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養豬致富路3(1 / 1)

村長站在大樹下, 拿著鑼狠狠一敲示意遠處的人快跑,等所有人到齊後,村長說:“出工了!今天男女都割麥子!大家都帶好鐮刀, 要趕緊趁著天好把麥子割了!”

然後記分員就帶著小一百號人去了麥場,至於看著雞鴨喂牛喂馬的事情就暫時讓乾不動的老人或者未成年的孩子照看,雖然工分拿的少, 但也有分可拿。

大家都跟著記分員走,分好地後,鬱錦音著重看了一下聞奚華的方向,然後跟著記分員來到屬於自己的地頭。

雖然沒有明確說要割多少,但是一般平均下來每個人有多大的面積就割多少,當然割的就是慢, 彆人也沒有話說。

鬱錦音拿著鐮刀, 手中的這把鐮刀還是張愛麗幫她拿到的,木柄,鐮刀頭像月亮一樣彎彎的,刀頭鋒利無比,不過這樣割一天下來, 再鋒利的鐮刀也要變的遲鈍。

當然這邊的地形不完全是平原,就他們住的村落還是有山的。

鬱錦音掂量了一下鐮刀,然後就過去找記分員了:“高姐,我去找個磨刀石。去去就回。”

高姐就白了她一眼, 皺著眉道:“快去快回!”

知青們看到陳錦錦又走了,紛紛翻白眼。

“每次乾活的時候她就這樣,真是討厭。”

“她和聞奚華怎麼樣了?分了吧?”

“沒呐,聽說今天早上從聞奚華屋子裡出來的,這女生臉皮厚起來真是誰拿她沒辦法。”

“什麼???聞奚華和她那個了?那章雲建怎麼辦呢?聽說章雲建對她也很好。”

“我就不明白, 這種好吃懶做的女孩子有什麼好。一個本地大娘也歎氣,一邊割麥子一邊說:“現在看著好吃懶做占便宜了,等到成家有了娃後就知道後果有多嚴重了。”

另一個大娘也說:“就是,收成好的時候,分糧食多。可收成不好的時候就麻煩了,人懶工分又低,到時候全家月初有的吃,到了月末就得餓肚子。”

“說誰不是呢?咱們種地的就是靠著老天爺賞飯吃,老天爺給你飯吃的時候,你一定要加緊乾活把飯碗接著!”

章雲建這邊也抬頭看了一眼陳錦錦的方向,發現陳錦錦又不在了,他的眉頭皺起來,然後看了看不遠處前面的悶頭割麥子的聞奚華,也跟著加快速度割麥子。

他想,等他快速割完麥子,就搶在聞奚華前面幫著陳錦錦割。

他要讓所有人知道自己不比聞奚華差。

自從出了昨天的事情後,章雲建算是出名了。

小媳婦大老婆見了他,眼神都帶著看戲打量的意味。

很多人私下裡都把章雲建和聞奚華放在一起比較,比較一下乾活的速度,體力,再比較一下每天都的工分,最後再比較一下長相、家世。

聞奚華據說是從海市來的,和京市一樣都是城裡戶口,看聞奚華待人處事的態度,也是有文化的家庭裡走出來的。

就是不知道章雲建家裡什麼樣,不管什麼樣子,私下裡偷彆人的對象,這就很不齒。

鬱錦音一路小跑到村口,找了塊勉強可以當磨刀石的石頭揣進兜裡,很快就回來了。

她回來後就開始割麥子。

張愛麗已經割了一大塊麥子了,看見陳錦錦才回來,還帶著塊石頭,她好奇了一下,沒說什麼。

鬱錦音彎著腰,手中纏著布條防止麥子劃傷手,同時褲腿和衣袖都紮緊了防止蚊蟲叮咬,她還特地穿了一件厚的防止蚊蟲叮咬的衣服。

頭上也纏著頭巾,防止曬傷。

周圍人看到陳錦錦這打扮,心裡嗤笑了一聲,也就繼續乾活了。

不知過去了多久,眾人隻聽見一陣“嗤嗤”“嗤嗤”的聲音越來越近,大家忍不住側頭一看,嚇了一跳,這才多久的功夫陳錦錦就追上來了!

“這麼大一塊麥子地,真得是她一個人割的嗎?”

“聞奚華還在割自己的麥子呢!”

