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養豬致富路16(1 / 1)

“一百零四塊五毛?這是真得嗎?”

“真得, 我親眼看見了食品站的人數出了這些錢,他們還叫來了記者,給這隻豬拍照, 還給這隻豬戴上了大紅花。”

“跟狀元郎似得。”

“那可不, 這就是豬王啊,十裡八鄉再也沒有這麼壯的豬了......”

鬱錦音和聞奚華以及韓書記大隊長還有食品站的人員站在一起拍照, 報社記者還現場采訪了鬱錦音聞奚華兩人。

那個時候報社記者很保守,不像其它世界的報社記者什麼問題都敢問, 報社記者很正式的提問一些如何養豬的問題, 鬱錦音也不藏拙,將夫妻倆人為這兩頭豬忙碌的所有事情都細細說來。

在場的人都聽的讚歎不已。

這真是把豬當祖宗養著啊, 聽聽這配料。

記者都聽得乾巴巴了,不知道該問什麼, 就算是城鎮裡吃商品糧的員工都不可能這樣造騰錢。

鬱錦音看出了記者的困惑,主動說:“我家愛人聞奚華同誌勤勞能乾,麥場上有活,他就是打頭,沒有活時,他還會被外調到彆的地方修路、建水庫、采石場采石等等,一年到頭沒有歇息過, 我們家的豬能夠吃這麼壯實,全靠我愛人聞奚華同誌這些年攢下來的錢。”

記者了然了。

聞奚華被誇的不好意思,連連道:“我們夫妻一體我的就是她的。豬長的好,主要是我愛人養的好, 我一年到頭很少有歇著的時候,一些能幫她乾的體力活我儘量幫她,我幫不了的其實全都是她自己乾。至於豬飼料, 還沒有養豬的時候就我愛人就已經在研究,她還根據豬的生產習性,劃分了養豬各個時期的喂料特點......”

周圍的人聽完,都鼓掌。

什麼是模範夫妻呀?這就是。感情好,事業也互相信任互相幫扶。這兩口子的日子不紅火都說不過去了。

記者們又給兩口子派了張照片。

接下來又采訪韓書記,韓書記點名了一件事:“他們家的豬棚都是陳錦錦同誌一手設計,比咱們普通老百姓家的豬棚都先進很多......”韓書記在這之前就跟鬱錦音商量過,她這個設計方式是不是能貢獻出來,讓大家夥都做做參考。要是大家夥根據這種設計,養出來的豬能少生病少病死,多長肉,這就是幫助全國百姓提高生活福祉的大善事啊!

這場采訪完畢,鬱錦音和聞奚華揣著新掙的一百零四元大團結放在了兜裡。

食品站站長拿出八張公社返還飼料券,道:“聞奚華和陳錦錦同誌,這是依照咱們國家的規定發給你們的八十斤麥麩飼料券。”

鬱錦音吃驚:“怎麼這麼多?”

“那是因為你們家的豬是豬王,要是每個老百姓的豬都能養這麼大,那咱們食品站也給每個人都發八十斤麥麩。”站長這話想想也有道理,一頭豬養這麼大,一天吃的飯量可是比人都多。成本砸進去那麼多,最後返回的麥麩比彆人多點,也是人之常情。

食品站這麼做也是很有人情味。

返還飼料券是白紙黑字,上面寫著本公社名字,還有遺失不補字樣,每張都寫著“五公斤”。下面還有有效截止期。

“這裡是布票。”食品站的人把票都點給鬱錦音:“這是返還給你們的二十斤豬肉。”肉肥瘦相間,都是現場宰殺的新鮮豬肉。

聞奚華則在站長的要求下簽字。

弄完之後,“快去兌換吧。”站長說。

鬱錦音和聞奚華謝過食品站站長,又提著東西和大隊長韓書記一起去了兌換麥麩的地方。

麥麩兌換好了,小兩口手裡也滿了。大隊長和韓書記幫著拎過來,聞奚華想要親自扛著,韓書記就說:“我們給你抬回去,你們小兩口看看還有沒有什麼需要買的,趁著馬上就要過年了趕緊置辦好年貨,我和你們大隊長也去轉轉供銷社看看有沒有好磨盤,東西我們放拖拉機上拉著——”

