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 母係氏族與女性力量9(1 / 1)

【許多改革的太後在後來都遭到了清算,沒有得到很好的結局】

【比如呂家,比如鄧家。】

【呂雉為了加強勢力與老劉家聯姻的女兒們都是肉包子打狗,一個也沒能活著回來;鄧綏吸取前朝教訓,約束外戚,對自己的兄弟和子侄輩管束的頗為嚴格,但是也依然避免不了漢安帝一上位就對鄧家進行清算。】

許多現代網友評論呂雉的政鬥水平,說她是小學生水平。

她小不小學生不好說,但是在被大臣糊弄的程度上,的確沒有玩過周勃和陳平。

荊咕特意截取了一段影視資料,做得是周勃和陳平的前後對比。

.

劉邦去世後,呂雉還戴著孝,已經野心勃勃想要親自執政。

她招來一些陪伴劉邦打天下的開國功臣詢問:“我呂家子弟是否可以封王?”

王陵斬釘截鐵拒絕:“昔日高祖曾立下白馬之盟,非劉氏子弟不得為王,哪怕是太後的呂家,也不是劉家!”

呂雉的臉色當下就有些難看了。

誰知一旁的周勃打圓場:“高祖打天下,也大封功臣,之後大封劉氏也是封自家人;如今太後娘娘代行天子職權,呂氏也是呂家自家人,怎麼不能封呂氏子弟?”

陳平在一旁一唱一和,兩人二言兩語,連給呂氏子弟封什麼侯都安排好了,呂雉的臉色漸漸好看了起來。

她冷冷地掃了一眼王陵,看到王陵對著兩位舊臣怒目以對,把王陵趕了出去,又留下周勃與陳平談了良久才分彆離開。

被趕出去後,王陵沒有立即離開,在宮外等候周勃與陳平。

“你們這是背叛高祖!”一見到二人,王陵強烈譴責二人的背叛,誰知周勃和陳平都很冷靜,陳平語氣淡淡道:“如今當面反駁,我們比不上您。但是若論保全劉氏天下,你比不上我們。”

王陵當時不理解,還因為對呂氏封侯的反對,被呂雉穿小鞋。

但是當呂雉去世後,周勃和陳平的反應就足以說明一切。

設計奪走呂氏的兵權,誅殺呂產,殺的呂氏血流成河後,周勃才感慨:“劉氏終於平定了。”

後又迎接劉恒入宮為帝,並繼續下達誅呂令:

“悉誅諸呂男女,無少長皆斬之”。

呂雉為了穩固呂氏地位,讓呂氏女嫁給各個諸侯王聯姻,結果都不得善終。

因為曆史上劉恒的原配妻子記錄少到仿佛是被人特意抹除過,有許多猜測是說劉恒的原配妻子也是呂氏女,四個兒子和原配都是被劉恒殺死的。

荊咕沒有找到有關劉恒原配妻子的確切資料,並沒有剪輯有關劉恒妻子的片段。

但是單獨前面周勃和陳平陽奉陰違,已經夠讓呂雉憤怒了。

.

“很好!很好!”漢惠帝時期,呂後看到這一幕,再看周勃和陳平,憤怒的無以複加,“果然是大漢的忠臣,我呂氏再如何辛苦打江山,也不過是

一個暫時的管家婆!”

周勃和陳平看到天幕暴露他們的心思,

?[]?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跪了一地。

劉盈趁機提議:“母後,這江山到底是大漢的江山,呂氏名不正言不順……”

呂雉猛地出聲:“閉嘴!”

劉盈還想再說什麼,被呂雉冷言嗆道:“誰都有資格說,但是你沒有。”

“周勃和陳平是開國功臣,我不會殺他們,因為他們有功。”呂雉站起來,俯視著跪下請罪的開國功臣。她知道,他們跟天幕上一樣,表面臣服,內心從不順從。

呂雉猛地轉身,指著劉盈憤怒地罵道:“但是你沒有,你隻不過是一個廢物!”

但凡她這個廢物兒子爭氣點,劉邦至於想廢太子嗎,她至於這麼辛苦嗎!

劉盈還想說什麼,呂雉已經直接無視了這個廢物兒子,雷厲風行吩咐了接下來的命令:

“天幕曾經提到過‘文景之治’,文就是那個代王劉恒吧。”

天幕曾經提到過“文景之治”為漢武帝打下很好的基礎,說他們漢初都是實行“休養生息”。

現在天幕又說周勃在她死後迎立劉恒,那大概就是“漢文帝”了,“文”是一個很好的諡號,說明曆史對他的功績十分認可。

對比一下彆人的兒子,再想想自己的廢物兒子,呂雉越看越嫌棄,最後直接無視。

“去代國,把劉恒接回來,立為太子。”

周勃猛地抬起頭來,露出不敢置信的眼神。

突然這麼順利了嗎?

