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 商業與貨幣12(1 / 1)

【明朝試圖打造的官方朝貢貿易體係,從經濟角度,是入不敷出,毫無意義的。】

【而對當時的百姓而言,明朝大力打擊民間海外貿易,讓沿海居民升級江南,不得不冒死犯禁,屢屢釀成民間海商的反抗事件。】

【明朝嘉靖年間,是海盜或者倭寇最為猖獗的時期,這時期東南沿海的海盜大軍足足達到了數十萬計!】

嘉靖年間的海盜,被稱為“嘉靖倭患”,但是海盜們真得都是倭寇嗎?

並不是,絕大多數海盜都是明朝自己人,來自沿海那些因為海禁令而破產的生產商和貿易商,以及陷入貧苦的手工業者和農民。

並且,海盜集團的首領幾乎都是海商出身。

這是因為百姓難馴嗎?

依然不是,這是官逼民反。

之所以是底層海商在反抗,是因為,大海商勾結當地官員,依然在做走私貿易,還用名義上的海禁令來打壓其他小海商和想從事海上貿易的中下層認識,自己獨享海外貿易帶來的巨額利潤。

這樣的途徑,甚至被海外的葡萄牙為代表的西洋海商和東南亞海商掌握,賄賂當地官員,大大方方的走私。

然而大明自己的百姓,卻隻能被迫淪為海盜,舍命攻擊海上貿易團隊,掠奪絲織品在內的海上貿易特產,然後轉運到日本、馬六甲,甚至更遠的地方出售。

.

嘉靖年間,重要的走.私港口月港叛亂。

一直被官府和官商勾結的大商人打壓的底層走私商人和貧苦百姓揭竿而起,迅速占領了月港和周圍的城鎮,叛亂持續了四年才被明朝強壓下去。

四年後,月港叛亂平息,同年,道士皇帝嘉靖帝去世,明穆宗即位,年號為“隆慶”。

隆慶皇帝順應民意,正式開放月港,作為民間海外貿易的港口,允許民間貿易商人來往東西二洋,但是嚴禁出航日本,同時對私人貿易征稅,增加了官府的收入。

.

朱元璋看到叛亂,下意識想辱罵商人,但是再一聽官商勾結,怒火又朝官吏發泄而去。

他知道,這一次大明被罵定然不止一次兩次,憋著一口氣,等著事後拿人。

【永樂盛世時期,依然在缺錢。】

【鄭和下西洋,真得是史書上所說的為了揚大明國威,或者為了尋找朱允炆嗎?】

【我們大膽地從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和途徑,以及當時的大明國庫的財政情況猜測一下:】

【或許,鄭和就是奔著非洲的黃金去的!】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掃清了從南海到印度洋的阻擾勢力;

第二次下西洋,鞏固了與東南亞、南亞各國的通道;

第三次,不但抵達了阿拉伯半島,還派遣船隊遠赴非洲,與非洲商人接上頭。

當時的大明官方與阿拉伯商人和非洲商人都有往來,應該知道非洲產黃金,鄭和不是心血來潮,或許就是目標明確。

那麼非洲有黃金嗎?

的確有,一直到現在⊿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美洲,非洲,依然是全世界重要的產金地。

但是很可惜,來晚了,而且位置出了偏差。

東非的黃金,比如古埃及的黃金就來自東非蘇丹,這時已經被阿拉伯人挖空了。

西非有許多金礦,但是大明的船隊抵達的地點,偏偏是東非。從東非的陸路上去西非,需要穿越撒哈拉沙漠。

【每一次都在遺憾,就差那麼一點點,那麼一點點。】

【就是差的那麼一點點,讓大明錯失了海上貿易的主動權,從此海上貿易一蹶不振,華夏漸漸退出大海爭霸權,直到徹底喪失海上地位。】

差了哪一點?

除了抵達的方位不對,帶回的產品用途也不對。

鄭和帶回了大量的胡椒,衝擊了大明的胡椒市場,讓原本昂貴的胡椒貶值,變得便宜。

當時因為朝廷缺錢,朱棣開始用胡椒給官員發俸祿,貶值的“胡椒薪水”讓大明的官員非常不滿,不能對皇帝表達不滿,那就對鄭和表達。

鄭和的胡椒,動了所有官員的利益,這也是朱棣一去世,鄭和下西洋活動就停止的原因之一。

但是此時的胡椒,在歐洲依然是非常昂貴的,這一門生意依然被阿拉伯商人掌握,阿拉伯商人用中亞的胡椒,在歐洲換取黃金白銀。

但凡鄭和船隊有點生意頭腦,或者那些官員有點經商頭腦,把胡椒賣去歐洲,彆說白銀,黃金也能賺到。

但是沒有如果,鄭和的船隊什麼都有,武官居多,還有醫務人員、執掌朝貢外事的人員、觀星導航人員和翻譯人員,偏偏沒有海商。

大明從一開始就不重視商人,唯一一位有經濟頭腦的官員張居正,還要等到大明末年才能出來力挽狂瀾;

封建帝王體製的思想,也注定鄭和看到好東西想到的第一個想法是帶回去獻給皇帝。

但是說真的,黃金不比胡椒更好嗎?

