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養豬致富路12(1 / 1)

聞奚華把自行車還給趙田, 又順便給三大隊長帶去了二百塊錢,都是十塊錢的大團結,結清了材料費用, 又把之前買的一條煙給三隊長。

三隊長擺手不要, 聞奚華多說了幾句:“隊長你收下吧,要不是你拉來了材料,我還不知道費多少工夫才能把木材湊齊。”

三隊長就無奈隻取了一包:“咱們鄉裡鄉親的,見什麼外,你們小兩口好好過日子,千萬不要因為孫新穎的事壞了夫妻感情,那我可就造孽了。”俗話說的好,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 這種事弄不好要遭天譴啊!

雖然要破除封建迷信, 但是大家多少還是有些敬畏的。

“隊長放心好了, 我們感情好著呢。”

聞奚華出來後遇到趙田,就把借趙田的錢還給他。

本來以為錢不夠, 但是這麼一算,還能剩下不少。

還完錢, 聞奚華去彆的隊上借拖拉機了, 準備去磚瓦廠拉點瓦回來。

第四天時,婚假就結束了, 聞奚華留在家裡收拾豬棚,鬱錦音繼續去上工。

鬱錦音在隊裡遇到了四天沒見面的章雲建。

章雲建本來不想跟陳錦錦說話, 但是陳錦錦明顯回家的路和他順道。他看著她,心裡想著麥地裡割麥子時幾個大娘說的閒話——“真是青梅竹馬紮堆啊!想不到那個聞奚華同誌也有個青梅在隔壁三隊呢。”

“聽說三隊的女知青哭的都快斷氣了!”說完聲音小了下來:“你們知道她是怎麼走的嗎?”

“被聞奚華氣走的——”

“怎麼氣得呀?”有很多瞞著割豬草沒時間看熱鬨的人都好奇地問。隻不過問的嗓門很大,於是周圍的眼睛都看過來。

“俺都不好意思說,你們回去問你們家老頭子去, 他們肯定都知道!哎呀,現在小年輕就是浪漫。俺那時候嫁給俺家那口子不知道受了多少氣,我要是年輕幾歲,我也要找個會疼人的!!!”

章雲建從各處聽來了不少消息,在心裡其湊八湊後,拚出來的完整故事線,讓他心裡很不是滋味。

聞奚華當眾對她親親抱抱就是“疼人”,輪到他對陳錦錦做這種事,就成了犯法。

“錦錦,你家房子蓋好了嗎?用我幫忙我嗎?”

鬱錦音停住腳步,回頭一看奧是章雲建啊,那他真是來得好。“蓋房子不缺人,缺錢,你有錢沒有?你還欠著我三十塊錢呢!”

章雲建心裡受傷了,再抬起頭看鬱錦音的時候,心裡就很不舍得她就這樣跟聞奚華在一起了,他很想阻止,但他已經沒有機會阻止。

“錢,我不多,但是我已經給家裡寫信了,應該很快就會寄過來。寄過來後我一定把錢給你。”

那可以,鬱錦音點點頭,有了盼頭後,轉身絲毫不留情地離開。

七天後,前院和新房子都晾曬好了,大隊長又和書記來看了一下,都讚歎他們不僅房子蓋的好,連豬圈都是整個村子最講究的。

書記著重考察了一下豬圈。

張隊長說:“這個豬圈聞奚華同誌沒讓我們插手,都是他自己一手蓋起來的。”

韓書記連連點頭,用手摸摸牆院:“結實。”再看看頂棚,“這個好啊,一看就很保暖。”不僅用了紮實的木料來造房頂,還塗了厚厚的泥土麥稈拌料,最後又用了煤渣泥水防漏,又蓋上了瓦,瓦的間隙很細密,一看就絕對不會漏雨。

豬棚房梁上還蓋了厚厚的草料保暖。

整個房頂還做了很大的窗戶,平時一半掀開放在房頂上,下雨就可以滑下來插在強上的卡槽裡。

連四周的排水溝都做好了,地面更是用剩下的石材鋪一遍,雖然變得高了,但是同樣的和四周的水溝來開距離,這樣一來豬睡在石塊鋪就的地面上,不會受潮,冬天再鋪層保暖的,這就是很不錯的豬窩了!!

這就算了,連豬吃飯的石槽下面都掏了一個泄水洞,韓書記看得讚歎不已,忙叫隊長把聞奚華叫來:“你們這個豬棚設計的真好,真好啊。是誰想出來的主意?”