連一向沉穩的陳平也不敢置信。

呂雉冷冷道:“人終有一死,我也避免不了。我隻有一個要求,日後奪呂氏的權可以,休妻也可以,但是不可以族滅。不然。”

後面的話呂雉沒有繼續再說下來,但是話語中的意味所有大臣都聽出了其中的威脅之意。

把劉恒接回來立為太子,是捧上去,又何嘗不是一種威脅。

陳平大聲恭維:“太後英明!”

以這種形式,達成了這一出平衡交易。

大臣們齊齊讚頌呂雉的英明,讓劉漢王朝得以和平過渡。

至於劉盈,誰在乎。

劉恒不僅是太子,也是史書認證的“漢文帝”,這可是“文帝”!

如果不是呂雉還在,大臣們恨不得讓劉恒立刻上位了,劉盈哪裡涼快哪裡呆著去。

呂雉看著劉盈傻眼的狀態,第一次生出一股快意。

現在知道,沒有母親,自己什麼都不是了吧!等劉恒到了,劉盈就更會知道,自己到底有多麼廢物!

【這樣的行為讓當時的老臣都看不下去,拖著棺材到朝堂上指著漢安帝的鼻子罵。】

【最重要的是,漢安帝以為沒有鄧太後的壓製自己能大乾一番,可惜,不但沒乾出什麼事,還短命呢。】

漢安帝劉祜自幼被鄧綏扶持登基後,大權一直被鄧綏掌握在手中,他早就對此不滿,但是無力反抗。

等到鄧綏一去世,劉祜被壓製許久的恨意冒了出來,在他的示意下,有反應很快、想要抱新皇大腿的大臣立刻捏造罪名,想要把鄧氏一族問罪。

?想看西羚墨寫的《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第 43 章 母係氏族與女性力量9嗎?請記住.的域名[]?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

“陛下,鄧太後外戚鄧騭想要謀逆!”

劉祜早已等待這一刻許久,聞言幾乎不等大臣奉上罪證,迫不及待下令:“朕就知道鄧氏有此野心,謀逆乃是抄家滅族大罪,把鄧氏通通拿下問斬!”

誰知大臣們紛紛請命,為鄧氏說話:“陛下,鄧太後在世時約束外戚,鄧太後的哥哥鄧騭的兒子鄧鳳接受了賄賂,鄧騭將妻子和兒子的頭發剃光,以謝罪天下,鄧氏從無呂氏外戚之惡,斷不可能做此謀逆之罪!”

新皇擁護者立刻反駁:“證據確鑿,大司農莫不是在包庇鄧氏?”

大司農朱寵嚴詞厲色反問:“鄧氏無罪,大人為何非要無中生有,捏造是非!”

朝臣立刻分為兩派,激烈地爭鋒起來。

“鄧氏野心勃勃,還想要迎立年幼太子劉勝為帝,是想再演垂簾聽政野心!”

“笑話,太後都過世了,誰去垂簾聽政?”

“外戚之患何止是太後一人?太後過世,外戚可沒過世。”

“太後在世時,平複冤假錯案無數,為何太後一過世你們就要製造冤假錯案,這讓太後死後如何瞑目!”

“外戚勢大……”

辯駁到最後,在大司農朱寵激憤之下以死上諫,才讓劉祜平息了鏟除鄧氏的念頭。

.

“看來我約束兄弟果然沒錯,大臣們沒那麼厭惡鄧氏。”鄧綏前面被好一通誇,聽到呂氏被滅族,還擔心自己去世後鄧氏也被滅族,聽到現在,才終於放下心來。

至於劉祜對鄧氏想打壓,鄧綏反倒是不在意。

哪個帝王不厭惡外戚勢大,她不願意還權給劉祜,又何嘗不是看出劉祜對自己、對鄧氏明顯有恨意。

在她還活著的時候就還權,豈不是會跟秦宣太後一樣被廢,然後死的更早。

政治鬥爭,從來是你死我活,沒有因為感激讓權就大發慈悲。

鄧綏一直約束外戚,早就料到下一任帝王會打壓鄧氏,鄧氏在她在世時表現好一些,大臣們哪怕是為了皇室、為了劉氏名聲,也不能滅族鄧氏。

鄧綏微微一笑,就把劉祜的怨恨拋到了腦後。

聽天幕說這還是個短命鬼,也沒什麼太大的能力,不足為懼,還不如趁著自己在位,再多乾點實事。

她相信,自己有了天幕這樣的神跡,這一世一定能做得更好!

