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聽完劉徹和衛青之間的對話,劉挽知道,哪怕是史書上記載打得匈奴丟盔卸甲,四竄而逃的漢武帝時期的大漢鐵騎,在剛開始的時候劉徹也須避之鋒芒,和漢初的幾代帝王一樣,選擇和親以圖發展。
劉挽心下長長一歎,匈奴進犯邊境,擾得百姓不得安寧一事,但凡有點血性的王朝都無法接受那麼一個情況無限延長。求和認慫一事,古往今來做得最順手的莫過於大慫,其餘的王朝,凡當政者有一丁點家國天下百姓,都會想方設法解決邊境問題。
勢不如人忍一忍,誰都能體諒,也都能理解,可是絕不能一直忍讓退卻。
劉徹心裡早對匈奴不滿之極,不過是因為實力不夠,不願意貿然出擊,反而讓自身落於下風。既為帝王,為國出擊,不動則矣,動,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實話,在保家衛國的事情上,中華兒女從骨子裡有著同樣的信念,為國出一份微薄之力都是好的。
可惜,劉挽瞅著自己的小身板,很是惋惜於年齡太小的自己,竟然錯過出擊匈奴,揚華夏之威的機會。所以,傳說中的霍去病霍小將軍為啥還不出現,說好的漢武帝對他十分寵愛,要親自教他兵法,人到現在都沒有露過面,寵什麼愛?
劉挽星星眼的盼著霍去病的出現。眼下宮中最大的事莫過於選誰和親匈奴。
對此,劉挽有意識的忽略。
遠嫁和親的人,此一去生死未卜,劉挽都沒敢問問,和親匈奴的那些漢朝公主們,她們有多少是活了下來了?又有多少在異國他鄉飽受屈辱而死。
想指責劉徹竟然也不可避免的跟其他帝王一樣選擇和親以達到迷惑匈奴的目的,為此將遠嫁之人的生死拋之腦後?
有時候事實就是那麼殘忍,舍一人而保邊境哪怕一時的太平,對一人不利,利於千千萬萬人,最終都不得不做下這樣的決定。
選擇和親的宮女一事是王娡這位太後操辦的,同樣的事王娡不是第一回做,畢竟匈奴請和親在漢景帝一朝是也曾有過,那個時候負責的人也是王娡。
母以子貴,子以母貴,王娡費心讓兒子成為太子之後,她也如願以償的成為皇後,太後。
宮中諸事,從前竇猗房在時,王娡處處被壓製著,凡事都得征詢竇猗房的主意,多好一個兒媳。
如今她不需要再做一個好兒媳了,她要展示作為太後的威嚴,她要讓天下人知道,竇猗房這位太皇太後去了,她,大漢太後的存在。
王娡大張旗鼓的選公主,隱約間,劉挽幾回注意到劉徹在聽到此事時所流露出的不悅。
和親是不得已而為之,用一個女人換取大漢所謂的和平,無論這件事在彆人看來如何,對劉徹而言都不是他認為最好的選擇,而是不得已的選擇。
大張旗鼓選人,莫不是有誰覺得大漢須得跟匈奴和親一事算是好事?鬨得人儘皆知,以令國中上下都覺得,匈奴打不得,一代又一代的帝王終是選擇忍讓著,退卻著,百姓們都看不到希望。
“為我大漢和親之女,你備些東西送過去。”劉徹縱然略有不滿,不過是些細微的表情變化,並沒有宣之於口,倒是叮囑衛子夫有些事該做須得去做。
“是。待太後擇定人選,妾會備禮送上。”衛子夫以為劉徹特意提醒她或許有彆的意思,仔細打量劉徹的神色又可以確定,劉徹單純或許隻是覺得對於遠嫁和親的人有些愧疚,大漢在此時不能不和親,唯有儘可能彌補。
最終,和親一事板上釘釘,送親的隊伍很是浩大,然而和親一事後,劉挽分明感受得到劉徹渾身上下散發的低壓。
唉,其實作為帝王也有很多的無奈是吧。
“待我長大以後,我定要踏平匈奴,叫我大漢的女子再無須為大漢遠嫁和親。”
宮裡上上下下都在議論宮中和親一事,縱然大漢以公主的身份讓那位宮女出嫁,誰也不會覺得單純隻有榮譽。此去萬裡,風俗不同,言語不通,想憑大漢公主的身份在匈奴立足,難。
劉挽聽著底下的人噓唏的提起和親的宮女,心裡想的是,一個個都彆討論了,萬一要是不小心讓劉徹聽到,隻會讓劉徹的心情更不好!那對宮裡的人都不是好事。
可惜她太小,沒辦法警告誰,不會走路的孩子,話也說不利索,很是讓人鬱悶。
結果沒有想到突然聽到一道稚嫩的聲音,說出那樣一句豪情壯誌慷慨激昂的話。
劉挽聽著聲音低頭看了過去,終於看到一旁一個婦人領著一個五六歲模樣的男童走來。婦人她認得,這是她二姨,衛子夫的二姐衛少兒,也是霍去病霍小將軍的生母。
本來劉挽就一直挺怨念生下霍去病的衛少兒沒有帶霍去病進過一回宮,沒讓她見著霍去病,此時一見衛少兒手裡拉著的孩子,加之方才男童說的話,立刻,馬上,劉挽眼睛都亮了。霍去病,霍去病,她見著活的霍去病了!