.

“原來胡椒在歐洲還是價比黃金……”

永樂年間,剛剛領了“胡椒薪水”、正在自己府中辱罵鄭和的官員一愣,看著碗裡大量的胡椒粉,突然不舍得吃了。

原來是他狹隘了!

眼前隻有大明這一片土地,完全忽略了胡椒真正的價值。

永樂年間沒有開放海禁,但是官商可以貿易,他們完全可以委托官商與海外進行胡椒貿易,天天自己罵罵咧咧的吃,真是暴殄天物!

“不吃了不吃了,拿去換黃金!”官員都舍不得讓家人吃胡椒粉了,趕忙把桌上的胡椒粉收起來。

家裡的小孩咬著筷子:“爹,那胡商狡詐,知道大明胡椒貶值,不會給您開高價的。”

“是啊,胡商都是低價收高價賣,不會給我們高價。”官員收胡椒的手一頓,也想到了這裡,手停了下來,深深一歎,“若是能直接跟歐洲交易就好了。”

雖然他還是不讚同經商,但是也不得不承認

,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才不會被欺瞞被蒙騙。

想到這裡,官員看向家中兒女,他子女眾多,卻不是每個都擅長科舉,不如另尋出路。

★西羚墨的作品《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這一次天幕後,陛下應該會開放貿易,你們有興趣的,可以一試。”

兒女們眼神閃爍,沒有直接說有沒有興趣,官員也沒有催促。

大明就算發展貿易,定然還是貫穿經商不得當官,當官不得經商,讓兒女們選擇經商,就是徹底告彆仕途,這對有野心的男兒來說,是很難抉擇的事情。

但是對本就無法參加科舉的女子來說,卻是多了一條出路。

雖然沒有回答,但是讓有心者心裡多了一顆啟蒙的種子,開始對海外生出興趣,與探索的好奇心。

【永樂年間,大明依然走在海外貿易的前列,明成祖朱棣又被稱為“永樂大帝”,派遣了鄭和六下西洋,支持了大明最遠的海洋征途,發展出了“永樂盛世”;

【同一時期,葡萄牙國王是若昂一世,被稱為“若昂大帝”,是葡萄牙曆史上最偉大的君王。若昂一世提出了向海洋進軍的國家政策,並且親自上陣,帶兵攻下非洲重要崗後休達,開辦航海學校,支持海洋事業。】

【永樂大帝去世後,朱高熾禁止了海外貿易。而若昂大帝去世後,他的兒子——著名的恩裡克王子,也被稱為亨利王子,繼承了他的理念,繼續探索海外,4次親自航海,建立海外殖民地,掠奪奴隸開始了黑奴貿易,開始建立海洋霸權。】

朱棣恨恨地瞪著胖兒子:這個慘痛的對比,同樣是大帝,他的兒子,怎麼差彆人這麼多!

朱高熾:“……”

父皇彆瞪了,他也沒辦法,下西洋開銷太大,帶回來的收益太小,國庫支撐不起。

父皇都沒錢給大明官員發俸祿隻能發胡椒,他難道就能生出錢來嗎?

不能,那就隻能節省一點,他自己也很節省的!

【永樂大帝的孫子繼位後,再次起用鄭和,第七次下西洋,鄭和死在了海外,被埋葬在古裡。】

【1433年,鄭和去世的同一年,葡萄牙國王若昂一世去世。】

【1524年,達·伽馬同樣死在海外,在印度科欽病逝,這個地點與鄭和的埋葬地點古裡十分近,東西方兩位偉大的航海家以這樣神奇的方式會晤。】

【此後,葡萄牙開啟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而大明徹底喪失海上主動權。】

鄭和病逝於古裡後,船隊歸國,明宣宗賜葬鄭和於南京牛首山南麓,不過這裡是衣冠塚。

海外的古裡有鄭和墓的景點,經常有華夏人去瞻仰。

在葡萄牙取得海上霸權後,西方人更多的是記住達·伽馬的名字,而大明的鄭和,在明朝後來的閹黨與東林黨之爭中,不少資料被毀,以致於現代甚至還有學者懷疑鄭和下西洋是造假。