【帝王們打壓後宮打壓外戚時從不手軟,卻從沒想過,史書在評價功勞時真得會在意執政者的性彆嗎?】

【人民會記住的是統治者的功績,統治者為了政治目的各種抹黑女性,還不如好好當皇帝,在功績上超過女性。】

嬴政深以為然地點點頭。

嬴政面臨的不僅有一個

不省心的趙姬,還有想要奪權的趙姬情夫和私生子,但嬴政也隻是殺了那嫪毐和私生子,滅了嫪毐的二族,對趙姬隻是囚禁起來。

他不在意趙姬是自己活著的黑曆史,也是自信他的功勞“德兼二皇,功高五帝”

“?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嬴政面對著離自己最近的長子扶蘇,伸出自己的手掌,然後狠狠一握。“這大秦,誰敢忤逆朕?”

就算六國之人躲在暗處搞什麼行刺,不也是偷摸行刺,誰敢與他兩軍對陣,誰敢與他光明正大博弈?

想起荊軻刺秦時看到自己就嚇得露餡的秦舞陽,嬴政露出輕蔑的笑意。

那群躲在暗處的老鼠,連站在自己面前與自己對視的勇氣都沒有。

【大家比較熟悉的太後天團我就不繼續介紹了。】

【今天主要介紹一下來自民間的女科學家女發明家,她們為曆史做出了巨大貢獻,可惜有的卻連名字都沒有被留下。】

【最早的有記錄的女性發明家,應該就是雨傘的發明者,雲氏。】

公元前450年,魯班正要出門,妻子雲氏連忙追了出來,手裡還提著一把自己剛剛做好的雨傘:

“看天色又要下雨的樣子,把蓋帶上。”

“家有賢妻如有一寶,日後我再也不用擔心下雨會淋雨了。”魯班笑哈哈說著,正好聽到天幕上提到他妻子,頓時一喜,“夫人你看,天幕在誇你!”

剛把親手做得雨傘遞給丈夫的雲氏一愣:天幕說得是她嗎?

【雲氏是魯班的妻子,相傳她因為心疼丈夫出門乾活要淋雨,專門做了一個可以打開和合攏的木質機關架,在機關上覆蓋了一層牛皮,就成了最早的雨傘。】

連魯班都出來了,雲氏頓時明白:真得是自己!

她看著手裡的蓋臉上的喜色掩蓋不住,想不到給丈夫做得這個小玩意,還能讓她青史留名!

木質機關架就是最早的傘骨,因為先秦時期紙張還沒發明出來,用絲帛也不能防水,雲氏選擇的是用牛皮。

“傘”這個字是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才發明出來,基本上涵蓋了“傘”所有要素。

在根據《史記》來看,最早的“傘”叫做蓋,“孔子出行,雨而無蓋”。

包括以前的“華蓋”也是“傘”的一種,被用在貴族的儀仗隊中用來展示階級屬性,也同樣用來遮陽。

【雨傘比蓑衣鬥笠更方便攜帶,也更靈活,發展到現代依然在使用。】

【而且我們有了更多的花樣,除了傳統的直柄還有折疊傘。】

【對於古人來說,可能對機關傘更有興趣,因為機關傘還可以當拐杖,當兵器。】

天幕放出了一係列的傘。

油紙傘,太陽傘,直柄傘,折疊傘,自動傘等等。

五花八門的圖畫和各種各樣的材料,讓天幕下的各朝工匠看得眼花繚亂,同時

啟發了新的靈感。

“啊,那個折疊傘傘骨是什麼可以折疊又可以展開的?好像不是竹木是金屬?”

魯班也顧不上出門了,跟妻子雲氏在院子裡商議著。“那什麼自動傘按得哪裡,怎麼一下子突然彈開出去展開了?”

雲氏很不理解,那麼漂亮的傘一看就是女子喜歡的,為什麼一面是漂亮的花朵,一面是黑壓壓的顏色:“那布面的傘是塗了桐油嗎,那麼防水?還有傘面怎麼是黑色,這黑色有什麼特殊之處?還是說這是後世的大秦人的傘?”

在另一邊,墨子拿著樹枝在地上一邊畫傘一邊跟弟子們商議:

“那迷你的傘怎麼一下子變得巴掌大,一下子就變得那麼大?”

“那傘骨用得什麼金屬,為什麼折疊起來不會斷?是鐵嗎?”

……

不懂行的古人看到了隻是覺得“好好看”“好想要”,但是懂行的工匠眼裡則是抓耳撓腮,恨不得鑽進天幕裡,把傘拆開去看裡面的機關。

最後,是荊咕特意找到的機關傘視頻。

鐵柄傘骨的機關傘,傘面可以當盾牌,傘柄中空,內部藏有細劍,可以隨時抽出細劍行刺。

嬴政:嗯?這機關傘,好像有些眼熟?