這一刻,先前在得知自己生為漢武帝劉徹和衛子夫的女兒,想著最後衛家人的下場,劉挽覺得前途一片黑暗,恨不得自己重新投過胎,否則也不至於落得那樣境地。
然而,對,當劉徹的女兒好事壞事不一定,日子或許也不能有多好過,卻是可以見到傳說中的大漢帝國雙璧呢!
衛青劉挽見到了,日常除了劉徹外,劉挽最喜歡的莫過於纏著衛青。她不會說話不假,她可以鬨騰啊!但凡隻要不在劉徹和衛青跟前,劉挽可勁的鬨,就是不樂意。
以至於如今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劉挽最喜歡和劉徹、衛青在一起,隻要跟他們兩個在一塊,她就能乖乖不動不鬨。
初初時誰都覺得不可思議,一個連話都不會說的孩子,怎麼可能懂得纏著誰了。
彆的人行不行另說,劉挽必須證明給劉徹和衛青看,她最喜歡他們兩個了。
對劉徹,劉挽是另有圖謀,努力的刷好感不假,對衛青,劉挽是崇拜,是恨不得多親上自家的舅舅幾口!同樣,在瞅見可能是霍去病的男孩時,劉挽已然控製不住。
孩子啊孩子,你是霍去病嗎?來個人給她確定下唄。
“你才那麼點大,儘會說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話。”衛少兒明顯不以為意,劉挽本來在一旁玩著,疑似霍去病的人出現,她哪能不豎起了小耳朵聽。
“母親不信隻管看著。”男童被衛少兒質疑,顯得不悅,立刻不屈的反駁一句。
“霍去病。”衛少兒喚一聲,對於兒子倔強不屈的反應不由責斥一句。
“好!”不想在這個時候傳來一陣叫好聲,劉挽對這個聲音早已熟悉無比,轉頭望向聲音的方向,好的嘛,劉徹和衛青一前一後的走了過來。
啊啊啊,霍去病,衛青,見證兩人舅甥同框的畫面,劉挽覺得以後無論自己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都有了支撐的畫面。
英雄,誰能不喜歡英雄,尤其是兩個打出“漢”這個字,讓一個朝代成為一個民族符號的英雄。
可以說,沒有他們兩個為大漢擊潰匈奴,大漢的疆域根本不可能得到擴張!河西走廊,絲綢之路,都不可能在漢武帝時期漸漸成型。參考在他們之前,或者在他們之後,大漢在漢武帝一朝對匈奴之戰的戰績便可知,他們兩個人對大漢出擊匈奴的意義何在。帝國雙璧,名不虛傳。
劉挽興奮無比的想要衝過去,離得他們近一些,更近一些。她的動作落在劉徹眼裡,劉徹欣喜於那一個孩童有著雄鷹一樣的誌向,恰好是他最喜歡也最迫切需要的人,一看劉挽那樣的激動,第一時間走過去將劉挽抱過。
啊啊啊,終於成功正面看到霍去病了,畢竟自家的舅舅劉挽這些日子見得多了,霍去病卻是她第一回見到,劉挽轉頭望去,正好和一臉倔強,細皮嫩肉的男童對視上。
剛剛被衛少兒喝斥的男童是不服的,結果聽到一陣肯定的聲音,沒等他反應過來,接下來又被一雙亮閃閃的眼睛盯上。好吧,劉挽畢竟太小,然而望著他的眼神讓霍去病怎麼說呢?好像他是世上最了不起,最厲害的人!
嗯,才五六歲年紀的霍去病日常遭受的都是旁人鄙夷不喜的目光,什麼時候有人一臉崇拜又佩服的看過他。
年紀尚小的霍去病並不能明白如此意味著什麼,他隻是喜歡眼前的劉挽看他的眼神,讓他有一種自己也是世間珍寶的感覺。
“陛下。”衛少兒沒有想到進宮一趟會碰上劉徹,劉挽她倒是瞅見了,隔得有些距離才沒有走過來。
劉徹在她身後行來,立刻已經將劉挽抱過來,衛少兒對這個外甥女隻見過幾回,倒是聽過不少關於劉挽的種種。無一例外都是劉挽生來極有靈性,十分得劉徹喜歡,如果說衛長公主是劉徹的第一個孩子,讓劉徹終於體會到作為一個父親的驕傲,劉挽對劉徹來說,更像是讓他發自內心認可疼愛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