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第 113 章 軍權歸屬(1 / 1)

你這是為薑國公當了說客啊, 是他找了你嗎?朋友忍不住問道。

非也非也。趙輔季搖頭:我推舉薑國公,為的不是私人情感或利益,而是為了北疆穩定。

聽到趙輔季這話, 朋友撫掌而笑:是了, 你趙輔季一直以來都是視功名利祿為糞土, 除了大義,薑國公又如何通過其他來說服你?

事實上薑國公並沒有找過我,甚至於他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情, 如果知道我讓他去北疆暫代,搞不好還會埋怨我。趙輔季說道:畢竟是暫代, 不是掌管。

朋友這才意識到趙輔季之前話語中的重點, 問道:為什麼是暫代。

趙輔季實話說道:雲家軍幾代以來都由雲家人掌管,短短幾年他們是不會忘記雲家人的, 雲守邊能力不錯,過幾年應該也會有晉升的軍功,隻要他能掌管雲家軍,那麼不管是誰坐鎮北疆,都坐不穩的。

這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朋友也不吝於和趙輔季說實話:雲家軍掌管北疆多年, 雲將軍出意外,是讓雲家軍易主的要機會,要知道之前雲家的情況,和割據的諸侯王又有什麼區彆?!倒不如趁此機會召回雲家眾人,將軍隊掌握在朝廷的手裡。

萬萬不可!趙輔季連忙製止道:朝堂中有此想法,很容易就導致雲家軍內部混亂,到時候雲家這個假諸侯是沒了,但是匈奴這個真異族恐怕就要南下了!

趙輔季這話說的不好聽, 但確實是實話,一旦雲守邊等人離開,剩餘的將士恐怕會有這軍隊已經不是雲家軍了,朝廷既然能派人過來,那麼我上我也行的想法。

一旦軍隊中有多人產生這種想法,必然會有爭鬥內亂,而北方的匈奴正在虎視眈眈厲兵秣馬,這是將北疆拱手相讓啊!

朋友苦笑:兄豈不聞,朝堂內有一說法,名為‘攘外必先安內’?

趙輔季大怒:何人出此言?誠為賣國賊也!民族罪人!

朋友向上指了指:無非是揣測聖意。

趙輔季怒容暫停,留下一聲長長的歎息。

兩人此時還能討論一下雲家軍的人選,趙輔季還怒斥攘外必先安內的想法,但是很快,朝堂就打了臉。

南部多縣遭受亂軍攻擊,白蓮教蠱惑民眾,攻下四個縣城,亂軍業已達萬人。

在如此的動亂之下,原本想要解決亂軍捂住蓋子的官員們終於發現自己搞不定這事,隻能上報朝廷了--畢竟丟官總好過丟命。

原來一開始的時候,大家就知道附近發生了動亂,但是誰也不想被朝廷追責罷官,加上對農民起義有發自內心的輕視,下意識就覺得他們成不了大事。

這種情況下,大家當然不想馬上上報朝廷,就是要上報,也要等自己率領城中兵馬擊敗亂軍,才上報功勞。

在這種放任不理的態度下,白蓮教越發壯大,裹挾了越來越多的民眾稱為叛軍。

雲破軍等人找周邊城市說明叛軍情況,自然也遭遇了類似的事情,一開始對方隻是讓雲破軍一行人去府城稟報,等到了府城,明明說好了會上報會剿匪,但是一直沒有反應,直到有信從前線傳來,得知叛軍業已招兵買馬突破一萬人,連克四縣,府城的官員們才慌了,衝忙上報。

但凡上報地再晚一點,雲破軍都要寫信給朝廷了。

因為官員準備上報,親衛首及時領按住了雲破軍:本地的父母官有守土之責,他們上報情況後,朝廷自然會派官兵來圍剿亂軍,我們本來就是以私人名義尋找將軍,實在不必多事。

雲破軍已經是十歲的小少年,收到家中多年的教育熏陶,本身也不傻,自然明白親衛首領為什麼阻止自己,無非是因為雲家軍累世功高,難免惹皇帝忌憚,對於地方軍權相關事項,實在是不宜插手。

府城八百裡加急送往京城,朝堂於是震驚。

南部動亂已遷綿四城,方有急信送來,知府和當地千戶都是乾什麼吃的?!朝堂震怒。

不管朝堂怎麼震驚於南方朝政糜爛,也不管朝堂怎麼震怒於南方的官員屍位素餐,事已至此,最重要的是鎮壓起義,避免南部亂軍規模進一步擴大。

是了,現在大家都說對方是亂軍,而不稱呼為亂民了,實在是亂民沒有這麼大的聲勢,更做不到一月下三城。

而後更是三天五天一戰報,附從作亂人員日趨增加。

亂軍的軍字,在於對方已經形成了成體係的軍隊。

這事還要歸功於雲居安頭上。

眾所皆知,農民起義戰爭在一開始的時候怎麼打?用人命堆!運氣好的,能夠不死,自然能享受戰果。

如果運氣一直很好,再加上一些能力,那就能稱為一隻隊伍的首領了。

這種戰爭中,不要指望什麼戰術什麼戰略,都是大字不識貧苦出身未曾經受過專業軍事訓練的老農民,懂什麼戰略戰術?