但是現代不但用在鄭和下西洋沿途國家留下的“永樂通寶”與大明瓷器等證據,甚至還在非洲留下了當地人與大明水手的

混血後裔。

【明朝因為缺銅錢,其實是下達過“禁銅令”,禁止銅錢外流。這一點宋朝也下達過,但是與宋朝的禁銅令一樣,作用不大。】

【現代考古學家在日本發現過48處明朝銅錢遺址,是永樂通寶,足足55萬枚。除了日本的55萬枚的永樂通寶,還有泰國、馬來西亞、斯裡蘭卡、印度、阿曼、伊朗、肯尼亞、坦桑尼亞等等地方,這些銅錢是如何在“禁銅令”下如何流出海外的,這一點大概沿海的官員才知道。】

明朝嚴禁銅錢出口後,反而衍生了類似現代“走.私炒.彙”的手段。

比如日本,產白銀,也可以使用大明銅錢,於是有了操作空間。

當時大明缺錢,1兩白銀可以兌換700-800文銅錢,日本1兩白銀隻能換約250文銅錢,日本銅錢的購買力比明朝強。

一部分商人走私銅錢和銅料,到日本把銅錢留下,采購一批貨物到明朝賣掉,換成銅錢再出海。

或者再簡單一些,拿著銅錢到日本,兌換成白銀,然後拿著白銀回國兌換大明銅錢,再帶著銅錢出國……

.

“華夏周圍的這些國家,比如日本,東南亞諸國,一直可以使用華夏的錢幣,也在走私華夏銅錢,是不是也可以使用貨幣戰爭?”

一直比較重視商業的趙匡胤有了活學活用的想法。

這些周圍的國家雖然一直吸收著華夏的文化、華夏的經濟,然而從後世的情況來看,並沒有對宗主國心懷感激,吸血後就翻臉不認人。

既然他們這麼喜歡宋錢,他剛從天幕上學了諸葛丞相的“貨幣戰爭”,是不是可以用這些國家試試手?

趙匡胤眼裡閃過一絲陰狠:他可不是什麼善人,走私大宋的銅錢,給大宋帶來災難,那就讓大宋給他們一個更深刻的教訓!

【此外,大明後期不再下海,還有個重要的環保因素,缺木材。】

華夏的建築、陵墓、商船,全是用木材打造的。

清朝時期皇帝的帝王陵缺金絲檀木,其實更早的明朝,同樣缺木材。

鄭和船隊全是用木材打造,當時還是在華夏本土造船,後來當華夏本土木材不夠後,造船商轉向東南亞,在東南亞建立造船廠,用當地的木材,並且帶去了大明的造船技術。

直到清朝時期西方進行工業革命有了鋼鐵造船技術之前,大明的造船技術都是世界頂尖的。

【我們可以看到,東南亞國家給大明朝貢的物品中有犀牛角、象牙、珠寶甚至美女,唯獨沒有木材。】

【但是東南亞國家不把木材進貢給大明,是不知道大明缺木料嗎?完全不是,事實上他們對外的重要貿易就有紅木等其他木材。】

【東南亞國家並不傻,是上貢了木材,讓大明打造更多的商船方便把船開到家門口,還是讓大明把造船廠建在自己家中,很好選擇。】

桑弘羊與東郭鹹陽、孔僅幾人討論了起來。

桑弘羊惋惜:“這後世的朝廷

好像完全沒有懂商業的,這種虧本買賣都做。”

“缺木材進口木材可比進口船隻要劃算,原材料比成品便宜多了。”本就是大鹽商的東郭鹹陽十分熟悉這種手段,就如同他從產鹽的地方收購大量的鹽,到不產鹽的地方高價售賣。

當然,這是鹽還不歸朝廷官營的時候,現在因為天幕,鹽鐵官營提前了,價格統一由朝廷調度,官府提供煮鹽場地和生產工具,召募百姓自備生產費用製鹽,然後由官府收購、運輸、銷售。

本是大冶鐵商的孔僅道:“這些東南亞人看起來不起眼,商人腦子倒是靈活。”

“不,是大明的海商靈活,海外建廠的還是大明商人。就地取材的成本比進口木材便宜,在當地雇傭工人應該也更便宜。但是若是在大明買海船,就更貴了。”

桑弘羊有些可惜,大明官府不重視商人,但是商人的腦子還是很靈活,可惜了,不被重視,最終便宜了東南亞人。

“木材不夠,大漢自己種樹。鐵礦不夠,繼續找礦開采。”劉徹霸氣的給出來自帝王的命令,“海外也不能放過。”

他野心勃勃看著未知的地域:果然,疆域還是越大越好。

大,才有機會找到更多的寶藏!