“那就謝謝韓書記和隊長了!”鬱錦音感激地道謝,然後兩方人約定什麼時辰在拖拉機那裡見面。

這樣一來,聞奚華和鬱錦音就單獨去了賣布票的地方。

聞奚華出門前還將抽屜的布票一起帶過來了,其實之前買的紅色的布料放在家裡,聞奚華已經親自操持,做出了一身樣式很好看的新娘服。

他們兩人到現在還沒有辦酒席,其實這年代辦酒席就是請左鄰右舍加上隊長和韓書記以及一些親朋好友吃兩桌飯就行了。食品廠返還了二十斤豬肉,那麼豬肉就暫時不用買,用來做酒席正好。

還是那個售貨員,鬱錦音挑了幾樣好看時興的布,把布票全都兌換出來了。

接著依舊是去甜食店,紅蝦酥、大白兔奶糖、水果糖、軟糖,各種糖果都買一斤,點心瓜子、調味料也都買一些,這些是用錢買。然後又挑了煙酒糖茶,然後食用油這些要用票換。兩人把攢著的票全都兌換完,提著東西開始往外走。

鬱錦音提著東西往外走時,便道:“該買新的豬仔了。”

“那咱們現在過去挑挑?”

鬱錦音眼睛在來來往往的百姓們身上轉了轉,這個時候村民們都是過來送任務豬的。鬱錦音看到很多村民的豬其實都很瘦,像自家那樣養的很壯的豬隻有那麼一頭。

國家的要求是一百三十五斤以上的豬才是達標豬。

不達標的豬要拉回去再養一養。

鬱錦音這會兒功夫就已經眼尖地看到兩個村民家的豬不合格,食品站拒收,他們兩人正面如死灰地想這個年要怎麼過。

甚至另外一個人已經拉住旁邊的人問道:“你們要豬嗎?這豬我們是弄不回去了,你們要的話,三十塊錢賣給你們。”沒錢過年可怎麼行,有錢好歹在供銷社買點肉,剩下的錢攢攢當成每個月開銷。

要是自家回去宰了吃,肉也吃不了一年,人可是要吃一年口糧才能活。

聞奚華順著鬱錦音的視線也注意到了情況,聞奚華掩藏住嘴角的笑容,心裡想道:我的音音就是聰明!

鬱錦音已經動身了,她去了那個遠處還在觀望的人身邊用不大不小的聲音說:“三十五塊,我買你的豬,你買嗎?”剛才那個人說要三十塊錢,那她喊三十五塊錢。

旁邊那個正在跟另一個人討價還價的人聽到了,賣豬的人就來了,說:“姑娘,我賣呀,你看看我這豬行嗎?”

豬有好幾個品種。

如果自己有條件培養一下雜交豬更好,雜交出來的豬會優先遺傳更好的基因,吃的飼料消化率更高。也就是說同樣的飼料,一元豬來吃,長三十斤,那麼二元豬來吃,就能長三十多斤,三元豬可能會長接近四十斤,四元豬,也就是四個品種豬祖先雜交出來的後代,會長得更快。

當然也不是絕對的,有些基因湊在一起並不能進化,反而會退化。這些是鬱錦音做試驗經曆的多了總結出來的經驗。

而鬱錦音眼前這頭大白豬並不是另一個品種的豬,和自家豬一樣都是一個品種的大白豬,另一頭也是。

但是另一頭是公豬。

自家自留的豬還是母豬,拉兩頭公豬回去養著,專門當做種豬吧。

至於要選彆的品種豬,估計要去外地碰碰運氣。

正好有拖拉機,鬱錦音當下拍板決定買下了這兩頭豬。

這個年頭禁止投機倒把,不能私下買雞鴨魚等等,但是卻可以養豬賣豬買豬。

當然,膽子小的依舊不敢買,一怕養不起,二怕彆人說閒話。流言蜚語最傷人。

那個被村民拉著求賣豬的人鬆了一口氣,鬱錦音心裡也鬆了一口氣,多出來的十塊錢就當是做善事了吧,畢竟村民們過得也不容易。

自己這一招,也確實動了心眼子。

兩個村民欣喜若狂,連聲說:“謝謝!太謝謝幫你了!!!”

