯了“禦諱”都得改動;也就是說老趙家皇帝的名字在其他所有地方都不能使用。而且,趙家皇帝改名字改得很頻繁哦~】

嬴政:???皇帝改名字改得很頻繁是什麼操作?

不光前朝的皇帝不理解,趙匡胤和趙光義也不理解。

“你後代為什麼要頻繁改名字?”趙匡胤眼神懷疑地看向趙光義,懷疑又是這個花樣太多的弟弟搞什麼幺蛾子。

趙光義有個猜測,卻不敢承認。

難不成,皇帝無子,所以收養宗室的孩子,所以才改名字?

可是都改得頻繁,總不至於都無子,都收養吧!

【私諱又稱為家諱,在宋朝不避家諱甚至會被判刑。還有聖賢、尊長之名,都得采用其他方法加以回避——也虧華夏文字多,換成歐洲那種為了表示敬意使用祖宗名字的命名法,因為避諱抓的牢房都住不下。】

咕咕為了舉例,簡單的放出了幾個國王和女王還有王子公主的名字。

什麼致敬祖父王子取名叫查理,致敬祖母公主取名叫伊麗莎白,隨便打出一個維多利亞出現一大批貴族和平民,主打的就是一個“我喜歡你所以我要用你的名字”。

“這西洋人,都沒有尊卑有彆嗎?”與西洋人打過交道的玄燁原本就覺得洋人的名字難記,但沒想到加上祖宗的名字後更難記。

【在這樣更為嚴格的文字管控下,我們就看不到很多皇室與朝政的事。要知道在大唐,文人什麼都敢寫,什麼楊太

真秘史、中宗怕老婆、宦官與帝王的父母情誼、藩鎮節度使的鬼故事、武則天私生活,不管造謠還是誇張,那叫一個豐富多彩,可惜,宋朝的百姓感受不到這種八卦皇室的快樂了~】

李世民哭笑不得。

原來大唐開明還有這樣的後果,讓百姓感受八卦皇室的快樂???

他們老李家,都要成百姓眼中的笑話了?

本就與八卦小報的宋朝,帝王們齊齊沉默了。

一想到小報上可能出現趙家的八卦緋聞,宮中家事,豈不是更可怕?

【所以兩宋朝有“詞聖”,也追捧“詩史”“詩聖”杜甫,卻不會再誕生一位“詞仙”。李白如果生在大宋,估計沒有時間去遊山玩水,隻能被貶來貶去,如同蘇軾一樣,貶儘大江南北,沒一點強大的心理素質真是撐不下去。】

一邊放出李白一生的遊曆路線圖,一邊放出蘇軾的被貶路線。

想想李白到處遊山玩水、結交好友,再想想自己被貶到未開發的荒郊野嶺之地,環境艱苦,蘇軾差點沒忍住哭出聲來。

他竟然還要被貶,還越貶越偏遠!

連李白也憐愛了,在大唐,經濟重心還沒南移的時候,蘇軾被貶的這些南方,環境更惡劣!

【宋朝時期,市民文化得到了大力發展,比如說有了許多話本。話本是民間說話人的創作﹐既具有口頭文學清新活潑的特色﹐又發揚了誌怪傳奇等古代的優良傳統﹐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都有突出的成就。宋元話本也是華夏史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

【宋朝因為對政治文學嚴格管控,文人開始對內發展,更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以及世俗的婚姻家庭和情感生活,於是有了豐富的愛情,代表作有《碾玉觀音》、《鬨樊樓多情周勝仙》、《誌誠張主管》等。】

【市民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市民文化,也讓社會問題豐富起來,又促進了公案的發展,代表作有《錯斬崔寧》、《錯勘贓》、雀銷答《簡帖和尚》、《快嘴李翠蓮記》等。】

【著名的“包公文學”也正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從此“包拯包青天”就成為了文學史上的知名客串人物,“包黑子”也成為了我們家喻戶曉的青天大老爺。】

天幕放出著名的包黑子圖像,那黑乎乎的臉,眉心的月牙,讓包拯本人為之震驚。

包拯:???他哪有這麼黑!

同僚齊齊悶笑。

雖然“家喻戶曉”非常讓人羨慕,但是以這種形象流傳後世,讓愛美的宋人也有些不能接受。

要知道,宋朝的文人不僅會敷粉、佩戴香囊、還會簪花,很在意形象的!

宋仁宗忍笑好奇:“包公文學是什麼?”

趙禎更好奇的是,包拯就短暫的在開封府當過差,但怎麼就成“包青天”還有了“包公文學”了?

他還有點酸,他的大臣怎麼各個都很有名,但是自己,好像沒被誇過?

這皇帝當得還不如大臣知名,真是太憋屈了!

【這一時期,已經出現了四大名著的雛形,比如《大唐二藏取經詩話》,又名《大唐二藏法師取經記》等。】

【《大唐二藏取經詩話》,又名《大唐二藏法師取經記》,是說經話本。全書二卷,17段,根據文風推斷應該是宋朝時期的話本。】

天幕特意放出了古書的刻印本來對比。

宋朝的這本古書,主要敘述唐玄奘取經故事,其中猴行者為主要人物,與唐朝時期描寫唐僧取經故事中主要以唐僧為主人公不同,這本話本中已經開始改為猴行者為主,也就是“孫悟空”這個角色的原型。

《大唐二藏取經詩話》裡,不知身份的作者讓“猴行者”為扶助二藏法師大顯神通,有了後世“孫行者”的神威。

但此時的話本情節比較簡單,有降伏深沙神的描寫,比較類似為“沙僧”原型。但是沒有豬八戒形象,略具明代《西遊記》的雛形。

【這一時期的話本種類極其豐富,除了以上這些,據《醉翁談錄?開辟》中記載,從題材上分為靈怪、煙粉、傳奇、公案、樸刀、杆棒、神仙、妖術等八類。並舉出了《紅蜘蛛》、《卓文君》、《二現身》、《十條龍》、《攔路虎》、《趙正激惱京師》等100多種話本篇目。】

【此外,還出現了一係列的文學大家“組合出道”:

理學大師、古代哲學家程頤、程顥、朱熹;

文學家、科學家沈括,蘇頌;

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

四大書法家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

南宋東南二賢:朱熹、張拭、呂祖謙;

南宋四大家:陸遊、楊萬裡、範成大、尤袤……】

被點名的文人們繼續驕傲。

趙禎繼續憋屈。

天幕突然話音一轉:

【但是以上我們能看到,除了李清照,沒有其他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