【在鄭和下西洋時,知道去大明朝貢可以換來更多好處,東南亞國家非常積極,搭乘鄭和寶船去大明朝貢很積極。當鄭和不再下西洋,東南亞國家完全不願意自己花錢去朝貢,以致於到了萬曆皇帝年間,還有人以為大明的皇帝是洪武皇帝或者永樂大帝。】

“難怪天幕說大明的朝貢製度是當冤大頭,這麼看來,就是養了一群養不熟的白眼狼。”李世民深深感慨,他就算當天可汗,說天下人都是他的子民,也沒說子民不肖時不打子民。

“夷人畏威而服德,想要靠懷柔靠利益拉攏,隻有等著被吸乾血然後徹底蠶食。”

尉遲敬德亮起了拳頭:“還不如打服再說。”

秦瓊也微微笑著:“孩子不聽話時,打一頓就好了,大明就是打孩子打少了。”

“打仗不需要錢嗎?”房玄齡看著武將們大放厥詞,一句話把所有武將乾沉默了,“軍費你們給?”

武將們:“……”

嗯,剛剛他們說什麼了,什麼都沒說。

李世民也不說話了。

天幕說什麼來著?

大明一直缺錢?

那沒事了。

或許相比軍費,還是那點賞賜更省錢吧。

這一點,身為帝王李世民很懂。

【永樂盛世都缺錢,後面怎麼能避免?】

【所以我們能看到,嘉靖皇帝想要煉丹修道,就得派小太監去民間斂財,小太監去盜了他老祖宗的墓,最終也隻是輕拿輕放。】

【或許,小太監也知道,民間不斷被搜刮之後,根本湊不出嘉靖想要的錢財,隻有去他祖宗的墓裡“吃大戶”才有希望。】

嘉靖的丹藥裡,除了童子尿,“紅鉛”,即宮女被逼采

取的女子葵水,還有黃金、丹砂等貴重礦物。

當大明國庫在缺錢,缺金銀銅的時候,嘉靖為了自己的長生夢,還在用黃金煉丹。

.

“剛剛朕聽到什麼?丹藥是用什麼做的?”

劉徹有些崩潰。

天幕說過曆史上的他也曾被方士欺騙過,他不會也吃過這些玩意吧!

大臣們比他神色輕鬆的沒幾個。

秦漢時期,信方士的並不僅僅是帝王,許多王公貴族家中都有供奉方士,彼此互相介紹,一起愉快磕丹藥。

劉徹被騙的一些方士,本就是大臣或者貴族用過後覺得好,才推薦給帝王的。

也就是說,論吃丹藥,大臣們吃得更早。

現在,一個個都有些痛苦,甚至隱約感覺自己腹中有些疼痛。

完蛋,不會是丹藥中毒了吧!

【嘉靖皇帝去世之後,隆慶皇帝開放了海禁。海盜有了經商途徑,搖身一變成為了商人,開始重新撿起海外貿易。】

【至此,困擾了大明幾百年的海盜問題,就這麼解決了。】

【所以你看,海盜真得是刁民難馴嗎?】

【就如同山賊,什麼時候最多,百姓吃不上飯的時候,朝廷昏庸無道的時候。】

福建巡撫曾經說過一句話:“市通則寇轉而為商,市禁則商轉而為寇。”

隆慶開海後到明朝末年,東南沿海再也沒有了所謂的“倭亂”時間,萎靡了兩百年的海上絲綢之路也恢複起來,來自日本和西洋的白銀源源不斷的流入大明,暫時緩解了大明的白銀危機。

但是,依賴於外來的白銀,最終也帶來了外來的危機。

.

明朝,也曾出現過海上貿易的繁榮期,那就是“大帆船貿易”。

“大帆船貿易”,始於開放海禁之後,西班牙等國家發現美洲之後。

當時歐洲已經實現了金本位製度,美洲的黃金主要運往歐洲,但是白銀怎麼辦?歐洲的白銀已經貶值了。

當明朝開放海禁,西洋人驚喜地發現,在大明,白銀依然很有價值!

東方的大明王朝渴望白銀,西方的歐洲王室渴望大明的陶瓷、絲綢,雙方一拍即合,於是出現了一條跨越幾個大洋的國際貿易航線。

歐洲人從美洲開采並且冶煉白銀,帶著白銀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抵達東亞購買大明王朝的陶瓷和絲綢,再把這些物品運回歐洲。

明朝中後期,大明南方因為繁榮的海上貿易,出現了眾多經濟發達的城市,比如南京、蘇州、鬆江、寧波、漳州、廣州等,當地手工業賺了大錢,然後改進技術提高專業生產水平,擴大生產規模,生產更優質的陶瓷和絲綢,換回更多的白銀。

這就是明朝中後期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背景,出現了許多手工作坊,出現了眾多主動研發的絲織品行業的新技術,出現了短暫的商業繁榮階段。

這一時期,是萬曆年間,張居正執政,他

用“一條鞭法”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和雜稅總結,統一用白銀征收?[]?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按照田畝折算繳納,短暫的解決了大明的賦稅雜亂的問題,幫大明續命了幾十年。

