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第 104 章(1 / 1)

看到這名單之後,一直以來臉色都不算好看的邵奕終於神色舒緩了些。

這份名單和係統的名單還是有些差彆的,畢竟對於考官來說,閱卷的過程中書生行文的流暢性以及字體優美程度,都可能會有一定分數上下浮動,屬於邵奕能接受的正常情況。

總體來說這份名單和係統的結果並沒有太大差彆,最終錄取的三十人也是那麼幾個,隻是名次略有浮動,但葉共謙還是高高位於第一,甚至於因為行文方面還有了些加成,比係統那邊的分數還高出了一些出來。

隨名單附送到邵奕面前的,還有前三十名的卷子,邵奕目光一掃就看到最上面葉共謙那熟悉的字跡。

然後邵奕就看到那經義卷上,因為個錯字,丟了一分。

噗。

怎麼說呢,這個時代的繁體字確實是有些難寫。

但看到葉共謙因為這個事情丟分數,莫名就是讓邵奕有些想笑,這些天來不愉快的心情也算舒緩了些。

起碼京都城這裡沒有給他搞什麼妖蛾子。

邵奕拿出玉璽,蓋在了這封確認無誤送呈的名單上,隻是隨著這份名單返還到尚書省去的,還有一道取消所有郡縣此次鄉試中舉書生功名的聖旨。

收到這份聖旨的尚書省全體驚愕不已,尤其是對陛下聖旨中所言‘佑安二年舉子此次皆為倒數’這個內容感到難以置信。

他們怎麼敢!

朝中諸位大臣絲毫沒有對陛下聖旨中的內容有過任何懷疑,哪怕他們都知道他們送呈上去會試成績的名單裡面,壓根就沒有各個考生是哪一年過鄉試的相關文字。

他們早就在種種跡象中深深知曉,他們陛下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上天之子。

這些朝臣們憤怒地是這些人怎麼敢這樣做!

若隻是略有關照,隻是一個兩個名額,在這個人情社會之中,以他們的思想還是能夠理解的,但看著現在這個情況,這哪裡隻是略微關照,這簡直就是直接在中舉的名單上直接填名字了。

是啊,各地方鄉試也累積了十年沒有開了,各郡縣裡的那些家族子弟又不比他們這些世家,在前幾位皇帝在的時候,還有很多舉薦的權力,讓自己的子弟做官。

現在各郡縣內略有成才的子弟,大約也都在此期間已經走了些門路,從他們這邊拿到了舉薦權,畢竟京都城內這些世家,也需要和地方上有些來往。

如今在郡縣之中等著這一次鄉試的,大多數都是不上不下,或者乾脆就是不怎麼樣的子弟,要想這些人出人頭地,對於這些地方豪強來說,沒有比他們主持的鄉試更好辦理了。

隻是十年前鄉試兩三年就有一屆,可以一次就加幾個人,所以沒那麼看得出來,現在這些人十有八.九就是擔心這次陛下因為河東郡的事情點頭才開科舉,之後要開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關係,所以才一口氣把這些人都塞進來了吧。

這些朝臣們略略一想,很快就猜出來是什麼情況了。

而之前收到要求要給自己人評分略微寬鬆一些的考官們冷汗都冒了出來,還好他們最終回頭是岸,沒有在陛下面前搞這些小動作,之前陛下要求讓大家把所有考生的成績都做一個排名,是早就知道現在這個情況了吧。

面對著這份聖旨,尚書省內靜默了好一陣,最終也沒有人對現在這個情況說一句什麼話來,大家無聲的按照流程開始安排起來張榜的工作。

隻是這一次張榜就不僅僅隻是和過去一樣隻粘貼前三十名,而是將所有參與考試的學子成績全都粘貼了上去。

五千多人,近六十張告示,原本砌築的公告欄沒有辦法貼下,最終這份巨大的名單直接貼在了之前會試的考場外面的圍牆上,將那長長的圍牆幾乎都全部貼滿了。

這是放榜的日子,考生們自然也早早的都過來看看自己成績了,結果就瞧見了現在這壯觀的場景。

“怎麼會有這麼多告示?今年會試不是說就取用三十人嗎?”跟著葉共謙一起來的書生語氣裡都是疑惑。

今天放榜的日子邵奕沒有過來,這個關鍵日子裡沒有看到先生的葉共謙情緒並不太高,聽了這個話沒什麼精神地隨意回答道:“肯定是陛下的關係,看這告示的數量,隻怕所有人都在這告示上了。”

“應該是。”書生應和了聲,“若是這樣,倒是可以看看那幾位女子和宦官們到底考了多少。”

這話他說得其實沒有什麼敵意,但這些被皇帝特批參與到會試之中的那些人總是會被特彆關注的,這也是人之常情,和這書生一樣想法的人也很多。

看著最後一張告示被衙役粘貼完畢,等待京都城內守衛放他們過去觀看,然而等到衙役帶著漿糊桶回去考場內,守衛也沒有鬆開放書生們進去,倒是一位身著三品官服的朝臣從考場大門內走出來,目光冷冷看起來完全不帶什麼善意地掃過這些期待看榜的考生們。

“出事了。”見著這位朝臣,葉共謙立即低聲說了一句。他知道這位是今次會試的主考官,並且素來以溫和好脾氣著稱。

而其他協同會的書生們也是同樣意識到不對,相互看了看,在心中揣測了很多情況。

但不管這外頭的人是什麼樣的揣測,主考官都沒有做出什麼額外反應,冷著臉張開了聖旨,大聲對著外頭那數千見到聖旨陸續跪下的人群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佑安二年鄉試舉子……”

跪地聆聽聖諭的眾多書生們一字一句聽清楚這聖旨內容,一個個都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即便是之前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做出諸多揣測的協同會諸位,也都沒有想過是這樣的情況。

