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第 50 章 啟蒙書籍(1 / 1)

這等涉及到大秦以後的大事, 自然不是一次就能吵出結果的,而且今日仙人在場,吵成一團著實丟臉。所以在嬴政下令暫且推後時, 雙方都默契地收了聲, 隻不過眼神交流間, 火花四濺。

微生雪離開正殿時都不知道她到這裡有什麼必要,好像隻說了讓木匠造織布機和紡紗機的事情, 但這明明可以直接吩咐。哦, 還有拚音。

這確實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 但這真的純屬臨時起意,她本來隻是想解決婦幼院的就業問題來著。

不過既然已經這樣了,拚音得配套的基礎課本來學吧。

說到基礎課本, 微生雪腦中第一時間冒出來的當然是她小學時用的教科書, 但學習字音字形都是依托課文,具有非常濃厚的時代特征,還伴隨著潛移默化無處不在的思想鋼印。

總之,非常不適合這個世界使用。

不然某天嬴政想起來去學校檢查, 問一句:你們最近學了什麼?

學生答:如何推翻皇帝。

當時的場面恐怕不會太好看。

思來想去, 這種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吧。

“你們這兒開蒙用的什麼書?”

嬴政答得也乾脆:“家中有什麼書就用什麼書,當年我用的是趙國的律法書籍。”

他開蒙的年紀正好是父親贏異人隨呂不韋逃回秦國的時候,作為僅剩的秦國王族人,他被母親趙姬帶著躲躲藏藏沒多久, 就被抓回去嚴加看管。日日夜夜都有人在身旁盯著,白天還有人不斷在耳邊讀趙國律, 時間久了就記住了哪些字怎麼讀,哪句話怎麼斷句。

可以說他認字全靠自學成才。

一個秦國的君王開蒙用的是彆國的律法,短短一句話就隱藏著驚心動魄的信息。

微生雪不好意思地抿抿嘴, 她好像不小心揭人傷疤了。

於是她換了一種問法:“你們這裡有沒有開蒙時的專用書籍?”不是說隻有開蒙時能用,但一般用於讀書認字的第一階段。

有沒有?

嬴政看向蒙毅,與他這個野路子比,蒙毅受到的教育更近似本時代貴族子弟的普遍情況。

微生雪也看向他。

被兩雙眼睛盯著,蒙毅表示壓力很大。

他費力地回憶自己幼時學習的模樣,他好像是大兄蒙恬帶著讀兵書學的認字。

“兵書?”

這個答案在嬴政的意料範圍內,卻讓微生雪眼睛冒出了糊塗的圈圈。

一個律法,一個兵書,聽起來差彆就很大。

結論,沒有統一的開蒙書籍。

此時就要看小夥伴的了。

“出來吧,統妹!”

教育,永遠的大事。

這一把成了,功德好不嘩啦啦來。

係統隻是想想就美得冒泡泡,從宿主提到這件事開始,就已經在龐大的資料庫中開始搜索,《XX地理三字經》、《今古賢文》、《農村雜學》、《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掃盲課本》……一係列基礎教材從資料庫中調取出來。

再把時代風格和思想內容過於明顯的《XX地理三字經》、《掃盲課本》等排除;

《百家姓》,現在隻有貴族才有姓,排除;

《三字經》,裡面引用的典故太多,而且許多與儒家相關,不適合現在,排除。

……

經過一係列篩選,最後留下了《今古賢文》、《農村雜學》、《千字文》三本供宿主選擇。

微生雪看到直接投影在面前的三本書,分彆用意識點開翻閱,各有各的好。

《古今賢文》收錄了名言熟語,仿造傳統的賢文格式,編寫成韻文,讀起來抑揚頓挫、鏗鏘有力,最重要的是,有很多話她都熟悉,比如“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種理解不了但就是知道的句子 ,比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種時不時掛在嘴邊的話。

在陌生的世界看到熟悉的事物,讓她舍不得放手。

《農村雜字》四字一句,雙句押韻,與現在流行的詩經很像,應當適合這個世界。而且內容包含了二十四節氣、作物樹木、肥料農藥、衛生習慣等一係列非常實用的知識,尤其是對於認字難度大的農人,由“利於種地”這點吊著,會更願意學。

至於《千字文》,純屬因為她在星際時代看修仙小說時,常常看到“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這一句。

微生雪想著,或許這本書與母星有關係呢。

她陷入思考中,無意識慢下腳步,連視線都失去了焦點,一看就是心神不在的模樣。

她原本與嬴政並肩而行,走著走著就慢下來,她一慢,身後跟著的人也不好越過她,隻能跟著慢下腳步。

嬴政走出幾步轉頭一看,身旁空無一人,全在後邊挪動。

這場景,就好像七七八八的人手全是微生雪手下似的,但讓他走回來?怎麼可能,頂多等一等。

所以等微生雪走近,嬴政正想開口,就看到她兩眼放空,微微出神的模樣。

莫非這就是傳說中……靈魂出竅,神遊天地?!

