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國9(1 / 1)

【兩千年前,華夏與古羅馬一樣驍勇善戰,靠的不僅僅是秦漢時期幾位將軍天才級彆的指揮能力,還有多方面的物質條件】

【首先,為大家講述決定軍隊戰鬥力的物質條件之一——兵器】

【華夏兵文化起源於先秦,在春秋戰國時形成係統,兩漢時期稱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秦始皇作為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的皇帝,不僅車同軌書同文,統一了文字和度量衡,也統一了兵器】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為鐘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能大規模銷毀青銅兵器,是因為朝廷已經掌握了鐵兵器生產,能滿足當時戰爭的需要】

天幕中放出了考古的畫面。

三四個穿著工作服的考古工作者,蹲在兵馬俑坑裡,有的在用小鏟子小心翼翼地鏟去剛出土文物的土壤,有的在用刷子細致地刷走上面的灰塵。

而這些文物,有青銅劍、青銅弩機還有一些箭簇。

視頻畫面一轉,剛剛從兵馬俑坑中挖出來的文物出現在了方方正正的室內,考古工作者開始小心翼翼清理上面的鏽跡,用各種工具研究它的年代、工藝。

面對記者的采訪,考古工作者激動地表示:“這是剛從秦兵馬俑坑中出土的青銅弩機,經過科學檢測,我們發現,每個弩機的形狀和銅錫配比居然一模一樣!同時出土的劍、弩機、箭頭,還有矛和戈竟然都是按照相同的技術標準鑄造的!”

扶蘇震驚地看著天幕公開後世人的盜墓活動,還以為父皇要暴怒,沒想到看過去卻發現,嬴政冷眼看著這一幕,冷靜地仿佛是在看彆人的墓被盜。

嬴政手背青筋暴起,幾次已經將手搭在了腰間劍柄上。

很快,他作為一位眼光卓越的帝王,已經看出後世對自己陵墓謹慎的保護姿態,並不像是破壞。

最重要的是,後世距離現在太久遠了,幾千年的時光,暴怒也解決不了什麼。

嬴政最終鬆開手,隻淡淡感慨了一句:“相邦當年辛苦了。”

這裡的相邦,指的是呂不韋。

呂不韋當年就是秦國武器裝備製作的最高監管人,他的下面是工師,工師下面是丞,最後是親手製作武器裝備的工匠。

工匠製作武器時會刻上自己的名字,無論是哪個環節出問題都可以通過名字追查到負責人。

秦律嚴苛,追查到自己會有什麼結果,可以想象。

在這樣嚴厲的政策下,大秦的兵器和各項工程,質量是絕對沒有豆腐渣工程這麼一說,幾千年的保質期都不過期。

【西漢時期,特彆是漢武帝以後,鐵兵器已經基本取代銅兵器】

【漢武帝明確將冶鐵官營,不僅在全國重要的產鐵地都設置了鐵官,還派人在不產鐵的地方收集廢鐵回爐,冶鐵煉鋼技術進一步推廣,有了高爐冶鐵、百煉鋼技術、淬火技術和鼓風技術】

【秦漢時期,鐵兵器開始大量使用,並且遠射程的弩箭在戰爭中占據重要地位,鐵製的鎧甲等防禦設備得到發展】

【漢朝時期,由於弩機是對付匈奴騎兵的重大殺器,弩機在漢朝得到了更大的改進和發展】

剛剛還在擔憂自己被盜墓的劉徹,下一秒就看到天幕上出現了新的陪葬品,來自大漢陵墓的陪葬品。

這一次展示的隻是單獨的弩機,但是劉徹總覺得弩機越看越眼熟,甚至懷疑是從自己的茂陵中挖出來的,就差沒直接臟話罵出聲。

天幕上,漢朝銅弩機局部放大,展示與秦朝弩機不同的細節:銅鑄的機匣。

旁邊有文字解釋:機匣,古代稱之為“郭”,使用銅郭後能提高弩的初速。

【除了單人弩機,東漢時期還出現了腰引弩】

天幕上又出現一名壯士弩手,弩手坐在地上,用雙腳向前蹬弓,當弩箭被拉弓射出後,嗖的一聲快速化作一道殘影。

——由於腰引弩是用係在腰間的拴鉤曳弦張弓,弩箭的彈射力更大,速度更快。

劉徹與嬴政此時在不同時空齊齊眼前一亮:“記下!”

這是來自後世的利器,可以提前使用,而且目前的工藝條件可以滿足。

【從兵種上來說,秦朝時期,作戰主體主要是車兵、步兵、騎兵、水兵,從一開始的單一作戰演化為協同作戰】

【漢朝同樣很重視水軍,建立了一支擁有4000餘艘戰船、20多萬水兵的樓船軍】

【公元前109年,漢將楊仆甚至帶領水軍5萬人渡海作戰,開創了我國古代海軍大規模渡海作戰的先例】

“戰船,樓船,海軍。”朱元璋記住了這幾個重要詞彙,依然看著天幕,冷聲呼喚最善戰的朱棣:“老四,記住了,咱大明的水軍也不能比暴秦差。”

朱元璋當初征戰四方時,不僅吃過火器的虧,還吃過水軍的虧,與陳友諒鄱陽湖大戰時差點喪命。

包括執行海禁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明軍不善水戰,出海作戰時屢屢吃虧,每次都讓張、方餘部海上逃跑。

現在朱元璋知道海外大國野心勃勃,已經有心思放棄海禁,那自然是得大力發展水上戰鬥力。

朱棣有點懵,他也是馬背將軍,擅長陸地上作戰,怎麼點名讓他發展水軍了?