【秦始皇陵兵馬俑中發現的珍貴的青銅馬車,車上就有一柄圓形的很標準的傘,是青銅打造的,已經有了現代傘的標準傘骨和傘架。】

【這架青銅馬車最出彩的地方是它的青銅機關傘。機關傘構造十分精妙,傘座和傘柄以自鎖式閉鎖相連,可以輕鬆打開和鎖死。傘座上還有調節角度的機關,能夠根據太陽的方位調節青銅傘的位置。傘柄上還有扣鎖杆,可以有效防止傘柄在馬車劇烈晃動時折斷。】

【傘柄和傘蓋的連接處采用了華夏曆史上第一個青銅齒輪,可以讓傘柄均勻承受傘蓋的重量,更加輕盈也不會影響馬車的行進速度。】

【最重要的是,這把青銅傘還可以用來禦敵。傘柄內藏有利器,隨時可以變換成一把長矛,而傘蓋也可以當做盾牌來使用。大秦的工匠真是為總是被行刺的始皇帝操碎了心~】

大秦工匠們淚流:啊,總算有人說出他們的心酸了!

當個大秦工匠容易嗎,又要質量好又要好看,還要能防刺殺,生活用品也能做出武器的功能,跨界哪有那麼容易!

宋朝,沈括瘋狂畫畫做筆記。

“好多傘!好多機關!”

後世的傘好厲害,秦始皇的青銅馬車和青銅機關傘原來也這麼厲害!

沈括沉迷為自己的新書又找到了新的靈感,還不知道,自己的《夢溪筆談》將會因為天幕變得越來越厚。

明朝,宋應星連科舉趕考的書都顧不上看了,忙忙碌碌畫圖,整個大腦都沉浸在猜測各種自動傘機關傘的機關裡去,一時之間什麼科考失意都顧不上了。

嬴政看著天幕放出的青銅馬車展覽圖和各種新聞介紹,看著那誇張地介紹,有些無語。

行吧,知道後世對他的始皇陵愛得

深沉,

沒想到喜歡兵馬俑也就算了,

馬車都這麼喜歡。

還說什麼千古第一“豪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座駕,有這麼誇張嗎?

這麼喜歡他的馬車,他要不再多放幾輛?

嬴政剛想到這裡,立刻想到自己被盜墓。

算了,放他用報廢了的,可以留給後世研究,但是幫助盜墓賊就算了。

【西漢時期,巨鹿人陳寶光的妻子發明了一種精密的紡織器械,叫做織花機。】

【相傳,陳寶光之妻曾在漢宣帝時期,被霍光請去家中傳授霍家女眷如何織造錦緞。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紡織工,她通過對傳統紡織機進行改造而發明出了織花機。可惜這樣優秀的發明家卻沒有留下任何名字,隻能說曆史總是習慣性的忽略女性,讓女性自己都以為是尋常。】

高高的府邸門口,一輛馬車停下,馬車裡下來一位有些拘謹的年輕婦人。

早已等候在此的管家上前打量一番婦人身上的錦緞,看著她錦緞衣裳上的花紋做工,十分滿意,態度也恭敬起來:

“陳夫人,這邊請,聽聞您織造錦緞技藝高超,霍夫人和家中女眷已在宅中等候您已久。”

.

朝堂上,漢宣帝劉詢看向霍光:“尊夫人給家人請了陳夫人教授織布?”

霍光一愣,這才想起自己府上的事:“的確,那位夫人還在霍府上,聽說她善於織錦緞才請來的,未曾想到她還能發明織花機。”

錦緞,起源於華夏,被稱為“一寸錦一寸金”,在普遍以“絲”作為偏旁部首的布料中,它以“金”作為偏旁就足以說明它的地位,也被叫做“金帛”。

在華夏這個絲織大國的所有織物中,以錦工藝最為繁複,價值最高。

織造錦緞的工序複雜,機器也複雜巨大,技術隻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陳寶光之妻在教授錦緞的過程中,改造傳統紡織機再發明織花機,是更為了不起的成就,這樣的成就卻被記在一個男人,她的丈夫身上。

她的丈夫可能連怎麼織布都不會,更不用提發明織花機。

【泯沒女發明者的名字不僅僅是女性姓名的事,發明者的很多想法和理念,隻有自己才知道。如果沒有很好的繼承,到後面想要繼續發明就很難了。】

【尤其是紡織業,在古代基本上是專屬於女子,不記錄下女子的名字,不獎勵女發明者本人,如何促進其他女子去發明創造?】

【在漢代之後許久,女子在紡織業上才有新的創新,但那時已經與漢朝無關了。】

明清賞賜貞婦除了給家族免除徭役,還會給貞婦本人實在的祿米賞賜,和誥命賞賜。

不同的誥命等級,代表著不同的特權和實質待遇。

這也是明清時為什麼那麼多女性願意辛苦守貞,不光是洗腦——畢竟不識字的底層女性還是很多的,也因為實實在在的獎勵。朱元璋出身於底層,很明白老百姓的心思,吹再多,也不如實實在在拿到手裡的賞賜。

【朱元璋在給百姓普及《大明律》時,

特意做了一套《大誥》,

普法效果非常好,為什麼呢?】

【因為《大誥》本身,對百姓就是一套護身符。】

明初年間,村民吃飽飯,沒有去乾農活,反而先把《大誥》拿出來翻閱一番。

村民看著也不是多識字的樣子,但是《大誥》有圖畫,遇上不認識的字就能結合圖畫猜一猜什麼意思。

劉徹還在奇怪百姓怎麼這麼耐心學法律,還是說後世法律嚴苛百姓不得不學?

