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七上(1 / 1)

嬴政端坐上首,面無表情的聽著殿內蒙毅回稟的消息。

“……趙中車府令與胡亥公子相談甚密,好似一見如故,隻是胡亥公子遣散了一眾仆從,臣恐被他二人發現端倪,不敢靠的太近,並未得知二人的聊天內容。”

相談甚密、一見如故。

嬴政咀嚼著這幾個詞。

“你做的很好,繼續盯緊。”

蒙毅領命稱是。

解決完趙高和胡亥的事,嬴政喚來貼身伺候他的內侍。

“扶蘇近日在做什麼?”

那內侍不明白嬴政此問是何用意,他謹慎的答:“陛下日前不是命扶蘇公子多跟丞相學學麼?想必此刻,公子正和丞相在一處。”

“走,去瞧瞧扶蘇。”

那小內侍也沒說錯,扶蘇此刻確實和李斯在一處。

不日前李斯得了嬴政的命令,正在處理雜交水稻催芽一事。

扶蘇此時便是與李斯同在一處,處理催芽的事。

扶蘇見農人們不甚熟練的按照李斯的指示處理著種子。

“丞相,看起來他們此前似乎並未做過此種事,是否……”

扶蘇倒是不擔心這方法是錯的,畢竟是帝師給出來的法子。

扶蘇隻是擔心,這些農人先前從未處理過雜交水稻。

這雜交水稻的種子又極為珍貴。

若是失敗了……

恐怕這些農人會性命不保。

“公子無需多慮。”李斯捋了捋自己的胡須:“這些農人都是臣精心選出的可靠之人,若是幾十年一日勞作的農人都培育不出來這種子,那換成是誰,希望都不大。公子以為呢?”

“丞相深謀遠慮,是扶蘇唐突了。”

嬴政過來時,農人正按照李斯的要求,用布將裝著種子的大缸密封起來。

“丞相大人,您吩咐的事,小人已經辦完了。”

“嗯。”李斯滿意的點點頭:“接下來每隔六個時辰記得將種子拿出來泡一次溫水,三日我會來看種子的情況如何,這件事若是辦好了,陛下必定重重有賞,若是辦不好……”

李斯話還沒說完,那幾個農人就誠惶誠恐的跪了下去:“丞相大人請放心,這件事小人一定竭儘全力去辦,不會出絲毫差錯。”

通過先前的研究屏幕。

李斯他們已經將屏幕上的計時方法摸透了。

一個時辰便是兩個小時,六十分鐘為一小時,而六十秒又為一分鐘。

這樣的計時方式比起十二地支式計時法要精細許多。

隻是李斯他們目前尋摸不出該如何將這精細記錄時間之法推廣開來的辦法。

這套精密的法子隻能在持有屏幕之人手裡用用。

交代完注意事項之後,李斯問扶蘇。

“公子是與老夫一同去處理公事,還是……?”

“父皇不是命我與丞相大人多學學麼,還望丞相大人不吝賜教。”

兩人轉過身後,就見到了前來尋扶蘇的嬴政。

“扶蘇,隨朕來。”嬴政叫住準備行禮的扶蘇:“朕有事跟你說。”

*****

趙匡胤此次考試並沒有考到滿分,也屬於沒有得到水稻種子的一員。

隻是他的皇帝個人屬性頁面和其他人有點不一樣。

他的升級社會發展度,比彆人多出了一行小字。

[警告:一旦贈送財務給予遼或金,將即刻清空社會發展度與個人等級,並移送出群。]

趙匡胤小聲的將這行字念了出來。

有點摸不著頭腦。

遼金?

遼人他知道。

要他給遼人送錢,那還還不如要了他的命。

但這行字既然出現了,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趙匡胤不確定彆的皇帝有沒有這種限製。

他首先問了一嘴自家後代。

【宋太祖】趙匡胤:孩兒們,這東西說不準給遼人和金人送錢,你們有這條嗎?

【宋太宗】趙光義:大哥,我有的。

【宋真宗】趙恒:大伯,我也有。

【宋高宗】趙構:老祖宗,我也有。

趙匡胤盯著屏幕上趙光義三個字皺眉。

他很確信,不久前他還見過趙光義。

趙光義是沒有這個屏幕的。

而且趙光義也在這……

難道他後來將皇位傳給趙光義,而不是給自己的兒子?

不過眼下也不是計較這個的時候。

趙匡胤又問。

【宋太祖】趙匡胤:金人是?

【宋高宗】趙構:北邊的一個小國。

【宋太祖】趙匡胤:你淪落到給一個北邊的小國送錢?

趙匡胤向來信奉事出必有因。

若不是後代有人這麼做,這東西絕不會出這麼一個警告條例。

特彆是他方才還向明太祖朱元璋求證過了。

人家就根本沒這個要求!

甚至明太祖朱元璋還委婉的提示了他一嘴。

【明太祖】朱元璋:宋太祖,你是沒打算這麼乾,但你弟弟他們就不一定了。

當然,這是朱標潤色之後的話。

朱元璋的原話是。

【就你們老宋家那些窩囊廢恨不得跪下認人家當爹了,不限製你們限製誰?】

朱標眼疾手快的製止了老爹將這話發出去。

平息了一場極有可能發生的罵戰。

【宋高宗】趙構:啊?

宋太宗趙光義背後汗毛一豎。

他連忙發了一條。

【宋太宗】趙光義:大哥,依我看,這裡面說不定有什麼誤會?

【宋太祖】趙匡胤:你也送了?

宋太宗趙光義:……

他就多餘出來多嘴。

不得不說,哪怕此時的宋太祖趙匡胤死去多時,也還是能給他弟弟帶來極大的心理陰影。

【宋高宗】趙構:老祖宗,此事說來話長,我可以解釋。

【宋太祖】趙匡胤:你真送了?!

趙構:……

言多必失,老祖宗誠不欺我。

趙匡胤原本隻對朱元璋的話信了三分。

畢竟之前上課的時候,帝師數朝代的時候,唐朝後面直接就接了明朝,把他們宋扔到了第二種說法裡。

但也不難看出,滅了大宋的人就是明朝人。

趙匡胤並不能確定,改朝換代的人究竟會不會跟他說實話。

他原本隻是打算詐一下他們。

可趙構這一番此地無銀三百兩。

倒是讓這三分可能成了七分,不,是十分了。

趙匡胤怎麼也想不到,他的後代,不,他弟的後代居然淪落到了這種地步。

一群窩囊廢。

他幽幽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