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章(1 / 1)

李元吉不但信了自己將是大唐之主,而且還非常努力地朝著這個目標前進著,一心想要搞死秦王順便坑死太子,這樣他就不戰而勝了。

今天聽說陛下要放李世民去洛陽,當即就著急了——秦王要是走了,誰來跟太子鬥?他倆不鬥了,我怎麼從中獲利當上太子?

懷著這樣的目的,李元吉開始在太子耳邊極力勸說,絕對不能放走秦王!

太子府中眾人對這件事的態度也各不相同,像是以魏征為首的主戰派,就認為,秦王一旦放走,就是虎入深山,倒不如就把他扣在長安城中,一點點削除其羽翼,慢慢地除掉他。

在諸多言語中,有一條戳中了太子李建成的痛點:秦王在關隴一帶頗有民心,若是放他走了,秦王又素有大誌,隻怕不滿足於半壁江山啊,與其等到來日再起乾戈,倒不如就此扼住,先在源頭上掐死這個苗頭。

李建成聽著底下人說來說去,再想到如今陛下的態度,竟是允許秦王建天子旌旗,關中半壁悉從其令。

而自己呢,名義上是太子,但朝中政令地方任免,一樣樣都是在陛下的眼底下,自己還沒能當家做主呢,等陛下讓位還不知道要多久,其中變數也不少。

若陛下福壽綿長,再多活十年,十年,夠秦王把關中以西整治成鐵板一塊了,陛下百年之後,秦王是經略數年兵強馬壯,自己呢?甫一登位人心不穩,屆時兩方爭奪起來呢,想一想就讓人心驚。

想到這裡,李建成定下心意——要阻止秦王出任洛陽,把他留在長安!

既然定下了調子,太子府中眾人就開始籌謀此事,齊王府、後宮妃嬪、朝中近臣,都要動起來了。

另一邊,秦王府中李世民還在“養病”。

李淵賜了很多藥材,為了在李淵面前作戲,太子府和齊王府也分彆派人來看望,李世民沒見人,讓杜如晦接待的,一點面子沒給。

兩邊人不鹹不淡地說了幾句話就分開了,李盛在花廳外面看著,覺得兩邊都恨不得上去給對方一拳頭把對面砸暈。

這邊說多謝太子關心,秦王不勝感激。——杜如晦說話的時候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害人的禍頭子居然還有臉來裝好人,簡直是無恥之尤!

那邊說太子與秦王兄弟情深自該如此不必見外。——面上拱手心裡罵娘,真是好事兒輪不著,爛攤子都推給了自己。

對面那個壯漢是叫尉遲敬德是吧,這個大鐵塊頭一直瞪著我,媽呀他不會過來揍我吧,這人一看就是頭腦簡單做事衝動的莽漢啊。

寒暄過後那使者一轉身就看到了花廳外面有一匹紫色的大馬在優哉遊哉地啃著一截草乾磨牙,這不就是說是中毒了的那匹馬?秦王果然是作戲脫身!

送走了人,杜如晦回去見秦王。

“殿下,那人是太子近臣,方才尉遲在側,他言語情態有些瑟縮,但眼中卻有些得意樣子,說不得,太子府另有謀劃。”

李世民直起身子,皺著眉頭想了想也沒什麼頭緒

,秦王出任洛陽,是陛下親口應允,應該沒有變數,他擺擺手:“且再看看吧。”

他往外望一望正在甩尾巴的大馬:“所幸颯露紫無事,隻是它怎麼樣也不肯再喝藥,我本來還想再讓他喝兩劑湯藥保穩。”

李盛才不喝呢,又苦又腥,方英還想過來給他灌藥,被他一蹄子推遠然後就後撤跑掉了。

李世民召集人來安排出任事宜,他在洛陽早有根基,但是朝中事也要有人支應,他與關隴世族打的交道沒白費,又不少人是押寶秦王的,就算是經略地方,也不是就此遠離儲位了,故此,很有幾位大臣暗中許諾為秦王在京師安排。

另有出行時的儀仗和兵將,不知道陛下允他多少人。

這邊正緊鑼密鼓地籌備著,那邊出了岔子——太子府和齊王府兩下裡使勁兒,李淵耳根子軟,又被說動了,令秦王出任的決定也似乎不是那麼完美。

這件事令秦王府中人格外惱火。

“後妃中有人向陛下進言,說殿下當留在京師儘孝,又說秦王屬下跋扈凶戾,去了地方說不定就要為禍百姓,又有張婕妤進言,說起昔日淮安王封地事宜,說殿下本就不把陛下的教令放在眼裡,何況遠離京師更是天高皇帝遠。”

李世民看著手裡從宮中傳出來的信,氣得一拳錘在桌面上,真是荒謬!

