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養豬致富路30(1 / 1)

鬱錦音聞奚華兩人當晚就把打漿機和飼料機器用上了。

兩台機器半人高, 刷著綠漆。是整個市裡面最先進的農業生產工具,除了拖拉機就是它了。足足花了鬱錦音九百元錢。

這一次鬱錦音蓋豬宿舍花了六百元錢,租金花了三百元錢, 這就花出去了一千七百元錢, 現在兩口子手裡還剩下六百五十塊錢。

這六百五十塊錢要買接下來一年的豬飼料, 鬱錦音和聞奚華商量了一下, 兩人在這一年裡儘量除了買豬飼料必須用的一些配方其它的能省則省。

而打漿機之所以現在買,就是為了製作發酵的青飼料, 用發酵的青飼料來喂豬, 豬會長更多的肉。

而且打漿機也會幫鬱錦音空出更多的時間來割豬草。

豬草在各個年齡段的豬飼料裡面的占比普遍是百分之二十多,是一種很重要的營養成分, 也是最便宜的,隻要隨手割一把就好, 比獲得地裡長出來的糧食輕鬆很多。

不過要用電就麻煩了一點。電線是托大隊上的人重新扯出來的, 這樣也方便了很多。

兩人也歡迎村民們來用打漿機, 但是兩人住在離著村子較遠的地方, 坐拖拉機從村裡到這邊需要十五分鐘, 村民們一開始很有興致來用,後來來一次就懶得來了。太費事了!

連上電後, 不管是骨頭還是貝殼粉又或者是潦草,全部都被打成了粉。

至於打漿機,那就更好用了,下面接上一個大盆, 上面將飼料放進去,口是正方形的,進去的後糧食出來後就是直接就是熟的可以吃了。

兩人把打好的豬飼料放豬圈裡,豬們吃的很香。

二十多排豬舍, 現在隻住了兩排。鬱錦把豬飼料給豬放好後,就關上豬舍的大門。

豬舍兩側有窗戶,有通風口,因為房梁特彆高,所以現在夏天,豬舍裡反而比住在村子裡時涼快了不少。

這次,隔壁的張大娘張二娘來打豬飼料了,鬱錦音和聞奚華將她們請進來。

高高的倉庫裡,張大娘和張二娘的兒子們把用拖拉機拉來的豬草放進打漿機。

張大娘便趁機對鬱錦音道:“我聽有人說,孫新穎和章雲建在一起了。”

鬱錦音:“啊,挺好的。”

“兩人已經結婚了,孫新穎現在是咱們大隊裡的人了。孫新穎還準備遷戶口的材料,估計也就這兩天吧。”

鬱錦音對這兩人沒有說什麼興趣,大娘說著她就聽著,時不時應付一句。

然後張二娘就說:“這兩人真是稀奇,平時也沒有看出來什麼苗頭啊?”

兩個大娘家裡的豬飼料打完了跟鬱錦音告彆。

鬱錦音把她們送走後回想了一下劇情,這一世再也沒有什麼枉死的孩子,去年村子裡就沒有新生兒,也沒有懷孕的孕婦。

也不知道是哪個人的命運被改變了。

又過了沒有多久,李建梅回來了。

與此同時還有一個消息傳出來,李建梅帶著丈夫回來拜訪左鄰右舍,順便拜托大隊長辦理什麼材料的當天晚上,張毛頭被人蒙頭打瘸了腿。

沒有人知道是誰乾的。

等張毛頭的爹發現這件事時,張毛頭已經瘸著腿在麥子地裡躺了整整一晚上,很多村民說,張毛頭就是太賤了,他以前的時候沒少調戲村子裡的小媳婦。他還天天對著人家聞奚華媳婦的背影流口水。這次也不知道是得罪了誰,直接被人打殘了。

