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9 章 醫學與生命13(1 / 1)

【明朝時期,醫學分為保守派和革新派,保守派以繼承經典為主,革新派以創新為主。比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屬於典型的革新派,曾經在最初被保守派大力批評。】

聽到天幕提起自己的往事,李時珍撫須長歎:“我這本書,出版可真是不容易啊!”

因為篇幅很長,李時珍如果自費出版,要交一筆天價的出版費——不是給朝廷的出版稅,是給出版商的出版費,按照頁數和字數收費。

李時珍自己是出不起,想要找出版商支持,卻因為題材太過新穎,當時並沒有這種“綱目”形式的醫書,都被拒絕了,就這樣成書後兩年都沒法出版。

後來有朋友幫李時珍想了個辦法,找王世貞作序。

當時已經62歲的李時珍,背負著自己的書稿,長途跋涉去找當時文人界很出名的王世貞幫忙作序介紹,王世貞慷慨答應並且作序大加讚賞,此後南京書商胡承龍才願意承印《本草綱目》。

——此王世貞,是明朝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被稱為“後七子”之一,也是第一個提出“四大奇書”說法的文學家。他把《史記》、《莊子》、《西廂記》以及《水滸傳》這四本書,列為了自己心目中的“四大奇書”。

此後漸漸演變,馮夢龍後來提出“四大奇書”,是《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和《三國演義》,到清朝《金瓶梅》被《紅樓夢》取代,再到近代就有了“四大名著”的概念。

胡承龍雖然答應出版,但是出版過程長達十三年,李時珍已經從62歲等到了70歲,等得自己心力交瘁。

如果不是天幕誇過他是“藥聖”,胡承龍為了利益力排眾議抓緊時間出版,按照曆史,要等到李時珍75歲給朝廷上奏折請願時才得到重視,然後第一年李時珍就病逝了,並沒有能看到《本草綱目》的出版。

這其中就有保守派當時更為勢大,醫學界更崇尚“學古”的原因。

哪怕出版之後,李時珍已經去世了,風波依然未散,李時珍被保守派大加指責,這種指責從明朝一直持續到清朝。

好在也有人支持,明朝時期對李時珍的支持者眾多,還有不少人模仿他的風格寫醫書,但是到了清朝再次被批評,到清末外國文化入侵後,李時珍被批評的更狠了。

【但是傳統文化需要繼承,也需要創新發展。不學經典容易忘本,不創新容易成為一潭死水。文化需要交流,醫學同樣需要。】

【在清朝有了醫學雜誌後,保守派與革新派的交流更加頻繁,對醫學的促進有了更好的作用。】

【這個醫學雜誌,就是清朝乾隆年間,醫家唐大烈編纂的《吳醫彙講》,主張不同學派可以自由爭論,開創了華夏醫學雜誌的先驅,非常先進。】

唐大烈聽到天幕說起自己的《吳醫彙講》,精神抖擻,立刻吩咐仆人給他取一份《吳醫彙講》來,還特意取得當年發行的第一份。

他攤開書籍,隻見卷首刊上寫著一段話,正是

自己的理念。

哪怕過去了許多年,自己已然不再年輕?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看到這段話仿佛找到了初心,唐大烈忍不住喃喃念出聲來:

“凡屬醫門佳話,發前人所未發,可以益人學問者,不拘內外女幼各科,無不輯入。”

他越念聲音越大,最後一句更是鏗鏘有力!

他主張不同學派可以自由爭論反對門戶之見。不同學術觀點,隻要言之有理都可以采用刊出,因此他的《吳醫彙講》欄目十分豐富,不僅有內、外、婦、兒各科,還有經典著作的注解闡發、學術理論的爭鳴探討,整個江浙一帶的名醫都在積極投稿,帶動了當地的醫學交流和發展。

天幕如此誇獎,唐大烈認為自己不負所望,終於做到了自己的初心。

而江浙名醫同樣支持,這是唐大烈應得的榮譽!