【但是成也白銀,敗也白銀。】

【過於依賴海外白銀,就會導致一旦輸入通道出現問題,對大明帶來的影響前所未有的巨大。】

【首先,給大家講一個經常出現在海盜影視劇裡的海外寶藏的傳說,名叫“德雷克的寶藏”。】

西班牙殖民美洲後,西班牙商人用騾馬把產自秘魯的金銀運送到巴拿馬的迪奧斯港,在這裡集中裝船運往西班牙。

當地的美洲土著飽受西班牙的殖民,對西班牙人非常厭惡,當英國海盜到來之後,美洲土著告訴英國人:西班牙人會在明年春季再次運來金銀,並且把英國人帶到了迪奧斯港口,幫助英國人偵查西班牙人。

1573年3月30日,英國海盜德雷克在美洲土著的幫助下,帶領英國士兵在迪奧斯港搶劫了西班牙商隊超過20萬兩白銀。

除了20萬兩白銀,還有5噸黃金,多到英國船隻無法全部帶走,隻能將帶不走的金銀藏在附近的洞穴,或者埋在樹下。

後來,德雷克在更大的財富衝擊下,把這筆財富遺忘了,20萬兩白銀和5噸黃金,成為了不解之謎。

這個故事,是電影“海盜藏寶圖”的由來,還有傳說“德雷克的寶藏”的由來。

.

隆慶年間,剛剛開海禁的商人本以為好日子到了,沒想到還有更好的消息。

沿海商人聽到天幕的消息,出海的心情更加迫不及待:“美洲在哪裡!”

“秘魯在哪裡!”

“我的黃金白銀在哪裡!”

有人還記得天幕說過的農業卷,那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三國鳥糞戰爭”:“秘魯,是不是那個為了鳥糞打起來的國家?”

“沒錯沒錯,我還記得是在沿海,是海鳥的鳥糞讓它致富。”

“這可真是個好地方!”

“不要黃金要鳥糞,真是不能理解。”

一位已經買了海船準備出海的商人,一邊在招募水手,一邊順便插話:“沒什麼不能理解的,黃金被西班牙人隨意掠奪,鳥糞也被人搶奪,說明拳頭不夠硬,都一樣。”

“拳頭不夠硬,有再多財富也如小兒抱重金過市。”

被招募來的鏢師打磨著手中的長槍,把金屬槍頭摩擦的閃閃發亮。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武器,冷兵器是用來近戰的,大明目前的火.槍輪射子彈的速度有些慢,近戰還是冷兵器更好,所以海上商船都會火炮、火.槍等火器與冷兵器都準備好。

“還是得能打!”

水手羨慕地看了看鏢師發達的肌肉,拍了一把來送彆的兒子的頭:

“在家好好習武,日後爹爹帶你去海外找黃金!”

“嗯!”

年幼的小孩兩眼亮的比黃金的光芒還燦爛,從現在開始,他的心中已經

被種下一個海外冒險的夢想,也許在日後會發芽?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直到在海上迎風而長!

【大明海外的白銀,依賴於美洲。】

【但是美洲完全沒有大明說話的份,當英國與西班牙爭奪海上霸權時,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大明。】

1577年,還是這位德雷克,抵達南美洲西海岸的智利,當地美洲土著以為他們是西班牙人,用弓箭和長矛歡迎他們。

德雷克倉皇逃走,轉向智利的瓦爾帕萊索,繳獲西班牙人的金銀多達2000萬。

此外,德雷克在無名海灘上抓到了一名正在海灘上曬太陽的西班牙海盜,從他住處搜到了13根銀條,打起了劫持商船的主意。

在劫持的西班牙領航員的幫助下,英國海盜打敗了西班牙商船“聖母沉思號”,在裡面發現的財富,用閃瞎了狗眼來形容毫不誇張。

“聖母沉思號”上有多少金銀呢?

13箱銀幣,26噸天然白銀,36公斤黃金和大量黃金工藝品,折算成現代價值,至少5000萬美元!

德雷克一次搶到的白銀,相當於明朝兩年的白銀產量,而這些金銀,原本是西班牙商隊要運輸到大明換取生絲與瓷器。

光是把這些金銀搬到“金鹿號”上,英國人就用了整整6天時間!