“交稅了!交稅了!”一位凶神惡煞的地方官帶著兩個小吏來村裡催收,村民上前質問:“我們今年的稅明明已經交了,哪裡又來什麼稅?”

“老太爺要過壽,你們就要交過壽的稅!”地方官理直氣壯壓榨村民。

劉徹本以為,要上演一出學過法律的老百姓用法律回擊地方官,還在搖頭說著是無用功,強龍難壓地頭蛇,何況是毫無勢力的百姓。

誰知下一秒,村民根本不跟官吏講什麼法律,一番糾纏不清後,一村人合夥,你從家裡拿麻繩,他從家裡拿紅布,最後還拿一本《大誥》。

在一村人的合夥下,把官吏全給綁了起來,然後用紅布捧著《大誥》頂在頭上,朝京城走去,氣勢比官吏還囂張:

“狗官,看你再欺壓鄉裡,我去找皇上為我們平冤!”

劉徹目瞪口呆!

天幕裡的官吏在罵“刁民”,天幕外的劉徹也很想罵一聲刁民。

這麼野蠻,這是要造.反嗎?

可是看說要去找皇帝告狀,又不像。

還好天幕解釋了:

【《大誥》是一套類似圖畫書的《大明律》普法書,它裡面用各種故事給百姓講述大明法律允許做和不允許做得事,平時百姓沒有事情做時拿出來當故事書看也可以打發時間。】

【而且最重要的是,朱元璋規定,如果百姓遇到了冤情和狗官,可以把官員綁起來,百姓頭頂《大誥》上京伸冤。】

【這樣實實在在的好處才讓百姓人人家裡珍藏一本《大誥》,實實在在地願意去看去學習,也讓官員被約束不敢太過徇私枉法。】

【各朝各代要鼓勵生產,還不如像朱元璋一樣,給出實實在在的好處,讓本人封賞揚名,然後畫成故事傳揚出去,刺激更多人去生產和創新,進行良性循環】

難得被誇獎的朱元璋長舒了一口氣。

沒錯,他出生底層,他最懂老百姓的心思。

什麼榮耀家族,榮耀鄉裡,都不如實實在在的好處。

百姓試錯成本低,能活著就已經很艱難了,能讓自己多一條活路、讓自己活得更好,才會主動去接受去學習。

他聽著天幕上講述的用實在的封賞和名字來刺激生產創新,不由地看向大臣們。

大臣們被朱元璋最近的陰晴不定嚇得不輕,一個個被看得噤若寒蟬,不敢出聲。

卻不知朱元璋根本沒想他們,而是在想大臣們家中

的女眷。

小小的物資封賞對百姓有用,但是對已經享受著榮華富貴的官宦人家的確沒有任何吸引力。

那麼富貴人家喜歡什麼?

名。

假如某位富貴人家的女眷也做出新式紡織機,他讓人把那女子的事跡畫成書籍,傳遍大明天下,並且特意說明是出自某某家族,整個家族還能無動於衷嗎?

“天幕主意不錯。”朱元璋緩緩開口,看著大臣們豎起耳朵緊張地聽著,自己一字一句緩緩說出這大明變革的開始:

“今若是眾位卿家家中有女眷能再次改良織布機,朕按天幕所說,願意給她名聲封賞,幫她揚名天下,也幫她的家族揚名天下。”

眾臣一片嘩然,他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兒子們也很震驚。

朱元璋沒有管大臣和兒子們怎麼想。

他冷酷地想著:天幕不是譴責明朝人殉和纏足嗎,想讓他放過那群女子,首先得讓他看到,不纏足不人殉後,女人能有什麼用處。

對帝王而言,江山社稷才是最重要的,什麼虛名,都抵不過“有用”。

.