不過後妃而已,一無功績一無賢名,竟然就這麼詆毀自己!

更可恨的是,陛下還真聽到耳朵裡去了,他上次去拜見,陛下面色就淡淡的。

“殿下,齊王也多有讒言,說秦王府左右多有山東人氏,此去山東,殿下喜動顏色,必然不會再回返長安,陛下也很是不樂。”

李世民擺擺手示意他不必再說,經此一事可以確定,陛下心思已經動搖,出任一事,多半是沒可能了。

“太子竭力留下您在長安,肯定還有後招,我們要早作防備啊。”長孫無忌手心裡放了一大捧剝好的核桃仁,正一個個地投喂颯露紫。

李盛吃了一個又一個,感覺有點渴了還伸出前蹄按住他的手讓他先不要喂了,自己跑過去喝了水才回來繼續。

回來後就看見他的核桃仁孤零零地被撇在了外面的石桌子上,方才還在這的幾個人都不見了,他歪頭一看,去了裡面。

“既然知道太子不懷好意,那我我們就要準備起來,時局不穩,要先安定後方托底,明日讓溫大雅和張亮來見我。”

溫大雅,是秦王府的謀士,授官陝東道大行台工部尚書,聽這個官職就知道,是秦王府集體中的核心人才,他是武德四年投奔到秦王府中,很受重用。

張亮,是一位文武兼備的人才,受山東老鄉引薦,在武德五年進入秦王府中,雖然來得晚,但李世民對他一向頗多青眼,初為秦王府車騎將軍,後授懷州總管,封長平郡公,在一眾學士、參軍、侍郎中很紮眼。

這兩人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出身山東。

太子多加逼迫,連外任都要阻礙,李世民頗為憂慮,於是派溫大雅趕

赴洛陽主持大局,負責洛陽軍政要務,主要目的是穩定山東地區的防務,以免太子和齊王從這邊下手。

另外,李世民把手中的很多財物都交給張亮,讓他去往山東,統領現有的軍隊,同時在山東招兵買馬以備不時之需。

秦王出任之事,就這樣蕭寂下去,李世民知道了李淵的心意,沒有再去探聽,李淵自然也不會跟李世民解釋,何況,眼下還有更重要的事要面對——武德七年七月,突厥入侵並州。

李世民請戰,李淵不允,眼下太子與秦王爭端正劇烈,若是把軍權交給秦王,他擁兵自重,再做出什麼事情來就不好了,李淵彆看有時候糊塗,但他仕宦多年,在這種時候,對權鬥是非常敏銳的。且防備程度很高。

不允戰事就算了,這時候有人建議遷都。

“突厥頻頻寇邊,是因為國朝的財物收藏宮人百姓都在長安,因此突厥多次襲擊長安,若是把長安燒毀掉,不再以長安為都城,那胡寇之患自然消失了。”

這話簡直是不止長安人震怒,是隻要是個腦子清楚的正常人就要震怒的程度了,遷都,可以,把長安城燒掉是什麼操作?簡直離譜。

何況,遷都就萬事大吉了嗎?突厥又不是傻子,遷都去了何處,那突厥鐵騎自然可以攻打何處,身為一國之主,豈有不戰而逃,為敵寇所逼迫而棄都城的道理?這也太沒氣節了!

要是有人在李世民跟前這樣說,估計一鳳得先拿劍鞘給這人來一頓狠的醒醒腦子。

但李淵不知道是不是腦子抽了,居然還真開始考慮這件事。

“高祖乃遣中書侍郎宇文士及行山南可居之地,即欲遷都。○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朝中很多大臣,如蕭禹等重臣都認為不妥,但“終不敢犯顏正諫”。

關鍵時刻,還是得看一鳳的,李世民擼起袖子就上了。

滿朝文武都不敢冒著被李淵駁斥的風險,在他遷都的興頭上勸諫,李世民才不管,在朝會上就莽上去一波輸出。

“霍去病,是漢朝臣子,尚且有滅匈奴的大誌,臣身為藩王皇親,卻眼睜睜看著突厥淩虐百姓肆意侵奪,使陛下有遷都之念,實在是作為臣子的過錯,臣願領兵取彼頡利,若不能戰勝,再行遷都也可。”

這話聽起來滿滿的忠心,但是,李淵聽了肯定不大舒服啊,當場就不高興了。

什麼叫“我身為藩王卻不能固守河山”,老子還是皇帝呢,秦王你是不是在陰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