憤怒的西班牙海盜知道船被劫了後,布下天羅地網,尤其是在麥哲倫海灣嚴防死守。

於是,“金鹿號”得到消息後,選擇繞路,從亞洲航行。

最近的時候,“金鹿號”來到了菲律賓的棉蘭老島,來到了印度尼西亞的特爾特納島。

這個時期,大明有大量的福建兩廣地區商人在這兩個地方工作求生,並且有華人包少師與德雷克打過交道,提出要把德雷克帶回大明見皇帝。

很可惜,德雷克不願意跟著包少師去大明賺錢,因為他不缺錢。

萬曆皇帝依然不在意海外的形勢,根本不知道這一筆巨額金銀原本是西班牙商人要運往大明的。

德雷克極度不差錢,在印度尼西亞購買了6噸上好丁香,帶回歐洲,然而在海上撞到暗礁,為了活命,拋下了3噸丁香和兩門大炮為海船減重。

回到英國後,德雷克向英國王室繳納的財富,抵得上王室一年的收入。伊麗莎白女王個人投資了德雷克的船隊,單獨個人分成就可以拿到王室半年的收入。

靠這筆巨額財富,德雷克換取了伊麗莎白女王賞賜的爵位,從海盜搖身一變成了貴族。

也因為為英國帶回大量的金銀流入市場,這位曾經家中有11個兄弟姐妹的貧民、後來令西班牙海盜聞風色變的英國海盜始祖,成為了英國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英國政府當時打造的“半便士”錢幣上,圖案是德雷克的“金鹿號”,還有一首民謠叫做“德雷克的鼓”,意思是如果英國遭受危險,吹響德雷克的鼓,德雷克就會立刻前來營救。可見英國人對德雷克的喜愛。

.

“難怪遺忘了20萬兩白

銀,原來還有26萬萬兩白銀和36公斤黃金!”

萬曆皇帝躺不下去了?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眼睛都看直了:“這麼多金銀,原本應該是大明的!”

他深刻記得,天幕所說,這一船金銀原本是西班牙要運來大明交換生絲和瓷器。

大明如果有這13箱銀幣,26噸天然白銀,36公斤黃金,還有之前的20萬兩白銀和5噸黃金,國庫哪還至於那麼貧窮!

“鄭和船隊的其他水手還健在嗎?”萬曆皇帝前所未有的積極起來,詢問得不到答案後,直接派人去找人。

他覺得,祖宗的想法很好,大明就是需要出海宣揚國威,非洲都去了,美洲還沒有大明人涉足怎麼可以?

這就派人去美洲!

.

“從貧民到民族英雄……”大明海盜林鳳受到了啟發,“哪怕當了海盜也能當民族英雄嗎?”

同樣出身不高,同樣被迫成為海盜,同樣到異國他鄉尋找機遇,德雷克能變成貴族、變成英國人喜愛的民族英雄,林鳳卻在被大明和西班牙聯手追殺。

但是林鳳在海盜團內部、以及駐紮的東南亞島嶼上,很受當地人喜愛。

哪怕林鳳後來失蹤,菲律賓依然流傳著他的傳說,把林鳳從西班牙人包圍圈中逃跑的地方命名為“林鳳渠”,為林鳳塑像,菲律賓前總統馬科斯公開宣布林鳳是他的先祖。

可是對林鳳個人而言,他並不想一直做個被追殺的海盜,能封爵列侯,光耀門楣,是華夏男兒的執念。

林鳳看向占領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者,假如他把這塊領土打下來送給大明,他是不是可以封爵列侯?

緊接著立刻搖了搖頭,不,大明已經是王朝末路,大明的皇帝不是那位英國女王,不會對他這麼大方。

還不如,趕走西班牙殖民者後,自己在菲律賓稱王!

【大明缺少了西班牙的白銀,距離帝國崩塌更近一步。但是對於丟失金銀的西班牙來說,完全不重要。】

【西班牙皇帝腓力二世得知這艘船被英國海盜劫走,並沒有打算追究。因為當時葡萄牙國王亨利去世,沒有繼承人。腓力二世的母親是葡萄牙公主,他急著去接收新的王位,而且西班牙占領了美洲,黃金白銀源源不絕。】

宋明清所有皇帝,發出羨慕的聲音。

看看彆人這皇帝當得,又有王位又有金銀,再看看自己!

“娶彆人的公主就可以繼承王位,朕的後宮還有高麗公主,朕是不是可以繼承高麗王位?”朱棣突然發現自己“名正言順”的名義又多了一條。

不如,等高麗國王去世,自己作為女婿,去照顧一下嶽父的國家?

