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有想法的凱瑟琳(1 / 1)

“原來是這樣……”

凱瑟琳一臉的驚歎:“如果它的價格真的是足夠便宜,而且性能也基本能夠滿足用戶的使用要求,我相信會有很多的公司會買,甚至於我覺得可能會有不少掌握了這款計算機使用技能的白領乾脆買一台在家裡辦公用。

反過來說,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在用這個計算機,我們掌握了這台計算機的使用,工作的選擇面也就越廣……不過丹尼爾,我有個問題,這台計算機憑什麼賣的這麼便宜?”

凱瑟琳確實很聰明,她敏銳的意識到了價格便宜所帶來的好處,但她也想不明白,為什麼它可以這麼便宜?

畢竟這台計算機的價格與丹尼爾之前舉例的那幾台計算機的價格相差實在是太大了,便宜的讓人懷疑這台計算機真的沒問題嗎?否則它為什麼能賣的這麼便宜。

李鴻飛大拇指一挑:“非常棒的觀點,我的看法和你一樣,所以才決定采購這款計算機,至於它為什麼可以這麼便宜……”

李鴻飛解釋道:“其實之前我也有些疑惑,後來搞清楚了之後才明白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處理器。”

凱瑟琳眉毛一揚:“處理器?”

之前丹尼爾已經給自己講過了CPU在計算機裡面的分量,這個東西就相當於人的大腦,但這台TRS-80的處理器與其他幾款計算機的處理器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是的,處理器的區彆是最大的不同,”李鴻飛給蘇菲三人解釋道:“TRS-80計算機的處理器是一枚8位的Z80處理器,而IBM5100和WANG2200F則使用了一枚高達16位的處理器。”

“16位的處理器?”

凱瑟琳其實也不太清楚16位處理器和8位處理器的區彆,但僅僅隻是從數字上來分辨也知道肯定是16位的比8位的更好,而更好自然也就意味著更貴。

“對,”李鴻飛應道:“實事求是的說,從性能上來說,肯定是16位的處理器更好,8位的處理器的性能就差不少,但反過來說,16位處理器更好的性能也就意味著需要更高的的研發和製造成本。”

原來如此!

凱瑟琳點點頭表示了解,然後又問出了新的疑問:“但就算是這樣,兩者價格也不應該差這麼多吧?另外8位處理器的性能會不會不夠用?”

李鴻飛想了想,說道:“怎麼說呢,就我實際的體驗來說,8位的處理器的性能還是夠用的,或者說勉強夠用,至於價格的差距為什麼這麼大,除了成本的因素之外,還有另外一層因素,就是公司規模。

此外如DEC、王安、IBM這類大公司,他們的員工眾多、組織結構龐大、研發開支非常高,想要維護企業的正常運轉就需要產品有更高的利潤率。

而除了Tandy/RadioShack之外,還有我昨天給你們提到的生產Apple-II型計算機的Apple公司和生產PET2001的odore公司,都是與Tandy/RadioShack一樣的初創型計算機公司,這些初創型計算機公司都有一個典型的特點,那就是公司人員少、組織結構簡單,研發成本也相對低了很多,哪怕給產品定一個低利潤率的價格也可以讓賺到錢。

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Tandy/RadioShack、Apple和odore這些公司作為後來者,要知名度沒有知名度,要口碑沒有口碑,怎麼才能從王安電腦、IBM以及DEC這些巨頭的手裡搶到足夠的市場份額?.cc

唯一的辦法就是必須將價格和利潤率定的足夠低才行,否則用戶憑什麼選擇他們?”

凱瑟琳仔細想了想,讚同的點頭:“您說的沒錯,如果這款TRS-80計算機的價格這麼便宜,確實會吸引很多中小型乃至車庫公司來選擇他,我們也確實應該學習這款計算機的使用,但丹尼爾你憑什麼會認為這款計算機能夠受到市場的認可呢?”

“這個問題問的好,”林鴻飛大拇指一挑,說道:“TRS-80……事實上包括Apple-II和PET2001在內,這三款當前最熱的個人計算機的硬件配置都不算高,在性能方面都比王安公司的wang2200係列、IBM的5100D係列以及DEC的PDP-11係列有不小的差距,在軟件和配套方面也不如上面三家老牌計算機企業完善,但還是那句話,這三款計算機的價格足夠便宜啊,事實上根據我這會兒的測試,TRS-80的性能雖然稱不上強勁,但他卻是能夠滿足一家公司處理日常工作的需求了。

對於大企業來說,他們自然是更追求品牌和可靠性,但對於小型企業以及初創型公司來說,他們更注重價格,如果這三款計算機的性能夠用,那他們為什麼去花更多的錢、買那些更加昂貴的計算機?”

凱瑟琳想了想,點頭道:“這樣麼……也對,對於小公司來說,確實還是價格更重要,”說著,從包裡掏出錢包,然後數出800美元遞給李鴻飛:“丹尼爾,你說的很好,我願意跟你學,這是我的學費。”

終於拿下這個學員了……

李鴻飛也不客氣,接過錢之後又從自己的錢包裡數出80美元遞給蘇菲:“蘇菲,這是你的提成。”

看著蘇菲再次賺了80美元,凱瑟琳還好,南茜則是滿心的羨慕:這錢也賺的太容易了……

不過不管他們心裡是羨慕還是怎麼樣,三個女孩都暗自下定了決心:自己一定要多給丹尼爾介紹學員過來。

………………………………

這年頭,想學計算機的使用和操作的人比李鴻飛以為的還要多,當三個女孩行動起來之後,短短的三天時間,她們就給李鴻飛帶來了9名新學員——這九個心學員還分布的十分均勻,正好一人帶來了三個。

如此一來,12名學員正好將李鴻飛這裡的3台計算機全部利用了起來。

有了這9名學員帶來的6480美元學費,李鴻飛開始琢磨起了另外一件事:該租個房子、正式注冊公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