.

“這個醫學雜誌不錯,我們不缺紙,也可以學。”忽必烈十分積極地說道。

他大元既有醫戶世家,又不缺名醫名派,就缺個醫學雜誌了。

一句命令下去,朝臣與貴族難得達成一致,都十分積極。

醫學發達了,有助於健康長壽,誰會跟自己壽命過不去呢!

“真希望我們也能活到後世的壽命!”雖然還年輕,被天幕劇透過會早逝的真金語氣羨慕。

忽必烈看了兒子一眼,這一次表示非常讚同。

誰說不是呢,大元的醫療製度這麼被後世誇獎,他們作為帝王和太子竟然不能長壽,這不是自己砸自己招牌嘛!

.

在不缺紙和名醫的唐宋,都在快速地記醫學會社和醫學雜誌怎麼辦。

但是到了秦漢,帝王大臣們齊齊唉聲歎氣。

“紙可真是個好東西!”

“印刷術也是。”

就是他們才剛剛研究出來,還不夠用。

更重要的是,民間的識字率都不高,醫學教育也沒有普及,連分科都沒有後世十三科那麼多,名醫更彆提了,就算有了紙,各科都湊不齊一本醫學雜誌。

“先學走路吧。”大秦,李斯第一次遺憾自己老了。

他老了,來不及改行再去學醫了,不然自己高地得把醫學雜誌整出來,自己的文列在第一頁最醒目的地方傳遍天下!

可惜,來不及了。

嬴政頷首:“不急,大秦有醫家。”

眾人頓時齊齊安心了。

沒錯,大秦的醫家還沒有遭遇後面被儒家打壓的狀態,還有完整的傳承,大秦的醫術本就是七國之中最厲害的,他們現在學習天幕的已經夠用了!

【關於明朝的滅亡有很多個說法,亡於宗室,亡於黨爭,亡於經濟危機,亡於氣候劇變,亡於鼠疫等等。單獨說一個原因都有些片面,而綜合在一起,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反面全部集齊了,想不亡國也難。】

朱元璋聞言眼前一黑。

這麼多問題!

他才剛解決大明寶鈔的問題,還在想如何

教孩子,怎麼一下子來了這麼多!

朱棣也沒好到哪裡去,一瞬間甚至出現一種不想當皇帝的心情。

他看著朱標,真誠地問候:“大哥,你一定要好好活著!”

他保證,隻有大哥還是太子,自己絕對不起異心。

朱標再次咳嗽幾聲,臉色都給咳紅了,被朱元璋凶狠地瞪過來:“老四怎麼氣你哥了?”

朱棣連忙喊冤:“我沒有!”

朱標想要幫弟弟解釋,結果越著急咳嗽地越厲害,眼看著快喘不上氣,朱元璋和朱棣都急了:“太醫!太醫快來看看!”

太醫慌亂提著藥箱過來的時候,朱元璋突然想到天幕上說大明的民間名醫比宮中太醫厲害,立刻吩咐:“去民間找名醫!快,讓人去民間也找大夫!”

朱棣一咬牙,親自策馬出去找人。

朱元璋想到天幕說過的朱標英年早逝,隨後馬皇後傷心過度也病逝,急的不顧帝王形象,在眾臣面前慌亂的如同一個普通的老父親。

朱標艱難地擠出聲音:“父皇,看天幕,看天……”

“看什麼天幕,這麼多大臣他們沒長眼睛嗎?!”朱元璋緊張地抓住朱標的手,“他們都沒你重要,我兒可萬萬不能拋下為父!”

朱元璋冷眼看著太醫們針灸過後朱標並沒有好轉,更加憤怒,下意識就道:“若是治不好太子朕要讓你們通通殉葬!”

嚇得太醫們手顫抖的差點拿不穩針,但是朱標及時阻攔:“父皇,不要殉葬,大明不能重開殉葬!”