【當海外的白銀大量湧入後,大明百姓手中的白銀就開始貶值,變得不值錢的白銀能兌換的糧食和其他商品變少,慢慢形成了通貨膨脹。】

【然而等通貨膨脹暴發時,能處理這個問題的張居正已經不在了,萬曆皇帝連處理問題的心情都沒有,隻能放任問題越來越嚴重。】

【而同一時間,大明還面臨著已經殖民到家門口的勁敵——西班牙。】

萬曆年間,西班牙占領菲律賓後,以菲律賓為中轉站,從菲律賓帶著金銀去大明交易,吸取越來越多的華人來菲律賓務工。

後來萬曆皇帝以為菲律賓有金銀,派人去勘探金銀礦,西班牙本就對原來越多的華人忌憚,抓到萬曆皇帝的人,認為是想裡應外合攻擊西班牙,於是分彆在1603年和1639年,製造了兩次大屠殺,屠殺華人。

萬曆皇帝知道後大為震驚,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萬曆皇帝怒了一下,就怒了一下。

【萬曆皇帝以為,不去招惹就不會發動戰爭,但是卻不知道,正是因為這樣窩囊的行為,讓西班牙越發認為大明好欺負,就在菲律賓島上,列出了侵略華夏的戰略計劃。】

萬曆皇帝:“……”

他感覺又被嘲諷了,但是這並不是錯覺。

朱元璋怒罵:“窩囊廢!”

他老朱家的子孫,怎麼如此廢物!

【仿佛是被屠殺者的怨氣,就在那一段時間,先是西班牙往大明運輸的白銀減少,然後其他海商往大明運輸白銀的商船連續三年發生海上事故,遭遇了海難,白銀的輸入直接中斷,貨幣係統一直有問題的大明再次陷入錢荒,最終走向白銀帝國的崩塌。】

朱元璋看到這個結果,並不意外,帶著一種宿命一般的悲涼,語氣滄桑:“朕就知道大明依賴外來的白銀不可行,才發布的禁銀令,可惜,沒有解決根源問題,最終還是因為白銀亡國。”

大明立國之初就銅不足,大明寶鈔也不可行,白銀全依賴外來,這麼看來,依然沒有解決問題。

大明的錢荒該如何是好?

這些走私錢幣的商人如何整治?

不擅長經商的朱元璋突然深深地感到了疲憊,他意識到,恐怕還是得找商人來探討,還得自己組建船隊去海外開發自己的金銀礦,不然遲早會走上老路。

【假如鄭和發現西非或者美洲的金銀礦,假如大明船隊能劫走西班牙或者英國的船隊,崇禎皇帝也不至於因為白銀亡國。】

比如李自成,曾經是農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後,為了生存,先去驛站當驛卒,結果遇上裁員,失業了;

後來又去參軍,遇到朝廷欠軍餉,繼續餓肚子——明末時期,軍士同樣地位低下,武將地位不如文官,不是破產農民不會主動去當兵。

忍無可忍的李自成帶著被欠軍餉的士兵揭竿而起,無數破產的農民紛紛來投,立刻彙集了千萬大軍。

【可惜,沒有如果。先不提大明不重視工業,有沒有這個開挖的技術,連大海都出不去,挖什麼挖。】

【哪怕我給大明皇帝一張地圖,他們都沒法挖到。】

朱元璋:“……”

又被罵了。

偏偏還是事實。

財富就在眼皮子底下,看得到挖不到,好氣啊!

玄燁也非

常心動:“大明沒有辦法,難道我大清也沒辦法?”

不知道他的朝中有沒有鄭和這樣的人才,天幕連地圖和位置都給出來了,不去挖回來簡直是暴殄天物!

【曾經,我們說西洋人是蠻夷。】

【萬曆年間,西洋人說大明是蠻夷。】

西班牙使者德阿德認為明朝思想上就比歐洲落後,評論大明:“明朝人隻知事物的皮毛,其他一無所知。他們不知道幾何,除加減乘除外不會彆的計算。他們認為太陽月亮是通人性的,天是扁的,地不是圓的。”

他寫書《出使福建記》和《記大明的中國事情》,總結了自己的部分觀察:“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物產豐富。中國人有教養,溫文爾雅。中國人自以為是世界第一,除非上貢,外國人不能進入他們的國家……”

如果說前面還算客觀,後面就非常犀利:

“中國的老爺們蠻橫,百姓像崇拜神一樣地崇拜官員。中國人怯懦,日本人與菲律賓人比他們勇敢的多。”

桑德總督看完之後得出結論:主張以武力征服中國!

.

“日本人和菲律賓人比華夏人勇敢?開什麼玩笑!”武德赫赫的大漢武將們齊齊炸鍋了。

彆以為他們不知道日本和菲律賓是什麼人,漢人又不是沒打過交道。

東漢時期,日本已經派出使者來朝貢漢光武帝劉秀,當時的日本還沒有統一的國家,還是原始的部落製。

劉秀見來者矮小黑瘦,賜名“倭國”,還賞賜金印“漢倭奴國王印”,金印中的“倭奴”就是當時漢光武帝給日本人起的名字。

對日本人的印象,漢人都覺得:那倭國人竟然比我們勇敢,西洋人眼睛瘸了嗎?!

隋唐時期,與海外貿易更頻繁,見過更多日本人和菲律賓人的唐人更激動。

“我大唐的女人都比日本人勇猛!”