“張毛頭啊,那就是個無賴,他殘了,活該!”村民們鄙夷道。

這年降水量不多迎來了乾旱。

聞奚華和鬱錦音兩人熬了一晚上沒有睡,鬱錦音是這麼打算的:“奚華,咱們去河裡拉水吧。我看這個天氣再繼續乾下去,咱家豬就要餓死了。咱們拉水澆灌一次,然後大隊裡排隊澆水時咱們排在最後,這樣四五天之後又能用隊裡的水澆一次。”

聞奚華一雙眼睛亮晶晶的,自然是鬱錦音說什麼就是什麼:“好,咱們用板車去拉水。我在前面拉,你在後面推。”聞奚華還從沒有跟鬱錦音晚上出去乾活,一時間提了桶竟然有些期待。

澆水是挨家挨戶的澆,因為乾旱,水要從井裡抽出來,輪到誰家了誰就去澆水。

而鬱錦音卻等不了那麼久,在大隊上從井裡統一抽的水還沒有弄住來時,兩人就連夜從遠處的還沒有乾涸的河道裡運水。

一板車能運五桶水,一天能運六七趟,如果晚上不睡,那能運的水就更多。

聞奚華和鬱錦音兩人天不亮就拿著空桶去河邊,在地勢低的地方停下,用舀子一瓢一瓢的舀水倒進桶裡。光這活就能乾大半天。

兩人把五個桶裝滿,搬上板車,然後再拉回村子裡。

其他村民看到這裡直感歎:“聞奚華同誌,咱們最多過兩天就能澆上水了。你們倆也太能乾了,我們都不好意思回去睡覺了。”

聞奚華道:“我們倆養的豬多,這麼多豬,都等著吃糧食呢。你們該睡就睡,不用管我們。”

村民們走了。

鬱錦音和聞奚華還在拉水。

兩人整整花了兩天兩夜的時間,把地裡的糧食都澆灌了一遍,硬生生的拉了一百多桶水,又用舀子舀水,在糧食的根部一點一點澆灌下去。

這些活在彆人眼裡就像是天文數字一樣大——河都快乾了,怎麼舀起水來?

一開始村民們還覺得他們就是多此一舉。

但是十幾天後,看著自家地裡一大片眼啦吧唧的糧食,再看看聞奚華同誌家裡的地,綠油油精神抖擻,眾人心裡不服是不行的!

彆人家的地就澆一次,而鬱錦音家的地自己澆了一次,又在最後的時候澆了一次,然後十天後下了一場雨。

總得來說,鬱錦音家裡的地竟然沒有受到半點影響。

澆完水,旱災也熬過去了。

鬱錦音聞奚華兩人白天去地裡忙,中午順便在地裡割豬草,等麥子秋收後又把麥稈都留下來。

然後兩人就不停歇,割了很多豬草回來,按照鬱錦音的計算,每天都要拉五筐子豬草才能夠豬吃。

當然,豬不僅僅吃這些,還有麥麩、骨粉等等,全部摻和在一起。

兩人忙起來的時候,吃就喝碗棒子面,洗一把野菜用豬油和鹽拌著吃。

至於三個孩子?

對不起,自己抓麻雀吃吧,實在不行掏鳥蛋去......

對此三隻貓兒都沒有異議。掏鳥蛋還挺好吃的,它們最近爬樹的本事越來越好,三隻小貓都知道互相配合了。

唯一不好的是,三隻貓兒惹了喜鵲。

鬱鑲腦袋上的貓毛都讓喜鵲給叨禿嚕了一塊,看起來很可憐。三隻貓崽崽現在走路都繞著喜鵲窩走。因為那隻喜鵲記得它們了,隻要看見它們三個,必定上來找茬。

......