——難怪。

協同會書生不由自主在心頭飛起這個念頭,他們在協同會共同奮鬥的那些兄弟們回鄉科考,幾乎都沒有中是因為這個。

居然是因為這個。

聖旨中無一字表明舞弊兩個字,卻字字都在說著兩個字。

人潮之中那些書生們很多人都轉過頭,看向身邊自己認識的,在佑安二年過鄉試來參與會試的那些學子們。

這些佑安二年的考生們眼神克製不住慌亂,自家人自然是知道自家的情況,很快就有人承受不住這樣的目光,不等上頭主考官把冗長的聖旨念完,就猛地從地面上竄了起來大聲又崩潰地喊著:“我不是,我是自己考中鄉試的,你們不能奪我功名,我是舉人老爺,你們不能這樣做!我真的是自己考的!!”

這個書生很快就被守衛猛地按到地上,可即便按在地上,他也在叫囂著‘不公’‘沒有作弊’‘不能這樣做’之類的話,他在家裡受寵了一輩子,怎麼能夠忍受被人這樣質疑。

主考官沒有理會這人的言語,以不變的語調將手中的聖旨宣讀完畢,而已經知道現在情況,安排大量守衛出現在這考場前的李慎緩步走到這位書生跟前,對著前面那些書生們大聲問道:“此人姓甚名誰?”

舞弊之事自然是這些參與科考的書生們所不能容忍的,每次鄉試所選中的人數也是固定的,佑安二年的鄉試舉子也加起來也不過數百人,在這眾多考生面前也不過是少數而已,在李慎的質問面前,很快就有人大聲喊出了對方的名字:“此人為樂合郡虞祿!”

李慎知曉名字後,沒有多做猶豫,轉身走到告示最後的位置,他現在已經自詡自己不是一般的武夫了,並不會用暴力的手段解決眼前這個問題。

李慎不過往前走了兩步就在倒數第二張告示之中看到了這個名字,他也沒有過多的言語,隻是很簡單地對著前面這些潮水一般的書生說道:“第五千零六十七名,虞祿,樂合郡人士。”

數千考生們聽到這個話語一陣嘩然,隻有這位知道自己排名之後已經半瘋癲的考生依舊在嚷嚷著‘自己是清白的’‘是舉人老爺’這樣的話語。

讓守衛把這人拖下去,李慎站立在這些考生面前,大聲道:“還有誰有異議。”

面對先前那人的慘相,再沒有佑安二年的考生敢再站出來說什麼,即便是對自己很有自信的考生也一樣,誰也不知道在陛下這份卷子之中,自己究竟表現的是什麼樣。

但他們不站出來,自然是有人會幫他們一把,立即就有人在這激憤之下把自己知道的,是佑安二年的考生名字報了出來。

一個又一個佑安二年的會試成績在大家面前揭開,確實有少數稀有能排到前面一些的存在,但卻真的如同陛下聖旨所言的那樣,幾乎全都在倒數的位置上。

此次會試難度雖說是大眾皆知極難,是所有人都沒有見過的題目,但這也就意味著大家都是一樣的不好考,即便是其他年份也有排在倒數的,但絕對沒有佑安二年這樣,這樣集中在一個位置。

所有書生們眼中都燃燒著憤怒的情緒,此時已經無人在意之前所想的所謂女子和宦官成績如何,不知道是誰開始高喝著‘佑安二年的滾出去’後,一個個也跟著喊著,把那些衣著光鮮亮麗的佑安二年考生們推搡到人群後頭去。

跟著協同會來會試這邊看成績的,那唯一一位今年中舉的書生摸了摸額頭汗水,對著周圍慶幸道:“還好我今年沒有參加這會試。”他也不在乎自己這倒黴沒掉的功名了。

鄉試做出現在這個情況,毫無疑問各郡縣之中又要出現很多空缺,明年的科舉已經是必然舉行的事情,他今年這個情況都能中舉,明年開鄉試他自然也可以。

最終還是主考官和李慎出面穩住了這沸騰的情況,以免動亂的人群之中出現誰都不願意看見的意外情況。

佑安二年的一些人也就算了,其他人若是出事情了,他們未來幫忙乾活,讓他們重新回歸到正常官員悠閒狀態的同僚可從哪裡找。

“此次各郡府鄉試或有舞弊之人,但也必然有無辜憑借能力中舉的,大家勿要牽連無辜者,往後朝中再開科舉,屆時希望能在此處再次見到諸位。”主考官張口說道。

雖說在場的書生們心中各有想法,不過在兩位朝中大官的安撫之下,還是很給面子的沒有再作出動亂之舉。

當然最關鍵的是前面一直阻攔著他們的守衛們,終於是緩緩放開了對他們的限製,允許他們靠近這張貼著排名的考場牆前面的。

按照過往情況,實際上還有唱名的環節,宣讀本次會試中第之人,隻是在現在這個氛圍之下,主考官知道眾人都不會有這個心情,以免出現意外隻得略過了。

協同會眾人簇擁著本次參與會試的三位從中間位置一點一點擠著往前看。

一千名,五百名,一百名,五十名,最終葉共謙在第一張隻有三個名字的告示的最頂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葉共謙反複看著那個自己無限熟悉的名字,難以置信著,很快剛才還在慶祝另外兩位中第的書生們也看到了那個高高在上的名字,高呼著撲到葉共謙身上,歡呼這把葉共謙舉了起來。

“共謙,你是狀元!!!”

被拋起來的葉共謙也還在恍惚著,然而很快就在自己被拋起來的時候,看到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就安靜矗立在李慎將軍身邊,帶著熟悉紗笠的身影。

先生!

葉共謙立即雙眼發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