朱元璋並非不知道後世詬病他重開殉葬,可是悲傷過度的人是會失去理智的,此時朱元璋依然霸道道:“要麼你活下來,要麼你們一起死!”

朱標無奈,卻知道以父親的霸道,一定會說到做到,隻能提著一口氣,堅持不讓自己倒下。

太醫嚇得忙著施針煎藥給太子續命,也給自己續命。

那一邊,朱棣顧不上宮中禁令,一路策馬狂奔,在應天府裡直奔一位特意調查到的名醫府上,把人直接提上馬背就朝著宮中跑來。

入宮後,朱棣提著被顛的七葷八素的老大夫從馬背上下來,大聲道:“他叫滑壽!”

——滑壽,字伯仁,元末明初名醫,極擅長針灸,對經絡理論很有研究,使針灸又得以盛行於元朝,並為後世針灸醫家的規範。他著作的《十四經發揮》流傳到了日本之後,日本的針灸醫學也因此興盛起來。

原本,滑壽是河南襄城人,長居江蘇儀征、浙江餘姚兩地行醫。因為天幕提過的各種行業交流協會,讓他主動來到南京想要與同行交流,近日在南京為多名貴人治病針灸,因為針法卓越很快名揚南京,也讓朱棣因此知道了他的存在,有意留意之後,今日逮了個正著。

而這一逮,也讓朱標的命運有了三百六十度的大轉彎。

【前面我們說過經濟危機,這一次,我們來說鼠疫。】

【對明清時代瘟疫頗有研究的複旦大學曆史教授李玉尚曾經說過:“

羅馬亡於瘧疾,埃及亡於血吸蟲病,中國也有金、明兩個朝代亡於鼠疫。”】

【華夏從明末開始進入小冰河期,曆史學家考證,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冷的時期。】

【特殊的氣候劇變讓明朝天災不斷,崇禎年間,華北、西北、長江中下遊等地區旱災、蝗災不斷,隨之而來的就是因為糧食減產帶來的饑荒,因為饑荒帶來的流民,和人畜死亡引起的瘟疫。瘟疫隨著流民帶到了其他地區,引發了全國性的大型流行性鼠疫。】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也誕生了一位特殊的大夫——吳有性,古代的“瘟疫學”第一人。】

吳有性,字又可,江蘇吳縣東山人。

吳有性自幼學醫,當瘟疫全國性流行時,他的家鄉,江南地區同樣災害頻繁,疫情嚴重。

當時的許多大夫使用治療傷寒的法子去治療明末瘟疫,卻不知道這一次的瘟疫是鼠疫,與漢末瘟疫已經完全不同,因此並沒有起到太大的效果。

吳有性為了深入研究瘟疫的真正原因,深入災區,在疫區不斷奔走,尋求治愈之法。他發現了鼠疫與以往瘟疫的不同之處,大膽推翻舊法,大聲喊出變革要求:“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簡古書。”

吳有性深入研究多年,根據自己在疫區中的治疫經驗,著成第一部疫病學專著——《瘟疫論》,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疫病學專著,開創了華夏傳染病防治的先河,也開創了世界傳染病的偉大創舉。

在此書中,吳有性認為瘟疫並非是六淫之邪侵略,而是因為“鬁氣”所致。所謂鬁氣,是指天地之間存在的一種“異氣”,用現代醫學的解釋,就是“病毒”。

而且,吳有性確認,鬁氣的傳播途徑就是經由人的口鼻進入人的體內,鬁氣的盛行是和地區、氣候等有著密切關係。

吳有性還注意到,當傳染病廣為流傳時,健康的人和患者接觸之後,要隔若乾天才會顯現出這種疫病的爭創,所以他認為疫邪到發病是有一段間隔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病毒潛伏期”。

對於治療之法,吳有性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一種病隻有一種藥治療,已經認識的同樣的傳染病不同體質的人會出現不同症狀。

吳有性還提出:“牛病而羊不病,雞病而鴨不病,人病而禽獸不病。究其所傷不同,因其氣各異也。”

“種屬免疫”在現代醫學之中是常識,但在當時要得出這樣的結論非常不容易,吳有性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去探訪鄉下,親自去牛棚、豬圈和雞舍之中實地考察,最終係統地寫入了自己書中。

然而,吳有性的創新理論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甚至被後來醫學大家們視作“異類”。

清代的中醫大師陳修園對《瘟疫論》如此評價:“創異說以欺人,切不可隨波逐流。”

.