但是朱元璋對兒子們的信任向來是高於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們,既然開口了,由不得他不應,隻好硬著頭皮先答應下來。

【許多人以為秦漢時期沒有軍醫,也是誤解】

【秦漢時期有了軍隊中的醫官,懂得用膏藥、湯藥、丸藥、散藥、醴、滴、栓、丹藥等來治療士兵的各種疾病】

“昔日先帝時期,晁錯曾建議招募人民移至邊塞時特意要求設置醫藥救治疾病,讓許多遷移人口不至於水土不服生病。”劉徹再次想起景帝時期的晁錯。

“晁錯真乃大才也!”

主父偃眼神微微閃爍:陛下這是不是暗示,他也想削藩了?

【《史記·倉公列傳》記載,倉公淳於意在軍隊中“為人治病,決死生多驗”,首創“寸口”切脈診斷法一直沿用至今】

【東漢時期,交趾之戰中,軍中醫官讓全軍將士飲用“薏苡”以預防疫病,起到了作用】

【漢恒帝時期,皇甫規在羌族作戰,因軍中疫病流行,皇甫規把病人集中安置在指定的空房中,並且親自巡視給與湯藥,這也是我國“時疫野戰醫院”最早的記錄】

聽到天幕屢次提起漢朝的醫官,劉徹也意識到了後世似乎很看重醫官。

目前大漢雖然有,但軍中醫官並未普及,衛青上前恭敬道:“陛下,天幕看重軍中醫官想必大有裨益,不如我大漢也在軍中多置醫官?”

不光衛青,此時武將都有此意,特彆是經曆過軍中瘟疫疾病流行的,齊齊附和。

劉徹抬手將聲音壓下:“先看天幕,此事稍後再議。”

見汲黯又要上諫,劉徹頭疼地連忙補充:“先記下此事,需從長計議。”

汲黯這才閉上嘴。

【秦朝的郵驛傳遞製度能保證軍事命令和情報的傳達。秦統一全國後,車同軌書同文也讓信息更好地傳遞,每隔30裡設置一驛站,每個驛站都有傳車和驛騎。每隔10裡設一亭,而處在交通線上的亭同時具備通信功能,被稱為“郵亭”】

【漢代時有了烽燧係統,與郵驛軍事係統相輔相成,當天陰雨烽火不能燃起時,軍方會立刻派出飛騎或直接跑步去兄弟堡壘傳遞情報】

【秦漢時期的烽火通信與郵驛係統一直到清朝時期,依然還在使用】

天幕上再次放出圖片資料。

華夏西周時就有烽火台作為軍事預警,大秦自然也有。

起初聽到天幕說漢朝的烽燧係統大秦將士還不以為然,直到看到詳細的資料,知道大漢竟然對烽火的品種、品數及其施放都有嚴格的法律規定。

比如單是居延邊塞的烽火信號分為烽、表、煙、苣火和積薪五類,還有燧卒的人數等。各項細化分類,果然看起來更正規更能傳遞情報。

還沒有烽燧係統的秦朝嬴政滿意點頭:“記下。”

很好,又學了一招。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人】

【首先,不得不提的人,是商鞅,商鞅變法之後的軍事製度不但幫助秦朝一統六國,後世的諸多軍事製度、甚至科舉製度都有他軍功封爵的影子】

【其次,是名將。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廉頗,李牧。秦國占了兩個,趙國占了兩個,趙國的兩位還被自己的昏庸君王趕跑了,可見當權者的重要性】

這一次,嬴政終於長鬆一口氣,甚至眉眼帶笑地看向自己的滿朝文武。

他可不是那些喜歡猜疑的君王,自己麾下的武將戰功赫赫也不會擔心功高蓋主,開國將領還在,滿朝人才濟濟,十分自得。

王翦同樣心情激動。

天幕上說他是四大名將!四大名將!

【秦漢時期,名將輩出】

【大秦的王翦王家,蒙恬蒙家,大秦最後的守護神章邯,武將人才輩出】

【大漢的兵仙韓信,冠軍侯霍去病,長平侯衛青,都是憑借戰功打下來的功勳】

劉徹對韓信不是很有興趣,畢竟韓信再兵仙,已經是高祖時期的舊人了。

直到聽到冠軍侯和長平侯,劉徹精神了!

“這霍去病是誰?!”

衛青:“……”

要不要告訴陛下,去病是他家的,但是還是個孩子呢?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人,當權者】

【秦皇漢武的武德我想是沒人懷疑的,雖然他們治世時的百姓是真得苦】

【作為千古一帝,有時候真希望他們能再完美一些,再完美一些,跟李世民一樣文治武功都圓滿,百姓安居樂業,成為真正的和平盛世,那想必朝代的壽命能更長一些,秦朝也不至於二世而亡】

荊咕一聲長歎,帶著同樣作為普通老百姓的共情。

秦皇漢武時期,無論是大興徭役還是對外征戰,都是相當頻繁。

一次次艱難的勝利、國土的擴張背後,是百姓被壓榨到極致的痛苦。

荊咕選取了古代修長城、征戰百越時的影視資料截圖,放在天幕上看起來更是觸目驚心。

那瘦弱疲憊的役夫還在艱難地搬磚時,直接累倒在了長城下;

那年輕稚嫩的戰士,還沒打到敵人,就已經被南方的瘴氣蚊蟲折騰的痛不欲生。

在邊塞,戰士一次又一次的與匈奴作戰,戰馬越來越瘦,戰士也越來越少……

在鄉村,農夫面對著一次又一次催收徭役的小吏,哭著跪下求饒說真得交不上,結果卻是被帶走充作奴隸抵債……

這一去,又有多少人能活著回來?

【現在,回到主題】

【2000年前,我們的確與古羅馬一樣驍勇善戰】

【曾有人說,假如古羅馬東征沒有迷路,打到華夏怎麼辦?】

【那隻能說,歡迎新成員加入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