聞奚華在兩畝地裡面種了一畝麥子,還種了一畝高粱,等麥子秋收後還要再種一茬冬麥,高粱收走後還要種一茬玉米。

這一年兩人在地裡每天都很忙。

兩口子在遠離了村莊的地方居住也不害怕,害怕什麼,聞奚華本身就不是人,鬱錦音自己也不算是這個世界的人,村子裡的人都說陳錦錦和聞奚華同誌是個狠人,敢離開莊子住在外面。

對此鬱錦音也都一笑而過。

鬱錦音買了十幾個大桶,專門把自家剩下的高粱、玉米、麥麩等等放在一起發酵,支撐青飼料。操作流程很複雜,但是青飼料能夠讓豬長膘,所以再複雜鬱錦音也要做出來。

十多桶青飼料放在陰涼處。

十一月份時,小花九個月前生下的十三頭二胎豬裡面,有八頭母豬,全部都生了十頭以上的小豬仔。

而小白三月份生的第一胎十五頭小豬裡面,有九頭母豬,也在十一月份分彆生下了十頭小母豬。

目前鬱錦音的豬舍裡面空懷母豬一共十九頭。

小豬仔一共有三十頭。

種公豬一共有十三頭。

也就是說現在她豬舍裡的豬一共有六十頭。

而就在十一月低兩天之內,十九頭空懷母豬今天全部都配了種,鬱錦音忙著給每一頭母豬做實驗看看她們是不是都懷孕了。

說到實驗用具,就不得不感謝袁紅玉提供的一些酒精燈和燒杯,袁紅玉帶來了很多,這讓鬱錦音可以一次性的給十多隻母豬一起做實驗。

否則一次做一隻,就要花掉一天的時間,萬一母豬沒有懷上,又要拉出來繼續配種,第三天還要做實驗判斷她們有沒有懷孕,這太浪費時間了。

鬱錦音當下就檢查出有五頭母豬沒有懷上,她皺眉問聞奚華:“怎麼回事?”

以前可是每一頭母豬都能懷上啊?

聞奚華道:“以前公豬多夠用,現在公豬用的狠了,都對這事不感興趣了。”按理說,一個星期最多配兩次。

現在好,鬱錦音讓它們有的兩天配兩次,豬受不了了。看見母豬就後退。

對此,聞奚華笑說:“你以為它們像我一樣,用不壞啊?”

鬱錦音:“......那算了,那五頭母豬等過兩天再配吧。先讓公豬歇著,還有你,也一起歇著吧。”

聞奚華深深看她一眼:“行,公豬我去歇著了,你可千萬彆想我。”聞奚華收拾好自己的盆子,去隔壁洗澡。他準備了幾個大缸都是用來放生活用水的,就在院子裡。

家裡也買了輛板車,用來拉水。

聞奚華這兩日為了拉水,肩膀上都被繩子勒出了痕跡。

不一會兒聞奚華洗完了,回來看鬱錦音還在忙碌。

“你在記什麼?”

鬱錦音正在伏案做檔案記錄表。

每一次哪一隻豬生了,或者到了該配種的時候,都要抓緊時間配種。

鬱錦音剛計劃要讓所有的母豬一起受孕,一起生,這樣好做規劃時,就在身後聽到了一個蠱惑人心的聲音。

聞奚華貼著她,他在隔壁洗了澡,現在竟然就光著進來,抱住她然後開始耍流氓。鬱錦音看見他那朵盛開的食人花朵貼著自己一點一點親吻。

“先彆鬨,等我忙完。”

聞奚華對著鬱錦音的耳尖吹口氣,妖精般蠱惑她道:“音音,快十一點了,你不陪我玩了嗎?”

鬱錦音埋頭:“還差一點檔案沒寫完。”

“那我等你。”

聞奚華坐在她身邊等著。

鬱錦音快速寫完後說:“今年咱們賣四十頭豬吧,留下二十頭。”

聞奚華蹙眉:“賣這麼少?它們可是生了二白多頭......咱們都養著,是不是壓力太大了?我算算看,等到了年末的時候,它們也就都長大了。”畢竟現在六月份,到了年底就六個月過去了。

六個月的時間足夠它們長足二百多斤。家裡的糧食大部分都給它們吃了。

“嗯,咱麼場地多了,就不用全都賣出去了。不過,過年時再看看,如果小豬仔子太多,咱們就隻能把大豬全部賣出去,順便減輕一下壓力。過完年後趁著你爸媽來,咱們去外地考察一下,看看外地的豬,我聽說杜克豬長的快,能長到五百多斤,就連母豬也能長到三百多斤,不知道是不是真得,咱們手上要是有了錢,就去買一頭杜克回來。”

五百多斤啊。

做出二元雜交後後代能長成三百斤也不錯了。

聞奚華的食人花張開嘴親了親她:“行,都按你說的辦。討論完了豬,你看看我?我難道不比豬好看?”