大唐立國之初,還健在的平陽昭公主李三娘氣得恨不得立刻率領娘子軍打去日本。

“後世的男子廢物的很,竟然被人給出這樣的評價,還不如讓我們娘子軍去!”

她越想越心動,如今太子大哥與二哥爭奪皇位爭的你死我活,天幕提到唐太宗是二哥李世民後氣氛又變的詭異起來。

李三娘聽說,父皇有意主動禪位給二哥,但是太子大哥依然不甘心,還在運作,甚至在拉攏自己。

李三娘煩不勝煩,本就有心去鎮守邊關遠離宮廷,現在有了新的想法。

天幕誇過自己之後,父皇和兄弟都對她更為寬容,她若是此時提出去打日本,遠離這片政治旋渦,不知道會不會被同意?

.

“日本人想,葡萄牙想,西班牙人也想。”朱元璋冷冷地總結,“大明簡直是一頭肥羊,人人都想啃一口,但是皇帝竟然毫無反應,廢物!”

天幕曾經講述過,日本的豐臣秀吉在朝鮮與大明作戰,葡萄牙曾借口經商占領大明海港並與大明作戰。雖然這幾次都是大明勝

利,但是耗費了大明的大量國力。

打仗打的就是錢,朱元璋可以想象,本就虧空的國庫,經曆過多次對外戰爭後,會如何空虛。

?西羚墨的作品《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或許,連士兵的軍餉都發不出來,跟宋朝末年一模一樣!

正想到兵餉,天幕就為他說出了答案。

【崇禎皇帝亡國後,大明拖欠士兵的軍餉,達到了驚人的百萬!】

【當時從南方運來的稅款,隻有區區幾萬。】

【前面我還說過,東南沿海對外商貿發達,為什麼稅款隻有幾萬?】

崇禎帝很苦悶:對啊,他也想知道。

朱元璋難得心虛:大明初年,他就因為發不出軍餉狂印大明寶鈔,沒想到一直到末年還是發不出軍餉!

這樣看來,好像不能光怪後世子孫無能?畢竟他也沒有解決軍餉的問題。

【這一點,前面提過的西班牙人德阿德知道。他在書中寫道,東南沿海的官員每餐吃50多道菜,有各種酒水,一次宴會持續八個鐘頭;】

【這一點,農民起義軍首領李自成也知道,李自成單純是從北京城官員家中搜到的白銀,就達到了3700多萬兩白銀。】

【明朝的官員,單純看工資條,堪稱清廉典範。但是再看灰色收入,就知道國庫沒錢不是沒有原因的。】

剛剛還在愁軍餉的朱元璋要氣瘋了:“50多道菜!各種酒水!八個鐘頭的宴會!”

這比他這個皇帝吃得還要好!

一個個還在哭窮,他剝皮萱草竟然都沒起到作用!

.

“大明這麼有錢嗎?”連性喜奢華的劉徹都驚呆了!

他是性喜奢華,但是大漢沒有太大的條件給他奢華,現在的奢華也就是在天幕科普各種食物的做法後,有了面點和豆製品全席。

還有許多外來食物,還在外面的土地裡。

劉徹幽幽地看向西方:“不知道張騫到哪裡了,朕也想試試50多道菜的宴席。”

他連後世的官員都比不過,真是,這皇帝當得還不如大明的小官滋潤!

.

嬴政微微皺眉:“有每餐吃50多道菜的錢財,為什麼不打造船隊稱霸海上?”

若是能製霸海洋,吃什麼沒條件?

心中更喜愛霸業的嬴政非常嫌棄:“真是短視!”

【從大明上上下下的態度可以看出,明朝亡國的不冤。】

【對此隻想說一句話:沒救了,早點完蛋吧!】

朱棣哽咽:“天幕彆放棄大明,大明還有救!”

然後再次嫌棄胖兒子:“你看看你!”

朱高熾無奈一攤手:“父皇,大明國庫的問題您都沒解決,不能怪我。”

大明的財政問題,隻能說是遺留問題。

一代代積累,越來越嚴重。

朱棣遙望天際,想著種種遺憾,非常不甘:“這一次,朕不會這麼放過。”

他眉頭緊皺:“鄭和已經出海了,不知道能不能看到天幕。”

朱高熾反過來安慰朱棣:“不要緊,鄭和六下西洋,這一次沒發現,還有下一次。”

以後,大明一定做好全面準備,爭取一次中標!

【皇帝們為了穩固統治,寧願貧窮也不要商人巨富。但是保持貧窮大家能一直被你統治?誰願意放著好日子不過非要去吃糠咽菜?】

【這裡說得就是清朝。】

【清朝的對外政策,就是“寧願貧窮也要安穩”。於是,我們見到了一個虛假的盛世,一個饑餓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