他一手拿錢,一手寫了歪歪扭扭的條子,然後把綁著的豬和同來的家人一起抬到指定的地方,拖拉機還沒有來,鬱錦音就放下東西,讓聞奚華在原地等她,而她自己則是返回食品站,去買小豬仔了。

母豬哺乳豬舍和育豬舍裡倒是很暖和,鬱錦音穿著棉襖,額頭上都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

售貨員見她來了,立刻上前熱心的介紹起來,鬱錦音的樣子,售貨員們可算是記住了,萬裡挑一的大美人,又是養豬的能手,她家的大白豬是售貨員這輩子見過的最壯的豬。

這頭豬像是豬老爺一樣,被伺候的白白胖胖。

聽說鬱錦音還要定期給豬刷背,保證豬吃的好睡的好,不是豬老爺是什麼?

“您看看這頭小豬仔,是整個豬窩裡最壯的了!我知道您養豬厲害,特地給您留到現在,您看看您要是要的話,就買回去養起來。”售貨員激動地給鬱錦音介紹著。

鬱錦音認真看了看豬窩裡的豬崽子。

專挑那種性格溫順的,被摸了或者被她突然在屁股上推一下,也沒有什麼反應的豬。這種豬淡定,脾氣好,等長大後適合被她拿來做實驗。

要是她養的豬都不老實,碰一下都要滿窩子亂竄,像是要殺豬一樣,那她還不得累死?她這小身板可經不起豬折騰。

鬱錦音認認真真地挑豬,並沒有挑那頭最大的小豬仔,反而挑了脾氣最溫和的小豬崽子。因為脾氣最溫和,所以總被欺負。

當然如果是一般的村民,就不建議這麼選。選更大的才好養活,好長肉。

因此當售貨員一臉不解地問為什麼時,鬱錦音就說:“小豬我也能養胖,大豬就留給更需要的人吧。”

售貨員便一臉崇敬的表情:“您真好!”

鬱錦音結算完錢,就抱著這隻二十八斤沉的小豬仔,慢悠悠往外走。走到拖拉機跟前,韓書記和大隊長已經回來了。

他們正在和聞奚華討論車上鬱錦音買來的兩頭豬,現在又看到鬱錦音手裡的一頭小豬仔,大隊長和韓書記都熱血沸騰了,大隊長激動地說:“陳錦錦同誌就是有乾勁!!”

每個大隊裡都有任務豬指標,如果哪個大隊沒有完成任務指標,那這個大隊裡面所有人家都不能殺豬,必須要養出任務豬之後才能殺。

張隊長這個大隊裡不僅僅完成了任務豬指標,還超額完成了,超額的這頭豬還是豬王!不僅僅是韓書記覺得美,連張隊長也覺得自己臉上有光彩!

張隊長開著拖拉機,韓書記和小夫妻兩人以及一車年貨和兩頭大豬都擠在車鬥子裡,風把韓書記頭上的帽子吹起來,他笑著一點也不覺得冷,笑著問陳錦錦接下來的打算。

鬱錦音便直說:“當然是越養越多好,以後有條件了,看看能不能利用基因技術進行科學化基因繁殖。”

韓書記呆住:“基因繁殖?”這可是個新鮮詞語。“什麼是基因化繁殖?”

鬱錦音便道:“大約是1090年,由外國一個科學家提出了‘基因’一詞,怎麼說呢,基因是所有生物的中心控製,因為基因性狀不同,所以有的豬健康不容易生病,有的豬體弱多病還有遺傳病。”

韓書記聽完,讚歎道:“還是多讀書好啊!陳錦錦同誌,以後啊咱們整個村子都要向你看齊!”然後又說:“你那個什麼基因的書還有嗎?我也想了解一下。”

鬱錦音謹慎道:“......當時在京市圖書館看到的。”

韓書記也不遺憾,有陳錦錦同誌帶頭就不錯了,彆的還想什麼?“那你就大膽去乾吧!你起個模範帶頭的作用,我號召全村人民向你看齊!”

鬱錦音也笑,坐在拖拉機上和韓書記握手:“韓書記,我會起到帶頭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