“這明清真是不缺什麼就輕視什麼,換做我大漢,這樣厲害的名醫當然得重視,朕願意千金聘之!”

劉徹羨慕到想搶人,發出高薪挖牆腳的聲

音。

可惜,吳有性聽不到。

但是大漢的名醫是可以有機會聽到的。

於是劉徹隻能歎息一聲,轉向大漢:“頒布朕的旨意,朕千金聘名醫,召天下名醫入長安共商太醫院和太醫學校之事!”

大漢的醫學人才,還是太少了。

可惜不能時空穿梭,不然能搶到手的名醫太多了。

劉徹自言自語:“以朕千古一帝的名聲,若是能去後世招攬名醫,一定能招攬很多吧??[]?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大臣們:“……”

陛下對自己似乎有什麼誤解……

但是他們不敢說……

【我們學曆史時,課本上評論清朝曾經有一句話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清朝是封建社會的巔峰時期,也是集大成時期。】

【這裡的集大成,就包括各種文學、藝術,還有醫學都是在對前朝進行總結,也就意味著,它的風氣是保守派占據上風。】

【創新是需要冒險的,在一個文字獄高壓到動不動因為一句詩抄家滅族的奴清,隻去繼承古人經典明顯比創造新理論被人罵“異類”要安全。但這並不代表,“異類”真的是錯誤的。時間會證明,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多年之後,吳有性的觀點被現代醫學所證實,《瘟疫論》極大地推動了疫病學的發展,溫病的辯證法論治體係不斷完善,擺脫了傷寒理論的局限,誕生了中醫學領域的新學科——溫病學。】

【時至今日,吳有性依舊是中醫和西醫都一致褒獎的醫學大師,他提倡的“癘氣說”突破了傳統的“六淫說”,“癘氣說”與後來西醫之中的“微生物學”有相似之處,讓他從近代開始備受推崇。】

“哈哈哈哈,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哈哈哈哈說得好!”

被當世部分保守醫者批評“異類”的吳有性,聽到來自後世的讚揚,激動地手舞足蹈。

時間會證明,他才是對的!他的理論雖然看似叛出了前人的經典,但是創造了新的天地——溫病學!

這是因為他的作品誕生的新學科!

【非常可惜的是,一代瘟疫學大師的吳又可,死於清軍的屠城。】

【清軍入關發出“剃發令”的時候,吳有性因為拒絕剃發被清軍處死,妻子帶著孩子投河殉情。那個時候努爾哈赤一定沒想過,他的子孫被天花困擾了好幾代,甚至因為天花死了好幾人。】

聽到這話,正在被圍城中苦苦煎熬的吳有性再次發出一陣瘋狂地笑:“哈哈哈哈!報應!都是報應!”

他的妻子卻擔憂地看著丈夫:“又可,你要被清軍處死,不如,我們逃吧!”

吳有性的笑容戛然而止,悲傷地看向妻子:“夫人,是我不好,連累你跟孩子一起死。”

到如今,逃,又能逃到哪裡去呢?

“天幕誇了你,清人沒準不會殺你!”妻子終究不舍得,丈夫如此大才,卻因為剃發而死。

吳有性淡淡地搖了搖頭:“就算放

過我,也會讓我去給清人治病,我不願意,依然還得被殺。”

妻子聞言,眼淚立刻下來了。

?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最全的《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儘在[],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是啊,丈夫既然會拒絕剃發,又怎麼不會拒絕給入侵的蠻夷看病。

換作她,她也不願意!