你說的頭頭是道,人家直接扛起斧頭大喊跟我衝!

這般情形之下,自然不存在什麼方式方法了,無非是人餓的不行,受到活下去這一信念的驅使,以不怕死的姿態蟻多咬死象,攻克縣城分錢分糧。

這種情況下,以實力一直活下來的雲居安和親衛甲自然受到了關注,慢慢也吸引了一些腦子還算靈光的人模仿他們的舉動,提高自己的存活率。

模仿過一次兩次之後,大家都看出來了:這對兄弟是有真本事的!

亂世人才輩出,有領軍能力的人就如同錐子一樣突出,知道他們有本事,想要錢想要糧想要女人但是更想要命的人怎麼會不擁護他們。

於是有那麼一群人就慧眼識珠,鐵了心跟平安兄弟兩乾。

恰逢此時,化名平義的親衛乙也醒了,來到亂軍之中和雲居安倆人會和,卻被醒目的災民一聲呼喚:平家三兄弟,豈不是和劉關張相像仿佛?!

這一呼,可謂是百應。

要知道雲居安即使處於亂軍之中,仍有仁義之心,不僅一開始的時候阻止了屠城之舉,後續更是多番幫助城中父老躲避兵禍,往日被人戲稱為聖人下凡,現今一說,這番舉動和劉皇叔的仁義之舉又有和區彆?

加上他的兩個弟弟平家和平義,也都為以一當十的猛將人選,和關羽與張飛多像?!

這三人在一起,如何不是劉關張?

聽聞這番話,雲將軍的汗都要嚇下來了:究竟何人要害我?

要知道劉備後面可是稱帝了的啊!隻要被皇帝知道我曾經被人比作劉備,以當今聖上的小心眼,他是萬萬不可能容得下自己的啊!

雲居安隻覺得頭暈目眩。

更讓雲居安頭疼的是,白蓮教公然反叛不說,還把動靜越鬨越大,之前雲居安寄希望於有人來剿匪,一舉端掉白蓮教,但隨著人員滾雪球一樣快速突破了一萬人並且似乎還要往上升,雲居安整個人都麻了:

自己忍辱負重在亂軍裡苟了這麼久,不就是希望神不知鬼不覺地回去北疆嗎?結果現在這情況,就怕自己還沒回去北疆,人家白蓮教都打到北疆了!

當然,雲居安這隻是誇張的感慨,畢竟北疆和白蓮教駐地之間還隔了京城,打到北疆,那恐怕南朝都亡了。

雲居安並不想要掌握亂軍的權力,這年頭,隻聽說帶著朝廷的軍隊剿滅作亂匪人的,未曾聽說有通過做上匪首幫著朝廷收編亂民的。

雲居安知道,自己但凡在亂軍裡做上個一官半職,最好這輩子都彆回北疆了--回去就是帶著全家一起被處死,理由還很充分,畢竟是造反的匪首,滿門抄斬還是誅九族,全看皇帝的心情。

然而事情的發展並不會以雲居安的想法為轉移。

大家發現雲居安能夠預判對方動向,能夠減少己方傷亡之後,自然有人向上推舉雲居安。

儘管人數已經上萬,但是因為是短時間聚集的人員,而且有白蓮教的教義打下的基礎,普通人隻要集群,在這個集體裡就能夠發聲。

大家的聲音很快就被教主和聖女聽見了。

我之前隻覺得平安三兄弟可以為我們教眾的文職,沒成想他們竟然有帶兵的天賦,既然有了,那就彆浪費了,聖女意下如何?

彼時聖女麾下一名將軍正因為攻城而被流矢射死,他手底下的人沒人帶,教主想要推舉自己的心腹,但是被聖女一力否決,聖女想讓自己的人掌兵,卻不得不承認自己剩下的這些人馬中沒有可以掌兵的人才,一時之間竟僵持住了。

軍隊不可一日無將,這麼僵持下去不是個事,聽到教主的提議,聖女想到對方是被自己手下的神醫治療好的,當初也是自己最先發現他們三人的,怎麼說平氏三兄弟也比教主手下的人好,於是答應了下來。

就這麼,鍋從天降,按理說應該被多番爭奪的軍權就落在了雲居安三人的頭上。

等等,聖使,您剛剛說什麼?雲居安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平老哥您這是高興壞了吧!使者笑了笑,重複了一遍:接教主令,命平安為主、平家、平義為副,統領衛教軍東軍!

說完,使者還不忘補充道:聖女此前已經為三位卜卦問了白蓮真主,真主指示三位必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我在這裡先恭喜幾位兄弟了啊!

雲居安:???!!!不是,我能說不要嗎?!我真的不想當什麼東軍統領啊!白蓮教害我!