聽出天幕的意思,霍光非常主動:“陛下,臣明日就讓陳夫人入宮覲見陛下。”

“善。”劉詢非常滿意,也很配合,“天幕說得不錯,這紡織本就是女子所擅長,明日讓宮中女眷和大臣家眷一起前來觀摩學習,若是有青出於藍者,按天幕所言,給她封賞揚名也未嘗不可。”

大臣們一想起家中女眷都有揚名的機會,肉爛在自家鍋裡,一片讚揚之聲。

君臣和諧之際,劉詢飄飄然,還不忘開玩笑:“天幕都說了我大漢開明大氣,既然誇‘老劉們’好多次,總不能讓後世子孫失望。”

“是,大漢可不是那小家子氣的明清。”霍光也笑,大臣們附和著,在說後世朝代的壞話中達到了難得的統一戰線。

天幕帶給他們的驚喜遠不止一個織花機。

【除了織花機,二國時期,還有一位厲害的女性,史書上記載她被稱為趙夫人,是吳國丞相趙達的妹妹,為華夏繪製出了第一幅真正意義上的軍事地圖。】

二國時期,吳國孫權招來丞相趙達:“聽說你妹妹很擅長畫畫,不知可否為我畫一幅軍事地圖?”

趙達應孫權的要求,已經把妹妹趙氏帶上前來。

孫權親自詢問:“聽說你擅畫,我現在需要一副作戰使用的地圖,你看看你能畫嗎?”

趙氏恭敬回道:“繪畫容易汙損褪色,太脆弱了。而且軍戎無常,軍事地圖需要時時觀看,更易磨損。賤妾粗通刺繡之技,不如將那二山五嶽、五湖四海以及城邑村鎮繡於方帛之上,這樣既耐磨耐損,又便於攜帶,豈不更好?”

孫權點頭:“你且試試。”

此後,孫權特意給了趙氏從軍行走權利,跟在兄長趙達身邊,到處行走,觀看,先繪畫做簡略記載,然後繡出更精彩的畫面。

她晝夜不休,白天觀察繪畫,夜晚回去刺繡。

在這樣緊趕慢趕的忙碌下,趙氏終於在孫權要求的時間內繡出了一幅“九州五嶽之勢”圖。

刺繡地圖被呈上的那一天,孫權與自己的心腹大臣們同在自己的軍賬重,看到刺繡圖,連連誇獎:

“妙啊!妙啊!”

孫權愛不釋手:“你不僅‘畫絕’,也是‘針絕’!”

因為對趙氏極為滿意,孫權將她收入自己後宮,被人尊稱為“趙夫人”,因此她在曆史上留下的名字是“趙夫人”。

.

“不錯!妙極了!”劉徹拊掌大笑,“針鑿女工本就是女子擅長之事,朕怎麼沒想到讓女子來繡軍事地圖?這可比那過於簡略的圖畫清晰多了,而且更便於攜帶。”

絲帛的地圖遇到雨水依然會被弄的墨跡臟汙,看不清楚。

換成竹簡又太過沉重,目標也太過明顯,被偷走就是大損失。

“讓宮中女子和民間女子都嘗試一下,有善於刺繡軍事地圖者,召入宮中專門刺繡地圖!”劉徹當機立斷道。

軍事地圖太過重要,專門刺繡地圖的機構必須被朝廷掌管,宮中本就有專門司掌刺繡的女繡娘,現在劉徹決定往軍事方向發展,就得看繡娘們有沒有畫軍事地圖的能力。

【除了本就屬於女子的紡織業,刺繡行當,還有許多女子在傳男不傳女的行當裡自力更生,創造出了璀璨的曆史】

【這裡先簡單介紹一下華夏古代十大女名醫】

天幕先挨個放出“十大女名醫”的名字、朝代和籍貫,包括知名度比較廣闊的“四大名醫”義妁、鮑姑、張小娘子、談允賢,還有曾懿、淳於衍、胡愔、邢氏、蔣氏、方氏,她們都具有出色的醫術。

每一位,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醫術在古代不受重視,從先秦時期醫家就被認為是不入流的百家,漢朝時期儒家對百家進行分類時把醫家更是分類到方士一流,可見秦漢時期醫巫不分家,讓很多文人士大夫也對醫家不信任,保持著懷疑的態度。

但是嬴政非常重視醫術,或者說整個大秦都很重視,還有“醫療外交”。

嬴政認真聽著天幕,對夏無且更加和顏悅色:“多帶些女弟子,朕相信你。”

後世都可以有女名醫,大秦一定也可以!

夏無且欲哭無淚:早晚有一天累死在太醫院!

.

天幕放出了一係列的“古代女名醫風采剪輯”。

從最早的西漢開始,華夏已經有了專門設置的“女醫”,當時稱之為“視產乳之疾者”。

女醫義妁是華夏史書記載中最早的女醫生,也是華夏曆史上唯一的女禦醫。

“義妁治愈太後有功,封義妁為大漢女國醫,封義妁之弟義縱為中郎,補為上黨郡令——”

宦官細長的宣旨聲音響徹天幕,也響徹了天地間。

儘管古人還不知道當世不被重視的醫術有什麼好重視的,聽到這一聲宣旨,再底層的人也能聽懂:

女醫義妁因為醫術高超,治愈當朝太後,不但自己被封為國醫,連弟弟也被封官了!