鬱錦音不理他:“......咱們剩下的錢不多了,你還不省省力氣?”最近兩人糧油全都省著吃,都是自己從地裡種出來的。沒有油票,就乾脆用剩下的豬肥肉做豬油。

聞奚華不管,抱起她往院子外面走,把她放在月光鋪滿的藤架下面的木質桌上:“我媳婦種了一院子菜,哪裡會餓死我?再說了,我這麼能乾,你舍得我在你面前餓死麼?嗯?”

菜都是家裡院子裡長出來的菜,後來鬱錦音嫌回村子麻煩,直接就把菜種子撒在了豬舍這邊的地裡。於是在鬱錦音的一番操作下,一大排人住的宿舍前面的空地上長滿了蔬菜瓜果。

芹菜、油菜、黃瓜、西紅柿......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院子裡五彩繽紛。

三隻貓兒有時候會好奇地對著黃瓜咬一口,發現不好吃後又吐出來。

鬱錦音還在外面搭了一個涼亭,亭子下種了葡萄,等到葡萄藤長大了,再過幾年,這裡就會結滿成串的葡萄。

而聞奚華喜歡在這個架子下面和她談情說愛,用聞奚華的話說:“這下沒有人管我了,我在自己的院子裡,想怎麼作就怎麼作。”

“聞奚華,你真是個瘋子,現在十一月份。”

“所以我用被子包著你......六月份搬進來,你陪我玩了幾次?你還知道現在是十一月份?”

鬱錦音:“......”

鬱錦音躺在桌子上看著夜空,有雪落在聞奚華的頭上、睫毛上、她隻好從被褥中伸出手抱緊他。

第二天鬱錦音在家裡給豬墊窩,因為今年的冬天可能會很冷,所以把母豬都趕到一起住,小豬們也都呆著一起,公豬們不能待在一起,就隻能一頭豬一個格。所有的豬都給它們在地上墊好成堆的乾草,就好像人在冬天蓋厚厚的被子一樣。

至於糧食,那是最不缺的。

今年大旱,彆人家的糧食都減產了,唯獨用鬱錦音家裡的糧食沒有減產,反而因為兩口子精心料理而增產了,成了全村糧食豐收做多的人家,交了稅和集體的糧食後,剩下的糧食讓豬和人吃一年是足夠的。

很多村民因為今年大旱擔心氣候的問題,所以糧食收獲後再種新一茬時就不怎麼敢浪費種子。但是鬱錦音不,種子該怎麼種還是怎麼種。種子不值錢,值錢的是地裡長出來的糧食,隻要它長,人和豬就有希望。

所以今年鬱錦音家裡收獲了相當數量的小麥、高粱、玉米,小麥收了兩茬,全都堆放在布滿乾草堆的糧倉裡。

這些全都是鬱錦音養豬的本錢。

到了年關時,鬱錦音再次借來了三個大隊的拖拉機。

“這次賣二十頭豬?我怎麼覺得數量有點少?”

“他們家留下了四十頭成豬呢,說是現在豬的空懷期調整到一起了,所以公母參半。”

“我的天呀,那他們明年要生多少頭豬?”

“不知道,反正陳錦錦同誌現在豬圈裡有二百六十頭小豬,這還是九月份生下的......老母豬們十月份又懷孕了一批,今年過年後要生。前面二百六十頭小豬裡面有一半是母豬,今年過年就可以配種,一百六十頭小豬一頭生十頭,這就是一千多頭......我沒有算錯吧?按照這個算發來看看,他們明年就發了......”