鬱錦音也不管彆人怎麼議論自己,她埋頭吭哧吭哧地割,感覺鐮刀不好使了,就拿起那塊她費儘心思找來的粗糙的磨刀石咣當咣當磨幾下。

僅僅是幾個回合,鐮刀就又會變得鋒利無比,光可照人。

於是“哧哧哧哧”割麥子的聲音再次響起來。

她割的麥子又整齊又乾淨,摞在那裡讓人看得賞心悅目。

大家夥兒也想像她那麼勇猛,可是鐮刀割不動啊!再說了一直彎著腰真得受不了。而且HIA時不時有蚊子或者什麼小飛蟲飛來飛去乾擾她們。

太陽也曬的人頭暈目眩。

張愛麗是實在累了,但是看看陳錦錦都這麼能乾,她也不好意思休息太久。

“錦錦,你這個磨刀石我能用用嗎?”

“你隨便用。”

鬱錦音說完,就繼續乾自己的活,大手過一大把麥子,鐮刀放在根部,哧哧割下一排,鐮刀不停,再繼續割,從這頭割到那頭,割完一趟,把麥子整理好疊起來。再繼續割。

磨刀石也隨便彆人用,隻要彆耽誤她用就好。

鬱錦音的割麥子效率肉眼可見的高了起來,

中午時分,彆人的麥子地才割不到一半,鬱錦音已經割完三分之二了!

她這種效率讓所有人震驚不已!

“陳錦錦今天這是怎麼了?”

“我也想不明白,她割的這麼厲害,讓咱們怎麼活?到時候大隊長一來看,割不過她,那不就是偷懶了?”

果然,中午時分大隊長和書記來了。

兩人正要看看陳錦錦和章雲建的話乾得怎麼樣,結果就看到,陳錦錦一個人把一整片麥子地都割地乾乾淨淨!

真得是乾乾淨淨整整齊齊。

彆人地裡金黃一片,到了她這裡,隻有成堆的麥子垛。

金燦燦的堆在那裡,象征著豐收的喜悅。

再看看其他人,也快割完了。

韓書記和大隊長趕緊找到記分員問:“陳錦錦這裡怎麼回事?她人呢?難道又是聞奚華同誌給她乾的活?”

記分員也哭笑不得:“都是她自己割的,現在在幫聞奚華割麥子呢!”

韓書記和大隊長齊齊震驚出聲:“啊??”

然後兩人的視線看向聞奚華那塊地,聞奚華也快割完了,正在割最後一排。

在一看陳錦錦的動作,確實是比教科書還要標準的動作。

韓書記笑了:“但願是她開竅了。”

就是不知道這種狀態能撐幾天,割麥子可不是一個輕鬆活。割的太猛了,第二天可能腰酸背痛下不了床。

韓書記想說明天給她安排一點輕鬆的活吧,但是最終沒有說出口,

下鄉鍛煉,就是要這些知識分子懂得中下貧農的不易,種糧食的百姓們可不會因為累了第二天就停下來休息。

為了搶收糧食,隻要還有一口氣還能,就要把糧食割回來。以前知青沒有下鄉的時候,七十多歲的老人都要扛著鐮刀下地乾活的。跟彆提灌溉了,趕上乾旱,提著水桶,駝著背,一擔擔挑水,全是人工灌溉。

生產隊的驢也不夠,所以施肥、澆水、收割、脫殼、磨粉都要人力的時候那全都是體力活。

好多種地的老人,一上年紀,就各種腰酸背痛的後遺症。全都是種地累出來的毛病,不容易呐!

知青們這點累,這才哪到哪?

不僅如此,他們還關注到其他人會在割完幾次後,就去一塊石頭那裡磨鐮刀。

韓書記和長大隊長終於恍然大悟:“怪不得啊,今年效率這麼高。”

不久後的雨季到是不用擔心了。

鬱錦音幫著聞奚華收完麥子,兩人肩並肩坐在大樹下休息。

中午休息時,大隊長的媳婦給大家送來午飯。

其實就是饅頭和粥以及鹹菜。

地板車上放著碗,一大桶飯,一籮筐小棉被蓋著的饅頭,一缸鹹菜。每天中午,大隊長西佛都送飯,大家夥坐在地頭上,吃著飯,順便恢複體力。

鬱錦音這時候吃飯沒太有形象,大口啃饅頭,大口喝粥,鹹菜也吃。

直把張愛麗和章雲建看得目瞪口呆。

陳錦錦是什麼人呐?就算吃飯也是小口小口慢嚼細咽,什麼時候這麼不注意形象的狼吞虎咽過?

