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家人的關心(1 / 1)

李鴻飛的態度讓李永貴越發開心了,他點頭道:“行啊,那就過去看看,小五啊,你看你什麼時候方便?”

“爺爺,瞧您這話說的,我當然是以您為主,隻要您覺得方便,我隨時隨地都歡迎。”

老爺子想了想,隨即說道:“那咱們吃了晚飯飯就一起過去看看。”

林鴻飛微笑著點頭:“好。”

倒是李昌盛,看了一眼外面的那輛彆克Electra林蔭大道,忍不住皺了下眉頭,批評道:“鴻飛,我得說你兩句了,你事業才剛剛起步,應該把錢花在刀刃上,你又不是沒有車用,急著換車乾什麼……”

李昌盛這話一出口,老爺子就不樂意了,不等他說完,李永貴就直接打斷了他的話:“老大,你這話就欠考慮了,這個車買的對。”

李昌盛聽的一愣,一時間甚至有點沒反應過來:我都這麼大年紀了,老爺子竟然還批了我兩句?

倒是趙曉娥,她的反應更快,瞬間明白了公公的意思,沒好氣的白了李昌盛一眼,才開口說道:“你隻想著兒子買車了,怎麼就沒想到兒子買這個車不是為了享受的,而是為了他的事業?他現在開公司了,沒輛好車撐門面怎麼能行?”

聽了妻子的話,李昌盛這才反應過來自己為什麼挨罵:是了,對於生意人來說,車子不僅是用來享受的,更代表著公司的臉面,說的難聽點兒,那些混幫派的小混混都想著買輛好車撐門面呢,更何況是開公司?

自己這麼大的人了,竟然還沒兒子看的通透!

意識到這一點,李昌盛覺得老臉火辣辣的。

看到父親的反應,李鴻飛就知道自己不用再多說什麼了,為了避免自家老爹尷尬,他岔開話題,向李昌盛問道:“爸,我奶奶呢?我太爺爺、太奶奶、太太爺爺、太太奶奶的身體都挺好吧?”

“你奶奶跟你太奶奶出去買東西去了,應該很快就回來了……媽,您回來了?”

李昌盛說著,連忙起身。

李鴻飛一轉頭,看到了從外面正往裡面走的奶奶和太奶奶兩人,也趕忙起身:“奶奶,太奶,您們回來了?”

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正念叨著太奶奶和奶奶呢,兩位老人就回來了。

說起來,李家的家族也是夠龐大興旺的,現在五世同堂!

李家時代行醫,1937年8月北平淪陷的時候,當時已經是52歲“高齡”的李鴻飛的太太爺爺(高祖)李福生,不願意給小鬼子看病,更不願意當**奴,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毅然決然的帶著一大家子來到了美利堅。

憑借著老爺子一手精湛的、尤其是治療跌打損傷以及正骨的醫術,李家很快就在唐人街站穩了腳跟。

如今老太爺已然93歲,是真真正正的高齡,可依舊耳不聾、眼不花、牙齒完好,每天上午還在濟安堂裡面坐鎮兩個小時,是周圍的華人公認的人瑞。

至於李鴻飛的太爺爺李祿成,今年已經73歲,但整個人的狀態好的厲害,每天都要打一趟拳,身體好的不得了,李鴻飛覺得兩三個尋常的小年輕還真未必能夠打的過老爺子。

李鴻飛的爺爺李永貴那就更不用說了,今年才58歲的他,雖然臉上不可避免的有了一些褶子,但頭發烏黑濃密,連白頭發都看不到幾根,如果隻看頭發,說他正值壯年也不過分。倒是李鴻飛的老爹李昌盛,大概是因為奶奶那邊的基因的緣故,今年才剛剛40歲,就已經有點M禿了,這讓李鴻飛多少有點為自己擔心……

看到李鴻飛,奶奶和太奶奶兩位長輩也是很開心,已經70多歲、但身體還是好的不得了的太奶奶更是快走幾步來到李鴻飛的跟前,開心的道:“乖孫,什麼時候回來的啊?”

李鴻飛急忙起身,攙住太奶奶坐下,這才笑著說道:“我這剛到沒一會兒呢,太奶,您身體都挺好的吧?”

“好,好,我身體好著呢……”太奶奶開心的連連點頭,關心的問道:“鴻飛啊,你在公司裡乾的還順心吧?周圍的同事對你怎麼樣?有沒有人欺負你?”

所謂兒行千裡母擔憂,老太太很清楚華人在美利堅是個什麼情況,面對這種現實情況,她隻想著寶貝重孫在外面不要被人欺負就好。

不等李鴻飛開口,趙曉娥就喜滋滋的說道:“奶奶,鴻飛現在自己開公司了。”

“什麼?”

聽到趙曉娥這話,太奶奶和奶奶齊齊的一愣,隨即一起轉頭看向了趙曉娥。太奶奶更是趕忙問道:“曉娥,到底是怎麼回事?”

奶奶也很關心:“怎麼好好地就不乾了?”

她很怕是李鴻飛在外面被人欺負的乾不下去了。

兩個好太太還真心疼這臭小子……

趙曉娥在心裡嘀咕了兩句,笑著道:“奶奶,媽,您兩位彆擔心,是好事,您看到咱家門口停著的那輛彆克了麼,就是這臭小子賺了錢買的……鴻飛,還不趕緊給你奶奶和太奶奶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面對兩位擔心自己的老人,李鴻飛可不敢賣關子,趕緊將此前對爺爺和父母解釋過的前因後果再次重複了一遍:“太奶,奶奶,沒人欺負我,我是自己無意中發現了一個賺錢的機會才辭職不乾的,現在做的挺好……”

聽李鴻飛說完,終於知道了是怎麼一回事的太奶奶這才算是放心了,趕忙雙手合十,連聲說道:“老天爺保佑,老天爺保佑,咱們李家終於出了個有出息的孩子了。”

奶奶對太奶奶的這番話也是極為讚同,滿臉開心的連連點頭:“娘您說的是,咱們待會兒得給菩薩多燒三株香,讓菩薩保佑咱家鴻飛健健康康、順順利利的,生意越做越好。”

老太太立刻點頭稱是:“對對對,是得給菩薩多燒幾炷香,求菩薩多保佑著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