這個說法讓整個大隊裡的村民都震驚了:“多少?怎麼會這麼多?她今年才賣四十頭小豬呢!真有這麼多小豬,怎麼不全賣掉啊?”

“全賣掉還怎麼生小豬啊?!”

於是就這樣在眾人的議論聲中,全村人再次迎來了聞奚華的父母和陳錦錦的父母。

雙方父母通過信件交流,自然知道兩人租了大場地,但是沒有想到,大場地竟然這麼大,光是“職工樓”就有兩排......今年可是不愁沒有地方住了。

而且還給他們的房間準備了燒火的爐子,有煤球,這真是很燒錢了。

雙方父母留下來幫忙看著豬舍,鬱錦音則是帶著拖拉機隊們浩浩蕩蕩的出發了,儘管如此,趕豬的時候還是廢了很大的功夫。

今年的拖拉機來回運了三趟才把四十頭母豬運到食品站這邊。

食品站這邊早已是人山人海。

豬有多肥那是不必細說了。

有人問:“今年的豬怎麼怎麼肥,今年不是大旱嗎?”

有人了解鬱錦音和聞奚華的作風,便道:“他們兩養豬第一名,還差一個種地第一名嗎?你們聽說過有兩口子在大旱那段時間不睡覺,天天拉著板車運水,把河裡的水都運光了的那對夫妻了嗎?”

“聽說過,賊出名。”

“就是他倆!!!”

所有人:“......”

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這就是那什麼西方說的物競天擇嗎?

“這也太可怕了!”

“我的天爺,就是他們兩口子??”

“怪不得呢!”

“多少錢多少錢,有人算出來沒有?”

“今年豬肉貴,咱們照著四毛八算。然後你們看她家的豬,我感覺比去年的豬還要壯實,去年的豬平均下來二百四十斤沉,今年咱們照著二百八十斤沉算——”

“五千五百塊錢啊?”

就在所有人都伸長脖子看的時候,鬱錦音和聞奚華夫婦兩人終於拿到了今年豐收的錢——五千五百六十八塊錢。

比去年還要厚的大團結直接捆成兩小捆遞到鬱錦音手中。

周圍的人看的都她眼饞。

就算城裡人都拿不到這種工資,城市裡的工人撐死一個月也就拿二三十塊錢。一年下來也才隻有二三百元錢!

然而沒人知道,這才僅僅是剛開始而已。

鬱錦音把錢裝好,這一次返還的豬肉就有一千六百斤。鬱錦音留下了一百斤豬肉,其它的換成七百二十塊錢,加起來就是六千二百八十八塊錢!

這下她兩個兜都鼓鼓的,目測未來一年的豬飼料都不用愁了。

食品站長以前還覺得自己這份工作很好,但是這種想法在見證到鬱錦音的收入插翅膀起飛後消失了——“養豬是真掙錢啊!你們兩口子真是能乾!我不服不行——”

“哈哈!”周圍的人都笑了,“那是,幾年就能把河裡的水給挑乾了。不服不行!”

“他們家有多少存款了?不得一萬塊了?!!”

“我的媽呀,這就是傳說中的萬元大戶了吧?”

……

很快站長再次拿來更厚的一摞布票和返還飼料票。

這一次鬱錦音直接請了大隊裡的年輕人幫自己扛麥麩,一人一盒煙。

圍觀的人看著那滿滿的都快裝不下的返還飼料,都快走不動路了,恨不得跟著陳錦錦回家,當她的家人,讓她養著自己好了,就能過神仙日子了!

依然是扯布,今年的布票有好幾種時興的料子。

去年的布票剩下的都做了床單、被套、枕套,褥子套等等。今年聞奚華照樣把返還的布票兌換出來。

又好奇的人跟著兩口子看看能返還多少布票,結果一看就羨慕的不得了,那貨架上的布料都快被這小兩口子搬光了!

粉色的布,嫩綠的布,鵝黃的布料,這都是時興的,現在全被聞奚華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