而且章雲建覺得陳錦錦在故意冷落自己,這種感覺讓他很不舒服。

畢竟知青都是一個小團體,一個地方來的熟人都會抱團。章雲建的熟人就是張愛麗和陳錦錦兩人。

雖然京市來的人很多,但是大家不都是在一個大隊,還有分到其它大隊裡的人,但是隔的就很遠了,也就收麥子的時候遠遠看一眼打個招呼。

以前陳錦錦會主動和章雲建說話,章雲建也會和陳錦錦張愛麗說話,大家都是同學,章雲建和陳錦錦又是青梅竹馬,情誼深,章雲建照顧陳錦錦一開始也沒有人多想什麼。

但是昨天起,這些事情就不一樣了。

大家會想,陳錦錦為什麼不和章雲建說話了?這兩人徹底鬨掰了嗎?也就是說在章雲建和聞奚華之間,陳錦錦選擇了後者?

那陳錦錦這個選擇是不是早就有了?可是不對呀,如果陳錦錦心裡早就有了抉擇,為什麼又會跟著章雲建去牛棚?還發生了那樣的事讓大家捉奸?這不就很矛盾嗎?

村裡的人想不明白,其他知青們也弄不清楚怎麼回事。

現在唯一能確定的結論就是章雲建極有可能被徹底踹出局了!

鬱錦音吃完飯後,把碗筷放回板車上。

她跟聞奚華說:“下午你割慢點,休息休息。”

聞奚華說:“我不用我不累。”他天天都是這種勞作強度,早就習慣了。倒是鬱錦音,猛地這麼乾活,怕是會受不了。

而且,聞奚華想了想自己手裡的工分其實也剩的不多了。

以前陳錦錦很能折騰,他也給她花了很多工分。現在如果不使勁掙工分的話,那麼他下個月可能就要挨餓。

掙工分是要乾一整天的。

像是聞奚華這種“打頭”,一天下來的工分就比彆人多兩分,彆人一天十分,他就能拿一天十二分,不要小瞧這多出來的二分,一工分就能買一個雞蛋或者半兩肉。

於是眾人就看到這兩人下午依舊是沒命的乾活:“......”

眾人心裡很無語。

太累了,連大娘都抱怨:“哎,年紀大了,就比不過年輕人了。”

這兩人也算是一對奇人了。

兩人都能拿十二工分吧?

這加在一起就是二十四工分了,十工分就有六毛錢,這兩人一天就能掙將近兩塊錢!

這可真能乾啊!!!

鬱錦音上午割完他們自己那一趟後,就順著彆人的那一趟繼續割下去。

隻不過,聞奚華特意繞開了章雲建那塊地方。

章雲建:“......”

眾人:“......”好像嗅到了一點□□的味道。

有陳靜靜和聞奚華的幫忙,眾人終於體會了一把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感覺。

兩人幫第三個人乾完後,第三個人也不好意思閒著,一起幫第四個人收割。第四個人割完後也不好意思閒著,幫第五個人收割......就這麼滾雪球一般。麥子越割越快。

等到傍晚大家收工的時候一看,章雲建比較倒黴,他自己割自己的那塊地,一整天累死累活才割完。平時他都不用這麼累的!光是這麼站一天,他都覺得自己腳上長水泡了!

記分員喊上所有人去了會計那裡。

乾了一天活,接下來該算工分了!

所有人圍攏在院子裡,就等著會計拿到記分員的賬本,然後再拿出賬本開始記賬。

會計一邊記賬一邊念:“張九割麥子一天,十工分。”

被念到名字的張九嘿嘿一笑,心滿意足了。

念完本地的人然後開始念知青們的工分。

“聞奚華割麥子一天,打頭十二工分!”

人群已經聽的麻木了,要是聞奚華哪天不拿十二工分才叫一個奇怪呢。

會計接著念:“陳錦錦割麥子一天,打頭十二工分!”這話會計自己念出來都覺得不可思議,他疑惑地看向記分員。

記分員點點頭:“是這樣的,陳錦錦同誌打頭,比聞奚華還要快!他們兩個人是乾活最快的人。”

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