“就這樣吧,這樣就很好了。”吳有性看了看孩子,衝著孩子招手讓他過來,一手抱著妻子,一手攬住孩子,喃喃地說道,“知道我的書沒有白寫,我就滿足了。”

他的眼神看向天幕,閃過一絲冷意:知道清朝的皇帝會遭到報應,他更滿足了!

【如同北方人去南方作戰適應不了當地的瘴氣容易生病一樣,滿清作為草原民族進入中原,首先不適應的並不是漢文化,而是他們的身體對抗不了中原的疾病,尤其是他們大肆屠城造出的大量無人收斂的屍體,是疫病最好的溫床。

【而最有能力救助他們的醫家名家,都在屠城中被他們殺死了,可以說,他們的死一半是自己作出來的。】

【當然,雖然沒有漢人醫生,還有蒙古大夫呢~隻要你們受得住。】

順治皇帝福臨臉色鐵青。

剛剛入關,天幕降臨,還以為是帶來大清綿延萬年的好消息,結果竟然是這種嘲諷?

“這天下都是朕的,要什麼名醫沒有!”

福臨不以為然地說著又,眼神不由自主飄向了一旁,飄向了一位待選的秀女董鄂氏。

他對這位秀女一見鐘情,很想將她納入自己的後宮,對之滿懷期待。

然而在他的期待中,孝莊太後竟然將董鄂氏指給了他的弟弟博穆博果爾!

福臨大怒!

但是孝莊太後一個冷冷的眼神,福臨隻能強行忍耐下來。

現在他雖然看似親政了,大權實則把握在孝莊太後和多爾袞手中,自己根本沒有反抗能力,隻能等待時機……

【吳有性的生死時間,西方都在經曆著一場巨變,最終這場變革也讓西方的醫學開始後來居上。】

【可惜的是,華夏的統治者並沒有發現,隻是忙著內鬥和廝殺。】

【最終,他們也將要為他們對醫學、對醫者的輕視,付出生命的代價。】

1582年,吳有性出生;

1590年,眼鏡製造匠人詹森發明顯微鏡,這個顯微鏡的雛形是用一個凹鏡和一個凸鏡做成的,很粗糙,而且詹森並沒有發現它真正的用途;

1641年,明末大瘟疫;

1644年,清軍入關,持續多年對全國多地進行屠城;

1652年,吳有性逝世。

1649和1653年廣州多次被屠城,僧人幫忙收斂的屍骨就有80多萬。

1665年,倫敦大鼠疫;

1665年,列文虎克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顯微鏡,當時已經超越了當世的所有鏡片,他依然沒有放棄,不斷地研究,最終製作出了能把物體放大300倍的顯微鏡,將西方醫學和科學往前推進到質變的

地步。

.

“可惜了,那時不是朕在位。”朱棣看著天幕特意放出來的時間對比,已經那神奇的顯微鏡,羨慕中直接生出了掠奪之意,“大明有名醫可以治療瘟疫,也有海船,換做朕在位,趁此機會滅了歐洲吞入大明!”

徐皇後看似漫不經心:“後世沒機會,那你身為老祖宗提前吞了歐洲不就行了?”

朱棣歎氣:“朕也想,沒錢啊!”

剛剛支援鄭和下西洋,銀子流水似的花出去,想要再支持一個船隊去西洋,難度太大了。

“果然,國庫沒錢,做什麼都束手束腳。”朱棣露出窮皇帝的苦笑,一邊計算著,“商業掙錢,必須得發展。工業強國,還有厲害的利器,也得發展。還有農業,要吃飯,不能斷,也得發展。”

朱高熾冷不丁插話:“都沒錢呢!”

發展什麼發展,印刷大明寶鈔發展嗎?

朱棣已經沒力氣瞪兒子了,突然想起了漢武帝:“好羨慕漢武帝啊!”

