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 85 章(1 / 1)

原晏思考著怎麼把這龐大的流民人口給解決掉,但對於在大貞國變成南貞郡之前,就從京都城之中出來的這位趙知縣來說,倒是沒有考慮這些事情。

趙知縣是第二批被貶出京城的,對於他們來說,自己的首要任務還是邵奕在朝堂上給他們布置的。

天下太平但是稅收少了,錢糧到底都去哪了這個事情上。

一開始他們下來的時候,是真的被上頭的那些人糊弄住了。

——現在日子不好過啊,你看這裡的百姓那麼苦,我們也不忍心征太多稅,耕作這麼多年,地薄了,這沒辦法啊。

——大家過得都不容易,流民那麼多,匪患那麼多,大人過來肯定都有經曆過,也是知道的,這年頭行商也難,路上被劫了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也就維持糊口而已。

這類說詞是一套一套的,再加上他們看到的情況也確實是如此,到了縣府之後,也是各種問題層出不窮,能順利收上稅已經是不容易的事情了。

這些地方的官員們也是很不容易啊。他們甚至還這樣感慨著。

因為按照他們自己縣府的收稅情況來算,各個郡上報到京都城之中的稅務確實是很正常,平均下來往年各縣府的稅收是高於他們管理的縣府一小節,初算後沒有什麼太大的差錯。

——畢竟邵奕逮著空缺丟,所以毫無疑問把這些官員們丟去的地方都是一些窮山惡水,這些地方情況自然不可能有什麼好稅收出來。

這事京都城下來的官員們也是知道的,但他們並不清楚這之中各縣之間的差距能有多大。

所以他們分析計算之後,還覺得這就是陛下太過多疑的原因,把這事情給放下了,結果去年各郡府上報上去的稅收狠狠打了他們的臉。

當然郡府裡那些人給的解釋是,大家來了之後努力治理了匪患,商人好做生意了,農戶也沒有被匪徒洗劫,所以今年才會是這麼好的情況。

這話說的好聽極了,但這群京都城裡來的官員們也都不是什麼省油的,他們摸不清楚不按套路出牌的邵奕,但對於這些官場的路數還是很清楚的,知道自己這就是被糊弄了。

而且之前還真的是被這些家夥們給糊弄過去了。

文人嘛,面子那就是天大的事情。

這不管第一批被貶謫的大佬,還是第二批下來的官員們,都覺得自己被這些地方的人給羞辱了。

但有些事情是知道了沒辦法的。

到了地方上人家很多都是盤踞了很多年,長得甚至有十幾年,和當地的豪強都勾結在一起,他們不管之前在京都城之中的官職有多高,現在也不過就是人家手下的一個知縣,都是受對方管轄的。

在這種情況下,對方尊敬可以喊你一聲大人,若是他們敢真的到其他地方去打聽情況,把他們從位置上掀下來,那麼先等待他們的就是流寇亂竄不小心衝撞了大人,以至於殞命,地方這些人一張痛哭流涕的請罪折子上去,頂多也就是受到一些處罰就結束了。

哪怕大家都知道具體是怎麼回事,也隻能這麼捏著鼻子認了。

畢竟……這些原本窮山惡水的縣府一直沒有官員就職,就是因為這些地方之前就有出過幾起這樣的事情,完全合情合理。

現在各個郡府裡頭能積極幫忙配合著他們做事,要工坊給安排人和物料,要減稅也都很好說話,那是因為大家都知道,他們這批官員們目的都不是在這裡久留。

以這些人的家世,隻要有機會有功績,京都城隨時都會給他們打開大門,重新回到那高高在上的位置上。

知道人家遲早要複起,雪中送炭的事情,沒有誰會不樂意做。

但這些京都城大佬們都不會覺得高興。

他們和現在的皇帝有所接觸,是知道陛下他就不是個能聽他們說話的正常性格,以陛下隨性的程度,他們在地方做出來多少功績,都是不可能返回京都城之中的。

這事情已經是有前車之鑒了。

就是秦沛。

對方打下了大貞國,算是給邵朝辟土開疆了,而且大貞不論是糧食還是傳聞之中的棉花,都可以說對他們大邵十分重要。

這個功績放在過去幾位皇帝那邊正常可以封個侯不說了吧,但陛下提都沒有提過,連半點要人回京都城的意思都沒有,直接給人安排了個南貞郡郡守的兼職,就無事發生了。

有哪個文官看了這事情,不覺得陛下隨性呢?