嬴政想起以前看過的民間傳說,有異人神遊之時被人碰到了軀體,導致死亡,靈魂無處可依。

有前車之鑒在前,它如何還敢打擾,隻能帶著所有人站在原地等待。

好在沒過多久,仙人就睜開了眼睛。為了表現出自己的專業,嬴政搶先問道:“道友神遊歸來,可有不適?”

微生雪:???

神遊?什麼神遊?她這是在思考!

嬴政口中的神遊:來往天地山川間,自由瀟灑。

微生雪認知中的神遊:上課發呆,挨罵前奏。

為了岔開話題,她立刻把剛才篩選出的三本認字書籍說出來。

“《今古賢文》,《農村雜學》,《千字文》……”嬴政咀嚼著這三本書名,聽起來似乎第一本最有內涵。

賢,多才也。

應當是一本收錄了現今與古時文采豐富文章的書籍。

聽起來似乎與詩經有些相似。

“那倒不是,三本裡就這本不像詩經。”耳邊傳來仙人的解釋。

原來是他沒注意把心裡話喃喃出聲了。

這個認知讓嬴政悚然一驚。

他太過放鬆了。

重新整理好心態,嬴政大手一揮,借用仙人說過的一句話:“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寫是不可能自己寫的,這麼多字要累死誰啊。

微生雪直接拒絕三連:乾不了,沒救了,等死吧。

最後趙高被拉了壯丁,誰讓他是附近字寫得最好又離得最近的人呢。

昔年推廣小篆時,廷尉李斯寫了《倉頡篇》,太史令寫了《博學篇》,而趙高則寫了《爰曆篇》,可見其書法之妙。

簡單來說,就是字寫得又好又快,最適合當抄書工具人。

這種事,在微生雪看來是枯燥又累手,但在趙高眼中,卻是陛下對他的看中!

鋪好紙,備好筆,磨好墨,仙人說,他記錄。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張……”

微生雪念的速度並不快,以趙高的水平完全跟得上。而且自己清晰,絕對不會為了趕時間,寫得過於潦草。

他專注於記錄,沒有時間思考,但在場的另外兩人卻能細細品味四字短句中的意味。

對仗工整,條理清晰,平白如話,易誦易記。

而且全都是不重複的字,一看便知是專為識字編纂的書籍。

半個時辰後,趙高終於寫完了。

嬴政迫不及待地拿起幾張紙,一字一句地細細品讀。

“好!”

“字與字之間的間隔是為何?”蒙毅湊在一遍看,發現每個字中間都空了過於多的間隔。

趙高道:“為仙師所言的拚音留出餘地。”

拚音短窄,那點空格放進去正好。

不得不說,不愧是最會體察上意的中車府令啊。

“造紙術、印刷術、啟蒙書籍,三者合一,可稱我大秦利器哈哈哈。”嬴政拿著寫了千字文的紙朗聲大笑。

秦國的底層小吏缺得厲害,全國恐怕隻有鹹陽城內是滿員滿額的配給,其他地方不是缺這個就是缺那個,要不就是這個那個都缺。但有此三物在手,隻需要經過幾個月的培訓與學習,就能培養出大量的小吏以填補空白。

微生雪對此感到震驚:“幾個月的時間,連一學年都勉強,這就能當官了?!”

這讓星際那些為了考進去累死累活無數年的人知道,還不嫉妒到發狂,這還不算前期接受教育的時間。

蒙毅糾正她:“是小吏,不是當官。”

微生雪:茫然.jpg

官吏,官吏,這難道不是一個稱呼嗎?

蒙毅繼續科普。

隻要認字,在大秦就有成為小吏的資格,再學一學秦律,就能走馬上任了。

是的沒錯,就是這麼潦草。

但事實上,能認字,就已經超越絕大部分的人了。

這可是,遍地是文盲的大秦啊。

微生雪瞬間想起係統拍到她眼前的數據,文盲率95%。

當時隻是震驚於這個數字,現在經過這麼一遭才真切地體會到什麼叫讓人絕望的文盲。

在他們談話的時間裡,趙高已經帶著人把那十幾張紙整理成冊,按照順序用夾子夾住。

微生雪抽了一張白紙,在上面提筆寫下63個基礎的音節,又簡單講了一遍。

“會了嗎?”

能長期跟在嬴政身邊的哪有普通的,過目不忘那是基本技能,哪怕接觸的是全新的知識,學了兩遍也記住了,頂多用起來有些磕磕巴巴,不如微生雪那麼熟練。

蒙毅與趙高兩人分工,各自取了一份標上注音,連嬴政也拿了一張,興致勃勃地描畫。

“墨家擅長木工雕刻,讓他們做幾份雕版,隻需幾日就能滿足暫時教學所需。另外兩本聽道友說,似乎字數比較多?”

微生雪:“倒也沒有,隻是比《千字文》略多了幾個字。”

她上學那會兒的一課作業字就比這多了。

嬴政知道她的標準與大秦迥異,大致有了數。

“此事就交給……”話說到一半突然停住,微生雪疑惑地轉頭看他,目帶詢問。

嬴政沉默一瞬,道:“今日墨家與公輸家進宮,兩家於建造上各有所長,道友不如隨我去見一見。”

兩位當家人,應當不會介意他一不小心把他們遺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