聞奚華道:“我愛人一大早起來就畫好了構圖,家裡的一切都是按照她的意思建造的。”

韓書記一聽,當即叫聞奚華叫來陳錦錦,然後對鬱錦音豎起大拇指道:“你設計的真不錯。我看過這麼多豬吃飯的槽子,從來都沒有見過給豬食槽設計排水孔,方便清洗石槽的。”

鬱錦音笑道:“韓書記,其實我也是聽鎮子上畜牧站獸醫提起過,說夏天豬食欲不高,腸胃還容易壞,這不就跟咱們人一個道理,天天吃飯但是卻不刷碗,那肯定要出問題。”

韓書記認可地點點頭。

那水槽下水口現在被一個木頭用碎布包裹著塞進去。

而且為了防止豬踩進食槽裡,汙染食槽或者水,食槽附近製作了“鐵柵欄”,兩排豎在豬吃飯站立的地方,這樣它們就隻能頭朝前,而不可能一屁股坐進食槽,或者拉、踩進去。

韓書記看得連連點頭。這小兩口一看就是要精心養豬來的。

鬱錦音也道:“奚華為了鑿這個眼子,可是受了不少罪。”那雙白皙略帶黃繭子的手,現在已經變成了粗糙並帶繭子的手了。

韓書記道:“你們辛苦了,你們造這個豬棚如果效果好,咱們就組織全村的村民都來看看你家豬圈,並參照你們家這個豬圈建造,到時候可就要用一用你的設計圖了。現在國家大力支持百姓養豬,我們也應該儘心儘力養好每一頭豬,爭取讓每一頭出欄豬都壯壯的。”

鬱錦音點頭:“這自然是應該的。我去畜牧站拿針拿藥,都是國家出的錢。我們夫妻倆決定養豬,也是覺得能幫助國家出口創彙,如果我們有空閒,我們也會養更多的豬為國家做貢獻。”

韓書記聽完鬱錦音的話,很讚賞:“你們一位覺悟很高,誌向遠大,將來國家一定會給你們機會實現遠大抱負。”

韓書記囑咐他們好好養兩隻小豬仔,他過段時間就會來看看它們長得怎麼樣。

鬱錦音自然是不敢怠慢,最近麥子完了,大家的出工的任務就變成了割豬草,鬱錦音每天在隊裡割的豬草最多。

至於聞奚華,他又被彆的大隊借調去修運河了,估計要兩個月不能回來。

聞奚華很不放心她一個人在家,囑咐她先暫時住在知青宿舍裡,等兩個月他回來後,再搬家。

鬱錦音不怕一個人住,但是去外面出工是有危險的,如果聞奚華總是在出工時擔心家裡妻子的安危,這勢必影響他的工作,所以鬱錦音立刻就同意了。

至於三個貓崽子,他們自己會抓麻雀。

鬱錦音也每天都會給它們倒好餅乾、奶粉、肉罐頭,這些全都是聞奚華去鎮上一次,就買回兩個月的量。

而鬱錦音和聞奚華兩人從蓋房子,再到他立刻被外派出工,結婚兩個月來都沒有正式過夫妻生活,不過為生活所迫,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鬱錦音晚上住在知青宿舍裡,白天就趁著出工的休息時間給自家豬崽子打豬草,傍晚回到家裡時再給豬崽子們煮明天的豬食,順便刷它們吃空了的豬食槽。

食槽也很好刷,接水衝一衝,再用鋼刷子使勁擦一下基本就乾淨了。然後水槽也要洗一洗,每天換上乾淨的水。

因為夏天太熱,兩個小豬崽子住的窩裡味道還是很大的,鬱錦音要把地面衝刷一下,然後自製的拖布擦乾淨地面,最後再把涼席抽出來衝一遍掛在中間的牆院上晾曬,換上新的涼席給它們鋪上。

豬屁股臟的,也要衝一衝。

總之養這兩個小豬仔子,比養三隻貓崽子廢的心思多多了。

一個半月多後,聞奚華回來了。

就在女知青宿舍裡等著鬱錦音正式搬家。

“你回來了?”鬱錦音看到他很驚喜。

“嗯,我幫你搬東西。”聞奚華曬黑了不少,一雙手也更粗糙了,隻是那雙眼睛在夕陽餘暉中看起來更亮,身材也像鬆柏一樣更加結實挺拔。

其他女知青都羨慕地看一眼然後就鑽進屋子裡不好意思出來了。

李建梅更是躲著,沒有回宿舍。

知青宿舍裡,鬱錦音在收拾自己的東西。

“錦錦這麼一看你的東西還真不少。”

“碗、臉盆、腳盆、洗臉巾、一箱子衣服,被褥套,小鏡子小梳子......其實也不多了,她就是衣服多。”家裡給陳錦錦寄過來,聞奚華也會買。

東西拿出來後,聞奚華和幫忙的女知青道謝後,就把重的行李箱拎起來,有扛著被褥之類的,鬱錦音隻拿著幾個水盆和暖壺小毛巾小拖鞋之類的。

天氣已經開始轉涼。

聞奚華不在的時候,鬱錦音已經將舊房子裡的鍋碗瓢盆搬到新廚房,廚房裡的灶台是聞奚華自己用泥巴壘的,兩個,床是炕床,有一個門直通灶膛,冬天需要取暖時,就把門打開,把和街口附近留著的管道和灶膛肚子管子接上,這樣燃燒的溫度就直通炕床。

如果炕床不夠暖,還可以在床下的灶膛裡直接點柴火,反正床也是泥土壘起來的厚厚的不怕燒。

大鍋是聞奚華拉瓦時一起買回來的。以後豬豬食和人用的鍋分開,又買了十副碗筷勺子,還買了一個泥爐子放鐵鍋專門用來燒豬食。

兩人又隨便收拾了一下,替豬崽子們蓋好外棚,這一天才算歇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