——老百姓隻要知道,女子學醫還有這麼實實在在的好處,就能更有動力,允許女子去學習更多方面的知識。

這還隻是一個開始。

西晉初年,鮑潛光正在給病人行艾灸。

艾灸時煙火繚繞,飄過幾千年,飄到了後世,飄到了廣州市的二元宮。

在二元宮大殿上,掛著一副“鮑姑艾灸穴位圖”

,它的面上香火不絕,同樣煙火繚繞。

香火飄出宮殿,飄到了二元宮外,讓古人看清楚二元宮正中間的雕塑:

鮑姑,也正是鮑潛光。

二元宮原名越岡院,是東晉南海郡太守鮑靚為其女鮑姑在此修道行醫而建。

後人為紀念鮑姑,在此立像祀奉,稱鮑姑祠。

——這對古代的老百姓而言,又是一個讓人羨慕到眼紅的好處:

學醫不僅僅能得到現在的賞賜,還能得到後世人建立生祠雕像,香火祭祀。

“快快快,把‘鮑姑艾灸穴位圖上’的人體骨節經絡、五臟六腑記下來!”

而對古代的醫學家同行而言,這是大好的機遇,還不趕緊畫圖乾什麼。

但是天幕上的女名醫,遠遠還沒結束。

他們隻能一邊看天幕試圖用眼睛把穴位全部記下來,一邊手上急急忙忙畫圖記錄。

一會兒是在宋朝,張小娘子擅長以刀割下癰瘡,淡定地讓背上癰瘡開始腐爛的病人趴在病床上,自己拿著小刀,眼疾手快地開刀,去除膿血,割掉壞死部分,然後進行表面的清創處理,最後是淨手上藥;

從頭到尾,她的表情冷冽鎮定,面對血肉模糊的傷口,仿佛跟面對日常殺雞做菜的雞沒什麼兩樣,把本以為女子卑弱的班昭都給震懾住了。

一會兒面對女子產後血崩的談允賢,雖然剛剛幫產婦接生過後累得滿頭大汗,但是這時看到血崩並沒有驚慌失措,冷靜地打開自己早已準備好的藥包、針灸包,吩咐幫傭婆子準備熱水幫忙處理;

猩紅的血液流了滿床,女子的慘叫不絕於耳,哪怕早就知道女子生育危險的男人們,看到這一幕也嚇得腿軟。

這時再看從頭到尾一邊處理女子病情,一邊安撫孕婦的談允賢,終於生出了許多佩服。

天幕適時放出影視劇談允賢的片段,介紹道:

“談允賢,明朝女神醫,被譽為華夏古代四大女名醫之一。

談允賢自幼聰慧,秉承家學,從十來歲時“晝夜不輟”地攻讀各種醫學典籍,著作有《女醫雜言》一書傳於世,其中記錄有31例行醫經過,都是比較成功具有參考意義的醫學案例……”

——即使時隔幾百年,後世依然記得這些女名醫的名字,記得她們的貢獻,演繹著她們的故事,傳唱著她們的傳說。

“很好,是大明的女神醫。”朱元璋聽到是大明女神醫,滿意中帶著些許驕傲:看,大明女子也是有優秀人才。

能被後世認可為“華夏古代四大女名醫”,

可見這位女神醫談允賢的能力極其優秀,

就是不知道是大明哪一朝代。

“史官好好記下,也讓民間找找。”

若是民間找不到,記下來給後世子孫看也好,能給皇室留一個治病機會。

此時才剛繼承衣缽的談允賢不知道,隔著好幾個朝代的朱元璋已經正式把她的名字寫入史書。

聽到天幕的誇獎,談允賢喜不自勝,比她反應更快的是正在找她看病的女病人。

“談神醫,是你!”

“是啊,是我。”談允賢含笑看著天幕,“不過我的書還沒寫出來呢。”

但是既然天幕提了寫得是她的行醫過程,那她完全可以現在就開始寫,一定會寫得比曆史上的更完善,更好!

^

一會兒是清朝時期,思想先進、不但能治病還能治國的曾懿,她剛送走一位治愈的病人,立刻回到自己書房奮筆疾書,寫下《古歡室叢書》。

《古歡室叢書》由《女學篇》、《醫學篇》、《中饋錄》二個首要部分組成一套書成形。

《醫學篇》裡記載了她一生從醫的各種病症和治療經驗,《女學篇》記載了在清朝末年鴉片戰爭爆發後,她認為治國不僅需要治病,還需要治人,強國需要強人,女子也需要接受教育的先進思想,《中饋錄》以持家為主,還記錄了許多食譜。

女學教育應該以二樣為主:一是“教育子女,各儘義務,所以培植國民之基礎”;

二是“勤儉勞苦,家給人足,所以籌劃家政之根本”;

二是“醫學衛生,以保康強,所以強大種族之原理”。

……

曾懿一直落下最後一筆,鄭重地將它合上封面,放下筆。

下一秒,書封面煥然一新,有了新的面孔。

到了現代,1933年,蘇州國醫書社將該書重輯為《診病要訣》、《雜病秘笈》、《幼科指迷》、《寒溫指迷》、《婦科良方》、《外科纂要》6種,取名為《曾女士醫學全書》,讓現代人得以繼續學習曾懿的書籍,學習她的醫學和教育學理念。

.