他有好多黃金!

大明為什麼沒有!!!

朱高熾露出一個憨厚的笑容:“父皇,大明醫書天幕都說好,重金賣給其他國家,不就有錢了?”

朱棣一想,還真是。

國庫沒錢不代表貴族和大臣沒錢,也不代表其他國家的貴族沒錢,他完全可以想辦法從他們手裡掏。

“好主意!這事交給你辦了,先去拿個具體章程!”

【明清正值世界大變革的時期,同樣時疾病大變革的時期。】

【我們先說一個大家可能更感謝的事:帝王之死~】

所有皇帝齊齊一震。

天幕說過的最詳細的“帝王之死”是秦始皇,可謂是對秦始皇偏心到沒邊了,這一次會說誰?

知道了自己的死因才好避免,他們倒是希望天幕多說說。

【清朝皇帝的死,同樣很值得一說。】

【相傳,清朝出了第一位得花柳病而死的皇帝,也就是性.病。】

【相傳,被壓抑許久的同治皇帝不愛後宮愛青樓,喜歡私自溜出宮去逛八大胡同,以致於感染了性病,全身潰爛而死,是真是假?】

玄燁大怒,氣得一向自律的康熙帝當庭重重地拍擊龍椅扶手:“這是什麼丟人現眼的子孫!我愛新覺羅氏沒有這樣丟人的子嗣!”

清初的帝王們一個比一個生氣,卻隻是無能狂怒,時間隔得太遠,想管也管不著。

而其他朝代的皇帝們一邊看好戲一邊嘲諷。

“後世的皇帝真是差勁,也太不講究了些。”

李世民雖然不懂什麼叫做八大胡同,但是大唐時期青樓已經從曾經魏晉時期“南開朱樓,北望青樓”的華麗高樓成為煙花柳巷的代名詞,而且唐朝狎妓之風很流行,文人墨客以攜妓春遊為樂津津樂道,朝廷也不禁止官員宿娼。

但是,這其中不包括皇帝!

李世民想著自己後宮的眾多美人,實在

不理解:同為帝王,他不相信清朝皇帝沒後宮,既然那麼多後宮,為什麼還要去逛青樓?還逛到染病???

長孫皇後的眼神也不對勁了,她默默打量著李世民,李世民嚇得連忙自證清白:“皇後朕沒那愛好!”

?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是嗎?”長孫皇後笑得異常溫柔,“你與我兄長年輕時沒去過嗎?”

李世民一口咬定:“沒有!”

長孫皇後看向兄長:“你說呢?”

長孫無忌眼神躲閃,卻也是堅稱:“沒有!”

長孫皇後笑得更溫柔了:“放心,我自然是相信你們的。”

李世民:“……”

他怎麼感覺更害怕了?

好在,天幕快速說了下午,讓李世民連忙轉移長孫皇後的注意:“看天幕,快看!”

【當然是假的啦~同治皇帝真正的死因,應該與順治皇帝一樣,死於天花。】

【但是大家肯定要說,順治皇帝不是為愛出家了嗎?】

【哎,誰讓清朝的皇帝都是有故事的男同學呢~】

福臨:???

他正在為愛而不得耿耿於懷,天幕突然告訴自己死於天花?

而孝莊太後則是心中警鈴大作:怎麼又是死於天花又是為愛出家?沒一個好的,自己兒子這麼不對勁嗎?

【為什麼荒淫的皇帝不少,唯獨同治皇帝會被傳如此謠言?這當然是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係。】

【明清時期不少西方殖民者從各種途徑進入華夏,他們帶來了洋貨,還帶來了“洋病”——其中一種,就是傳說中同治皇帝所得的花柳病,現代我們叫做“梅毒”!】

朱元璋大驚:“明清就有了洋病?”

他震驚地看向朱標:“標兒,你該不會是被傳染了洋病吧!”

朱標:“……”

謝謝你好父親,可是他真的沒有去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