把本職的事情做好,甚至做出功績來對於陛下來說是沒用的。他們被貶謫出去的官員們在一番書信交流之後,已經十分確信了這一點。

但陛下沒有殺了他們,甚至也不吝嗇重用他們——雖說是被送出京都城,但還是有一些被安排在武將體係之中的人不乏高位。

這表明了陛下也不是真的就準備把他們在地方上按死了。

而這個他們回京難題的解法,他們交流後也確認了,很直白也很簡單,在第一批大佬沒有走對路線後,陛下在安排第二批大佬下來的時候就沒有再藏著掖著,十分明確點明告訴他們就是稅收的問題。

他們把這個事情解決了,才可以回京。

事情是清晰明了了,但他們要怎麼做就成了大問題。

他們之前所在縣府的稅收證實了之前各郡府的稅收是有效的,就算今年他們縣府的稅收提升上來,他們也可以吹噓說是各位大人治理有方,他們自愧不如。

和這些地方人處過後,他們都已經看清楚這些家夥會怎麼和他們打哈哈了。

現在他們整個進度都僵住了,在這樣困局之下找不到一個合適安全的突破口。

但在這個時候,原晏下來了。

趙知縣一開始還以為這家夥也是和他們一樣,很純粹地惹到陛下的倒黴蛋,但這段時間對方跟在自己身後觀摩交流的時間裡,也有提起自身的情況。

倒黴蛋是真的倒黴蛋,但一樣那是真的不一樣。

對方去的並不是個空缺的縣府,而是原先一直都有知縣的地方,原晏過去之後是要做交接的工作的。

平湖郡澤安縣這個地方也算是偏遠,但也是個比較太平的地方,也沒有出過什麼災荒之類的大事情,隻是那邊也就開發出來二十餘年,從其他地方民眾較少,開荒的田地也不算多,因此較為貧困而已。

但這也就足夠了。

有這個安澤縣作為範例,他們也可以去推測計算出來平湖郡其他縣府的情況,再根據曆年平湖郡的稅收情況,就可以知道平湖郡究竟瞞報了多少。

平湖郡如此,其他郡就更是如此。

去年這些郡府能繳納出來那麼多稅錢,肯定也不是什麼老老實實把真實的稅收給送了上去,這吐出來的肯定不是什麼大頭。

他們指縫裡稍微多給了朝堂一點,就可以趕上大邵曆年稅收前列了,這聽起來多可笑啊,顯得他們之前侍候先帝和先先帝的時候,被這些地方的人愚弄得多慘烈。

原晏作為同樣從京都府之中貶謫出來的,對趙知縣來說也是知根知底,天然是屬於他們這一隊伍的人,在加上這事也必須原晏配合,因此趙知縣把他們這一二代貶謫官員的所有已知情況和打算,都非常詳細的給原晏傳達了過去。

這些事情聽完原晏整個呆住了,回過神後忍不住毛骨悚然。

——陛下恐怖如斯!!

自己是因為什麼成為倒黴蛋被陛下選中出來的,原晏一開始不清楚,後面到要走了的時候,也已經被同僚們告知的訊息給弄清楚了。

原晏覺得這就是陛下所做的全部了。

結果他來到這裡後才知道他們所有文臣們的思量,也就隻是陛下的九牛一毛而已。

他們隻看著京都府朝廷那個小小的地方,而陛下真的是心懷天下,從整個大邵去考慮的。

陛下的一步並不隻是一步,而是已經看到了後面千千萬萬步。

原晏苦笑著,也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轉述給了趙知縣,趙知縣聽完整個表情都是難以置信,隨後想起陛下在朝堂上的話語,頓時又是釋然又是苦澀:“大邵有陛下這位天子,是大邵莫大的福氣。”

是啊,他們陛下就是這樣的人。

他早就看到了稅收問題,寄希望於他們解決,結果他們什麼都沒有做到,還被人糊弄了過去認為隻是陛下多疑而已。

最終還是陛下弄了戲文,震懾住了那些膽大包天的各郡府中人,才有了去年大邵稅收盛況。

——這是他們知道稅收情況後討論得出來的結果。

這其中有他們什麼事嗎?完全沒有,還得要陛下給他們收拾殘局,讓原晏下來給他們幫助。

難怪秦沛打下了南貞郡也沒有得到陛下嘉獎,這並不是陛下的問題,這完全是因為秦大人他被他們這些人給連累,給遷怒了啊。

趙知縣瞬間老淚縱橫。

遠在京都府的邵奕猛得打了個噴嚏,疑惑地看了看周圍,感受到自己後背突然一陣寒涼。

但他板著手指算了算,他已經很久沒有做什麼事情了,能夠翻車的地方好像他都已經翻過了,現在他已經安然躺平,等待李慎的勢力越來越壯大就行了,整個京都城應該再也沒有什麼能夠給他重創的事情發生了。

而津東碼頭的蒸汽機和鹽田這事,現在雖然沒有發威,但邵奕已經把它們可能造成的刀子,提前插到自己背上了,所以這兩個事情對於已經徹底看開了的邵奕來說,不存在什麼翻車不翻車。

所以……

邵奕收回了自己掰扯的手指。

自己應該就隻是要感冒了吧。

倒春寒真是個麻煩的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