“後世竟然還在學習你的書!”曾懿的丈夫比妻子還激動。

學問傳到後世,還被後世重新刻印成如此精美的書籍學習紀念,曾懿本人也沒想到自己還能有這樣的成就。

她感覺自己的手有些顫抖,仿佛那些熬夜寫書時的回憶陪著她一起興奮,每一滴墨水,每一個文字都在響應她的情緒。

.

長孫皇後從看到天幕的見血畫面開始,就握緊拳頭,再看到女醫們面色堅定地進行治療,眼裡又是佩服,又是欣賞。

原來,女醫也可以如此優秀。

李世民擔憂地看了一眼臉色微微泛白的長孫皇後,見到她微微搖頭示意無事。

“這民間女醫果然優秀,連明清都能出女名醫,我大唐也可以。”李世民聽到天幕裡的女名醫沒有大

唐的,

頓時生起一股好勝之心。

“我大唐太醫院同樣有女醫,

怎麼一個都沒上,莫非是民間的才更厲害?”

大唐的宮廷是有明確的女醫,但是充作“官戶婢”,也就是屬於宮廷官家的婢女,地位並不高,人選也是從罪臣女中選取出來,要求年二十以上二十以下、無夫無子女,接受宮廷太醫署的教導,臨時學的醫術。

這種臨時抱佛腳的醫術,可以想象並不高,這也是當時觀念認為女子生產是血汙、不吉利的原因,隻能選取地位低下的罪女婢女,而且在宮中學醫後,基本上也無緣出宮嫁人,會一直老死宮中,是一個苦差事。

李世民與宮中女醫打交道少,並不是很清楚,但是長孫皇後知道。

她甚至能猜到為什麼大唐沒有女名醫。

連宮中的女醫都對醫術避之不及,戰戰兢兢治人,民間的女醫又怎麼會願意學習,不願意學習怎麼變得更厲害?

【清朝還出了很多優秀的女神醫。】

【安徽歙縣的中醫蔣氏,精通醫學,首創“人造□□學”;】

【安徽歙縣的中醫毛氏,精通兒科,是坐堂女醫師。這二人是婆媳,婆媳醫術相傳,十分厲害。】

【內蒙古的娜仁·阿伯,是一位蒙古族的中醫,最擅長的是骨科;】

【湖北漢口的僧尼了然,是一位擅長骨傷科的出家人;】

荊咕簡單介紹一番女神醫,每一個名字都幾乎在曆史上被忽視,連名字也記載不全,有關醫學創舉的相關記載幾乎是一句話帶過,資料非常的稀少。

她們沒有留下書籍傳世,也讓後世人非常遺憾。

【除了女神醫,還有女科學家。】

【清朝王錫惠,字樹百,江蘇省吳江縣震澤鎮人,哥哥是有名的天文學家王錫闡。她精通勾股定理,數學家,天文學家,根據道光年間《震澤鎮誌》寫有著作,《樹百算學》和《唱隨集》,可惜如今已經失傳,大家隻知道她的哥哥王錫闡。】

【清朝時期的葛宜,是一位優秀的數學家,天文學家,通曉西方科學,能以儀器觀察星象,寫有著作《玉窗遺稿》。】

【物理學家孫細娘,自製高僅1寸的自鳴鐘,手藝技術可能不亞於當時的宮廷禦用工匠。】

“細娘,天幕說得是你嗎?”正在旁觀女兒半成品自鳴鐘的孫母突然聽到女兒的名字,抬頭仔細聽,一聽到具體的介紹僅1寸高的自鳴鐘,再看看面前的半成品,頓時確定了:“沒錯,是你!”

“好像是。”

孫細娘呆呆地看著天幕,喜悅過後,又有了苦惱:她的自鳴鐘還沒做成功,天幕已經提前誇了,突然壓力好大。

萬一做不出來怎麼辦?

不,一定可以,西洋人可以做,華夏人憑什麼不行。

孫細娘想到這裡,猛地湧現無限動力,一握拳:“來,我們繼續,天幕都說了我能做成功,我肯定能成!”

【可能有人好奇了,前面不是說清朝又是纏足又是冥婚又是打旱魃嗎,怎麼還有這麼多女科學家女名醫?】

【沒錯,無論是科學家還是醫學家,都需要知識的積累,需要教育的傳承。】

【接下來,我將為大家講述一下,華夏曆代的女性教育,以及清朝時期在特殊環境下的特殊的女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